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依据]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从中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在回忆中念童谣,从中了解编写童谣的技巧。
2、让学生在回忆中想象,在想象中编写童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念、背童谣
1、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人说,童谣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有童年就有童谣。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成长。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童谣多,怎么样?
2、教师先念童谣,而后学生念童谣。
3、教师谈话过渡:真棒!同学们记住的童谣真多,可见大家都很喜欢童谣,是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4、学生说自己喜欢童谣的原因。
(教学注意点提示:在学生念童谣、说喜欢的原因时,老师引导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关于喜欢的原因。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一是童谣简短,这是从孩子的注意力考虑;二是上口,这是押韵的缘故,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用词用字的重要;②要注意即时指导。在学生念童谣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随时发现“问答法、数序法、对应法、重复法、顶真法”等表达技巧的运用.并引导学生感知了解。)
[设计意图:会念童谣,这是小孩子的表现。课始,先让老师和学生念、背自己积累的童谣,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童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走近童谣,产生进一步认识童谣的积极性,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认识童谣
1、对比阅读,了解童谣的基本节奏。
(1)教师谈话过渡:同学们都记得自己熟悉的童谣,为什么记得呢?请读一读下面这两首童谣,想一想,再说一说。
(2)课件出示童谣《小蜡笔》、《人人从我做起来》,学生自由朗读后相互交流。
小蜡笔
小蜡笔,真好看,红、黄、黑、白、绿、紫、褐、橙、青、蓝。红笔画太阳。一个圆圈圈。蓝笔画小河,三条弯弯线。黄笔画个小片片,那是小帆船。绿笔画个大三角,那是一座山。各种蜡笔一齐画,画出祖国大花园。
人人从我做起来
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江河清起来,要让空气净起来,要让花儿开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
(教学注意点提示:①童谣有“整齐式”与“变化式”两种,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知道每一句都有固定字数的童谣就叫整齐式,每个句子的字数不确定的童谣就叫“变化式”;②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明白:句末能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就用,如《小蜡笔》中的“蓝、圈、线、船、山、同”,《人人从我做起来》中的“来”字,即要注意押韵的指导;③自主阅读,了解童谣的主要技巧。教师谈话过渡:知道了什么是童谣的节奏,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孙悟空打妖怪》这首童谣,然后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学生自由朗读后同桌进行交流。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教学注意点提示:①这首童谣是根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编写的。虽然较长,但采用顶针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存念读中明白;②教学中有必要时可再选择几首童谣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问答法、数序法、对应法、重复法”等表达方法。)
3、细读感悟,了解童谣的内容要求。
(1)教师谈话过渡:同学们都很棒,看来你们既会念很多的童谣,还能从会念的童谣中知道一些童谣的编写技巧。现有,我们再来说说关于童谣的内容还有哪些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读《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说说你从中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
(2)学生读《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然后说一说、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注意点提示:让学生再读《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让学生知道写童谣要写自己熟悉的,要让人读了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懂得应该怎样做,哪些不应该做。)
[设计意图:了解童谣的基本节奏、主要技巧、内容要求,这是编写童谣的前提。但这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把一些理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不但效果不好,甚至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为此,教学中,可以采取赏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此同时,有意识帮助学生加以梳理归纳。这样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编写童谣
1、教师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存念、读童谣中了解了一些编写童谣的要求,但这些童谣都是别人写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写童谣?这样不但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让别人也来欣赏欣赏我们的童谣。
2、学生自主选择话题编写童谣,教师巡回指导,有所侧重地对中下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要倡导自由表达,为此在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的时候,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编写自己的童谣。]
四、小组交流童谣
1、教师谈话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大家都能认真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编写童谣,现在请同学们自行选择学习伙伴,交流交流自己的童谣。
2、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注意点提示:交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伙伴的选择可以是写相同题材的,这样更有利于互相补充,互相借鉴;②在读童谣时,要读得清楚明白,如果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想一想,怎么修改;③倾听别人的童谣要认真,听后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编写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童谣,有利于学生从学习伙伴中得到启发、补充,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
五、班级评议
1、交流对象的选择。由于童谣简短,交流量大,交流对象可以是:
(1)各学习小组推选的代表:
(2)教师在巡回中发现写得有特点的学生;
(3)跃跃欲试的学生。
2、评议要点的确定。
(1)注意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换。因为方言的关系,大多数的童谣的乡音与普通话是有区别的。教学时,在学生编写、交流时,要针对学生的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换作适当指导。这样有利于“方言”译成“普通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2)注意押韵。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汉语拼音知识来认识怎样才能做到押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展示、评议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童谣的不足,为下一环节修改童谣做铺垫,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编写、修改童谣的水平。]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从中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在回忆中念童谣,从中了解编写童谣的技巧。
2、让学生在回忆中想象,在想象中编写童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念、背童谣
1、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人说,童谣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有童年就有童谣。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成长。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童谣多,怎么样?
