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技日益进步的影响下,社会也更加重视一个人跟别人的合作。为此,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合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有效性 策略
合作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学习方法而言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纠正的地方. 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对策。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性
1.形成合作学习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小学生能够尽快形成合作意识,让人意识到个体与集体的差别。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都会设立合作学习活动,但是教师往往忽视对合作方法的指导,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只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大的探讨价值,在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是要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总之,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意识,使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2)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如果教师能够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就能够主动安排适合本小组的学习程序,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首先,方法指导能够为合作学习提供方向,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其实这不利于因材施教。通过合作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自主学习的大方向。其 次,方法指导能够为合作学习创设更好的合作空间。合作不能流于形式,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合作学习方法就能够更为融洽地开展交流。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合作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的弊端,合作过程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是盲目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虽然最终借助教科书和组长的智慧获取了正确的数学答案,但是每名学生都没有在合作中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样的,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合作学习方法就不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介入过多,而只需要学生之间合理沟通、理性思考、互相讨论,最终获得多元化的结论。
(2)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方法
(二)培养合作习惯
当前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其实,我们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决定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快速成才的关键所在,这是一道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略和逾越的重要课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迅速反应过来应该怎样去开展合作活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合作习惯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获得:
(1)经常开展小范围的合作学习活动
所谓小范围的合作学习活动就是同桌、前后桌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经常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习惯。小范围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形成合作习惯的第一步。
(2)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方面要重视合作任务的布置,根据家庭住址的远近来划分家庭合作小组,然后让学生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合作着解决数学问题,围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探讨自学方法。
(3)培训学生形成习惯
习惯的形成也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培训学生合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能够有谦让心理,让小组间能够和平共处,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避免出现无谓的争吵。三是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被反驳时能够讲明道理。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培训,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 习惯。
2.培养合作能力
小学生数学问题的合作能力主要包括:(1) 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有逻辑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一起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就要实现对各种数学建议的整理和总结。让小组内的成员能够认真倾听其他人的建议,然后表达自己的建议,遇到特别矛盾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2)评价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名同学的表现教师都应该掌握,因此要教给学生评价组员的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求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确实好的、正确的、新颖的观点,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见表扬,不见批评,从 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3)整理能力。数学知识不仅仅需要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综合思维能力,将 数学知识点整理到一起也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技巧。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具体方法包括:借助教科书目录进行整理;进行细致点的整理。
3.实现有效关注
良好的合作方法需要教师的有效关注,教师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各方面因素。组建时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 学困生的比例相当。教师的关注尽可能不要直接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之中,要以示范的模式介入。另外,教师应独具匠心,别出心裁,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要重视合作习惯的培养,重视合作技巧能力的培养,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时机介入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更为明显、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爱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再思考[J].吉林教育.2010(34).
[2]刘长福.谈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 科学 咨询(教育科研). 2011(09).
[3]李宏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5).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有效性 策略
合作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学习方法而言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纠正的地方. 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对策。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性
1.形成合作学习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小学生能够尽快形成合作意识,让人意识到个体与集体的差别。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都会设立合作学习活动,但是教师往往忽视对合作方法的指导,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只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大的探讨价值,在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是要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总之,合作学习方法的培养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意识,使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2)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如果教师能够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就能够主动安排适合本小组的学习程序,更好地获取数学知识。首先,方法指导能够为合作学习提供方向,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其实这不利于因材施教。通过合作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自主学习的大方向。其 次,方法指导能够为合作学习创设更好的合作空间。合作不能流于形式,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合作学习方法就能够更为融洽地开展交流。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合作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的弊端,合作过程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是盲目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虽然最终借助教科书和组长的智慧获取了正确的数学答案,但是每名学生都没有在合作中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样的,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合作学习方法就不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介入过多,而只需要学生之间合理沟通、理性思考、互相讨论,最终获得多元化的结论。
(2)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方法
(二)培养合作习惯
当前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其实,我们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决定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快速成才的关键所在,这是一道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略和逾越的重要课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迅速反应过来应该怎样去开展合作活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合作习惯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获得:
(1)经常开展小范围的合作学习活动
所谓小范围的合作学习活动就是同桌、前后桌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经常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习惯。小范围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形成合作习惯的第一步。
(2)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方面要重视合作任务的布置,根据家庭住址的远近来划分家庭合作小组,然后让学生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合作着解决数学问题,围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探讨自学方法。
(3)培训学生形成习惯
习惯的形成也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培训学生合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能够有谦让心理,让小组间能够和平共处,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避免出现无谓的争吵。三是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被反驳时能够讲明道理。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培训,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 习惯。
2.培养合作能力
小学生数学问题的合作能力主要包括:(1) 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有逻辑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一起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就要实现对各种数学建议的整理和总结。让小组内的成员能够认真倾听其他人的建议,然后表达自己的建议,遇到特别矛盾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2)评价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名同学的表现教师都应该掌握,因此要教给学生评价组员的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求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确实好的、正确的、新颖的观点,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见表扬,不见批评,从 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3)整理能力。数学知识不仅仅需要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综合思维能力,将 数学知识点整理到一起也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技巧。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具体方法包括:借助教科书目录进行整理;进行细致点的整理。
3.实现有效关注
良好的合作方法需要教师的有效关注,教师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各方面因素。组建时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 学困生的比例相当。教师的关注尽可能不要直接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之中,要以示范的模式介入。另外,教师应独具匠心,别出心裁,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要重视合作习惯的培养,重视合作技巧能力的培养,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时机介入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更为明显、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爱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再思考[J].吉林教育.2010(34).
[2]刘长福.谈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 科学 咨询(教育科研). 2011(09).
[3]李宏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