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初衔接英语阅读课堂上加强文明意识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一年级,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生理层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时,在小升初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文明意识教育,既传播了知识,又让学生知礼仪,懂文明,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公民。
  【关键词】小初衔接;英语阅读;文明意识
  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一年级,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生理层面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时,在小升初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文明意识教育,既传播了知识,又让学生知礼仪,懂文明,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公民。这个阶段英语阅读课堂可以有针对性地担负起这个使命。
  一、加强文明意识教育的意义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英语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部分联同加强学生文明意识,都可以在英语阅读课当中得到实现。
  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在小学升初中的这个关键时期,在英语阅读课上渗透文明意识教育,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有效的思政教育渗透教学课堂,提升学生内在品质与素质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加强文明意识教育的举措
  (一)注重规则教育,加强巩固文明意识
  小学高年级的规则教育,是巩固文明意识的开端。在六年级下册的英语教材中,Module 4 整个單元讲的就是好的行为,其中Unit 8 The magic words 整篇的阅读文章,就是在强调运用“请”和“谢谢”等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规则和文明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时也是各不相同的。第41页和第43页两道课后阅读理解题,告诉学生要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明规则,要尊重这些不同的文明行为,到了当地要懂得入乡随俗。比如说,美国人大多数见面时握手;日本人见面的文明举动是互相弯腰鞠躬,年轻一点或资历少一点的人,鞠躬的幅度越大;伊朗和埃及等国人民在聊天时经常挨得很近;中国人遇见喜欢互相问:“吃饭了吗?”或“去哪儿呀?”这在中国显得亲切客气,而在欧美国家,就不能这么问别人,因为有侵犯别人隐私的嫌疑。有些关于年龄或收入的话题,也尽量不要展开去讨论。但是,随着国际化交往的增多,现在假如一个亚洲人问欧美人这些问题,一般也不会引起很大的纠纷,大家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在增强。
  课本第12页的课外阅读文章向孩子们讲述了“狼来了”的故事,说明做人要诚实,不能欺骗别人,欺骗别人等于害了自己。课本第48页是一篇到别人家做客的礼仪反面教材,Aki那么没礼貌,乱翻主人家的冰箱,挑剔主人做的饭菜,挑剔电视节目等等,可以让孩子们用英语讨论一下去别人家做客,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符合礼仪的。
  (二)巧用新型模式,激发学习文明兴趣
  1.自主学习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课程。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及时补充、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比如说在小学的道德与法制课上,学生们都接触比较多的与同学之间相处的礼节,可以让学生们回忆一下,用英语表达出来。
  2.翻转课堂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课外观看教学视频或微课等教育资源,到学校消化巩固和融会贯通,遇到问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交流,对具体的礼貌故事实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三)课堂再现生活,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1.小组合作活动
  在对贴近生活的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或者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或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表演,进而讨论,得出共同的结论,最后达成文明礼貌、讲究规则的共识。
  2.活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依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发明的一种可视性的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图形技术,可应用于阅读、研究和学习等各方面,帮助大脑释放出真正的潜力。它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层次等图文并额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图像可以自动地吸引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它可以触发无数的联想,是归纳小结和帮助记忆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具体事例或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画出思维导图,加深印象,在输入语言的同时,也强化了对文明规则的理解。
  综上所述,文明素质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人生的重要作用,在英语课上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做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英语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邹根林.培养文化意识,激活英语阅读课堂[J].新智慧,2019(012):129.
其他文献
【摘要】读后续写作为新的测试题型加入2021年广东省高考英语,不论给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巨大挑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探讨如何通过“4321”教学设计模式推进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深度学习,聚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思维品质;读后续写;深度学习  2021年广东省高考英语中的读后续写题型,以记叙文连续
【摘要】在新时代大数据及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数学课堂的最重要的目标。本文结合现有的教学模式,探究对当前的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中贯穿以当节知识及素养培养目标背景下的多种数学问题形式,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新授课 ;探究  
【摘要】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经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器乐教学进课堂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器乐应使用易于学习、便于携带的集体教学乐器,而我校作为陶艺特色学校,一直都在开展陶艺校本教学,一直在进行这个陶艺课题的研究,并引进了陶笛这个新兴的乐器,有着人见人爱、简单易学、且兼具中西文化特点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从教师、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环节三个方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做法  什么是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也有来
导读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抓住文章的某个“鼻子”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新知的一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它有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实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益等功能。导读法由于抓住了文章的“要害”,直奔课文中心进行教学,这就避免了繁琐的串讲和啰嗦的分析,节省了较多时间,使课堂实现了“低耗高效”的目标。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每篇课文字词句篇的训练和思想教育又是十分必要的,在有限的时
【摘要】开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资源一直是大家格外关心的话题。事实上,凭借课内阅读资源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满足教学需要,以及学生个人成长需求的,毕竟课内阅读素材不是提纲,更不是对阅读方向的一种规划,而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对象。但教材内容毕竟是相对固定的,经常调换内容也是不现实的,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变化却是动态的,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相对固定的课内阅读素材的局限性便凸现出来,于是,开
【摘要】为切实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剖析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别及成因,为进一步的职业倦怠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选取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对124名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不严峻;(2)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3)不同教龄阶段在低个人成就感上有显著差异,且6-10年教龄阶段的教师倦怠程度最高;(4)已婚教师在
【摘要】本文从班主任的工作心态、班级管理的原则和管理的一些有效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表达笔者“爱在其中,才能乐在其中”的感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漫谈;感悟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互联网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广了,心理也更复杂了。所以,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难度增大了。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被冲击着。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内涵变得丰富了,被重新诠释。显然,这对班主任工作
本报综合消息 教育部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6月9日,在《光明日报》撰文《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调团结带领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推动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建设教育强国、创新强国是新时代发展所需,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識,又要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启迪学生智慧、指导学生行动。唯有如此,才能满足新时代高质量素质教育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要求。如果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艺术,学科兴趣得不到培养、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亦不能调动学习的热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树立将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