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和我的一家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全国人民来说,1978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形势大好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和我的一家也经历了充满希望的期待和大好形势的喜悦,实现了全家生活的大转折、大变化。
  
  二十年右派生涯
  
  1958年我在中央党校被划为右派,六月间被下放到山西太谷农村劳动。下放干部是劳动锻炼,只劳动半天;我们是劳动改造,全天和农民一起劳动。1959年秋,中央党校恢复招生,被划为右派的32名教职工,包括我在内有12人被带回党校,到校办的水泥厂、稻田、猪场、林场劳动。从1959年到1961年的国庆节,这些人分三批摘了右派帽子。我摘帽后,到学校事务管理处当秘书,做些文书处理工作。
  1962年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后,林枫被任命为中央党校校长,他一来就批判杨献珍的“翻案风”和“合二而一”(杨原是中央党校校长,1959年被批判后降为副校长)。我们这些摘帽右派留在党校工作也成为杨献珍的罪状,说党校干部队伍严重不纯,需要清理。于是,我们和一些出身不好或历史有问题的干部成了被处理的对象,原则上送回原籍分配工作。我因偶然的机缘没被送回温岭县,留在了杭州。妻子分配在杭州市委党校,我则被杭州第七中学收容,起初在食堂当管理员,一个多月后因“政治不可靠”被转到总务处打杂。
  “文革”开始后,我因系“五类分子”,被红卫兵揪出来戴高帽、挂纸牌、扫地、游斗,后又关进隔离室。1968年底工宣队进校后得到解放,让我“发挥所长”,刻了两年钢板蜡纸。1970年学校建立“学农基地”,办了个小农场,需要有一个人常驻,但因农场地处远郊,离城四五十里,教职工都不愿意去。我自告奋勇,在那里一干就是八年。
  
  1977:看到了希望
  
  粉碎“四人帮”后,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对未来满怀喜悦和希望,但我的前途在哪里,我们一家今后的生活怎么样,我的右派问题能不能得到平反,却不明朗。1977年发生的两件事让我看到了希望:一是恢复高考,我的两个孩子前景光明了起来;二是《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提出“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重新颠倒过来”,我从中读出了我的问题有可能解决的一线希望。
  我有一子一女,儿子生于1954年,女儿生于1956年。儿子1970年初中毕业后被动员去黑龙江大兴安岭新林区当了林业工人,女儿1976年高中毕业后进了附近茶厂劳动。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恢复高考制度。接着,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确定1977年第四季度在全国高等学校招收新生。我看到这个消息后,写信给儿子,叫他抽时间好好补习。同时,决心让女儿辞掉工作,集中时间补习功课。我妻子有些犹豫,感到进茶厂时托人,费了很大的劲,现在辞了,如果考不取,再想进去就难了。邻居们也不以为然。但我下了决心,还是让女儿辞工进了考场。
  
  1978:三个愿望全实现
  
  1977年就在惶惶不安、苦苦等待中过去了。在新的一年里,我对妻子和女儿说:“今年可能是我们改变命运的一年,这个转变表现在三件事上:两个孩子考取大学,我的右派问题得到平反。三件事能实现一件,就是形势小好;实现两件是形势中好;如果三件都实现了,那就是形势大好了。”如果三件都实现不了呢?我没有朝那方面想,我心里满怀希望,希望三件事都能实现。自从我被划为右派,妻子和儿女都跟着倒霉,被人们看不起。我不相信这种情况会长久持续下去。1978年,也许就是改变我们全家命运的一年。
  
