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V远征战车:美海军陆战队的变色龙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海军陆战队长期以来期望装备一种能变化成为全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的高速两栖攻击车。虽然实际研制工作花费的时间比原计划要长一些,但是经过30多年的技术和工艺发展,美海军陆战队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远征战车(EFV)。这种战车目前虽然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但是全部研制工作将进入最终阶段。
  
  研究过程
  
  美军使用两栖装甲战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将海军部队从船坞登陆舰上安全运送到海岸,因此两栖装甲战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抵制机枪、炮弹的打击。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展了履带式登陆车的研制。如1935~1937年研制出LVT1履带式“鳄鱼”登陆车、1942年生产出LVT2履带式“水牛”登陆车、1943年研制出LVT3履带式“大毒蛇”登陆车、50年代美国研制出的LVTP5履带式登陆输送车、70年代美国研制出LVTP7履带式登陆输送车、70年代末由LVTP7履带式登陆输送车改装后称为AAV7两栖突击车。
  从1979年开始服役的AAV7A1两栖突击战车。该战车由三人驾驶,可以承载25名海军陆战队员,并且该战车还装备了一部50口径机关枪和40毫米口径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它的陆地最高时速为72公里,水中时速为13公里。如今,为了满足当前战争的需要,美军已花费了大约250万美元将AAV7A1两栖突击战车改装了相对较轻的轻型装甲,这是因为现在两栖突击战车最重要的任务是输送陆战队员,附加的重型装甲可能会使战车过重而沉入海底。
  但是,两栖远征战车作为装甲战车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它当初的设计是计划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相配合使用,因此它根本无法抵制像BMP-2或法国的AMX-10步兵战车的火力,更不用说坦克的袭击(甚至连100毫米T-55火炮的都不能抵挡)。在20世纪80年代,美海军陆战队就已提出超越水平面的三栖登陆作战概念,即在敌方海岸守备部队的视距外、海岸雷达的侦测距离外,进行换乘和向岸突击。此概念提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因应反舰导弹的普及化,此时许多国家都能获取和自行研制反舰导弹,而反舰导弹让传统的靠近海岸进行以两栖机动为主的登陆作战变得十分危险。海军陆战队最初在1975年启动高速两栖攻击登陆车的研究,但是由于该型车的技术过于复杂,并且研制费用太高,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四年后取消了这个项目。美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考虑远征战车的研究,并在两年后启动了高级两栖攻击车研制项目。这一次,海军陆战车花费了约13年时间,耗资高达76亿美元。高速两栖车辆的基本技术终于变得成熟,在保护性能上两栖远征战车与AAV7A1两栖突击战车相比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美海军陆战队最初确定了战车的各个部件,如发动机、喷水推进器、液压气动悬架系统和轻型复合装甲等,并且分别研究各个部件,最后对这些部件进行系统合成。采用这种研制方法不仅减少了技术上风险,并且也证实了高速两栖战车的效力。高级两栖攻击车项目主管办公室在过去的10-12年中制造出11辆不同的地面和水上试验车。
  远征战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必须既能在水上又能在陆上高速行进。因为在水上,需要减轻战车的重量,并保持车体的流线型的。而在陆地上任务要求则需要战车具有高机动力和配备重型装甲。
  远征战车最初的研究单位包括海军的大卫·泰勒研究中心和AAI公司。研究工作在1991年进入理论研究阶段,通用动力公司和联合防御(现在的BAE系统)公司获得了研究合同。1996年6月,通用动力公司作为主承包商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包括合成、制造和测试最初的原型车。2001年2月。该公司获得另一份合同,制造10辆第二代原型车。先进两栖突击车设计定型后,于2003年9月10日被改称为远征战车。据美国防部官员称,远征战车将会进入低速率生产阶段,并计划在2010财年至2011财年初装备部队。
  
  性能指标
  
  远征战车长31英尺、重78000磅。战车乘员包括车长、炮手和驾驶员。除乘员外,战车还能搭载17名陆战队员。速度和灵活性是远征战车的两大特征。战车的动力由一台德国MTU公司制造的12汽缸、27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提供。战车的两台直径为23英寸的独特的喷水推进器由霍尼韦尔公司设计,每分钟向后喷水10万加仑,使该型战车以25节的速度在水上行进。战斗中,该型战车可以从离海岸线20-25海里的舰只上出发,向海岸发起攻击。当战车抵达海岸,所有滑板收起,履带向下伸出。发动机从向喷水推进器提供动力改向履带提供动力。一旦登陆,战车速度每小时可达45英里。为适应海上与陆上不同动力的需求,MT883 Ka-523发动机有以下几种功率输出模式:陆地模式、海上过渡模式、海上高速机动模式。
  远征战车的原型车在数千小时的测试中已经展示出在水上和陆地上高速行驶的能力,但是四辆原型车在各种严厉的作战评估中出现很多故障。
  
