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铺就人生路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兴义,太行山脚下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而今,36岁的他早已成为驻京某部的一名少校军官。十多年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几百篇,先后九次被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还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政治教员”,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然而,这位政绩显赫的少校军官,其辉煌的人生道路轨迹,却与日记有着不解之缘。
  “日记迷”当上“小主编”
  郭兴义出身穷家,但天资聪明,小时候常爱听大人讲故事。一次,母亲回忆起困难时的家景,粮食不够吃,只有盐水泡的胡萝卜条,饿了就抓几根充饥,曾半年多都吃不上一粒盐……听着听着,兴义掉下了眼泪,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自然十分疼爱,上小学后,家里的状况有所好转,在农村,自行车、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开始出现,兴义很羡慕,父亲说:“这几大件儿好是好,但没有钱怎么能买起呢?你好好读书成才,咱家就靠你过上好日子了。”一句话,在兴义心中点亮了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他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让父母的期望变成现实。
  郭兴义酷爱读书,有写作天赋,小学班主任见他是个难得的好苗苗,就给他讲:记日记是练笔的最佳方法,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成为写作人才,在社会上大有用武之地。从此,他无论上学还是节假日,一天也不耽误地记日记,那时,学习写作的资料少得可怜,几乎只有课本,但兴义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下,多向语文老师请教日记的写法,得到的回答是:“长也行,短也行,哪种题材都能用,什么内容都可行。”兴义茅塞顿开,日记写得一天比一天好,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
  上完小学后,郭兴义考入离家20多里地的县办重点初中——马河中学。学校有个“小蝉”文学社,由语文老师王文道负责,有点写作小名气的,很快都成为文学社的“尖兵”。王老师爱惜人才,把一本由《山西日报》创办并发行全国的王牌刊物《青少年日记》推荐给他,兴义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并作为爱不释手的“活教材”来借鉴。为了读到更多的写作书籍,他不断找王老师借书看,省吃俭用去书店里买,日记由几句话写到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学校规定住校生每两周回一次家,但他为了争取读写的时间。直到实在憋不住想家的念头时,才回去看看。每次返校,父母给他带的干粮是玉米面掺白面的火烧,还有盐面,而他们吃的却是玉米窝窝就咸菜。可怜天下父母心,他心生阵阵酸楚,天不亮就摸着黑步行去学校,用节约下的钱买杂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的处女作在《听说读写》杂志问世了,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变成了飘着墨香的铅字,他激动得跳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中考后,郭兴义如愿考入县办高中——会宁中学。爱写如命的他与几个文学发烧友坐不住了,不久便创办了一份油印的小报,由学校负责印刷。因邢台又-_卧牛城,兴义灵机一动,就给小报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卧牛》,由于他是写作佼佼者,大家一致推选他当总编辑。郭兴义如鱼得水,小报也办得特色鲜明,很受欢迎。他不但在小报园地里“唱主角”,而且一些好作品还登在《邢台日报》《作文评点报》等报刊上,特别是当他收到素有“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寄来的稿费时,师生们簇拥而来:“我们‘牛’总编呀,快请客庆贺吧!”
  军旅生活“一支笔”
  1995年高考结束,郭兴义考入邢台师范学校,同学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但是,贫穷的家景让他愁眉不展。想想父母节衣缩食,东借西借供他上完高中,已不容易,现在自己长大了,也该为家里分担忧愁了,就放弃了上大学。不久,征兵开始了,郭兴义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入伍到了苏宁(当时全军六位著名英模之一)生前所在的团。在新兵连繁忙的训练生活之余,他依然坚持记日记,还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高擎英雄的旗帜》,被连队广播。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团政治处正需这个人才,下连队后他就被安排到报道组。他果真不负众望,把部队的好人好事、好典型好经验写成一篇篇文稿,接二连三地被报刊电台采用,在部队很快名声大振,无人不知。