  过了几天,我们所在的通江街道贴出大红喜报,列出了本街道考取大学的名单,女儿的名字赫然在列。我既高兴又激动:我们的第一件好事实现了。录取女儿的学校是浙江丝绸工学院。二三月间,我把她送到学校。在公共汽车上,我想,这不仅是送她上学,也是送她走上了一条新的更加光明、更加幸福的生活道路,作为父亲,没有比这更愉快的事了。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她那容光焕发却依然十分腼腆的模样。
  儿子来信,说他没有被录取。我回信叫他不要灰心,年内还有一次机会。根据他的情况,我觉得他留在林区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补习,唯一的办法是让他请假回杭州,全力投入补习。但没有充足的理由,只说准备高考,林区是不会准假的。我主张发个电报,就说“父病危速归”,林区总不会不准假吧。妻子不大赞成,认为这样不好。我说:这样做虽然私德有亏,但和儿子一辈子的命运比较起来,就算不得什么了。就在高考前的一个多月,我果断地发出了这份说假话的电报。
  儿子在杭州经过一个多月的补习后,回黑龙江报考,最后被哈尔滨师范学院录取。我始终为那份说假话的电报感到惭愧,但并不懊悔。我只能用这种不正常的办法,来创造儿子上大学的机会。
  相对于儿女的上学,我的平反问题就复杂得多了。囿于对传统的理解,我认为这类事必然要经过申请、调查、考察、审核等繁琐的程序,可能还有百分比、控制数这类的限制,必须争取主动。于是,我写了申请平反的书面材料,基本内容是承认自己有缺点错误,但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要求平反。接着是向七中领导请假。七中支部书记叫王宝青,他很支持我的要求,并预祝我成功。
  当我在六七月间来到中央党校的时候,学校已在着手为右派平反了。本来有一个落实政策办公室,简称“落办”,主要解决“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为右派平反问题提出后,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冯文彬(这时胡耀邦的主要精力已转到中央工作上)让“落办”把这项工作承担起来,但他们拒绝接受。冯文彬只好另外成立了一个机构,就叫落实政策第二办公室,简称“落二办”。我到“落二办”后,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我被安排住在当年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那里已经住了好几位要求平反的同志。我与妻子旧同事的丈夫——当时是国防大学教员谈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正本清源问题,他鼓励我把这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认为我必然会作出贡献。
  除了看望岳母和几位老同学外,我还到北京医院看望了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侯维煜。我从1949年起给他当了5年秘书。他当年是副校长兼校党委第二书记,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杨献珍主要管教学,其他工作都是侯维煜在抓。党校普通班、新闻班(学员都是司局地厅级干部)的反右运动开始后,侯维煜的心情非常沉重。他成立了反右领导小组,吸收十来个研究班学员(都是省部级干部),这固然有加强领导的因素,但据我体察,实际上还有分担责任的成分。最后,在这两个班的992名学员中,打出了29个右派分子,占总数的2.93%。反右基本结束后,他就心脏病发躺下了。我去看他的时候,他说:“各地和中央机关把它们的优秀干部送到这里来学习,我们却把这么多人打成右派,今后怎么向它们交代呢?”“文革”中,杨献珍和侯维煜二人被打成“杨侯反党集团”,受尽折磨。我去看望侯维煜时,他刚从安徽流放地回来不久,原来丰满而精神弈弈的脸显得清瘦、苍白,只有两眼还炯炯发光。他见到我很高兴,说起反右,他说这是面对国内外危机作出的错误的政策选择。他认为大多数右派都是应该平反的,还说:“我看你是肯定会平反的,已经过去的时间是无法找补了,还是向前看吧,不要怨天尤人。”
  
