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基:公益人生绚烂行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锦基先生 堪称香港公益金的代言人,足球、赛车、公益是他身上最显着的标志,他带领香港队争得世界杯小组出线权、筹办轰动一时的七十年代港京拉力赛、《余欲有言》的全部收益捐赠公益金。一桩桩使人记忆犹新的善事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继承父志,他自九龙乐善堂开始从事社会服务,从此日积月累,于各慈善社团里出心出力,有口皆碑。他说:“生活应讲求味道,而做善事正是我生命中一项重要的调味剂。”公益人生,绚烂如斯!
  【余锦基先生,香港公益金筹募委员会联席主席、香港足球总会有限公司名誉副会长、香港肝寿基金主席、香港汽车会会长、道路安全议会主席(1999—2011年)、无线收费电视有限公司董事、百路达自动车租赁有限公司(澳门)董事、佛山市荣誉市民,获颁铜紫荆勋章(BBS)、太平绅士(JP)、大英帝国元佐勋衔(MBE)。】
  淡看得失 静度岁月
  ?余锦基先生是香港商界、体育界、汽车界、公益界的知名人士。谈及目前与以往的差异,他坦言随着年龄逐增,心态更为平和、澹然。
  “六十余年成一梦,笑看孙儿万事休,成败得失何所挂,炎寒冷暖我自知。”寄情诗意的余锦基先生,写下诗句描绘现今的生活。“看足球不会像年轻时三更半夜还守着电视,饮食方面注重清淡,想问题看事情都有所改变,特别是三个孙子出生以后,什么东西都不重要,能陪着他们成长已是十分幸福、满足。”于他的生活而言,最惬意的状态、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含饴弄孙。“现在许多事情都慢下来,休息时间亦更多,就希望能把人生当中的经验传给下一代,能使他们有所受益便是无憾。”当下,余锦基先生一边从事着部分社会服务工作,一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慢慢沉淀着岁月中的智慧,淡看一切得失。
  看淡财富。在十数年前,余锦基先生已经着手将赚回的财富分为三份:一份用于享受生活;一份用于投资;一份用于帮助其它需要帮助的人。在他所出版的《余欲有言》里,他如是表达自己的金钱观,“金钱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放在什么人手里,并由这个人当时的环境和心态来量度。金钱可以使人满足物质上的欲望,但如果我们一生只顾不停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的话,我们便会为金钱而活,变成金钱的奴隶。没有钱不能生活,但不需要很多钱也可以生活得很快乐,世界上还有更珍贵的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
  谈及社会服务,余锦基先生多年来身任多项公职,身体力行热心公益,赢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奖,于1997年获英女皇颁授大英帝国元佐勋衔(MBE),1999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太平绅士(JP),2005年7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勋章(BBS)……如此多的荣誉载身,余锦基先生笑谈,财富可以积极的获取,荣誉却是人们的馈予,“虽说它是唯一在你去世后还留在世上的东西,但它却是一种很沉重的身外物,这种无形的压力往往使人吃不消。”对此,他如其诗中所写一般,“名利难有限,恨爱却无边,世事多万变,但愿尽随缘。”抱以随缘的态度,任由其来,不惊不喜。
  澹泊名利,向往宁静的半退休生活,是余锦基先生现阶段的一种追求与生活状态,而若提及他在公益事业上的所做所为,人们便会不自由主地想着这位充满着活力、挥洒着热情的公益代表人物。
  公益,是生活的调味剂
  “生活应讲求味道,而做善事正是我生命中一项重要的调味剂。”这是余锦基先生做善事的一种态度;“做人不一定强求有多大的成就,得到许多人的认同,但应该学会在小事中找到快乐,比如说扶一位老婆婆过马路。”这是余锦基先生做善事的一个出发点;“人生在世,不求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这是余锦基先生做善事的原则和坚守。
  献身公益,服务社群,他认为这与其父亲的引导离不开。在余锦基先生21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年纪轻轻的他则替代父亲管理当年创下的染料事业。在刚接手之时,他公司的一个文件夹的最底层发现一个又黄又旧的纸袋,“里面竟是一叠一叠的借据和退票,且这些人士大部分都是我认识的,只是父亲生前一点也没有提及过。”他马上明白过来,也将残旧的纸袋放在原处,而父亲那种为他人付出的心意被他继承,迈开了社会工作的步伐。九龙乐善堂,即是他行善的第一站,1988年,他开始担任该团体主席一职。随后,余锦基先生担任过九龙乐善堂主席、公益金联席主席、道路安全议会辖下宣传运动委员会主席、香港肝寿基金会主席……随着时光的流逝,余锦基先生不知不觉在交通安全队、公益金服务了十多年,是公益金的五届元老,成为香港慈善公益界的一位表表者。
