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情感投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因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恰当的情感投入,使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王晓梅(1964- )女,黑龙江讷河人,齐齐哈尔大学社科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127-02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法,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感投入,在原有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高校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些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各种不同的目的,功利性较强。有的学生之所以来上课是因为害怕老师点名,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学分拿不到影响毕业;有的学生是想有一个好成绩,能够入党;有的学生是想获得奖学金;有的学生是为了考研。真正希望通过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思想素质,坚定政治信仰的较少。
2.学生学习兴趣淡薄,主动性性较差。有些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反应冷淡,态度消极。上课时发呆、睡觉、看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外的书籍、做其他课的作业、说话、发短信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一些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抢占教室后面的座位,更有甚者找别的班同学替自己上课;对于教师留的作业部分学生是通过网络抄袭,应付了事;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3.教师在授课时语言枯燥,感情色彩少。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出于完成任务的心理,消极被动地应付讲课。有的教师为图省事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使用书本语言,语气语调平淡,感情色彩较少,缺乏感染力,致使学生对其所讲内容不感兴趣。
4.教师采取生硬灌输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认真,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始至终在所有的班级采取一样的灌输式教育。这种生硬灌输的教学方法,完全割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教师授课信号的接收器。
二、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情感的内涵。用情感来优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要求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以情感人,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优化教学效果。在心理学中,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对于大学生来讲,自制力很弱,情感对其行为的影响要比理智大得多,如果授课教师在讲课时情绪饱满、有激情,对所讲授的内容有感情色彩,学生们就会被吸引,产生愉悦的情感。反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感。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情感的投入,以情感人,引起学生感情共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首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一门交流的艺术,在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对教材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随着课内容的不同,起伏变化,有崇敬,有自豪;有鄙视,有愤恨。通过教师情感的倾注,一点一点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加之授课教师的生动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的表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课堂上的一些小动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在课堂上能自然地和老师产生互动。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投入,可以使广大学生愿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实现。高等院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使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投入,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师情感的倾注,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广大学生主动和老师就课程的某些内容进行交流、进行探讨;使学生从教师流露的情感中体会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使广大学生在学习之后能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信念,思想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爱学生。教师爱学生不仅是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投入的重要基础。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用一颗赤诚之对待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是在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帮助他们。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教学效果注定要大打折扣。
2.教师对授课过程中所涉及的情感要准确把握,并与之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投入,首先要求这个教师对自己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要读懂、读透,多方收集资料,将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并对其所涵盖的情感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为之感动。只有这样,授课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授课内容的展开,逐渐地将情感流露出来,使学生感受到任课教师对其所教内容是真的相信,从而使其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受到触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反之,则无法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流露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流露,必须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对课程内容所宣传的思想真正相信的基础上,被课程内容中的情感真正感动的基础上,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情感,而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无病呻吟。只有当教师感情投入,饱含真情地去讲授他所深信的理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认识,思想得到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才能水到渠成。如果在情感的投入上用虚假的、伪装的情感糊弄学生,一旦被学生识破,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大情感投入,对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感投入,在原有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加入以情感人,使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之一,方法必须和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共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军.论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3).
[2]魏小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投入[J].辽宁教育研究,2003(2).
[3]黄筱筠,付霞.我国德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4]张胜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7).
[5]汪兆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9(2).
[6]傅道春.情境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情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王晓梅(1964- )女,黑龙江讷河人,齐齐哈尔大学社科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127-02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法,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感投入,在原有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高校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些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各种不同的目的,功利性较强。有的学生之所以来上课是因为害怕老师点名,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学分拿不到影响毕业;有的学生是想有一个好成绩,能够入党;有的学生是想获得奖学金;有的学生是为了考研。真正希望通过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思想素质,坚定政治信仰的较少。
2.学生学习兴趣淡薄,主动性性较差。有些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反应冷淡,态度消极。上课时发呆、睡觉、看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外的书籍、做其他课的作业、说话、发短信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一些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抢占教室后面的座位,更有甚者找别的班同学替自己上课;对于教师留的作业部分学生是通过网络抄袭,应付了事;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3.教师在授课时语言枯燥,感情色彩少。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出于完成任务的心理,消极被动地应付讲课。有的教师为图省事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使用书本语言,语气语调平淡,感情色彩较少,缺乏感染力,致使学生对其所讲内容不感兴趣。
4.教师采取生硬灌输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认真,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始至终在所有的班级采取一样的灌输式教育。这种生硬灌输的教学方法,完全割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教师授课信号的接收器。
二、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情感的内涵。用情感来优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要求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以情感人,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优化教学效果。在心理学中,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对于大学生来讲,自制力很弱,情感对其行为的影响要比理智大得多,如果授课教师在讲课时情绪饱满、有激情,对所讲授的内容有感情色彩,学生们就会被吸引,产生愉悦的情感。反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感。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情感的投入,以情感人,引起学生感情共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首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一门交流的艺术,在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对教材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随着课内容的不同,起伏变化,有崇敬,有自豪;有鄙视,有愤恨。通过教师情感的倾注,一点一点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加之授课教师的生动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的表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课堂上的一些小动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在课堂上能自然地和老师产生互动。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投入,可以使广大学生愿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实现。高等院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使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投入,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师情感的倾注,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广大学生主动和老师就课程的某些内容进行交流、进行探讨;使学生从教师流露的情感中体会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使广大学生在学习之后能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信念,思想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爱学生。教师爱学生不仅是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投入的重要基础。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用一颗赤诚之对待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是在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帮助他们。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教学效果注定要大打折扣。
2.教师对授课过程中所涉及的情感要准确把握,并与之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投入,首先要求这个教师对自己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要读懂、读透,多方收集资料,将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并对其所涵盖的情感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为之感动。只有这样,授课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授课内容的展开,逐渐地将情感流露出来,使学生感受到任课教师对其所教内容是真的相信,从而使其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受到触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反之,则无法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流露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流露,必须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对课程内容所宣传的思想真正相信的基础上,被课程内容中的情感真正感动的基础上,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情感,而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无病呻吟。只有当教师感情投入,饱含真情地去讲授他所深信的理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认识,思想得到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才能水到渠成。如果在情感的投入上用虚假的、伪装的情感糊弄学生,一旦被学生识破,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大情感投入,对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感投入,在原有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加入以情感人,使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之一,方法必须和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共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军.论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3).
[2]魏小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投入[J].辽宁教育研究,2003(2).
[3]黄筱筠,付霞.我国德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4]张胜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7).
[5]汪兆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9(2).
[6]傅道春.情境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