理工科高校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解剖西北工业大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功做法,从研究生主动承担国家重大型号和工程项目、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营造宽严相济的学术环境等方面,为理工科高校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前不久,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了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1]。”回首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如果我们把眼界拓宽到世界范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钱学森之问”一语中的。为此,我们要从教育理念与思想、办学体制与机制、管理方法与模式、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检讨。
  可以说“钱学森之问”代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广大师生的共同感受,高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实践动手能力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只要中国教育体制继续强调被动学习和考试成绩,那么仍将无助于创新思维、创造性和创业精神的开花结果[2]”。可喜的是,一些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有识之士,已经在多年前就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尝试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实践,有的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最重要的是,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大环境已经成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实现必然依赖于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是高校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防科技大学,当前面临着四大发展机遇:一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形势,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二是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三化”融合[3]。四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跃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将新的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即“一高地四基地”)[4]四大发展机遇的一个共同指向,就是呼唤部属和西部高校,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层次拔尖人才,贡献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建设、国防现代化以及西部经济腾飞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基于对形势和国情的清醒认识,西工大在研究生教育中,强调了人才的高质量和创新性,在精英教育、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坚持科研与教学两个中心,在承担国家重大型号和工程项目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1.强大的的学科背景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质资源。
  经过“十五”、“十一五”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重大专项的持续投入,学校已经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3M(材料、力学、机械)、3C(计算机、控制、通信)学科群、理科群和“管文经法教”人文社科学科群的集群模式;形成了以国防科技研究为主要特色,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牵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涵盖我国国防建设主要领域同时兼顾国家优先发展学科领域的创新体系。学校设有基础研究院、国防研究院、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研制中心;拥有数十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众多的优势学科、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汇集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科技创新团队,极大地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
  在学科建设中,坚持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并重。在资金的分配与投入、学科发展规划等问题上,充分考虑师资队伍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学科建设汇聚队伍,以名师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近几年学校涌现出众多“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以及校内不同学科专业领域里的创新团队。这些创新团队均有研究生参与其中,他们直接受到名师的指点,一些学院把研究生培养作为团队建设的考核指标,明显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各学院专业实验室进行了拓展和整合,初步形成了配套完整、水平先进、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和科研基地,为研究生科技创新提供了一流的研究平台。研究生们也积极参与到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之中,比如材料学院,自行研制的许多科研仪器设备,都是在导师指导下,以研究生为主,完成了论证、设计、制造、安装、调适、使用和维护,形成了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成为研究生创新性贡献的一部分。
  2.在研究生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中紧密结合科研实际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航空、航天、航海特色,突出的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能力,明确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成功的国家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的实践经验,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每年都要承担大量国防重大型号和基础研究任务,研究解决其中的关键和核心技术,这些关键和核心技术,体现着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学校制定了研究生教材编写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激励政策,组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高质量的精品教材,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将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之中,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航海学院以“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水声工程”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主,以电子信息、控制、环境工程以及声学为辅,开设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目前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个研究生主干课程群: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课程群和水声工程学科主干课程群,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课程设置和论文选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学校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为研究生开出众多体现学科前沿内容的课程,仅自动化学院每年就为研究生开设课程超过150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科前沿的新兴课程。电子信息学院针对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融合的实际,经过几年精心调整,现在专业学位课程“三化”特征更为明显,“现代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扩频通信”等信息类主干课程已列入多个二级学科课程方案中,成为每年学生反映最好、选学人数最多的专业课程。研究生论文选题,紧密结合科研和学科发展实际,或依据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基础内容研究,或根据学科发展和国际前沿研究方向确定题目,以创新和深层探索、发表高水平论文为目标。据统计,大多数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来源于实际科研项目。
