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跄飞舞的尘世魅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缪丽芳,文学博士,安徽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批评和文艺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2
  对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现代都市女性而言,张爱玲无疑是一个“传奇”。不同寻常的家世、早慧的天才和颇有争议的感情纠葛都令人欣羡感叹不已。她奇幻的人生如同墨黑的夜空里肆意绽放的烟花,在惊彩绝艳之光震慑人心之后归于沉寂。然而,当我们尝试着靠近、走入她的世界,却发现她经历的不过是俗世的悲欢与沉浮。
  “8岁我要梳爱司头,10岁我要穿高跟鞋,16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这是张爱玲小时候看母亲梳妆打扮时发出的豪言壮语。她爱吃,常常梦见吃云片糕,吃着吃着,薄薄的糕变成了纸,除了涩,还感到一种难言的怅惘。她还喜欢吃牛奶的泡沫,喝牛奶的时候设法先把碗边的小白珠子吞下去。即使是在长大成人之后,她在饭菜上也绝不悭刻。“贪嘴”的张爱玲似乎不应该生就如此一副俗骨,这是天性,还是有其潜在的动因?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张爱玲从小就被“重男轻女”的思虑苦恼着。弟弟张子静身体虚弱,吃东西需要节制。而健康的她在“吃”上可以随心所欲。这在某些人眼中是对弟弟的权利的侵犯,甚至有人打抱不平。敏感的张爱玲感到了威胁,内心对“吃”的权利的丧失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恐惧。这种恐惧激发了她对食物更强的欲望,也使她珍惜食物给她带来的单纯而直接的快乐。
  食物只是一种基本生存需要,而衣服是一种个人表达的语言,是一种外在的彰显。张爱玲爱穿,尤其喜欢“葱绿配桃红”的参差的对照,喜欢用旗袍勾勒自己高挑而玲珑的身材,能引来行人诧异的目光,更是让她窃窃自喜。她生平获得的第一笔稿费就马上用来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在她的一段灰色岁月里,她只能穿继母的旧衣服。套着那件碎牛肉样暗红的薄棉袍,像是浑身生了冻疮似的。带着那种腐败的血褐色的腥气,穿行于月白色或者淺蓝色的气息之间,领受仪表优雅的同学们的审视和宽容,是她少女时期最残酷的挫伤,是她刻骨铭心的耻辱。她后来对衣服近乎病态的狂热的依恋与着迷,其实是对这一不堪回首的过往的补偿与反拨。造型和颜色都很张扬的穿着,我行我素的姿态,并不源与内在的真实的自信,而是要急于掩盖或者是报复那段备受压抑的痛苦。她拾起曾经破碎的自尊,修修补补,添彩加色,在众人面前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坚不可摧的自我形象。她不是淡漠于外界对她的评价,而是渴望着被瞩目,害怕着被忽略。她用一袭艳异突显和证明自我的存在,不致淹没于无差别的人群之中。在这种时候,她觉得是安全的,是被保护的,她用绚烂的光华包裹起一颗自卑的心。
  她说:“除了发展我的天才之外,我别无生存的目标。”把“目标”改为“出路”,似乎更妥当些。因为创作已经是她被迫无奈的选择。在生活中,张爱玲是一个“低能儿”,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怕上理发店,怕见客,一个住了两年的房间,你若问她电铃在哪,仍然是不知道……她学不会待人接物的常识,领会不了生活的艺术。在现实里,她几乎是一个“废物”。她就像用张扬的服饰来补偿她的心灵创伤一样,她要用创作的成功来补偿她生活的无能。在深重的自卑的压抑下,她急于得到求证——即时的、现世的求证。所以,她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也有人劝诫过她,多写少发表,或者要对发表的杂志有所选择,好文章不愁没有发表的机会。但是她信赖的只有真真切切、可触可摸的“此刻”,怎么愿意挥霍韶光,去等待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她也要倾尽所有的美丽,转息凋零也充盈着战栗的幸福;即使是熔岩瞬间的喷薄,她也要用灼热的光芒刺痛人的眼,顷刻燃为灰烬也满载着壮烈的神圣。张爱玲的文笔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含蓄、内敛而冷色调的,同时也是极度脆弱的。捧读张爱玲的书总有一种呵护的小心,生怕那种字里行间的吉光片羽在霎那间飞逝,再也无从找寻。
  上苍赋予了张爱玲过人的才情,也给她提供了绝佳的契机,使她在二十出头的花样年华就名动上海滩。她的“俗骨”也成为了她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她甚至可以不去刻意迎合读者,因为她本身就是俗世的一员。她的文字色彩浓厚、音韵铿锵,但在她华丽的字里行间还潜流涌动着一种冷静和沉着。她可以冷眼旁观,仔细描摹,自己却保持着距离,丝毫不涉入其间。她说的、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与己无关。她让故事自己去说明,却不事先拟定主题。她强调“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泡沫”,“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这是她对于文学的态度,也是她的另一种人生态度——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渴望“平淡”,渴望“现世安稳”。张爱玲有着足够的能力将文字世界里的“飞扬”和“现世安稳”驾驭得游刃有余,在现实的事业和爱情上却失去了掌控。
