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清前期云南铜政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前期对云南铜政乃至全国矿政的改革,在禁与弛、官与民之间,反复摇摆,备受争议。
  一年前,云南铜业公司决定出售控股子公司83%的股权。这是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靠天吃饭的资源型企业实现账面扭亏,从而保壳套现的快速手段。尽管不可持续,但也无可奈何。有专家指出,云南铜业在几年前的全球大宗商品“牛市”中扩张过快,产能过剩,要想彻底摆脱困境,惟有推进内部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
  无独有偶,300多年前的清代,滇铜的生产经营也面临着诸多麻烦,不改革,没出路。而清前期对云南铜政乃至全国矿政的改革,在禁与弛、官与民之间,反复摇摆,备受争议。
  听民开采
  云南铜矿资源丰富,元代和明初曾采取官营,明宣德年间逐渐放开民营。虽说铜是朝廷铸币的重要战略物资,但当时滇铜年产量较少,朝廷对滇铜民营没当回事。
  清初,朝廷把平西王吴三桂封在云南,镇守西南边陲。吴三桂利用丰沛的铜资源私铸钱币,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货币金融体系,为他割据一方和发动“三藩之乱”做了经济准备。当三藩之乱平定后,如何接管滇铜这摊子产业,成了摆在康熙帝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时,平定三藩的大局已定。朝廷开始鼓励垦荒,恢复经济,势必导致货币需求量大增。由于清前期实行“银铜双本位”,大量铸造铜钱,稳定银钱比价,就成了当务之急。
  康熙只好采取应急之法:收集各部院和各地的废铜器皿、损毁的铜钟和铜炮,统统送到京城铸钱,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朝廷把目光转向了产铜大省——云南。
  此时,三藩之乱刚刚平定,朝廷在云南大量驻军,军费开支浩大。云南地处偏远,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别说是就地筹饷,连给官员发薪水都难自理。康熙中叶,云南各级官府的薪水和办公费需要34万两,军饷需要80万两,加起来114万两,而全省税收才44万两。收支相抵,还有70万两的巨额亏空,只能靠朝廷补贴。新任云贵总督蔡毓荣刚到任,必须直面缺钱这个难题。
  蔡毓荣发现,云南铜矿贮藏丰富,因而“治滇者自以铜政为先”。守着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因地制宜,盘活和利用好呢?于是,他给朝廷上了一份《筹滇十疏》,奏请“因滇之利,养滇之兵”。其中建议实行“听民开采”的采矿政策。具体做法是:“广示招徕,或本地殷实有力之家,或富商大贾,悉听自行开采,每十份抽税二份。”通过招商引资和抽取营业税的方式,承认民间的采矿权和产品销售权,由此推开了清廷弛禁铜矿民营的序幕。
  当时,清廷对边疆地区的矿藏多有封禁,不许开采。唯独对云南网开一面,不仅批准了蔡毓荣的建议,而且采取积极扶植的态度。康熙帝的设想,是打算把云南作为供应全国铸币用料的生产基地。然而,这种完全放开的采矿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放本收铜
  “听民开采”政策出炉后,商民争先恐后,申请开矿。然而,长期管制的资源一经放开,便陷入“一放就乱”的怪圈。无序竞争,急功近利,没有大局观念,忽略长远利益。云南省城商务总会曾在一份文件中讲道:“一年不见其矿,又复另开,彼处彼厂不宜,又开此厂,得有如此通融办理,俯顺民情,人人争先试办……此厂开办数月,不见其矿,于一切界租,有费勘矿,有费欲开别厂,亦属不支,欲另开矿,又复矿界各费厂,民情实难堪,闻风者有裹足之叹,已办者有解散之嗟,于矿政前途大受影响。”
  分散的个体经营和粗放管理,对朝廷造成的影响是多重的:一方面,难以将铜快速集中送往京城,确保朝廷铸币需求;另一方面,根据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云贵总督贝和诺的奏报,云南官府的矿业征税只有8万两,远不能弥补70万两的亏空,到头来还得依靠朝廷救济。因此,清廷有必要对“听民开采”政策进行反思,并作出相应调整。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贝和诺提出了新的思路,将调整重点放在铜矿制售环节,实行“放本收铜”之法。他建议,商民采铜,“于额例抽纳外,预发工本,收买余铜”。根据这一政策,官府每年拨出100万两银子,作为预借铜本。当然,这个钱不会预付,而是开一张空头支票。待到冶炼完成,商民要缴纳20%的额定铜税,剩下80%的产量全部由官府按预先定好的官价收购,“每百斤作价三四两以至五六两不等”。收购所付银两,就充作“铜本”。
  官府买到这些铜之后,并不直接使用,而是在省城设立官铜店,将铜卖给官府指定的特许商人,由他们销往外地和京城,供铸币和其他用途。不过,官铜店将铜卖给特许商的价钱,则是每百斤九两二钱。这比从商民那里的收购价高了约一倍。其中的差额,则作为“铜息”纳入官府收入,用来弥补财政亏空。
  如果商民不愿领取工本,不仅一样要缴纳铜税,还得自备路费运到省城。剩下的80%产量也必须卖给官府,官价也只有每百斤5两银子。总之,“不论领与不领工本,产铜一概不许私自出卖,私买的叫做‘私铜’,查获了,其铜没官,其人罚役”。
  学界对这项新政褒贬不一,有认为官府贱买高卖,从中牟利,有认为官府垄断了铜原料的制售环节。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评价逐渐客观。“放本收铜”被视为兼顾中央和地方各自利益的政策,实现了“双赢”。一方面保证朝廷铸钱的原料需求,降低铸造成本,另一方面使云南赚取铜利,增加收入,缓解财政困难。
