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与语文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因为语文是一块美的天地,在这里,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透过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探寻“美”,尽情地与“美”交友、交谈、交心,这是一种至高的语文教学境界,美的享受。“美”是什么?“美”是语文教材里蕴含着的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 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具丰富的美的内涵——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结构。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它就像一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审美之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美”呢?本人认为主要从“发现——品味——借鉴”三个步骤着手,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寻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加以指点、引导,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力。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收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统一,以及所蕴含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积极引导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发现、挖掘其优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去领略,去欣赏,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再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扮小导游,发现寻找课本里的好词佳句,通过好词佳句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索溪峪,领略索溪峪的野性美。这样,同学们就兴味盎然。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是美。生活如此,文本亦如此。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诚然,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的真味,探寻语文的魅力。而品味语言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为此,语文教师则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点,在发现“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语文深处。
如教学《山雨》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发现、找出具体描写山雨“美”的语句后,再指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通过“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等语句的品读理解,感受山雨的音韵美、色彩美和雨中的意境美。特别是文章结束一段“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丁——冬——丁——冬------”通过指导反复朗读,体味出山雨过后那种幽静的意境美。
再如《穷人》一文,课文开头一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段中语句朴实平淡,没有大描特写,但在教学中,如果适当引导学生品味语句,一幅简朴舒适的家庭生活图会呈现在学生脑海中,意境甜美,桑娜的勤劳形象也跃然纸上,印象自然尤为深刻难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进行比较,谈谈自身的感受,引导他们从中感悟现实生活是如此美好,从中学习桑娜勤劳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借鉴“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在思想上给予我们启发,而且在表达方法上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可见,在阅读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学会借鉴表达的“美”,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以致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借鉴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摹仿。矛盾先生说过:“摹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小学正是学习的黄金期,加上摹仿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摹仿,让学生在学会摹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时,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文章的表达方法,做到边读边悟。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提出问题:文章的描写,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追随着作者的目光一起跟着小黑甲虫走进草虫的村落,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描写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的?你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的?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读画相关语句,学生很快会领悟出文章的表达方法,并与作者感同身受——成了草虫村落的一员。待学生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之后,再结合课后小练笔和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通过借鉴摹仿最终达到有所创新。
再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对文章的叙述方法我作了特别的引导。先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概括索溪峪总的特点的一句话。然后提出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索溪峪的“野”的?再通过品读相关语句后,要求学生总结出作者的感受。这时就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的叙述方法了(总起——分述——总结)。最后点明: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方法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和借鉴。
由此看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美”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多从不同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各种“美”。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的写作能力和健全的人格魅力。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收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统一,以及所蕴含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积极引导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发现、挖掘其优美的意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去领略,去欣赏,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再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扮小导游,发现寻找课本里的好词佳句,通过好词佳句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索溪峪,领略索溪峪的野性美。这样,同学们就兴味盎然。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是美。生活如此,文本亦如此。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诚然,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的真味,探寻语文的魅力。而品味语言是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为此,语文教师则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点,在发现“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语文深处。
如教学《山雨》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发现、找出具体描写山雨“美”的语句后,再指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通过“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等语句的品读理解,感受山雨的音韵美、色彩美和雨中的意境美。特别是文章结束一段“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丁——冬——丁——冬------”通过指导反复朗读,体味出山雨过后那种幽静的意境美。
再如《穷人》一文,课文开头一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段中语句朴实平淡,没有大描特写,但在教学中,如果适当引导学生品味语句,一幅简朴舒适的家庭生活图会呈现在学生脑海中,意境甜美,桑娜的勤劳形象也跃然纸上,印象自然尤为深刻难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环境进行比较,谈谈自身的感受,引导他们从中感悟现实生活是如此美好,从中学习桑娜勤劳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借鉴“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一篇好的文章,不仅在思想上给予我们启发,而且在表达方法上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可见,在阅读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学会借鉴表达的“美”,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以致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借鉴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摹仿。矛盾先生说过:“摹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小学正是学习的黄金期,加上摹仿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摹仿,让学生在学会摹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如教学《草虫的村落》一文时,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文章的表达方法,做到边读边悟。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提出问题:文章的描写,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追随着作者的目光一起跟着小黑甲虫走进草虫的村落,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描写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出来的?你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的?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读画相关语句,学生很快会领悟出文章的表达方法,并与作者感同身受——成了草虫村落的一员。待学生领悟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之后,再结合课后小练笔和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通过借鉴摹仿最终达到有所创新。
再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对文章的叙述方法我作了特别的引导。先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概括索溪峪总的特点的一句话。然后提出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索溪峪的“野”的?再通过品读相关语句后,要求学生总结出作者的感受。这时就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的叙述方法了(总起——分述——总结)。最后点明: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方法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和借鉴。
由此看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美”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多从不同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各种“美”。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的写作能力和健全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