  3.让研究生在完成国家科研任务中摔打,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226项,其中牵头主持国家重大项目108项,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科研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把研究生推向工程型号研制第一线,参与型号研制的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和项目实验;在基础研究中,组织研究生参与课题申请、中期检查到撰写总结报告全过程,并参与联合攻关。在完成科研项目中,培养他们科学严谨、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品格和精神,锻炼他们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航空学院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大型客机联合论证工作,期间先后有38名研究生参与总体气动、结构设计、翼型/机翼设计、新概念布局方案设计等专业小组,其中10名研究生常驻西工大大客联合工程队上海工作点,他们在航空学院大型客机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实行全新管理模式
  如果说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大的学科背景、众多的国家和国防重点实验室、突出的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能力,保证了研究生能够与导师共同参与工程型号项目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使研究生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翼,那么以研究生创新教育为基础,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则直接着眼于激发研究生内在创新潜力,让他们在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上培养创新精神、尽情释放创新能量。
  1.以创新基金资助体系为抓手,建立创新活动激励机制
  从2000年开始,学校设立了三大类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体系。一是“博士论文创新基金”,每年资助经费100万元,鼓励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开拓意义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支持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具有创新性的风险选题。二是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每年资助60万元,旨在鼓励在校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对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及科技含量高、并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项目给予资助。三是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基金。2003年12月,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学校每年投资80万元作为该实验中心基金,每年资助项目几十个,涉及航空、航天、航海、材料、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电气、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以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基础,构建研究生创新活动平台
  2002年以来,教育部启动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首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到目前为止,创新实验中心共投资2100万元,并建成了微小型飞行器、仿生技术、月球探测技术、电子综合信息系统等13个主题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平台。
  创新实验中心在指导思想、运行机制、建设模式等方面打破常规,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全新的运作:坚持“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的指导方针,鼓励研究生从一个创新点子开始,全过程参与创新活动,并以承担科技项目的形式来训练其创新思维,以此达到“一次创新活动,全过程能力提升”的目的。采用“自主管理、过程监控、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项目管理模式和“全天开放、即时申请、全额资助、专家指导”的运行机制,只要有创新想法的研究生,可以随时申请、随时进实验室开展创新工作,改变了专业实验室只有部分研究生参与的局面。另外,采用了“创新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发展建设模式,创建一了种全新的实验室虚拟运行网络。根据实验项目需求,将创新活动放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其中,实验中心是“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的一个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承接基础性创新实验;主题实验室是结合学科特色及学位论文工作,有组织地开展有特色的创新主题实验活动;虚拟实验室将学校各类已投资建成的专业实验室联网,通过有偿使用、学校资助的方式,协调这些实验室对研究生及时开放。这样以来,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实验室虚拟运行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了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节约了大量的运行成本。
  从实践效果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研究生参与面广,共有9届上万名研究生参与。该平台的建设从科研、学术交流、创新实践等多角度出发,鼓励研究生参加创新活动,约有50%以上的研究生都参与到了该平台的活动中来,并把研究生“创新实践1学分”这一制度在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电类专业中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二是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10年来,博士论文创新基金和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平均每年资助经费160万元,共发表论文2975篇,其中SCI收录969篇、EI收录1516篇,获各种奖励35项,受权专利92项,制作样机132台(套),开发软件171套。其中7人在创新基金资助下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使西工大的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达到12篇。三是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应聘竞争力。经过对全校2006届和2007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陕西省优秀毕业研究生比例、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比例、就业率、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比例等4个西工大毕业生就业质量统计指标中,在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培养过的研究生数量明显高于各学院的平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开展的活动将对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将使其受益终身。   三、宽严相济,内外并举,为研究生营造创新环境
  1.严格管理制度,加强培养过程的指导和督导
  所谓“严”,就是严格教育教学管理,这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近几年来,学校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编制管理文件60多件,学院的管理规定则更多。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特点,对选修计划、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考试管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生免试推荐、论文开题、期中检查、毕业答辩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管有章可循。同时,校、院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管理手段信息化和自动化。
  在教学程中,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校、院建立了研究生教学听课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遴选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授组成研究生督导组,对培养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和指导。航海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了以科技创新团队为基础,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以督导专家、专职辅导教师为辅的研究生管理体系,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科研工作、对外交流等提供细致的帮助。
