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建构 “乐学式”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學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构建“乐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课标要求小学生德育和智育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快乐地学习品德和社会这一学科呢?这需要我们品社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多方面引导。本文笔者就自身长期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巧借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体悟是非、组织各种活动强化学生参与过程、突破学校书本内容的圈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三方面,介绍一下自己在构建“乐学”课堂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一、巧借媒体,引导体悟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多媒体教学,导入各种生活的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体悟是非,从而使学生们学习正确的,摒弃错误的。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不和烟酒交朋友》的内容时,在对烟酒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危害人体等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说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拒绝烟酒,不受烟酒的侵害。最后,我又利用多媒体给同学播放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件《烟酒对人体的危害》,吸烟对人体有害,可以致使人血压升高,动脉硬化甚至肺气肿等等疾病;喝酒更是危害无尽,酒驾出了各种事故。最后,播放了一些烟酒沾身的中学生误入歧途的案例,引导学生一定要拒绝烟酒,健康成长。
  这种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们引入课件及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直观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体悟到事情的正确与错误,才能让学生明辨是非,成为遵守规则的自律的社会公民。
  二、组织活动,强化过程
  就小学生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教师单纯说教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们是很难全面接受课本知识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定的活动,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体验,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不断规划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培养学生的德育行为奠定基础。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有关《我和我的同学》一节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什么自我,什么是同学,进一步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同学与同学之间应该要扬长避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我组织学生到教学区走访了教务主任。让学生通过与教务主任的接触,进一步了解同学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在同学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倡导什么,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彼此的成长。通过教务主任的解说和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深刻理解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同学关系,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成长。
  这种通过组织活动,强化学生参与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深刻理解品社课程中所给出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朝着人生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三、突破圈子,开展实践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突破课本的圈子和校园的圈子,通过引导小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才能促使小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品社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也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生理论指导行动的目标。
  比如,在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尊敬老人”和“热爱生活”的主题思想,我设计了以“尊敬老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组织学生到夕阳红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在敬老院,小学生们为爷爷奶奶们梳头发、洗脚,还为老人们表演唱歌、跳舞等节目,惹得老人们哈哈哈大笑。老人们给小学生们讲过去艰苦奋斗的故事,让孩子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懂得知恩、感恩,勉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通过敬老院的敬老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们也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离不开敬老院这些爷爷奶奶们的辛勤付出,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尊敬的老人的主要原因。
  这种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课本的圈子和校园的圈子,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社會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为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从小立志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管齐下,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品社课程,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的引导下,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掌握品社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和理论,达到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小学生们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高徐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她)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种有用的机器,面对社会经济空前的飞速发展,物欲的极度膨胀,享乐主义的盛行,一家一个宝贝孩子被几代人精心地宠着、呵护着,父母只希望孩子有优异的成绩即可,其他方面他们都愿意越俎代庖。殊不知这样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一代孩子。在父母的无微不至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最主要的方式,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从实验前便开始。这时,教师若能掌握火候、科学合理指导学生参与实验,对实验的顺利完成乃至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技能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粗放的
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上,学生通过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去有效建构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在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教师应重视为学生搭建概念学习的“脚手架”, 促进学生的内在认知活动。  一、优构立体引导支架,丰富问题情境体验  探究活动始于问题的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支架的基层,科学教师也都非常重视。  笔者认为,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提出一个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作业评价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小学生年龄小,有的尚未养成良好的习惯,而
培养小班幼儿的关爱意识对其后续成长、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谦和品性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绘本以其趣味性、可读性和经验知识的承载性,满足了小班幼儿阶段性的能力发展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小班幼儿关爱意识的传承和建立。我们通过对绘本的精心选材,营造氛围;透彻理解绘本内容,引发情感共鸣;进一步综合运用绘本,进行关爱实践体验;在日常生活的融通中,发挥家园携手共建作用,从过程层面实现了基于绘本阅读下针对小班幼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综合与实践”為学习方式的新课型,苏教版小数教材全十二册共41学时。与日常教学内容不同的是,这种课既立足课堂,又注重课外,既立足本学科,又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它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课。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我认为的有效教学是指在进一步激发学科兴趣和探究愿望的同时使目标达成,使学生个性得到和谐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嵌入式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它的部分控制信号的仿真结果.该分析仪不仅自成系统,还可以嵌入到其它系统当中,且其形成的移植性高的IP核可以根据需要方
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参与体育游戏既可以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又可以促进智力心理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运用体育游戏培养团结协作意识,需要科学的内容设置和有效的行为引导,着重从适应合作环境、强化合作兴趣、履行合作责任三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通过设置全新游戏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适应性  与他人团结
一、合作教学理念   合作教学重在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达到的合作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种理念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模式。对老师来说,是新的挑战,对学生来说,是新的体验。合作教学使得学生有各自既定的学习任务,通过沟通,各自互换自己的最初想法,没有雷同,没有模板,大家集思广益,让每个人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有自我存在感,让每个学生有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人格完善,实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不良倾向或错误操作方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效,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现代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等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认为只要管理好学生和抓好升学率就行了,至于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