  火力和防护
  
  火力强和防护好是远征战车的另外两大特征,该型战车装备了1具30毫米稳定式自动链式机关炮,1挺在360度方位内射击的7.62毫米同轴机枪和一具双重装弹的30毫米机关炮。采用良好保护措施的远征战车装备了合成装甲板,这减轻了战车的重量,并且增加了在水上的浮力。这些装甲板焊接在战车的外部,可承受14.5毫米重机枪穿甲弹的攻击,顶部可防155毫米榴弹破片。
  EFVP人员输送车的主要武器为1门可更换身管的MK44型30/40毫米稳定式机关炮,辅助武器为1挺M240型7.62毫米并列机枪,安装在车体前部的MK46型双人炮塔上。在电力系统的驱动下,武器系统可快速在360度方位内射击,高低射界为-10度~+45度。必要时,MK44型30毫米机关炮身管只需更换5个零件,就可容易地更换为40毫米身管。这样,就可以相当低的成本来大幅度强化EFV远征战车的火力,且车上待发与备用炮弹数量与先前相同。
  车内携带215发30毫米待用弹,其中55发穿甲弹、160发高爆弹,另外还有180发备用弹。机枪弹共1400发,其中待用弹600发,备用弹800发。身管射击寿命高达20000发。MK44型30毫米炮可击毁2000米内的轻型装甲车辆,最大射程可达4000米。
  车长有5具前视潜望镜和1具后视潜望镜,可进行360度的周视观察。炮塔上安装了 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的紧凑型模块化观瞄系统,它由昼用光学镜、人眼安全激光测距仪和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和双向稳定装置组成,无论在白天、夜间,还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都能够瞄准打击目标。火控系统由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生产,是M1A2主战坦克的计算机化火控系统的衍生型。30毫米机关炮和瞄准具都装有双向稳定器,可在行进间射击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在打击运动目标时具有相当高的首发命中率。
  除装甲防护外,EFV上还装设有自动火警侦知与扑灭系统、核生化防护功能的环控超压系统。另外还没有多具烟幕弹发射器,其中16具位于炮塔,16具位于车身。未来将引进各种主动/被动干扰装置,并强化各项隐身效果,以求得全面整体的优质存活性。
  
  作战使用
  
  由于EFV战车优异的特性,使登陆舰在离海岸40千米处或更远的距离外,就卸下EFV战车,并尽快脱离战区。而EFV战车也可凭仗本身强大的火力与优异的防护力,在畅通的指挥系统掌握下,向内陆发起攻击,执行各项作战任务。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超视距”三栖登陆作战概念,即在敌方海岸守备部队的视距与海岸雷达的侦察距离外(通常指30~50千米处),两栖突击战车遂行由舰到岸登陆作战。当时,美军可以遂行“超视距”作战的运载装备,主要有CH-46运输直升机和LCAC气垫艇。在两栖登陆战车方面,其LVTP7A1(后改为AAV7A1)虽可以约1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海上行驶7个小时,但如果要横跨40千米从舰到岸的距离,一车陆战队员须在海上颠簸4个小时,不仅影响士兵战斗力,而且在这4个小时中发生的变化也难以预料。
  为进一步提高“超视距”作战能力,实现21世纪美国海军陆战队“从海上作战机动”的概念,美军陆战队除计划装备飞得更快、更远的MV-22倾转旋翼飞机,以取代CH-46直升机外,还将装备一种水上速度更快、地面机动性更好、火力和生存力更强的,并具有指挥控制功能的两栖作战平台,即EFV远征战车。
  面对未来登陆作战可能的最大威胁环境,MV-22侧转旋翼飞机、LCAC气垫艇、EFV远征车被美军陆战队视为21世纪执行“超视距”三栖作战的“三大法宝”。
  