  近几年来,学校在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梅花香自苦寒来”,其中包含了师生们大量的辛苦劳动和付出的汗水。学校对研究生论文从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有一系列的规定,对论文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材料学院建立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完善并实施了论文撰写规范、论文初审制度、论文质量分析和评估制度、论文综合水平把关制度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培养和选拔制度。自动化学院成立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组”,由离岗的资深博导和在职教授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
  2.营造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
  所谓“宽”,就是营造宽松浓厚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这是与“严”相辅相成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须视野开阔,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为此,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为期半年的研究生学术年会,目前已连续举办了13届。学校把组织研究生学术活动列入各学院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确保每届年会的经费投入。学术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举办10多场全校性大型报告会以及几十场“博士论坛”、“总裁论坛”、“开放实验室论坛”和校际交流活动等。10多年来,研究生学术年会从最初单一的研究生论文交流,到邀请教师、校友参加,使参与者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从按学院分组到全校跨学科分组,使参与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术思想;从单纯的学术交流到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使参与者能够接触了解到更多的实践经验;从仅是本校研究生参加到其他高校研究生积极响应,使参与者加强了校际交流和相互学习。除此之外,学校还举办了两年一次的国防科技创新大赛,并鼓励资助研究生参与各种博士论坛、暑期学校等其它创新活动。在学院层面,也开展了以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以及每周有导师和研究生参加的学术例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3.走出学校,利用社会和国际教育资源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学校近几年加强了与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与空军、国防主机厂所及民营企业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研究员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合作导师、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合作研究和生产实践等联合培养环节,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2009年9月,西工大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开创了国内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局面。
  重视开展国际性教育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西工大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国外著名高校教师来校为研究生授课、指导论文、作学术报告等;学校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实施院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自主招收外国留学生院校。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出国访学基金、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基金,并利用各种机会推荐研究生申请国外有关机构设立的各种国际交流基金,鼓励研究生走出国门、拓宽视野。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和国家实施的重点项目,为联合培养研究生创造了极好的契机和平台。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和经验。要圆满回答“钱学森之问”,中国高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人民日报.2009年11月5日
  [2]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工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9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10
  [4] 袁纯清.打造战略高地 建设美好关中.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8日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26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耳目一新,从而更好地接受和掌握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研究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具有其必要性。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现状,探究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整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在没有出现多媒体之前,教学是“一支粉笔,一个黑板”的时代,教师注重教学的灌输,教法比较单
期刊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 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心理学家认为: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教育国家化,教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基本面没有变。积弊很多年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逃课,学习压力大,过早的失学或辍学,教育管理层面形式主义等影响社会面的问题与矛盾,需要通过初中阶段的分类教育,才能着实得到化解、消除和解决。初中阶段的分类教育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举国上下众学者,千呼万唤始出来。不仅值得关注,更值得选择。  关键词:初中阶段; 分类教育; 值得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数的大小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有关数的大小关系主要包括,数的相等、大于、小于的意义及符号表示
期刊
创新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文言文记录下很多优秀文化传统,从几千年前一直到今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文言文的字词句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很大,加上外来语言的冲击,致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认为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最终对文言文产生了畏惧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我在近几年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探索通过“积累消
期刊
摘 要:音乐鉴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鉴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本论文对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激起学生的共鸣;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倡导自主、探索与和作的学习方式,三个具体方面作了阐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三个具体方面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
期刊
中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几年来,通过对美术教育诸多环节的改革尝试,对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目的内容繁杂,目标繁多,多头平行,条理不清。可以想象,有关专家学者在制定初中美术教育目的时,太想面面俱到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对高效课堂的认识,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情趣,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增强,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节省时间,增大课堂训练密度和强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坚强后盾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评价的有效发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文本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是本节课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是否抓住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