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从影响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方面,选定农地单产、人均耕地面积等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后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经过土地整治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 土地整治;后效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农田整理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7-09566-04
  The Ex Post Benefit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Based on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 Case of Basic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n Sujiacha River Basin, Anding Zone
  WANG Dong
  (Land Resources Bureau of Dingxi City, Dingxi, Gansu 743000)
  Abstract Taking the basic farmland consolidation of Sujiacha River Basin in Anding zone as an example, from aspects of land’s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y benefits, selecting 12 indicators such as the farmland yield,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area to constru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weight by using hierarchical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dopt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y benefits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land consolidation, the project area obtained a better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Ex post benefit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ic farmland consolidation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3~2011年全国累计完成181 476个土地整治项目,整治总规模达到769.68万hm2(其中,土地整理4 133 166.67 hm2,土地复垦2 195 362.26 hm2,土地开发1 368 283.58 hm2),2003和2004年投资额分别为159.19亿、147.44亿元,2005年开始每年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到2011年以后,年投资额超过1 000亿元。《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的任务,对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将继续上升。
  然而,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需要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笔者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在实地详细调查项目实施内容、实施结果和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经济、社会、生态及其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及今后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天定高速公路两旁,东至定陇公路,西与团结镇相接,南至陇西县与安定区交界处,北边到凤翔镇口下庄村。项目范围区域为107°39′33″~107°41′48″E、35°21′13″~35°28′41″N。项目区内涉及安定区凤翔镇口下庄村、李家堡镇的唐湾村和联合村3个行政村,整理面积1 033 .43 hm2,总投资额1 131万元。项目区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境内地形破碎,地形复杂,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沟壑纵横,海拨1 700~2 580 m。土壤主要为黄绵土,肥力水平较低。
  项目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弱季风气候,冬冷且漫长,夏热而短促,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6.3 ℃,年降水量420 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量的50%。蒸发量高达1 500 mm左右,是降水量的3.6倍。项目区交通便利,通讯便捷。3个行政村的总人口3 699人,共933户,其中有效劳动力人数为3 605人,占项目区人数的97%,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面积0.28 hm2,以农业种植为主,近年随着蔬菜、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农民致富渠道不断拓宽,2012年人均纯收入4 507元。   项目区总面积1 891.35 hm2,其中梯田面积217.44 hm2,川旱地7.89 hm2,坡旱地771.61 hm2。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项目区土地利用情况对比见表1。
  1.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整治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工程内容,来源于2011年设计完成的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设计文本及其图纸;二是项目实际实施内容、实施结果和村民满意度等项目实施及其实施后的情况,主要通过实地踏勘、实地走访和农户问卷调查获取。其余社会经济条件资料来源于2011~2013年《安定区统计年鉴》。
  1.3 研究方法与程序
  1.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整治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它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根据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项目区土地整治特点,选取了相关指标。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充分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层,12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表2)。
  权重是指各评价指标在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效益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1]。运用层次分析确定权重的步骤包括: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进行一致性检验时,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管理项目调查分析
  为摸清项目实际实施内容及其实施后项目区实际情况和村民满意度,2014年3月14~17日,对项目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并对项目实施前后的农地产能、村民满意度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成果的普适性,以项目区内的村民为调查对象,按每户发放1份问卷的方式,选择全面了解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相关情况的“户主”,对土地整治前后的产能情况、村民满意度等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项目区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215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问卷的份数占收回问卷的92%,符合一般社会调查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地踏勘,项目实际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4个方面。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共修建水平梯田4 219个;通过田间道路工程,共新建田间道13.27 km,新建、改建生产路99.94 km;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修建道路边沟13.36 km,修建农桥6座,修建路涵34座;通过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种植侧柏13 274株。项目实施后,境内的田、水、路、林得到合理治理、真正向“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的农田生态系统发展。根据实施情况,在项目实施前的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测算得出实施后的土地利用现状(表1)。
  2.2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已建立的土地整治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各指标在土地整治效益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关系,利用和积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经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
  A=[B1,B2,B3]=[ 0.540,0.297,0.163]
  A1=[C1,C2,C3,C4]=[ 0.539,0.087,0.147,0.226]
  A2=[C5,C6,C7,C8]=[ 0.128,0.107,0.349,0.416]
  A3=[C9,C10,C11,C12]=[ 0.404,0.340,0.117,0.139]
  测算中检验,所得结果如下:
  A:λmax= 3.009,CI=0.005,RI=0.580,随机一致性指CR=0.009<0.1,满足一致性要求。
  A1:λmax= 4.224,CI=0.075,RI=0.900,随机一性指标CR= 0.083<0.1,满足一致性要求。
  A2:λmax=4.159,CI=0.075,RI=0.900,随机一致性指标CR=0.059<0.1,满足一致性要求。
  A3:λmax= 4.031,CI=0.010,RI=0.900,随机一致性CR=0.011<0.1,满足一致性要求。
  2.3 建立项目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确定评价标准及等级。
  为了度量项目区土地整治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的改善情况,将设立5个评价等级,分别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依据已建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标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根据项目区整治前后的指标值,来设计适合项目区自身的评价标准,具体见表3。
  (2)构建隶属度函数与确定隶属度。根据确定评价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说明项目实施后,切实改善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研究中可以看出,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有效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成效评价。要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必须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提高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广大劳动群众是土地整治工程的实践主体,人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损失,从而推动土地整治项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土地整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当前,大多数项目区的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应把土地整治推向市场,推进土地整治产业化,使其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方向发展。
  (3)从整体上把握土地整治的“四效益”。在土地整治实践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应使土地整治各方面的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瑷玲,赵庚星,李占军,等.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4): 143-147.