  四级编制
  
  目前,在美国海军陆战队AAV7A1两栖突击车的编制中,最大的单位为两栖突击营。未来EFV远征战车在编制和运用上也将是一样,其编制单位为两栖突击营、两栖突击连、两栖突击排和两栖突击分队四级。
  两栖突击营将根据任务需要,配属给陆战师,可为团级凳陆队提供两栖运输、战术机动、通信支援与战斗支援。整个两栖突击营总共拥有EFV登陆战车207辆,其中EFVP人员输送车192辆,EFVC指挥挖制车15辆。1个标准两栖突击营下辖1个营部勤务连和3个两栖突击连。其中营勤连下辖营部排(组)、维修排、通信排、一般支援排、机动运输分队和一般支援分队等单位,配备的23辆EFV战车(包括7辆EFVP输送车和16辆指挥控制车)都编在一般支援排内,可提供营直属单位必要的战术机动与装甲防护能力。
  两栖突击连下辖3个两栖突击排、1个维修排和1个连部排,配备44辆EFVP输送车和2辆指挥控制车,可为营级登陆队(BLT)提供战术机动与战斗支援。其中连部排负责连的行政管理、后勤、武器与医疗支援,分为指挥车分队与一般支援分队,指挥车分队配有2辆EFVP输送车和2辆EFVC指挥控制车,其中EFVC指挥控制车可为受支援的单位(步兵营)提供机械化的战术指挥所,而EFVP输送车则可为指挥所提供安全防护,并提供额外的载运能力。一般支援分队配有6辆EFVP输送车,可用于搭载营的81毫米迫击炮排、反坦克排和配属的战斗工兵。维修排主要由战车维修与通信技术人员组成,这些人员通常被编组为数个小组,或由两栖突击连指挥官统辖运用,或编配给两栖突击排作直接支援。
  两栖突击排配备12辆E-FVP输送车,可运载、支援1个陆战队加强步兵连。编制包括1个排分队和3个两栖突击分队。其中排分队配有3辆E-FVP输送车,用以运载连级指挥人员、配属的间接火力/空中火力支援作业人员和数个60毫米迫击炮组人员。
  两栖突击分队配备3辆EFVP输送车,用以运载机枪小组。一般可载、支援1个加强步兵排,为两栖突击队中最小的运用部署单位。当任务需要时,两栖突击连也可派出部分EFVP输送车组成一般支援分队,来加强两栖突击排的阵容。
  