  后来,苏宁生前所在的团要编纂第一部团史,团首长最后敲定:“郭兴义责无旁贷。”而他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一进入角色,就与两名干部制定《编写方案》。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团队的光辉历史,他不厌其烦地找知情人了解情况,通宵达旦地在保密室翻阅尘封的档案,对每件事情的细节力争做到了如指掌。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他白天写作不止,晚上继续挑灯夜战,饿了,就吃点“应急饭”,渴了,就喝上几口白开水,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儿。经过七个月的苦战,一部《团史》初稿展现在面前。在油印的过程中,他连续作战,274张蜡纸,印了三天三夜。1996年12月,当沈阳军区首长见到盼望已久的《团史》时,兴奋不已,挥笔作序,并拨款正式印刷。郭兴义笔耕成正果的模范事迹,被《前进报》《黑龙江晨报》和《生活报》争相报道,广为传颂。
  《团史》告捷后,郭兴义一如既往地记日记,写文章。为了丰富写作内容,他还抽空参观部队所在地哈尔滨的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参观完东北烈士纪念馆后,郭兴义被先烈的英雄壮举所打动,连夜撰写了一篇《黑土英雄永垂范》的文章,由于典型性、共识性和感染性极强,被收录到由中宣部教育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局和《解放军报》编辑部共同编辑的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神州魂》一书。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他在新闻界、文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著名作家、哈尔滨市作协主席孙幼忱,多次与他见面交谈,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亲自介绍他加入哈尔滨市作家协会。
  1998年,志存高远的郭兴义,产生了向新闻更高领域进军的念头,考入了素有“军中北大”之誉的南京政治学院,主修军事新闻学。在这座知识殿壁里,他如饥似渴地苦读,在新闻高手的点拨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发。都说抽烟、喝酒是写作人的“灵感源”,而郭兴史却从来烟酒不沾,凭着一身硬功夫,一提起笔,灵感涌来,行如流水,一气呵成。一沓优质高产的作品在《解放军报》《新闻与写作》《中国国防报》《法制日报》《申华新闻报》和《青少年日记》等著名的报刊发表,在南京政治学院小有名气。军校毕业后,郭兴义被分配到驻京某部,负责宣传工作,升为少校军官,继续为部队的文化事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培育儿子当传人
  郭兴义坚持数年如一日,雷打不动记日记,到现在已经记下厚厚30本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记日记的求知过程。他学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写出了一片令人羡慕的“新天地”。在成功面前他不但“痴心”不变,而且还培养儿子走写作的路。
  郭兴义的儿子叫郭起材,或许是遗传父亲的基因,他从小就对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兴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给孩子报了“千字童”快乐识字班,还订阅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嘟嘟熊》等报刊,进行启蒙教育。小起材也乐学好问,一个劲地向“大部头”书挺近,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外,其它的三部都看了好几遍,特别是《三国演义》看了近20遍,对里面人物个性、典故都能张口就来。有一次,小起材问父亲:“写文章难吗?”“不难,只要从小坚持写日记,多练笔,长大了就会大有用武之地。”父亲回答。“那写文章苦吗?”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就像农民伯伯种地,当自己亲自收获劳动果实时,就是最大的快乐!”接着,父亲拿出自己写的日记和《稿件剪贴本》让儿子看,小起材有了信心,对父亲说:“爸爸,我要超过你,今天就开始写日记!”可是,由于小起材刚在幼儿园学了汉语拼音,第一篇日记一共才写了3行,其中一行8个字就有5个拼音和一个符号,尽管很稚嫩,但父亲看到他很有兴趣和灵气,便顺势利导,每天让孩子写一篇,对不妥的地方就指出来修改,并让他注意观察生活,对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就记下来,每篇都要给孩子写出评语。这样天长日久,小起材“不用扬鞭自奋蹄”,也像父亲一样走在写日记的道路上。
  近年来,在郭兴义的培养教育下,儿子的文章也逐渐登上报纸,2012年学校推荐他参加全国“春蕾杯”作文竞赛,面对北京市石景山区53所小学10000名参赛者,郭起材毫无惧色,以出色的成绩与其他的66位选手进入复赛。这次比赛使他深受鼓舞,信心倍增。随后,他作为小记者采访了当时刚刚荣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新闻奖”的郭建跃大校(《解放军报》北京军区分社社长),采写的“大小记者话成功”一稿刊登在《北京少年报》头版头条。今年春节后,郭起材又到雷锋城——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采访雷锋班的稿件也在《青少年日记》发表。“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郭起材成了父亲的日记“传人”,一颗日记新星又冉冉升起。
  榜样就在身边,走近郭兴义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耀眼的光环,而是在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是对梦想执着的追求,是面对任何困难都义无反顾、坚持不变的信念!