  今日,他在公益事业上的工作更多地转至幕后,始终如一地关注着香港社会事务的推进,他也常与自己的儿孙谈天,“做人,应当有所付出。赚钱养家、安居乐业是生活的最基本元素,而加入社会服务,可使人生拥有不同的精彩,使每一天变得更开心。”
  体育人生 率性而为
  若说公益事业是余锦基先生忙于生意之外的重心,那么体育是他生活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他的生活精彩、充实。
  余锦基先生毕业于香港著名的男子拔萃学校,早年于多元的文化、自由的学习氛围、多样的运动课程中培育了运动天性,对足球和汽车犹为狂热,并在年轻时代取得相当的成绩,使其在足球圈和赛车圈里享有盛名。
  足球,是余锦基先生学生时代的好伙伴,然而与足球结缘并非止步于此,之后他不但自己组队参与比赛,拥有自己的愉园足球队,成为当代香港足球班霸,甚至成为香港足球队领队,在当年大爆冷门,带领香港队战胜中国队,赢得世界杯杯小组出线权,在此他不免发出这样的感慨,“足球给我的满足感,便是和球员打成一片。”当然,他从中得到的不单单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心灵上的成长,“我从运动上学到很多人生意义,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要求你遵守游戏规则。比如说足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需要队友间的沟通与合作,要懂得发表自己的意见,也需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也教会人如何接受和正确认识失败,反省过程中的种种。”
  汽车,象征着不羁和自由,深受余锦基先生的热爱。刚到十八岁,便迫不及待地考取了车牌,之后更是痴迷于刺激的赛车运动。他先后学会了改装汽车,赴英国学习,四次参与澳门大赛,还亲自筹办比赛,其中包括轰动一时的港京拉力赛,共计接近400万市民观赛,在圈内被传为佳话……“其实做什么事情和赛车也是差不多,需要好好去准备、衡量,再加上决心和信心,以及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支持,(一切都便于解决)。”凡事投入、善于学习的余锦基先生,在赛车运动之中亦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
  于足球和赛车之间的疯狂,压抑不住余锦基先生对两者的强烈关注,他期望着香港能更多地鼓励基层足球事业的发展,也期望香港能够有一条正式的试车道,以帮助赛车运动的发展。今年,对汽车充满热情、熟悉汽车文化的余锦基先生,又一次被选任为香港汽车会主席,希望在宣扬交通安全、环保、举办汽车活动等方面出力出心!
  宝贵经验 激励后辈
  为人处事,简而言之是如何做人。生性开朗热情的余锦基先生,善结人缘,广交朋友,从不论他人富贫与否,重要的是彼此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与话题,即能与之成为要好的朋友。他认为人不应自我设限,凡事不要太有目的性,因而拥有大量社会各界的朋友。
  从与他共事好友的描述中,即可展露出余锦基先生好人缘的一面:香港足球代表队教练黎新祥先生评价他温情、亲切;熟络地唤他为“肥佬”的香港汽车会总经理简健全先生评价他有爱心、带点感性和浪漫情怀,呼吁社会出现更多像他一样的人;香港肝寿基金会总干事何丽贞评价他“风趣、爽朗、做事清楚利落有魄力”;香港汽车高级驾驶协会副主席蒙海强则评价他是一个满是傻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人……如此种种,人们也可从中看到余锦基先生胸襟广阔、平易近人、做事落心落力、助人为乐的一面。
  他告诫现在的青年一代不要浪费时间,应该脚踏实地、目标明确地追求发展,特别是应该从小多看书,多接触社会,培养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行业,以使在未来能够带着一份愉快的心情和满足感去工作。
  另外纵观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前后,余锦基先生看到其中的变化,“最大变化就是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这并非坏现象,说明香港人更关注香港社会的发展,但不好的一点在于:站出来讲话的人太多,而真正提出解决办法的人不多,使得整个社会太政治化了。”他还希望政府能够花更多时间和福利予社会基层,使社会更趋稳定。
