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的拯救:从东方到西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十力先生的三大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这三位都以复兴儒学为使命,念兹在兹的是“内圣”如何开出“新外王”,如何以孔子之教拯救人类社会日趋堕落的精神世界。因此,他们对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文化多有批判。在论及当代世界人们的精神状况时,唐君毅说,当代人正处在一种“四不挂搭”的困境中。所谓“四不挂搭”,首先是“上不在天”,其次是“下不在地”,再次是“外不在人”,再其次是“内不在己”。
  何謂“上不在天”?西方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两希精神,即古希腊与古希伯来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希伯来的宗教文化,基督教凝聚并支撑起整个西方的精神世界。但十九世纪以来,基督教越来越世俗化了,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众神隐退。人们为人性的复苏而欢呼,为理性的发达而欢庆,世俗社会更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然而,既然从超越的世界回到现象的世界,由信仰的神圣回归理性的世俗,这意味着西方人失去了引以为傲的神圣世界的庇护。
  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尽管西方的韦伯称儒学为儒教,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儒学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与西方的宗教比较而言,儒学的超越性并不强,作为民间日常生活中的信仰,这与西方的基督教信仰不可同日而语。天道弥远,人道弥近,中国人的宗教意识不发达,这与儒家的学术主张也有直接的关联。没有形而上的追问,没有鬼神的敬畏,缺失了宗教信仰,又少了道德的监管,完全依靠人的道德自律,精神寄托就成了问题。
  所谓“下不在地”,指文艺复兴以来,数学、物理学高度发展,科技理性一枝独秀,自然的世界越来越沦为科技征服的对象,甚至仅仅具有工具理性,而不再是人诗意的栖居地,即这个世界已经异化。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启蒙时期形成高潮,众神隐退,人成为世界的中心,科学理性成为世界的主宰。人对上帝的取代,人性对神性的僭越,人对自然征服的同时,是自然对人的报复。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以及它所造成的人类的灾难,远远超过中世纪宗教裁判所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海德格尔引用柯尔德林的这句诗,是对人之为人的存在的拷问,是对人类应然的生活和他们精神世界的思考。“栖居于大地”,首先是指人真实的存在和现实的生活,“大地”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处所。海德格尔的老师胡塞尔首创现象学,他将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真实地生活在一个可直接感受的现象世界,而不是一个理念与符号化的科学世界,这现象世界就是“大地”。
  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首先是肉体的个人的存在,人的生理需求是最为基本的需求。离开人的基本需求,失却现实生活的根基,由某种概念化的观念和形而上的思辨主宰生活,所引发的争执与冲突造成人们精神的不安和世界的不安宁,这是“下不在地”的一种表现。此外,以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及简单化的除旧布新为取向的思想,以最大可能的改变自然的面貌而无视生态恶化的各种举措,这事实上也使我们栖居的大地不再宜居,这是对“大地”的一种破坏性的危害,最后受危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立足大地而诗意栖居,才能有属人的惬意的生活。
  “外不在人”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后,产业经济发达,工业文明带来都市的崛起,诗意化的田园牧歌成为绝唱。随着传统的农耕文明的没落,相应的人际关系也随之改变。就中国社会而言,以血缘伦理为基础,以大家庭为基本生活单位的社会走向衰落,随之而来的是传统伦理观念的式微。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撕掉罩在家庭问题上的温情脉脉的遮羞布,把它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人间守望之情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权利、义务和法律,当然这也包含着社会的进步,个人权利的张扬,以及是契约关系的建立。但没有了温情脉脉,没有了亲情的温馨,人际关系越来越物质化,说到底就是“钱”,形成了金钱的拜物教,这或许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给人际关系造成的最大危害。
  无论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都深刻地揭示那种资本的贪婪和疯狂,而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对于葛朗台而言,观赏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大堆金钱,是自己的最大满足,敲打金钱所发出来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葛朗台对女儿最后的临终嘱咐是:“你可要给我看好这些钱”。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伦理,如家族亲情之外的人际准则:仁义礼智信等无不受到极大冲击。个人本位与自我中心的盛行,所带来的是对他人的冷漠和集体观念的淡化。