  对于大千世界的情情爱爱,张爱玲有着神奇的、敏锐得让人害怕的洞察力。她用直觉就能够捕捉到隐藏在平凡现象背后的趋向真理的本质。弗洛伊德曾大量的理论和证据来论述这一观点:“假如感性的冲动多少遭到了压抑或阻止,那就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这个对象之所以在感性方面被爱上了是因为精神方面具有的优点。然而,相反地,这些精神的优点实际上只通过该对象的感性魅力才表现在它身上。”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用浅显的感性的文字却道出了同样的本质:“男子憧憬着一个女人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然而,张爱玲自身的情感经历却是混乱而矛盾的。那种渴慕飞扬的情怀,涉世未深的青涩,才子佳人的幻想,孕育了她对胡兰成旷古哀怨的恋情。她用少女诗意的脉脉温情编织了一个让她迷醉的云雾缭绕的光环,戴在胡兰成的头顶,每每看到那光环的时候,她都有种激情飞扬的感觉——这正是她一直以来在不自觉中追求的。如弗洛伊德所说:“在很多爱的选择形式中,对象被当作我们自己的某种未能达到的自我典范的化身。我们爱它是因为它有那种我们自己的自我所力求达到的完善性。大量的自恋性力比多溢到了对象身上。”这未必是确切的,但张爱玲在胡兰成那里确实能映照自我,在与其文学的交流中实现自我,胡兰成是她理想化的自我典范的形象。在她的眼中,胡兰成的一举一动都有着特殊的美感、特殊的意义。她随笔写道:“他一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淋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这种理想化的爱使自我变得越来越谦卑,对象则变得越来越高贵。“我觉得自己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在尘埃里开出了花。”在张爱玲的世界里,没有政治,没有主义,所以她不在乎胡兰成是不是汉奸;在她的世界里,甚至连道德的观念也很淡薄,所以无所谓胡兰成是否有妻子。她所关注的仅仅就是那种让她心醉神迷的绚烂的、飞扬的状态,对于事业,对于爱情,皆是如此。经过不断的描摹着色,这份飞扬的爱看起来已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大厦,但它毕竟少了生命的底色——现世安稳。有些人你可以去欣赏,你可以去崇拜,却不可以寄予一生的幸福。张爱玲最终意识到这一点,她用一种冷淡的方式完成了与胡兰成的决裂,如壮士断腕般悲壮与决然。感情上,在饱经创痛、遍体鳞伤、心灰意冷之后,她毅然放弃了“飞扬”。
  多年以后,她与赖亚在美国过起了相濡以沫、平淡琐碎的夫妻生活。也许,她从经历中感悟到了生活朴实的质地;也许,她已经疲倦,失去了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也许,年岁渐长又远在异国的她再也承载不了一个人的孤寂;也许,在文学创作上走下坡路的她太需要另一个人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她的异域情感,她没有留下只字片语。也许,最美的东西她更愿意留在心里,只属于她自己。
  如果说在情感上她放弃“绚烂”选择“平淡”是自觉的,那么她在创作事业上的衰弱是出于不得已。一方面当时国内的局势已经无法给她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她的才华由于透支,已经没有太大提升的空间。(旅美期间创作的《秧歌》、《赤地之恋》等作品已经大有江郎才尽的态势了。)和赖亚在一起后,赖亚不但不能在物质上给她保障,他的病弱反而成为了她的累赘。在沉重的生活负荷下,在琐碎的磨蚀中,烟花燃尽了最后一点光辉。就像创作是生活对她的选择一样,创作力的衰弱是生活对她的又一次选择,更为严酷,更为无奈。
  张爱玲是极度自恋的,她喜欢照镜子,也喜欢被人远远欣赏、观看。她一生所留下的大部分照片都是以仰视的角度拍摄:一颗聪颖的头颅微微抬起,目光冷冷的打量着浮世的幻相;若是低眉俯视,则是一副顾影自怜的模样,沉浸在自我欣赏中不愿自拔。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是矛盾、紧张而酸涩的,她就像一个黑暗中带着镣铐的舞者,拖着蹒跚踉跄的舞步,在飞扬和现世安稳的矛盾冲突中演绎其并不丰盈的生命,留给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个俏丽的、神秘的,同时又沾满风尘的动人魅影。
  即使剔除一切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在专业文学家眼里,张爱玲也不是“伟大的”作家。(尽管夏志清教授对她的“超人才华,绝世凄凉”推崇备至,唏嘘不已)或许,这正是如今张爱玲广为流行的原因所在。在一个消解伟大、逃避崇高的时代,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和她建构的瑰丽奇幻的文学世界恰好为现代人(特别是都市女性)提供了安顿性灵的幻相的俗世魅影足以打动和滋养他们(或她们)疲惫而孱弱的心.看透张爱玲实际上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但愿残酷背后能够留给我们一些冷静和睿智。
其他文献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可以提高我国群众的整体素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交流可以满足群众自身的知识和精神需求,贴近群众文化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可以推进经济时代发展。跟紧时代的步伐,加强群众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策略  作者简介:李彦萍,英语专业本科。  [中图分类号]:G24 [文