  康熙初年,虽然清廷高度重视铜钱铸造,但原料不足,难以为继,由此造成银贱钱贵的情况,不利于货币秩序稳定。无论是销毁旧铜器,还是从日本进口,都无法改变铜原料供应短缺,铜价上涨,康熙中后期1两银子只能买7斤铜,铸钱成本陡然高企。清廷曾考虑在铸钱时减重,压缩铜的比重,但在讲求铜钱成色的时代,这么做无异于推动铜钱贬值,造成货币秩序紊乱。显然,解决危机的出路就是扩大原料供应。贝和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提出了“放本收铜”政策,着力扩大铜产量,缓解了清廷的铸币危机。
  “放本收铜”实行后,由于朝廷在雍正乾隆年间推行“改土归流”,加强对当地的政治控制,疏浚水路,滇铜外运的交通环境得到改善。乾隆朝的滇铜年产量长期保持在1000多万斤,铜利收益也水涨船高。雍正五年(1727年)产量300多万斤,铜利7万两;雍正十三年(1735年)产量649万斤,铜利14万两;乾隆三年(1738年)产量突破1000万斤,铜利达到20万两。到乾隆中后期,云南通过“放本收铜”,每年可获取铜利和铜税共四五十万两,足以弥补全省财政亏空大半,确实对缓解本省财政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示范效应
  官股以“铜本”形式介入铜的制售环节,它是官府对“听民开采”政策的修正,将铜矿开采和销售重新纳入官府控制的轨道,形同“官管商办”,虽有与民争利的成分,但毕竟打开了允许民间开矿的一道门缝。云南铜政的这些变化,给邻省矿政带来了示范效应。
  其他地方也有民间开采铜矿的案例,但朝廷批准的大多是民间早已开采多年,已属既成事实,朝廷只是追加认可而已。对于新开之矿,朝廷依旧严禁。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四川一碗水地区有万余人聚众开矿,当地官府派人驱逐,并上报朝廷请旨定夺。清廷经过研议,提出除云南外,“他省所有之矿向未经开采者,仍严行禁止……若别省之人往开,及本处殷实之民有霸占者,即行重处”。
  清廷为何不愿将云南模式复制到其他各省呢?康熙帝曾表示,“有矿地方,初开时即行禁止乃可,若久经开采,贫发勉办资本,争趋觅利,藉为衣食之计,而忽然禁止,则已聚之民毫无所得,恐生事端。总之天地间自然之利,当与民共之,不当以无用弃之。要在地方官处置得宜,不致生事耳”。雍正帝也表示,“昔年粤省开矿,聚集多人,致盗贼渐起,是以永行封禁。夫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若舍本逐末,游手望风而至,岂能别其奸良?况矿砂乃天地自然之利,非人力种植可得,焉保其生生不息?今日有利,聚之甚易;他日利绝,散之甚难。若招商开厂,以致聚从藏奸,则断不可行”。
  这就是清廷的矛盾心态:倘若一概禁之,就会断了当地穷人的生计,把他们逼反;倘若放任不管,人群聚集,同样可能有治安隐患。然而,他们的矛盾心态,挡不住普通百姓依靠开矿谋生的渴求,也挡不住清廷自身对铸币和税收的需要。因而,到了乾隆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对矿产需求的增长,随着人口增加带来的就业、流动等问题日益凸显,继续限制开矿显然不合时宜。于是,云南模式开始向全国推广。乾隆八年(1743年),清廷宣布,“各省出产铜、铁、锡、铅之山场,如经该督抚查明产矿处所,并无妨碍民田庐墓,招商刨挖,酌定章程,不致滋事启弊,保题开采,户部俱照该督抚所题,准其开采”。
  乾隆在全国范围内放开民间采矿,并不是无条件的。开矿必须督抚核准、领取执照,接受官府管理或巡查,建立保甲组织,防止矿工滋事。然而,不管怎么说,这意味着清王朝对社会控制能力的削弱,以及官府逐步退出经济和社会管理一线,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
  (作者为历史学博士)
其他文献
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据悉,全国目前已清理清退“吃空饷”者16万余人,有的地方追缴资金竟达亿元。  众多媒体和网友为之点赞。但也有人发问,在地方财政收入逐渐吃紧的背景下,“吃空饷”的人数如此庞大,能发展到如此规模,是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掣肘,还是在制度设计和监督上存在缺陷,值得深思。
期刊
国务院部署加强地方债管理  地方债管理完整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10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标志着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完整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意见》强调,要按照“疏堵结合、分清责任、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从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控制地方举债规模、防范
期刊
曹妃甸的起伏腾挪,恰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微影像。  “我应该是见过中央常委最多的老百姓了。”王钟敏是曹妃甸第一批上岛的建设者。十余年里,他以一个建设者代表的身份,向到访曹妃甸的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介绍过曹妃甸。  2005年2月,首钢搬迁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式落户曹妃甸。之后一年多时间里,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奔赴曹妃甸考察。2009年,李克强考察曹妃甸,调研应对金融危机之策。2010年,习近平
