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竹”制扇的江南美学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来被喻为“怀袖雅物”的扇子,特别是江南的苏扇,其背后深藏的东方式风雅,依然能够让当代人感受到清雅之风徐徐来。团扇是苏作工艺的集大成者,其本身汇聚着无限的可能与变化的空间。在苏城制扇圈里,有一位低调却用作品实力说话的团扇艺人,他叫尹康。从他的那头花白头发隐约地能够感受他潜心创作的匠心可见一斑。
  一柄团扇妙手成
  采访尹康这天,他正巧来市里办事,索性和他约在吴门桥街道福星社区里的旧宅,这里曾是他制扇的工作地。今年55岁的尹康,从小在平江路长大,他出生在书画世家。他的外公曾在上海开过法律事务所,新中国成立后回到苏州从事裱画工作。“外公从小让我学书法,他与书法名家祝嘉先生认识,祝嘉是海南文昌人,有段时间待在苏州。他俩是在一次选碑帖时相识。每周祝嘉都会来外公家玩,来了之后看到我在一旁写字,就对我进行一番指导。从那时起,我的脑海里对书画艺术慢慢有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尹康回忆。
  他做团扇,是机缘巧合,亦是命里注定。尹康曾是苏州肥皂厂的一名工人,2008年工厂倒闭,他就此下岗。后来,朋友推荐尹康去了苏州丝绸博物馆,管理其中的文创商店,就此他的“丝绸之路”也打开了。2011年,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士走进丝博商店,她在一件件精美的丝绸工艺品前驻足停留,一脸好奇且欣赏的表情。前前后后她来了丝博四次,第三次来的时候遇见了尹康,经过一番精挑细选,那位女士选中了总价超过两万元的一幅《牡丹蝴蝶图》缂丝织片和一座缂丝台屏。由于身上现金不够,她和尹康约定半年后赚够钱就来买。没想到,她真的信守承诺,如约来买下这件作品。尹康被打动了,思来想去,决定做一把绢面团扇作为礼物送给她。而那也是他第一次试着做团扇,竟然成功了。
  尹康从小动手能力很强,当他发现自己有制扇的潜能,于是在市面上走了一圈看到团扇大多做得不够精致,存在一定的瑕疵和问题。他心想:“自己要么不做,一旦做绝对力求完美。”2013年他离开丝博,与妻子朱云兰一同创业。他开始对团扇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性地开始创意开发团扇。
  团扇又名宫扇和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苏州传统团扇制作工序复杂,从扇形构思、画稿制图,到扇骨的选材、烤框、打磨、抛光、绷面、包边等,多达几十个工序。尹康介绍,要做好一把团扇,选材很重要。为此,他不止一次前往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寻觅上等竹子。他说,竹子要选老竹子,要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每次买回来的竹子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能用于做扇。不能用的竹料,他会暂且搁在一边,看看今后能不能派上用场。竹子选好了,开始裁切、烘烤。由于竹条的韧性难以控制,所以在用微火烘烤造型时距离、火候都要到位,一般等到其中的竹纤维软化了,可流动了,便开始“凹造型”。接着对竹子打磨抛光,千万不能将竹表皮损坏,不能将花斑磨掉。有朋友曾问尹康:“你可以工厂化地制作团扇。”尹康一口否定,他说这样做出来的扇子没有生命气息。“制扇是一气呵成的工艺,融合了手艺人的各种智慧。我只追求纯粹的手工制作,力求让每一件经我手的苏作团扇得到大家喜欢、认可。”
  巧思创意,静心执念
  尹康独立创作设计的团扇,形致简约,没有繁琐的装饰。但在扇面与扇柄的连接点或扇柄底端,往往有一些别致的设计,有画龙点睛之妙。近几年他研制的团扇在圈内也慢慢被人知晓,而他个人依然坚持“闭门造车”,他喜欢独立去思考、构画。
  他原创的茶炉扇,扇面用朱砂绘制,纹饰乃汉朝砖头上的几何纹;听琴扇,参照宋徽宗《听琴图》里的一把扇子的形狀;一把红色的缂丝扇形状如同高脚酒杯,扇柄用的湘妃竹,卷草纹画在湘妃的“泪痕”上,再一点点雕刻,这是他依照梦里的扇子而制;这把扇子是我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铜人所产生的联想而打造的。在他看来,制扇可以不拘泥古法,他早已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何为“新”,他的定义是新面料、新材料、新构思、新形式。他说,手工艺通过新的再创意、创新,和新的技术、年轻人的喜好结合起来,将焕发新的生命力。
  为了把扇子做好,尹康从未停止思考,在制扇方面,他坚持两点:一是形状美,二是结构合理、美观实用。为了彰显品质,自成一派,他制扇,妻子朱云兰提供植物染织物扇面。他的工作室搬到东山镇有两年多了,在东山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朱云兰的草木染空间很大,效果意想不到的好。“我利用东山当地的荷叶、枇杷叶、碧螺春、桑葚、杨梅叶、莲蓬头、栗子以及一些中草药等进行植物染色。一般先采集植物,将叶子切小,放入清水中煮,熬两次汁,再过滤混合,进而染色。如何染呢?把白胚浸湿,放入染液,不停搅拌。为了保证洗了之后不掉色,我会在染液里加入食用明矾,起到固色作用,不过有的植物加了明矾也无用,我便会根据植物的特性来决定。比如苏木,加入明矾依然会掉色,必须放入茜草,以此提高色牢度。很多配方配比都是经过反复尝试得出的结论。”和植物接触多了,似乎就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交流。
  尹康的生活里,早已离不开扇子,有时见他一整天就拿着竹子发呆,他称自己在和竹子对话,这是“相竹”。那天他还爬到屋顶,本是为了拍飞机,却留意到了屋顶上的青瓦,立刻联想到了扇子。也许不久,他会做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青瓦扇。齐白石老先生说过:“有的东西都是雕虫小技。”尽管雕虫小技,却暗藏了深厚的功底与思想。
  执一款轻罗小扇,江南,摇曳着,梦里再见。
其他文献