其他文献
案例陈述:  周一早上,下了早读刚准备出教室,数学老师夹了一大叠作业进了教室,一进门就冲着我说:“这个李霞(化名)怎么得了?周末数学作业只字未写!”“李霞!太不可思议啦!上周就有两次未做数学家庭作业,怎么又犯毛病啦?”我愤愤地说,“我来跟她家长联系。”  李霞这孩子可真特殊,开学初常常不做作业,与家长交流后情况有所好转,作为班主任的我还多次在班上表扬了她的进步,可最近怎么又“旧病复发”?电话打通了
期刊
9月30日 晴  我打开收音机无意中听了广播剧《深思》,主要讲述了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竟然成了一个钢琴家。最后为了表达对兰姐的深深思念写了一部钢琴曲《深思》。我听了感动的泪水不知从哪里来的这么快。  是一个叫朱秀兰的小姐,家里雇了一个保姆,保姆的儿子叫张波,这个朱小姐,看了孩子的手认定他会成为一个钢琴家,说他会成才,就收他当徒弟。从那一天开始,整天教他练钢琴,朱小姐对第一个学生非常严格、耐心。孩子
期刊
近几年的作文题,大多选材面宽泛,立意深远,无论人、事、物、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皆可入文。其内涵丰富,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极易陷入切入角度太大的误区,轰轰烈烈地说一堆大道理或者叙述人云亦云的老故事,就像摄影师一样,角度选得越大,照片中的人和景象就越不清晰。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
期刊
11月20日 晴  二十五年前,你嗅着生命芳香,迎接豆蔻年华。  当朝霞渲染东方天际,你与同学结伴上学,行于狭窄的田埂路中,道旁棕黄斑驳的土墙静静诉说岁月沧桑。你看着湖中的捕鱼人,撒下渔网,碎出粼粼的金黄;路边嫩绿的豆荚叶片,抖落露珠,射出一道一道熠熠的光芒。  正值读书时节,可是家中的沉重的担子压着你,你得帮你爹割稻收麦,挣那微薄的工分;你得帮你娘洗衣烧饭,照顾年仅四岁的弟弟。直至炊烟从稻草垛上
期刊
1月15日 晴  不知道是谁说过,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漫无目的,不知归途,然而我们执着地在走,认真地向前,努力地昂首。我们用自己指纹的每一圈触摸去感受,用自己上下睫毛的每一次亲吻去记录,用自己心脏的每一次跳动去铭刻。在人生旅途上,我们爱,我们恨,我们愤怒,我们淡然。这些都是绚丽的风景,记下来,便是天长地久。  曾经·清爽  透过时光的玻璃看小时候的自己,那般天真无邪。那里,鸟语花香,温暖自在。风
期刊
1月13日 晴  云舒云卷,净朗的天空掠过一排南归的秋雁。花开花落,秋雨的庭院划过一阵凉爽的清风。  他,二十多岁,双腿残疾,但他并没有气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他把痛苦转化成力量,努力地写作,一次次向刊社寄稿,但一次次被退回,也一次次地失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被大家认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  他是史铁生,他没有在黑暗的夜里低声叹气,而是用自己的信念照亮黑暗。我们应该为他喝彩。  人
期刊
9月3日 晴  微风徐徐,送走夏天的炎热,迎来凉爽的初秋。带着十二万分的依依不舍,告别了欢乐的暑假。摆在我们面前的,又足厚厚的一摞课本;充斥耳边的,又是老师的谆谆教导。一个不争的事实告诉我:开学了。  美好的假期成为了回忆,紧张的学习开始了。八年级,被人称为“小毕业班”,足以显示它的重要性。我甩了甩满头短发,头脑逐渐冷静下来:迎接现实吧!我不能再以小学妹的身份自居了,虽然有点失落,但失落很快就被接
期刊
11月28日 晴  我们学校有一个搞怪的“娘娘腔”,虽是个男的吧,可你呀,千万别把他当男的看。当你碰见他时,你要穿上“盔甲”,以免被他的“花言巧语”所击伤。  提起他呀,你就会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直到吐血为止。这不,今天早上上操嘛,我走的好端端的,他突然跳出来吓我一跳,我喊了一声,搞得周围同学都以为我有病似的。我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只见他用那奸诈的笑容和那“娘娘腔”般的声音对我说;“Hello,美女
期刊
1月19日 晴  竹林幽幽,天空泼满了青釉。剑声如鸣,你着羽绒般的白衣在林间飞跃。我拨开竹叶,轻声说到:“荆大哥,秦晋围郑,燕国危急,太子丹派使者来访,请您出山。”  我们在一个白色的世界相遇。漫天飘雪,河面冰彻,只有嘴中的雾气能为我单薄的衣服升些温度。“跟我走吧。”你身着白袍,幽邃的眼神中有一种和你年轻的面庞截然不同的气质。你并没有多说,快步走在前方。我紧紧跟随着你,在这雪白的世界中好像只有你融
期刊
1月11日 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每每想起这句话,我都提醒自己:只有不断地垒高自己,才能勇攀高峰,获得最终的胜利。  “今天你只能吃两颗糖,给!”小时候,父母经常说的就是这句话。一开始的我只能瞪着两个大眼睛,被那盒五颜六色的、像强力胶一般的糖紧紧吸引,接着迫不及待地从父母手中拿到可怜的两颗糖,然后眼巴巴地看着父母把盒子“置于高地”。我经常把手朝向糖盒的方向伸得很直,空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