期刊
9年试水,首钢搬迁曹妃甸已成为区域产业融合的样板。  每周日下午,张新国都会准时出现在北京石景山区老首钢的东门,坐车去唐山曹妃甸。周五下午,再从曹妃甸坐车回京。  张新国是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钢京唐公司)炼钢部脱磷区转炉作业区作业长。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开始吹沙造地,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厂投产。从此,首钢京唐公司的4000多名北京籍员工便成了“候鸟”,定期往返于京
期刊
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和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研究院,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重视?  时光回到2012年的8月,已出差多日的刘若鹏,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妻子,从湿热的深圳来到北戴河国海宾馆。  一个月前,刘若鹏接到深圳市委组织部通知,他被邀请参加当年的北戴河休假。这是一份难得的殊荣,多年来,这项活动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各领域高级专家和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在一群年逾花甲、古稀的同行专家当中,刘若
期刊
流动性收紧,全球投资者极度紧张  据随着三季度谢幕,市场突然转向。9月底10月初,全球主要股市都明显下跌,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无不如此(当然,中国A股除外)。  路透援引欧洲最大的独立投资公司Schroders的基金经理Remi Ajewole的评论称:“过去三年里炒股实在太容易了,但如今却变得越来越难。很不幸,你现在投资的时候不得不系好安全带……你必
期刊
当IPO的光芒散去,卸任CEO转向战略设计的马云,需要掌控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  再次踏上华尔街土地之时,马云已知天命。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完成史上最大规模IPO,也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送上了中国内地新首富的宝座。  聚光灯下,9天前刚度过50岁生日的马云笑容依旧,但鱼尾纹已爬满眼角。  在自己的知天命之年,马云步入了人生的事业巅峰。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人口红
期刊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都在忙着修订章程,争取年内完成。”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下一步相关部门可能会适时启动立法研究,制定“政策性银行管理条例”(下称“条例”)。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针对开发性、政策性银行的专门法律法规。仅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有零散性规定,并且缺乏衔接,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无论是开发性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有关立法都有
期刊
政策性金融变局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自1994年组建以来,对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行,无论业务范围还是盈利能力,均成绩卓著。  但随着经济结构及国家战略的深度调整和充实,三大行运营的一些欠缺日益凸显。定位模糊、资源束缚、风控漏洞等问题,困扰和制约其持续发展。  三大行深化改革方案适时推出,是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号角,也会为“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深化改革方案获批后,作为模板和参照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备受业界关注。其多年运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对我国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定位明确  德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67年,我国仅21年。以KFW为例,其可借鉴的一点,是国家立法明确了银行治理结构。  首先,政府依法成立银行。德国政府1948年依照《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促进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