  [2] 程建权.城市系统工程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22-129.
  [3] 李金成.土地整理效益的层次分析法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7(5):103-105.
  [4] 岳波.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重大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大安市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09:21.
  [5] 刘向东.黄河故道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濮阳市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08:64.
  [6] 李会巧.山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以黔江区舟白镇县坝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0:22-`23.
  [7] 贾芳芳.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纳林河镇土地整理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8] 程媞.农村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该研究以山东省胶州市二里河村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胶州市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胶州市二里河村消费市场在消费种类、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并对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胶州市;农村消费市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
期刊
摘要  根据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次调查更新数据和底图,结合土地整治规划和统计年鉴资料,建立了7个耕地潜力评价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然后对主成分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临川区耕地整理潜力等级,为临川区耕地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
期刊
摘要 通过福安市近年来磷素营养对茶叶品质影响相关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和阐述:①磷素是茶树各器官必不可少的物质组成部分;②磷素在茶树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③磷素对茶叶品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简单分析,体现磷素在茶叶中的重要性,指明磷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茶叶;品质;磷素;展望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 方玉3号是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方华研究员于2002年杂交组配的极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200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 冀审玉2007041号),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41),是原冀承单3号种植区域的更新换代品种。  关键词 方玉3;极早熟玉米;冀承单3号;选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
期刊
摘要[目的]获得高质量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RNA。[方法]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黄化苗为研究对象,对棉花线粒体RNA的提取方法进行探讨。[结果]采取先分离出棉花线粒体再提取RNA的方法,最终获得了质量较好的线粒体RNA(mtRNA)。[结论] 成功获得了质量较高的mtRNA。  关键词棉花;线粒体RNA提取;方法  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小麦/玉米一体化条件下,周年氮肥用量及分配比例关系下,冬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方法]以周麦22为材料,小麦/玉米两熟制周年氮肥用量设300、450、600 kg/hm2 3个水平,小麦、玉米间的氮肥分配设4∶6、5∶5、6∶4 3个比例。[结果]随全年氮肥施用量及氮肥由玉米向小麦分配率的增加,群体生理指标呈现增加趋势,而产量呈先增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冬小麦与夏玉米全年
期刊
摘要主要对近年来河南省平菇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方面做简要介绍,主要包括平菇栽培原料开发利用、原料处理技术、栽培技术等方面改进与创新相关内容。  关键词河南省;平菇;栽培技术;改进; 创新  中图分类号S64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05-02  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Z2013-09-04)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龚凤萍(19
期刊
摘要综述水蕹菜浮床的生长特性、应用效果及其优化技术进展,初步探讨其在富营养化水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水蕹菜;浮床;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S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11-03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2011R5002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633);杭州市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
期刊
摘要 在实践中探索“政府依效购买合格水环境服务”的社会组织发展模式,并借鉴以往别的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经验,提出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政府、市场、第三部门这三种力量,未来的发展需要培育社会组织。  关键词 依效购买;政府购买服务;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7-09584-02  为扎实推进浙江省委、省政府“清水治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哈密瓜皮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的资源化利用可行性。[方法] 以哈密瓜皮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0 ℃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的TS产气潜力、VS产气潜力、日产气量、产气速率、pH等指标。[结果] 整个发酵过程哈密瓜皮总产气量3 575 ml,TS产气潜力为782 ml/g(TS),VS产气潜力874 ml/g(VS),且发酵前后pH变化不大,维持在沼气发酵的较佳范围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