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听音乐 外三章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从我的手机里响起,迟于夜色降临,先于雨诉说化蝶的传说。
  当音乐牵出一场夜雨,时空有了湿润之美,尘世多了一种伴奏。
  音乐有了灯光的助阵,梦幻时空。
  夜晚用雨声洗净我的耳朵,再经过音乐的净化器净化,听觉立刻纯粹起来,迅速把音乐与雨声分开,等来了小提琴的出场,如泣如诉,像一杯高度的酱香酒,让我喝得沉醉。
  音乐执意与夜雨融在一起。我好不容易从音乐里剔除雨的脚步声,不想见到小雨点淅沥沥的表情。
  但雨的沙沙声插入音乐的合唱,成为和声;而音乐却把掌控音乐生死的我排除于音乐之外,我只能是听众。
  知音反而是夜雨。
  音乐生出的蝶影,在泪水满了的梁祝里更加清瘦。
  夜雨寄北,有蝶双飞,起舞弄清影,从书院舞到长亭外,然后别离。
  有喜亦有怨。
  喜在旋律里如弦拉弹,怨在夜中变雨点,泣滴眼前。
  翩翩前世的蝴蝶,永远在音乐里活着。
  而听众的我,在雨夜中获得一杯小满的音乐,喝下,内心却有种大满。
  雨的简史
  雨刚才还在较远的地方跑着,转瞬,以闪电的速度就飞到我躲雨的檐角下,弹奏出一粒粒小雨点。
  细心倾听,有种沙啦沙啦的声音,像从击打的乐器里蹦哒出,溅射到地上,湿成一片水汪汪。
  雨越下越大,谁也阻拦不住。一只鸟动用翅膀的剪子,却连根雨线都剪不断,从树上匆匆飞走;只有雨刮器来回刮着挡风玻璃,为开车的司机清洗出明晰的视线。
  雨是天上的日历,即使有天大本事的人,也不能撕走一页。
  尽管有伞撑着,遮挡,那些带着错误的脚步想离开被困的地方,一踏进雨中,就遭到雨水汇成流水的冲击,尴尬,窘迫。
  我属鸡,一只象形的鸡,差点被淋成落烫鸡的样子。
  好在有檐下躲避!
  雨有时简直是个淘气的孩子,撒野起来,就把阳光气走。
  雨惹了祸,被雷公公吼了几声,抽了二鞭闪电,疼出更大的哭声。
  神从来不会宠爱雨的。雨从天宫出走,到处闲逛,玩到树上,又掉下,神一直没有出手相扶,默默看着,直到雨的哭声停止。
  落日简史
  夕阳作为黄昏的封面,在时光里闪耀着传奇的红。
  被四季用残旧的红焰蠕动在浮云的苍茫之中,没有坚守的陪伴者。
  当夕阳成为衰老的落日,想告老还乡:一个遥远的西方,没有谁搀扶,或将落日抬下来,没有!
  终然老态龙钟,落日还是要一步一步从天梯走下来。
  途经一座高山,落日只能自己在山顶歇一歇,找不到一滴雨相送,总算有一缕风来慰籍。
  落日伸出血红的舌头,舔到天空淡白的味道。
  落日的昨天是旭日的时候,打开晨曦,见到一条天路由海平线通到天空,旭日以光芒万丈的魔力,一步步走到天上去,成为天宫的王者。
  百鸟唱颂,万云簇拥。还有天狗忠诚地匍匐身边,平静地嗅着旭日散发的气息。
  而旭日的光芒落成在大地上,成为生活的白银,供万物使用。
  当旭日老成落日,退出天宫,空剩一枚无章可盖的印章,再无人多看一眼。
  一不小心,落日滑倒山背后,除了风呼了一声外,没有鸟声回应。
  睡莲辞
  救不起的落叶在湖面躺成睡莲,吐出涟漪。
  真正的睡莲,此刻与湖光山色有一个水面的距离,拥抱阳光,沉浸于安静之中,像圆形的塑料垫子浮在水面上。水珠趴在上面,感觉有点晃荡。
  吹起的风想掀翻一片又一片风景,但由睡莲形成的风景,已经像桩子一样插入水中了。
  一朵莲睡在湖的怀抱,有水的柔软抚摸,被爱的感觉在不言中。
  感恩的方式,就是以紫的唇印盖着那种无言的爱,而吻。
  蜻蜓一边点水,一边巡查,发现莲大白天都在水面上睡覺,认定莲是慵懒,露出幽怨的眼神。
  误会构成的偏见,谁来纠正?
