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改春风的召唤下,新课程撩开其神秘面纱,将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新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许多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关注老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关注老师自我角色的转化,而忽略了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顺利实施。因此,要使思想品德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学生也必须更新学习观念。
  
  一、自觉确立主体地位
  
  近日,通州市教研室组织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研讨会,我对一堂政治研讨交流课印象颇深。教者导入新课以后,没有按常规出示学习目标,而是请学生考虑这堂课想学哪些内容。在学生们的七嘴八舌中,师生共同讨论确定了本课研究的重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组成学习小组,围绕自己制定的目标各个突破。
  无论是观点的确定,还是材料的筛选,都由他们唱主角,或争辩,或互补,整堂课几乎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新理念。应该说,这除了得益于教师的引导外,还在于这班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因为我们也看到过另外一种课堂,无论老师怎样引导、启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总不高涨,最终以提问题、报答案草草收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所代替的,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理解,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建。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习者都不能一味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知识并赋予经验的意义。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已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习惯于师说我记,师问我答。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确立主体意识,克服对教材和老师的依赖,自觉的参与教学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耳到、口到、手到、眼到、心到。
  
  二、不断增强合作意识
  
  古语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如只专注于课上认真听,作业及时完成,遇到难题不惜耗时耗力,埋头苦干,囿于自己的小圈子不与他人交流、探讨,那么其学习效率必定不高,见闻学识必然不广,思辩能力必然不强,创新意识必然薄弱。这样的学生也就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当今社会发展看,合作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潮流。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该学会与人合作,愿意与人合作,通过与同伴合作,能解决单兵作战时因能力所限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与同伴合作,博采众长,使自己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通过与同伴合作,在辩论、交流中展示个性,提高能力;通过与同伴合作,协调人际关系,懂得做人
  的道理,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使自身和谐、平衡的发展。
  
  三、勇于参加实践活动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实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延伸课堂教学,构建一个立体的政治课教学体系,即加强师生与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我们的政治课,要适时设置适当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在亲自动手、亲身经历的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生活的科学态度。
  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观看《新闻联播》,《今日说法》,订阅《半月谈》、《时事》等杂志,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并在班上互相进行交流。组织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如参观工厂、农村,访问老党员、劳模、人民代表等,从事研究性学习,搞社会调查,并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撰写政治小论文,对所见所闻进行分析,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真正放手发动学生,同时也强调老师的引导和同学间互助合作的作用,注重利用“差异性”教育资源。如:小品表演、模拟法庭、社会宣传,从事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可能就有用武之地。学习好的学生可以组织策划,“调皮大王”、“捣蛋司令”去实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然后以小组来综合评价,这样在活动课教学中,就能让学生从狭小的“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社会,做到“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把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与人交际能力的锻炼融为一体,能把积极的互相依存和个人的责任感高度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今后融入社会。
  
  四、逐步培养探究精神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要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
  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没有问题实际是探究精神缺乏的表现,罗素的探究精神没有了,他自然也落于人后了。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学会探究和创新显得特别重要。可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学生的探究意识是比较缺乏的,也是最需要强调的。过去评价学生常以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荣,如今应该又多一条评价标准,即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正一步步地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取得了可喜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当然,更新观念,摆脱依赖,尝试发现,放飞心灵是有一个过程的,而思想品德教师则应做好引路人工作,让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意识深入人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新思想品德课程的受益者。
  (江苏省通州市金郊中学)
其他文献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现当今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它可以化文章中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图片影像,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与此同时,“不用多媒体上课,便不是好课”几乎成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共识。然而,在利用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难免存在许多误区,如搞形式主义、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法等。因此,我们
期刊
摘要: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然以高考为指向,以题海战术为秘诀,以老师授课为“主导”,以成绩为“考标”。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确实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气,需要我们改变课堂之路,才能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荡起迷人的涟漪。  关键词:情感交流 开放感悟    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
期刊
在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的认真领悟、反思以及虚心的向同行学习,本人简单总结出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误区,以便与大家共同切磋交流,并共同提高和有所收获。     一、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的学     长期以来,教与学一直都是一对难以逾越的矛盾。在各科教学中都存在,化学也不例外。由于初中学生是刚接触化学,在这之前,头脑中只有一些简单的有关物质的自然常识,缺乏系统的物质知识的体系。初中老师也
期刊
目前全国教育界对新课程目标的 讨论探索实验进行的如火如荼,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所有教师将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岗前培训,未经新课程岗前培训的教师不得教新课程,此类报道乍看似乎对我们形势严峻。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应对呢?首先必须认真的研究了解新课标,只有真正的明白他的要义,我们才有可能适应它。   本次的新课标的产生完全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具
期刊
初三英语教学,是较为紧张而又重要的阶段。在这一年里,我们不仅要讲授许多新的语法知识,如:现在完成时、宾语从句、动词不定式、被动语态等,而且还要系统复习三年来所学的一切,时间的紧张程度就不必多言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教学方法。    一、我们应该系统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框架     对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内容既深又广,不以构建框架式的学习方法可能会事倍而功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
期刊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训练课,其中包括字、词、句、篇(篇章、段落)的知识,语法、修辞、逻辑、文学、作文的知识;要着重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儿童的思维能力。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从家庭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家长应着重加强对孩子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口头的听、说和书面的读、写两个方面。    一、积极鼓励孩子学会说普通话,训练孩子说完整的话,要求孩子有条理地说话     孩子从会说话时就要学习说普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上,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当人心情愉快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我认为语文教师可借鉴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等方法,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思考。     一、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特点     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
期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规律入手,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搭建一个实用的大舞台。  那么,怎样为学生搭建创新的舞台,培养创新能力呢?    一、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土壤。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