摘 要:《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出现了两次较隆重的元宵节,即元妃省亲庆元宵与宁国府祭宗祠、荣国府夜宴庆元宵。元宵佳节的盛宴与繁华不仅仅反映了贾府的奢华与富贵,更深层次的揭露了贾府月盈则亏、由盛转衰的不祥之兆。文章通过两次元宵佳节的对比分析,探求其深层意义,从宗法制度下的礼教文化、亲情伦理和贾府大喜终成大悲这三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红楼梦》;元宵佳节;宗法礼教  作者简介:张丽(1993-),女
摘 要:宋代杰出女作家李清照的词作有着独特的抒情特色和语言特色,本文将着笔对李清照婉约词进行研究,来论述其婉约词。首先从李清照婉约词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李清照出身士大夫之家,深受家庭熏陶,从小便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其词中更是体现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然后,从李清照少女、少妇、老妪三个年龄阶层来阐述其抒情艺术。  关键词:李清照;婉约词;抒情艺术  作者简介:夏娟(1994.7-),女,湖南汉寿人,长
哲学,我认为是一个人或是一群人的理论体系,也许适用于世,又或许超脱于世。但无论这个世界将其评判为对或者错,这些思考的所得都属于哲学。  人类自生产力有所发展,日子有了空暇时间可以思考以来,一直未停止其在精神层面上的探索与追问。其中的很多至今仍是未解甚至无解。比如生命。生命为何而存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生命走到尽头,那尽头的后面将会是什么?无数先哲与闲人对之众说纷纭,但那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解释而已。
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宗教道德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在文学的文化精神上主张以人为本,着力描写现实生活、肯定人的权力,再现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欲求,关注现实的人生,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人文主义”思想。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影响着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所以,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不但具有强烈的时代色
摘 要:李义府在历史上饱受诟病,但文学过人,存诗八首,数量不多,却很有初唐诗的时代特点。本文结合李义府的生平和社会历史背景来论述其宫体诗,咏物诗以及贬谪诗的主要成就,揭示其艺术价值,并从中总结出初唐诗歌的大体特征。  关键词:李义府;宫体诗;咏物诗;贬谪诗;初唐  作者简介:陈鑫(1994-),男,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唐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庄子可谓先秦诸子中第一矛盾之人,庄子哲学也始终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心与身,灵与肉,无限与有限,超俗与随俗,不可言说与已经言说。清人胡文英曾言:“人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1]在庄子那些冷漠颓废、不动声色、看破一切的洒脱之中,其实饱含热烈、积极、绝望的深情。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悲剧意
摘 要:在“诗”的发展历史中,它的审美追求一直是诗人、学者、美学家们争论不断的话题,而“崇高”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倾向。本文则以当代先锋派诗人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一诗为例,探讨当代诗歌对待“崇高”的不同审美态度。  关键词:当代诗歌;崇高;先锋诗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01  一、有关崇高  众所周知,谈论艺
基金项目:本文是内蒙古科技大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XYPYW07)空间视域下的伍尔夫作品研究成果。  摘 要:《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文中的拉姆齐夫人形象备受关注,对该人物的分析两级分化严重——“房中天使”般的完美女性还是完全臣服于男性的反面人物。本文从空间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禁锢在男权建构空间中天使身份之下,隐藏在楔形的黑暗内核中的拉姆齐夫人的真实自我。
摘 要:长篇小说《秦腔》以我国的西北民间生活为题材,将清风街所发生的一切琐碎小事串联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日渐凋敝的景象。本文主要分析《秦腔》中的琐碎小事,从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传统道德沦丧两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的没落。  关键词:乡村世界;文化凋敝;《秦腔》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1  引言:  作家贾平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