  黑夜里是睡梦,早晨后是梦醒。
  睡莲和睡莲之间用睡的语言深入彼此的联系,把心事隐匿在水的深处。只以一张脸向阳光表达:藏了多时的花香及花朵,等到风平水静的时刻,交付出来。
其他文献
一颗牙齿的隐裂或毁坏,往往始于一只螃蟹。  浅海中有种青蟹,也叫“蝤蠓”,是最美味的海鲜。它吃的就是动物,有时还吃同类。青蟹的蟹脚像个大钳子,其蟹脚的硬度坚固无比,与鹰爪熊掌有过之而无不及,被钳到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捉住它,人类用粗大的绳子绑住它,因此有“一斤蝤蠓半斤绳”的说法。想要吃到美味的螃蟹,有人用老酒把它蒙倒,“智取”螃蟹,不到一分钟,蝤蠓即刻醉醺醺的,这时便是剁掉蝤蠓两只大钳子的好时机。没
期刊
海上捕捞分近海和远海。近海捕捞是在家乡近海近取和小取。近取和小取要“赶潮水”,早上趁着涨潮,一两个人摇着小舢板或小渔船出海,单船拖网就可以作业,晚上再趁涨潮时归来,当天返回。  渔船归来,只要有人喊一声“接潮喽”,无论是谁家的船,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自觉地拿着抬筐、扁担,挑的挑,抬的抬,帮忙卸货。远洋捕捞的“黄花船”“远洋船”吨位大,马力也大,作业方式是两艘渔船对船拖网。每年早春到长江口和东海舟山群
期刊
好多年没有见面的朋友,再见面时,觉得他们都有一点不同了。  有人有了一双悲伤的眼睛,有人有了冷静的嘴角,有人是一脸的喜悦,有人却一脸风霜;好像几十年没能与我的朋友们共度的沧桑,都隱隐约约地写在他们脸上了。  原来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却转过来躲在我们的心里,然后再慢慢地来改变我们的容貌。  所以,年轻的你,无论将来会碰到什么挫折,请务必要保持一颗宽谅喜悦的心,这样,当几十年后
期刊
洗澡,在浙北山区我老家一带,叫“浴汤”。一个直径半米多的大铁锅(我们称它浴汤缸),下面是柴火灶。洗澡前,先将满满一大锅水烧得热气腾腾,然后一人脱得精赤条条地下锅泡洗,一人守灶。水温稍稍冷却,锅里的人喊一声,守灶的人便及时加柴添火。整个过程如同水煮活人,堪称“铁锅炖自己”。  外乡人到我们那里,最惊异的也莫过于我们的浴汤方式。“屁股不会被锅底烫着吗?”这是他们最好奇的地方。事实上,对一向只会淋浴和木
期刊
红薯入窖,能当全家人的半年粮。  红薯藤晒干、晾干,便于收藏,入冬后要喂猪,因为那时青黄不接,这红薯藤剁碎后,用锅煮得稀烂,加点糠、薯等煮潲喂猪,猪就是生活的指望。于是,漫长的冬夜里,总是有这刀剁声声,单调而有节奏,打破了黑暗中的寂静。  一刀,一刀,母亲剁得似乎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母亲的心事儿子怎会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他不知道,一刀,一刀,母亲想把焦虑剁成一段一段。  大家庭分家,全家7 口人
期刊
曾偶尔路过一办公室,听到有人闲聊,说一个阿背哥,拜年竟然送了两盆兰花给他,一股穷酸之相。那人绘声绘色说毕,举座哈哈大笑之余,无不露出不屑的神情。我刚好听到,忍不住替那两盆兰花委屈又悲哀,送给这样的人,真是明珠暗投了。  有朋友听说我喜欢养花,到山上去的时候顺便挖了送我。那一刻的欣喜,竟让我红脸讷言,只是笨拙地重复数遍“谢谢”两字。兰花不大不小,光那二十来片细而修长的叶子,刚劲有力,俊秀风雅,可堪入
期刊
1984年初秋,墙哥考入普安一中民族班。这是高一秋季学期,他与一个苗条的高个子女孩邻座,不知不觉中,他就与这个名叫“春”的女孩“你来我往”地搭上了话。  转眼已是初冬。记得那是一个有阳光的下午,春喜滋滋地抱来自己的《集邮册》,分享喜悦似的让同学们观赏。突然间,有嘤嘤的哭泣声飘来——春正把头埋在桌子上,很投入地哭呢!  悄悄问过旁人,才知道她丢失了一枚邮票。墙哥吃惊道:“不就是一枚邮票吗?高中生了,
期刊
33年前的那天,我永远忘不了。因为读高三的我,第一回知道了柑橘的名字,尝到了柑橘。  巧的是,那天班上跟我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的爸爸从南京出差回来,到学校来看儿子。拎来了一大袋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晚上,那同学给了我们每人两个金黄的还散发着清香的扁球状的东西。我们好几个人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他略带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就是柑橘。不过,种类挺多,那果皮红黄色的是橘子(俗作桔),也叫橘柑;那果皮较粗糙
期刊
明月和清泉泄露了禅机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雨后。晚晴。青山幽谷里的那些草木和虫鸣,都是水灵和活泼的。  秋山如洗。  竹林里有洗衣晚归的女子走过。习习谷风。摇动的莲叶,暴露了远去的渔舟。  恬然自怡。靠着一棵大松树坐下,听风、听清泉,听响亮的月光。  空灵。澄净。美,几乎挂不住呼吸。  庙堂太高。江湖浑浊。在原生態的山野里幽居,明月和清泉,泄露了禅机。  把禅境抱在怀里,风吹你也
期刊
三月三、清明节煮红蓝饭,是我们壮家的习俗,传说此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文公与介子推,带有感恩的意味。壮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祭祀文化,我们每年的清明节扫墓都要装上几碗红蓝饭来祭拜祖先,想来也和这个传说有关吧。红蓝饭以红蓝草为染料制作而成。红蓝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我们那里不习惯去野地采,习惯自己种植,家家户户菜园里都种植红蓝草,以备三月三、清明节煮红蓝饭之需。  我妈妈是做红蓝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