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真语文教材建设之路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时节,《文化强国与语文教材改革》终于在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完稿了。本书的写作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反思的需要,二是研究的需要。
  为什么需要反思呢?因为始于世纪之交的本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语文教材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平心而论,这种变化并不大。本次课程改革,教材编制实行“一纲多本”。也就是说,教材的多样化既是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课改的目的之一。现行语文教材的变化,最明显的标志则是单元的组织由原先单一的文体组元,毫无例外地改为采用人文主题(话题)来组元。因此,我们的语文教材同质性倾向十分严重,实际上只是做到了多本化,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多样化,即教材编写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多样化探索、多元化呈现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形式上看,用人文主题(话题)来组织单元似乎是一种创新,但人文主题并非只有语文学科独有。语文教材把单元的着眼点放在“人文主题”(话题)上,必然无法顾及语文因素之间的联系。温儒敏教授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一文中,曾把这种“主题单元”批评为“缺乏梯度”。温教授指出,有的初中教材三年六册,费尽心思分列出诸如“家国情怀”“亲情歌吟”“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悟”“亲近自然”“时政聚焦”“科学之光”等二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四篇课文,都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安排的,选文自然也主要从主题需要进行考虑,但对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关系,就难以照顾了。这样一来,任何一册语文课本,都打破了语文能力训练由浅入深的顺序;而不求系统性和知识连贯性的结果,又使课堂教学只能是随文讲授所谓的“人文性”。显而易见,通过这样的教材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目标其实并不容易。
  所谓研究的需要,实质上是深化语文教材改革的需要。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是在2001年,其时,我国的文化强国战略尚未启动。2012年公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呼应似乎也明显滞后。语文教材建设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它无疑负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语文教材建设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由教育发展史观之,我们原本对语文教材的研究就不很重视,研究的成果也极其有限,如果仅靠原有的这些十分有限的认识来建设新教材显然无济于事,必须加强对新形势下语文教材的全方位研究。当下,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材编辑,大家对语文教材建设的关注与热衷仍主要满足于对一篇篇所谓“好文章”的寻觅上,这当然需要,但远远不够。我们现时最缺乏的恰恰是对语文教材体系的研究和功能的开发(以往的所谓教材体系研究,多数也仅仅是教材体例的研究)。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知识,往往不在于其产出的量,而在于其是否成‘体系’,唯有成体系成建制的知识,才能推广和扩散;零星散乱、支离破碎的知识,即使量再多,不成体系,那么也很容易被别的知识体系所击溃、吸纳或收编。”(苏长和《学术评价体系建设的国际借鉴》,载《人民论坛》 2012年第12期)本书的研究旨在为探索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语文教材体系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无论是反思与研究,本书的立足点在于文化,这是不同于一般语文教材研究著述的区别所在。
  大家知道,近年来语文出版社针对语文教学中假语文泛滥成灾的现象,正在开展一场关于真语文的全国性大讨论。本书的写作,换个视角看,也是探索真语文教材建设之路,意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语文教材文化。如果本书的出版能引起语文教材建设者和出版者的共鸣,进而能为莘莘学子切实提高文化素养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则幸莫大焉。
其他文献
从游记乃登山临水而发观感角度而言,苏轼的《前赤壁赋》与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下称“苏柳二文”)都属山水游记。将两文放在一起比较解读,可以看出不同的山水风景和不同的抒情方式所内隐的不同的人生参悟。  一、山水文章风景异  山水游记的叙写主体一般应是山川风景,但恰在这一点上,苏柳二文却显差异。  我们先看苏轼《前赤壁赋》中的风景。通篇观之,读者貌似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位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纲要》既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主要是增加比重)的要求。就语文教材(本文指常规课本)而言,其成效、问题和强化主要体现在选文和设计两方面。  首先谈选文。  最主要的成效是人选了大量优秀古诗文以及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现
[设计理念]    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就在一个“送”字上,因为同是送别,心情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送别的背景不一样,心情又会有所不同。以此为切入点,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在对比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虽然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是诗人内心的情怀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满心欢喜,一个是心怀惆怅。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
古代有些文体,是从某种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比如铺张手法发展出了辞赋,对偶手法发展出了骈文。而寓言,则由比喻手法发展而来。我国人民似乎天生擅长形象思维,即使抽象说理,也多形象性。因此,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也可以是很精彩的文学作品,有些甚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产生重大影响,如《庄子》《孟子》等。这在西方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还没有“著作”之前,我国人民即使日常讲话说理,也爱用富有形象性的比喻。如上古
设计理念    《自然之道》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误救一只探路幼龟,导致巢中龟群险遭全军覆没之祸的故事,说明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的深刻道理。  教学本文,除了掌握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之外,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接受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高尚情感,建立生态平衡观念;同时训练学生从人物事件人手把握主要内容,借助想象来体验情
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单元的写作部分,为了让学生领会《散步》一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设计了“起因一矛盾出现一矛盾解决一结局”图表,按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的说法,其目的就是给一点“让一线老师可以把握的‘干货’”。在叙事文原有的“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结构框架之外,为何提出这一新结构?为何将其放在初中教材的初始阶段?这一结构对提高初中生记事能力有怎样的作用?下面谈一谈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以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写的一篇状物散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弟弟又身患绝症,更增悲痛,而偶然见到的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用顽强的生命力鼓舞作者,助她转悲为喜,使她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匣,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写成此文。文章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从紫藤萝花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以精细的工
书名:傅斯年论古典文学  作者:傅斯年  出版单位: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45819557  定价:78元  傅斯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留学归国后,在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创立了我国现代第一所重要的历史语言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足见他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造诣。  《傅斯年论古典文学》一书,即是傅斯年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说:中国人和美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同的。当美国人聚集于照片的中心物体时,中国人则在照片的整体上花更多的时间。  主持该研究的理查德·尼经斯特说:中西方看世界的角度反差强烈。美国人喜欢条分缕析,把各种事物分类,然后找出它们遵循的规律;与之相对的是,东亚人拥有全局观,看待事物时会和整体联系。  尼比斯特跟踪了两组学生看一组照片时的眼球运动,一组是在美国出生、毕业的
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创新作文教学精品课展示活动”中,靳家彦、支玉恒、于永正、窦桂梅四位著名特级教师联手登台。他们的课或潇洒自如,或朴实厚重,精彩纷呈,出神入化,引领学生愉快地写作、个性化地表达、大胆地探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手法、精湛的教学艺术,令听课的老师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一、提供直观的写作素材——有话可说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