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抚慰和反思皆不可缺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法治教育 让欺凌远离校园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11月2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等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对于“校园欺凌”,学校责任更大,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法治教育,让更多学生知道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而不只是简单地给一个处分了事。而家长在平日也应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极力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毫无疑问,发生“校园欺凌”案后,受害最大的就是被欺凌的对象了。由于作案人都是心智尚不成熟、行为失却理性的未成年人,作案情節和性质都及其恶劣而不考虑后果,对受害人而言,身心的伤害往往难以想象。所以,当案件宣判结束后,组织心理专家、维权专家及时对受害人利用看望、慰问、心理疏导等进行干预,不仅能抚慰受害人受伤的心灵,纾解受害人家长的怨愤和不理性,而且也能科学有效地舒缓受害人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其尽快走出阴影,健康成长,其行为意义深远。
  但对于“校园欺凌”案件而言,每起案件的发生都绝非偶然。案件背后有受害人的软弱无助,有行为人的胆大猖狂,更有受害人家长和作案者家长的教育无方。如果全面理性地去分析,相对于案件当事人双方及其家长而言,教育引导和监管不到位的责咎谁都无法否认。同时,发生“校园欺凌”案,学校的法制教育缺位,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疏忽,对学生行为引导的缺憾,也足以透一斑而窥全貌。所以,“校园欺凌”案件发生后,科学的抚慰是必须的,但反思同样不能空缺和失位。
  同时,如果我们从法律矫正和人性矫治的角度而言,“校园欺凌”案背后的受害人值得同情,但欺凌犯罪嫌疑人又何尝不值得同情?因为不懂法、不畏纪、不会尊重人、意气用事,毁掉的何止是上学的机会,还可能是一生的命运。相对于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们而言,教训不仅深刻,而且更是血淋淋的。因此,不仅受害人急需抚慰和引导,这些特殊的“行凶者”何尝不是可怜的急需抚慰和引导对象呢?人生之路漫长,年轻不懂事的代价不能让其背负一辈子,如何及时和司法部门联系对这些特殊的“少年犯”进行行为矫正治疗,如何让其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法和错误,让其尽快走出人生沼泽吸取教训,健康成长,这恐怕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干预的内容。
  对“校园欺凌”案而言,我们也不愿意其发生。但案件一旦发生,我们就要及时全面地对案件进行审视和反思,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科学手段对案件进行人性的干预善后。在这背后,我们不仅需要对受害人尽快伸出关爱和呵护之手,开展各种抚慰、探视、心理矫治等干预,更要结合案情,对那些可恨又可怜的“行凶者”进行引导干预,让受害人和“行凶者”都尽快走出成长阴影,这才是最负责任的态度。
  每起“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背后,都有教育管理者、学校、家长不可推卸的教育引导和监护监管不到位责任。因而,对“校园欺凌”案件,反思和抚慰同样重要。结合案件尽快完善各种监管监护手段,学校、老师、家长如何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何科学化解校内学生矛盾冲突,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如何从引导学生算“违法账”、“行为账”“文明账”、“后果账”等等的基础上,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会依法处理矛盾冲突、学会尊重他人尤其是同学权益、学会有效化解人际交往危机等等,这也是包括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反思的内容。总之,唯有反思和干预措施到位,才能有效地从源头预防“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这一点尤需我们铭记。
其他文献
最近,一張上海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复旦大学“蹭课”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到大学“蹭课”,乍一看确实不可思议。但抛却功利思维再来审视此事,其实并无不妥。学生自愿、爱听而且表示自己听得懂;家长顺势而为,让孩子从小见识大学的课程,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学习的着力点,这无论对孩子当下的学习,还是对其未来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小学生旁听大学课程,还涉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自身学习与校
期刊
近日,教育部學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提出学校将从传统的梯级刚性封闭结构转向基于广泛连接的学习生态系统,为未来学校建设描述了美好前景。在未来学校建设中,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这也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持续提高技术素养。再次,教师需要敢于创新实践。未来学校需要教师将新的教学智慧与新的学习环境相融合,要敢于创新,引发新学习,从
期刊
新华社近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回国留学生收入分化的现象。据悉,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作为分割线,将“海归”群体划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所谓“镀金式海归”,是指留学生到国外走一遭,虽然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但也仅限于此,没有本领与视野上的实质提高。有些甚至只是花了一年时间拿了一个文凭,也就可以称为海归了。我们没必要妖魔化留学这件事,不过“海归”不再神秘也已经是常识,“
期刊
“全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西北地区唯一全国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县”,……一份份荣誉,一项项捷报,传遍了枣乡大地,奏响了临泽教育最强音。  近年来,临泽县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期刊
学生带手机上学可不可以,是近些年来人们热议的话题。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许多学校是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原因之一是怕学生玩游戏耽误学习。而从许多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是赞同带手机上学的,一方面拥有电子产品是现代公民的权利,一方面便于跟家长进行联系。  不过,作为家长来讲,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他们也是赞同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的。但是话说回来,即便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理由充足,学校也应该采取劝说引导的做法,
期刊
据中华网报道,今年9月,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砸烂。8日,學校工作人员回应称,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赞同。对于学生玩手机,学校缺乏循循善诱和引导的能力、耐心,直接进行集体销毁,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这样缺乏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反而会过犹不及,教育应该要有温情,直接“堵”不如进行“疏”。
期刊
“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贷”,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引发社会关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必给合理追求贴标签,更不应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门槛方面做好文章,让真正有需求
期刊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  而对于西部贫困地区来说,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就如一股东风,吹动着均衡路上红旗飘飘。一根光纤,一块屏幕,一个空间,一个平台,那是数字校园;标准宿舍,标准操场,标准餐厅,标准厕所,那是温馨校园;新楼房,新校门,新跑道,新绿地,那是美丽校园。这一切,都是全
期刊
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立志终身从事教育的人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教育就是教会人学做“现代的”人;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天性,构建好的外在环境,让人能自由、完满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过程。它不是工业化的规模复制生产,而是针对于学生的个性耕耘。  在山丹县三立小学的校园内
期刊
全州有各級各类学校和幼儿园736所,在校学生共11.05万人,教职工12959人。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140所,双语类幼儿园108所,寄宿制学校191所。  聚力“补短板”,促进学前教育跨越发展  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自2012年以来,投入5.13亿元,实施了500人以上的有需求的自然村幼儿园全覆盖工程。截止2016年底,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81所,幼儿教师1533人,在园幼儿23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