2、教师先念童谣,而后学生念童谣。
3、教师谈话过渡:真棒!同学们记住的童谣真多,可见大家都很喜欢童谣,是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4、学生说自己喜欢童谣的原因。
(教学注意点提示:在学生念童谣、说喜欢的原因时,老师引导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关于喜欢的原因。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一是童谣简短,这是从孩子的注意力考虑;二是上口,这是押韵的缘故,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用词用字的重要;②要注意即时指导。在学生念童谣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随时发现“问答法、数序法、对应法、重复法、顶真法”等表达技巧的运用.并引导学生感知了解。)
[设计意图:会念童谣,这是小孩子的表现。课始,先让老师和学生念、背自己积累的童谣,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童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走近童谣,产生进一步认识童谣的积极性,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认识童谣
1、对比阅读,了解童谣的基本节奏。
(1)教师谈话过渡:同学们都记得自己熟悉的童谣,为什么记得呢?请读一读下面这两首童谣,想一想,再说一说。
(2)课件出示童谣《小蜡笔》、《人人从我做起来》,学生自由朗读后相互交流。
小蜡笔
小蜡笔,真好看,红、黄、黑、白、绿、紫、褐、橙、青、蓝。红笔画太阳。一个圆圈圈。蓝笔画小河,三条弯弯线。黄笔画个小片片,那是小帆船。绿笔画个大三角,那是一座山。各种蜡笔一齐画,画出祖国大花园。
人人从我做起来
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江河清起来,要让空气净起来,要让花儿开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
(教学注意点提示:①童谣有“整齐式”与“变化式”两种,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知道每一句都有固定字数的童谣就叫整齐式,每个句子的字数不确定的童谣就叫“变化式”;②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明白:句末能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就用,如《小蜡笔》中的“蓝、圈、线、船、山、同”,《人人从我做起来》中的“来”字,即要注意押韵的指导;③自主阅读,了解童谣的主要技巧。教师谈话过渡:知道了什么是童谣的节奏,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孙悟空打妖怪》这首童谣,然后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童谣《孙悟空打妖怪》,学生自由朗读后同桌进行交流。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教学注意点提示:①这首童谣是根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编写的。虽然较长,但采用顶针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存念读中明白;②教学中有必要时可再选择几首童谣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问答法、数序法、对应法、重复法”等表达方法。)
3、细读感悟,了解童谣的内容要求。
(1)教师谈话过渡:同学们都很棒,看来你们既会念很多的童谣,还能从会念的童谣中知道一些童谣的编写技巧。现有,我们再来说说关于童谣的内容还有哪些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读《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说说你从中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
(2)学生读《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然后说一说、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注意点提示:让学生再读《人人从我做起来》、《小蜡笔》等童谣,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让学生知道写童谣要写自己熟悉的,要让人读了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懂得应该怎样做,哪些不应该做。)
[设计意图:了解童谣的基本节奏、主要技巧、内容要求,这是编写童谣的前提。但这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把一些理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不但效果不好,甚至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为此,教学中,可以采取赏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此同时,有意识帮助学生加以梳理归纳。这样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编写童谣
1、教师谈话过渡:刚才,同学们存念、读童谣中了解了一些编写童谣的要求,但这些童谣都是别人写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写童谣?这样不但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让别人也来欣赏欣赏我们的童谣。
2、学生自主选择话题编写童谣,教师巡回指导,有所侧重地对中下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要倡导自由表达,为此在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的时候,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编写自己的童谣。]
四、小组交流童谣
1、教师谈话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大家都能认真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编写童谣,现在请同学们自行选择学习伙伴,交流交流自己的童谣。
2、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注意点提示:交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伙伴的选择可以是写相同题材的,这样更有利于互相补充,互相借鉴;②在读童谣时,要读得清楚明白,如果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想一想,怎么修改;③倾听别人的童谣要认真,听后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编写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童谣,有利于学生从学习伙伴中得到启发、补充,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
五、班级评议
1、交流对象的选择。由于童谣简短,交流量大,交流对象可以是:
(1)各学习小组推选的代表:
(2)教师在巡回中发现写得有特点的学生;
(3)跃跃欲试的学生。
2、评议要点的确定。
(1)注意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换。因为方言的关系,大多数的童谣的乡音与普通话是有区别的。教学时,在学生编写、交流时,要针对学生的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换作适当指导。这样有利于“方言”译成“普通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2)注意押韵。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汉语拼音知识来认识怎样才能做到押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展示、评议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童谣的不足,为下一环节修改童谣做铺垫,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编写、修改童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