  面临的问题
  
  2006年9月份,美海军陆战队结束了对远征战车为期9个月的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战车的原型车辆的可靠性比预计要低一些。必要的改进工作会使该型战车装备推迟约两年的时间。据海军陆战队远征战车项目主管约翰·布赖恩特称,陆战队计划该战车平均故障率约在17~17.5小时,但是在评估中平均每8.5小时出现一次故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8.5小时就必须拖回基地维修,因为其中有些故障是无线电或显示器出现故障。
  美海军采购主管德洛丽丝·埃塔在2006年10月命令成立一个外界专家评估委员会评估远征战车的可靠性等问题。专家委员会向海军陆战队和国防部官员提出特别的工程建议,帮助及时提高该型战车的可靠性,国防部的高级采购委员会计划在2007年3月1日评估该型战车。
  对海军陆战队来说,远征战车没有任何重大的设计问题,并且已经克服了在最初的研制过程所遇到的技术难题。至于远征战车目前的可靠性问题,并不需要在技术上的任何额外的突破才能解决问题,但是需要大量的系统工程来提高可靠性,并且在部件方面进行一定的再设计。例如对液压系统可能采用飞机的高压部件,而这些部件是以前未采用的,因此必须在费用或战车的重量上进行重新考虑。目前海军陆战队努力使远征战车更加可靠,使第一批低速率生产的战车执行任务至少43.5小时内无需大修。
  在研制计划延迟的同时,海军陆战队削减了一半数量的远征战车。海军陆战队原计划采购1013辆远征战车,其中935辆为人员运送车,78辆为指挥车。指挥车上配置了7个工作站,由步兵营或步兵团的9名参谋使用。但是海军陆战队在向国防部提交的2008财年预算中将远征战车的数量削减至573辆。
  据海军陆战队的官员称,远征战车数量削减与计划延迟和可靠性问题无关,而是经过重新审视对该型战车的要求后作出的决定。因为海军需要采购更多的战术轮式车辆和轻型装甲作战车。这涉及到更广泛的一个问题,海军陆战队在未来是否真正会对一支重型武装敌人发动一场二战式的海岸攻击。美国防部认为海军陆战队应采购更少量的两栖装备,从而在战争过程中为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提供机动力和保护。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军迷的印象中,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不是以它富甲一方闻名于世,而是每两年一届的全球最大的军火盛宴——阿布扎比防务展。今年,笔者作为轻武器研究者,参观了第八届阿布扎比防务展,在了解了国际轻武器的最新发展动向的同时,对国内的同一领域也有些许启迪。    一、六大印象    规模空前、各大厂商竞相亮相  除以色列外,世界著名的轻武器厂商均派出了强大的代表团,如美国的柯尔特、德国HK、比利时FN、奥
期刊
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米格-31“捕狐犬”(Fox-hound)双发双座全天候截击机是一种优秀的超声速截击机,也是前苏联第一种真正有下视下射(指飞机在地面杂波干扰下能发现并击毁低空目标)能力的作战飞机。出于当时对抗北约的需要,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前苏联军方要求米高扬设计局对其进行大幅改良,要求其对多目标攻击能力、目标搜索能力、长时间巡航能力以及载弹量都较基本型要有很大提高。改进后的米格-31不仅能
期刊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俄罗斯的SS-18。该型导弹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该导弹自服役以来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进入新世纪后,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先是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在2002年8月-突然宣布将SS-18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不久后俄在200
期刊
前言    二次世界大战颠覆了传统海战的观念,作为传统陆权大国的苏联,理论上对传统海权的迅速落伍应该深感欣慰。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新一代海战武器由于航程更远,使得深入打击的航程同样超过传统舰炮岸轰的射程,达到数百公里级。这表示苏联的海岸线不但仍然受英、美海权的封锁,而且威胁的目标更深达内陆。要如何才能对抗新崛起的航母战斗群呢?被淘汰的巨舰大炮显然不是个选择,而无论造舰能力还是航空
期刊
依靠国内科技力量,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导弹火炮综合型首制驱逐舰105舰,1971年12月交给中国海军正式服役。从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自制中型作战舰艇的国家之一。105舰首制舰,主要任务是为后继舰的改进提高担任海上各种科学试验任务,可以说,是人民海军向现代化迈进的海上开路先锋,是中国水面舰艇从黄水、绿水向蓝水迈进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国人民要建立强大海军凝聚力的象征,是社会主义大协作时代的产物
期刊
“坦克兵能够克服他们所看见和面对的困难!无论是高山还是滩涂!无论山谷还是河流!向敌人发动勇猛的冲击!他们热爱国家和人民!他们随时准备好在充满高技术竞争的现代战争里面去击败敌人!随时准备好以一当百地去战胜敌人!”这是朝鲜人民军装甲部队的宣传口号!在这几句口号里面,充分显示出装甲兵在朝鲜人民军中的分量,也显示出坦克对于朝鲜人民军来说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武器装备。  1992年4月25日,在平壤举行的庆祝朝
期刊
长期以来,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电子设备堪称中国航空工业中“三块短板”,其中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多年来只是在外国出口的“残羹冷炙”上小修小补,严重缺乏在自身技术积累上进行的自主创新。1997年7月,当解放军进驻香港时,12架国产直-9A型武装直升机成为首批空中进入者。熟知国际装备水平的人看到这些中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后,不能不对陆军航空兵装备的状况发出叹息,因为该型机落后国际先进水平不下二三十
期刊
就台湾的电子情报作战体系而言,目标是针对大陆和本岛周边海域,以多层次电子信号活动的截收、分析为主,范围涉及卫星通信、军用无线电通信、雷达信号以及空中和海面电子侦测等,并据此建立其预警系统。该系统中能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来标示和模拟大陆的军事活动。该系统同时可为其电子战能力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  台湾电子情报作战的整个过程,是以适用于电子作战任务的程序为主,经过交换分析、高密度频率解码、监听通信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十分关注国防建设,对人民海军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上世纪50年代,在担任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期间,他不辞劳苦,5次深入海岛,看望部队,视察海防前线。祖国的万里海疆,从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到海南岛的榆林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首访“南昌”舰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中国人
期刊
2006珠海航展上,KS-1A“凯山”防空导弹系统的导弹和发射车首度实物展出,其制导站也以图片形式加以介绍。联想到前段时间有关马来西亚计划引进该防空系统的报道,所以尽管该系统的展出相当低调,却丝毫抵消不了人们关注的热情。    从模型到实物    1998年,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首次将KS-1防空导弹系统的模型带到珠海航展上展出。因为该系统采用了当时国内并不多见的相控阵雷达,而且又是中国继“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