  余锦基先生感性温情,如《余欲有言》中述说的:学生时代的调皮好动,求学时代的孤单坚强,成人时代的担当与责任,一字一句写出人生中的点滴,助人之时如朋友般的友爱,温暖着身边之人,将公益做到他个人能力的极致。编辑此书时,他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用自己的尺去量度自己的成就,用自己的斗去载自己的财富,用自己的秤去秤自己的快乐!”此般心境,非仁者莫属!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12年11月28日,香港华商会2012-2013年度委员就职典礼暨十周年纪念会员联欢大会假旺角伦敦大酒楼召开,气氛热烈。  当晚,大会邀请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高宝龄太平绅士、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朱曦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台湾事务部副部长何建华先生、中华航空公司客运商务经理黄多多女士莅临主礼。  大会上,该会2012-2
期刊
施养善先生是社群服务的热心人士,身兼十多个社团职务,却始终尽心尽力。乐善好施的他,可谓人如其名,载德行善,情系桑梓,只言付出,不求回报。事业之道上,他白手立业,奋发图强,以勤力演绎了“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精神。他敬业奉献,曾获得晋江市恢齐中心小学关爱奖牌、石狮市施琅学术研究会的荣誉奖及贡献奖,为文化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生活中的他,待人友善,心胸澹泊,有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施养善先生,三和企业公
期刊
刘汉光先生是一名身居香港卻不忘家乡的思乡人,他闯荡香港,事业有成,返回家乡,扶贫助学,一份爱国爱乡之情,切切,一颗爱国爱乡之心,明明。六年前,在他的倡导与操办之下,成立了旨在服务乡梓、建设家乡的香港深圳市龙岗同乡会;半年前,为回乡的乡亲提供一处健康娱乐的好去处,他於2012年投资成立金峰文娱活动中心,既助推龙岗区经济发展,又丰富当地乡亲的文娱生活……乡音不忘,乡情常念。他的作为,皆因其心中那一份抹
期刊
谭兆晃(谭云龙)先生是渊远流长的蔡李佛拳第五代传人,师承陈汉雄先生,凭借习武之天赋,已拥有一身高强的武艺,所打过的擂台赛皆第一回合即赢得对手,成为其师之骄傲、武林界之新星;他武艺高强,武德高尚,从不以武术欺凌弱小,以坦荡之胸襟,弘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之武风,深得师兄同门及武术界之敬佩!  【谭兆晃(谭云龙)先生,陈汉雄授徒、雄胜蔡李佛拳第五代传人。蔡李佛拳享誉世界,起源于江门新会京梅村,已有近二百
期刊
伦林芳先生立体摄影作品选登
期刊
陈惠森先生是一位至诚用心的绘画导师,每堂课前,他会早早地将各种资料凖备齐全,只为了在学生们眼前还原一个他们未曾见过或极少见的美好世界;他常带着孩子们外出写生,是为了让大家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感觉。他追求的绘画风格是一种以真实为前提,辅以创新而合理的改变为风格。而他自己也正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说:“艺术,来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陈惠森先生,儿童启能教育中心绘画导师,教授中西书画,並
期刊
2012重庆大厦周年晚会精彩纷呈
期刊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的成功,就在於他
期刊
李德权先生是一位在平凡中演绎不平凡的奉献人士,他並非大富大贵,但卻拥有一颗体恤社会冷暖的爱心。自学生时代接触社会义务工作开始,近三十年来,从未间断一直积极参与,全心投入,不求回报,在多个社团里担任公职。他说,“一个公益的社会、慈善的社会、和谐和社会,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香港七百万人口,只要每个人肯用心付出一点时间和爱心,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青年时代,播下服务的种子  春天里播下健康的种子,
期刊
王建新先生是香港瓷砖洁具业总商会会长。常年经营瓷砖洁具的他心繫行业,秉承该会宗旨,团结各位同仁致力发展陶瓷、洁具行业。在会务工作中,他合力务实、亲力亲为,组织社团成员到内地参观、交流,了解中港市场,促进双方关係发展、联繫各地同行。在香港构建出一个规范、专业、高质的行业市场。  社团 团结同行  当代家装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种类、品质、数量让人眼花缭乱,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兴盛。随着一座座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