益庆堂施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翁巷古村,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由于古宅部分建筑常年无人居住,筆者历经数年多次走访,终于大致弄清其概貌。  益庆堂明代为翁氏所建,1909年上海招商局主事施禄生购地扩建。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福恢亦曾住于此。  古宅现存二路四进。东路为正路。一进门厅外向设花岗石须弥座,雕刻宝瓶、团寿、蝙蝠等吉祥图案,上方砖细垛头雕刻变异的夔龙纹。门厅带云头挑梓桁,前设鹤颈一枝
期刊
19人,130份,355万——19名高中毕业生收获了来自包括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等著名院校的130份录取通知书,累计获得355万元奖学金,这份成绩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以下简称“海归人才子女学校”),首届毕业班。  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是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与苏州中新集团联合创办的项目,是苏州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学校以“根深中华 创新国际”为理念,融合中国国家课
期刊
年幼的孩子需要上幼儿园学习礼貌规则,那宠物呢?在苏州,为宠物打造“照看、学习、生活”的一体化园地——卓越宠物学校,苏州首家“宠物幼儿园”来了。  赵功明,卓越宠物学校创始人。这位“幼儿园园长”曾经是苏州消防支队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专业的搜救犬训导员,参与过无数起灭火救援,抢险救灾。退伍之后,赵功明也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搜救犬,与狗朝夕相处的回忆以及训练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创办一家宠物学校的想法。  “很
期刊
不曾好好玩耍,不曾肆意任性,没有成绩之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那些青春年少岁月里最真挚宝贵的东西,没有好好地体验,就悄悄地消失,退出了自己的生活。  这些年,内卷严重的教育界,给孩子们留了太多遗憾。  7 月 24 日,『双减』 ,即《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的意见》文件正式落地。  与以往低调从容地出台教育政策不一样,  这一纸文件以风卷残云之势绿了整个教育股,洗牌了一整
期刊
杨明媚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校长  周末不补习文化课,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与陪同下,学习更多生活技能、观察自然与社会、感受亲情与友情。将目光拓展到“生活”这个大课堂,全面成长为健康、乐观、自主的人。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朱永新曾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中疾呼:“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未来的学习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未来的一个小学生或者一个中学生,甚至一个大学生
期刊
近日,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公布, 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石桥上榜,截至目前,吴中区共25个村入选。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此前公布的三批入选名单分别是:金庭镇东村村东村,蒋东村后埠,堂里村堂里,石公村明月湾,东村村
期刊
“社区服务既便民又人性化,我们不用一遍遍跑去社区柜台办理啦!”近日,家住浒墅关鸿文雅苑的李女士发出由衷地赞叹。原来,得知李女士还在月子中不方便出门办理新生儿社保,社区网格员主动入户服务,按照政策给李女士的孩子办理了相关手续。由于双方提前通过微信沟通过所需准备的材料,现场整个办理时间不到十分钟,李女士一次也不用跑,只要坐在家中就办好了新生儿社保。  上门为居民办理新生儿社保,只是浒墅关网格化管理的一
期刊
曹伦华 伦华教育创始人,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总校长  “学生是宝贝、教师是财富、家长是朋友。”这句话是伦华教育的管理理念,也是每一所伦华教育旗下实体学校遵循的管理法则之一。我们只有把家长当作朋友一样来看待,在家校关系中做到共赢、理解、尊重,才能够赢得家长们的信任,才能够铸造更牢固的家校关系。  家校协同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小学实验部有“小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
期刊
近年来,苏城越来越多的新学校为学生就读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今年9月,又有一批新学校亮相,本期我们探访了几所新学校,用镜头展示新校园的颜值。  今年9月,以“学以为己,和乐坦易”为教育理念的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正式投用。这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畔,以其美丽的校园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由北大新世纪集团携手苏州盛典集团联合创
期刊
树上的知了依旧在一刻不停地鸣响,地里的田鸡仍旧在不知疲倦地聒噪,老城的夏天透着明媚,秀气中带着那么点儿不修边幅。  老城就适合瞎逛,沿途街巷的景色其实并不太细致。草啊、树啊疯长,满眼浓绿,再沾点灰,但午后或傍晚的一场暴雨就能刷回正绿。路啊桥啊人来人往,都有好些年头了,且有好看的紋路。经年累月的粉墙上泛出斑迹,只要角落里传出各种声音,街上时不时有往来的人儿,那就是活的,带着生机……  世界变化很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