  在北京住了10多天,“落二办”的同志劝我先回杭州,听候好消息。我回到杭州,焦急地熬过了几个月的时光。年终时我给“落二办”打电话,接电话的同志说:“党校的右派全部平反了,我们正在起草书面的决定,很快就可以寄到你们手上。”这是我在1978年底听到的佳音,也是期待、渴望了21年的佳音。1978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全部希望。感谢你啊,1978!
  进入1979年不久,我收到了关于改正我的右派问题的正式决定,还有为了消除影响而发给有关单位的信函。
  苦难结束了,我和我们一家的新生活开始了!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原科研办公室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2007年7月下旬,得知谢泳即将去厦门——他这一走,太原怕是难以再去了——遂去一短信,表达重聚之意。  8月10日凌晨,车抵太原,谢泳来接。上午10点以后,智效民、赵诚、马斗全三位先生来我们的住处晤叙,相聚甚欢。马先生带来了当天作的一阕词,兹引录于下:    送谢泳之厦门大学  调寄 风入松    凭君一棹向东南,学界盛为传。秋风至此应无恨,这般事、岂独从前。辛苦平时学问,而今值了些钱。  却思汾
期刊
一    向:江青不喜欢常住北京,喜欢到处走一走。  阎:是的,江青每年都要在外地住上半年,甚至七八个月。一般是每年国庆节后就到广州去了,住一段,再到杭州、上海,五六月才回北京;住不久,又去北戴河。反正,她像候鸟一样,几乎年年如此。但唯独1967年是例外,她一直待在北京,哪里也没去,住处就是钓鱼台十一楼和中南海丰泽园“两点一线”。  向:这是为什么?  阎:当然是忙嘛。1966年8月18日到11月
期刊
高知收入约相当于抗战前的1/5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个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十人小组”,负责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12月27日,该小组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高级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认为:建国以后,知识分子虽有公费医疗等各种福利,但与过去比,工资待遇还是低了很多。如抗战前大学教授最高工资600元
期刊
应试教育:教育领域的癌症  □ 敢峰(北京力迈学校名誉校长,曾任教育部干部,晚年致力于民办教育事业)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规模是空前的,但存在一个严重的危机:应试教育。  中国的教育改革至少滞后于其他改革10年。现在的教育状况可用一段话来描述——“‘三个面向’艳阳高照;应试教育阴云密布;教改之路崎岖难行,而且路上‘行人稀少’”。近年来,应试教育风助火威,愈演愈烈,整个教育生态遭
期刊
一  中国人重“礼”,因为几千年间中国社会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为了维系这个社会制度,就得有“礼”,借以处处体现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大到官制设定,小到婚丧觐宴、穿衣吃饭,依人分等,都有规定。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足见繁琐。因为繁琐,所以古代官僚或候补官僚都要专门学习,以“礼”事上,以“礼”治下,免得举措失当,乱了规矩。今天,除了研究古代官制及文化风习,我想是无须修习这些劳什子的。   
期刊
【清寂而欣然】  在《负暄琐话》问世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张中行的名字。他的文字很好,静静的,像冬夜悄然落地的雪,安宁里有些清冷。记人记事有古风,像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明清小品的笔意,很有苍凉的况味。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册子,竟如同与民国的旧人相逢。  为书写序的是吕冀平,比他小二十余岁的同事。张中行让友人作序,乃友情使然。吕冀平亦不算名人,张中行却欣欣然,在他心里,也算是对过往生活的纪念。  古人写所见
期刊
至正十年(1350年)阳春三月,杭州西湖烟柳笼堤,青莲映水。临近正午,一艘画舫自湖心驶来,系缆钱塘门外。船上走下几位身着元朝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一家临湖的酒楼。不消片刻,随行衙役已为他们安排好珍馐玉馔、琴师歌女。  湖上风浪骤起,一团铅灰色云团自西北方向涌出,阳光忽被蚀去。一会儿,铅云移至湖心,盘桓少许,复又散去,天空仍清碧如洗。  “好一朵异云哪!”有人赞叹。  “不是异云,是庆云。”有人纠正。
期刊
《同舟共进》2010年6月号上,有一篇短文,是北京陈锋写的《留心朱永嘉们》。我非常感谢这位作者,替大家讲出了几句心里话。我早就为陈锋所说的上海“朱永嘉们”近几年发表的文章感到十分可怕了,似乎一切又要翻回去似的:“文革”前、“文革”后,一切极左的胡行都是对的,他们似乎十分希望“盛大的节日”能够重新回来似的。今日之世,谁的言论自由最多?包括“朱永嘉们”。真是十分羡慕。我今已92岁了,有些糊涂了,要我一
期刊
在大城市,创造财富的主力就是那些训练有素、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华尔街离开那些晚上加夜班、在办公桌底下睡觉的年轻职员就玩不转。如果年轻的白领在大都市都呆不住,中国就不用再谈什么创新型社会了。    在关于住房问题的讨论中,主流意见一直在寻求市场化的解决方案。许多人认为,现在房价暴涨,是市场不够完善所致。其实,即使市场机制“完善”,房价恐怕还是会高速上涨。不久前房产大鳄任志强在比较中美大城市的房价时,称
期刊
作者简介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1946年入读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1948年奔赴中原解放区。1984至199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我生于1926年,用现在的时尚语言,属于“20后”。我特别关注现今刚入学或入学未久的新同学,他们多半属于“90后”,所以题名“20后寄语90后”。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想来想去,还是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