  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最大的分歧在,西方文化的最早追问为“人是什么”?中华文化孔子的追问是“人应该是什么”?问“人是什么”,这是将“人”视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视人为一种自然物,类若其它动物,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进而他们有发达的自然科学。而中国文化的语境里,特别关注人与禽兽的区别,特别关注人性的构成与特点。人应该是什么,即人怎样才能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现其目标——成“仁”。何为“仁”,何以成“仁”呢?“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儒家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即成贤成圣,所给出的路径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中华文化主导下,自然科学不甚发达,但它有特别丰富的人文精神的世界,特别重视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与个人的道德修养。
  唐君毅认为,这个世界最严重的是“内不在己”,即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内心的安定,没有内在的安宁。无论东方或者西方,人们原本宁静自足的内心被彻底打破,心灵成了各种欲望纠缠纷扰的战场。“人不知而不愠”,孔子所期望的境界事实上很难达到。之所以难达到,是因为人自信的缺乏,自许的茫然;既无知人之智,也无自知之明。外在的所有争执和勾心斗角,所折射的还是内在精神焦虑的增加,幸福体验的下降,造成的心态失衡频发。内心中成就意识的严重匮乏,就常常需要比较与打压别人来支撑自己的虚荣。
  在西方文化的语境里,主要有宗教与哲学的合流,回应人生的焦虑与失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儒道合一的价值取向,曾长期且较为普遍地成为人们解脱精神危机的选择。也有人认为,安处自然、知足常乐、逍遥自在、不与人争,老庄哲学更能让你从根底上看清自己,看清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儒家说得更深刻、更到位、更有涵盖力和普遍性。
  (叶水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一些地方相继组织了诸如“民心队”、“鱼水工程队”等工作组或工作小分队,动员县、乡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将
摘要: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导入艺术;语言艺术;调节艺术  中國分类号:G623.2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
一、展示一组词语 引出一段历史 感悟一种心情  1. 出示词语:国破家亡 背井离乡 民不聊生 妻离子散 颠沛流离  2. 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写出了什么?读了这些词,你的心情怎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引出“安史之乱”: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朝廷后发动了内战,他们攻入了长
期刊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乃至更长时间内必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生活的面貌也将由此开启崭新的一页。作为一项重要的物联网技术,本文以射频识别
书法是以中国文化精神涵泳出来的特定笔法而表现出来的点画形意艺术。“书,心画也”,“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在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书教三通”是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儿童兴趣书法教学的校本探索,以回归书法教育的本真,让书法与文化同行,书教与人教一体。  一、书教三通的提出  1. 基于书法教学的缺失与书法教育发展的需要。书法教育一直就与文化同行,与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同行。当今
期刊
中国分类号:G613.5  开展幼儿学前舞蹈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联想、思维和创造性表现,交流合作的需要。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綱要》也提出 :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实现全面启蒙幼儿艺术素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期刊
现行教材中,寓言故事在各年段的课文中均出现过.这类文章内容短小,但故事背后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二年级的学生对寓言故事不陌生,理解故事内容并不难,但感悟寓意,则是学习寓言
期刊
【内容摘要】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它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是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作文评语不仅在于它的导向作用,更在于它的激励作用。我们需要前人经验的指引,更需要实际有效的行动,尤其需要实践创新的突破。基于新课程下作文评语的现状分析,笔者试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1.多一点鼓励,激发写作兴趣;2.多一点幽默,给予写作动力;3.多一
Web软件需求工程的研究是通过与用户广泛地交流来确定应用系统的目标,使目标软件最大地满足用户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形态逐渐朝着网络化、服务化的方向转
摘要 高中教育中美术教学有多种方式,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侧重于欣赏,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认识艺术家主要是靠老师按照教材进行讲解,被动的接受,很难设身处境的体会艺术作品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境。情景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创造生动、有启发性的情景,营造一种可以与艺术作品相结合的教学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高中教学 美术鉴赏  中国分类号:G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