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戚继光的武术练兵思想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兵家的戚继光独具慧眼,对武术的军事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将武术应用于练兵,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武术练兵思想体系。从训练内容的选择,次第的安排,到完善的制度保障,乃至将领的教育,都深受武术练兵思想的影响。
  
   一、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冷兵器时代,以其自身的优点备受众兵家的青睐,戚继光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军事训练中,戚继光对武术予以特别的关注,《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中都有大量的篇幅详加论述。他强调武术对提高军队成斗力的重要性,并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武术训练的高质量完成。
  
  二、整军经武思想的形成
  
  武术是中华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和军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攻防格斗技能,春秋时期的齐人就曾以“隆技击”而闻名天下。在此时期,为使武术得到交流,每年春秋两季还要进行比试,《管子·七法》记述了这样时情形:“春秋角试……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它一出现就受到兵家的青睐,孙子指出,“搏刺强士体”,比武除了交流武术外,还有增强将士体质的作用。
  抗倭战争中,由于戚家军防守的地区相当的辽阔,倭寇随时都会登陆,而士兵的人数有限,为了救援各地,客观上不得不要求戚家军用最短的时间调动部队,迅速歼灭尚未集结的分散敌人,这样就必然要求行动迅速。而江南一带又地形复杂,多沼泽和水网稻田,道路曲折,兵员在一条线上活动不易、这样就必然要求士兵灵活。戚继光的武术练兵思想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戚继光的武术训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要增强部队的体能,又要训练单兵的灵括性。
  
  三、武术训练的内容和特点
  
  士卒基本体能的训练,在选兵时,戚继光就非常重视士兵是否“力大”。入伍后对士兵体力的训练更是面面俱到。首先练手力。“练手力,凡平时各兵所用器械轻重分量,当重于交锋时所用之器。盖重者既熟,则临阵用轻者,自然手捷,不为器所欺矣,是谓练手力也”。其次练足力。“练足力,凡平时各兵须学趋跑,一气跑得一里,不气喘才好。如古人足囊以沙,渐渐加之,临阵去沙,自然轻便。是谓练足力也。”再次练身力。“练身力,凡平时习战,人必重甲,荷以重物,勉强加之,庶临阵身轻,进退自速,是谓练身力也。”三者的训练都是作为武术训练的前提。等士卒具备一定的心理和身體素质后,训练就开始了。
  拳术。武术训练中,戚继光把拳作为武艺练习的基础课。拳术是器械的基础,只有拳法有一定的水平才能牢固的掌握其他器械。“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门之艺也……”。拳术是学习其它武艺的敲门砖,它既增强了士兵的身体素质,又为学习其他武艺奠定了基础。
  戚继光还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将领同样要学习武艺。将帅不仅要通晓兵法,还要精通武艺。“欲为全才之将,凡种种武艺,皆稍习之,在俱知而不必俱精。再须专习一二种,务使精绝,庶有实用,庶可练兵”。“是故为将者,不拘三军各色武艺,长短器具,必一一习之,即不能皆精,必精其一二技,而余技亦必习之其概”。戚继光在《请设三武学疏》中明确指出,将领对“弓肾、矛盾、戈、军灭、神机之类”的武艺,都要学习并达到精通。
  
  四、制度保障
  
   为了督促士兵刻苦习武。戚继光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首先,“申连坐”,制定和颁布了连坐法。他向士兵指出:“今连坐以定,号令己明,进前退后,都有个法子管着。便是十万人临阵,设使有一个退缩,都查的你出,决照条内施行。你们既无躲身之法,不想学武艺,都是与性命为仇”、“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若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兵法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通过连坐法,将士兵置于此种境地,为了生存,士兵势必刻苦习武。尽管这种制度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对当时动辄如鸟兽散的明军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次,制定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凡哨将,通将各兵花名,分照见定武艺。造武艺册一本,送印,发收。百总每入操日比一旗,轮比,周而复始……”各级官佐对捡查时士兵按九等进行评定。
  再次,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除对武艺不精者予以经济和肉体上的惩罚外,还将武艺不精者降为火兵。“编过火兵,有能奋学,武艺精熟者,升为战兵。战兵内,懒惰不习武艺,号令生疏者,降改火兵。每季终次月初二日一考,平时听各火兵自首,即与验收。”这种浮动编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后勤士兵习武的积极性,淘汰了一线部队中的老弱病残,使一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加强。
  
  五、结语
  
  历史上称戚家军“临事则飚发电举”在御倭的战役中,戚家军以惊人的行军速度,象急风暴雨一般,及时赶赴数十百里之外,将敌人包围歼灭;接着,又迅速赶到倭寇援军必经之地埋伏,等援敌经过,出其不意,将敌歼灭。戚家军能够长途奔袭增援,于行进中投入战斗,大获全胜。从战果上讲,敌人全部被击毙,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而戚家军损失极微,戚家军单兵素质之高,由此可见一斑。武术练兵,大显神威。正是武术训练使戚家军成为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民族英雄戚继光在民族危难时刻,整军经武,运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武术,保卫了祖国的万里海疆。
  
  参考文献:
  [1]曲树程.将帅诗人戚继光和他的爱国主义诗篇[J].山东社会科学,1988(6).
  [2]邹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M].解放军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赵金娜 (1976-),汉,讲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
其他文献
伴随高校扩招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高校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但学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资源相对供应
“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近年来大量产生并流行开来,而且“X哥(姐)结构是一种能产性很高的构词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X哥(姐)”结构中的“X”可以由哪些词性充当和其填充原则,而后分析了“X哥(姐)”结构的认知机制和识解原则。  近年来,“X哥(姐)”结构的词语大量出现,这股风潮始于网络,逐渐流传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传播甚广,比如:犀利哥、妖娆哥、失控姐、微笑姐、芙蓉姐姐等等。“X”位置上可能是一个字
动词的划分与词类的划分是紧相连属的。笔者以《文通》为重要界线与参照,把汉语语法的词类以及动词的划分界定出几个阶段,这样便可以大体上看到动词是怎样一步步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动词。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出血部位大多为鼻腔前段出血,止血处理比较容易。下鼻道穹窿顶部出血多系动脉破裂出血,出血较凶猛,量大,因该出血部位隐匿、深在,鼻腔止血、填塞
对语言基本单位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汉语基本单位的研究源于对比语言学,尤其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以综述,时间以2004-2009年为限,以期为该课题的研究做小结、为后来研究做铺垫。   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中,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词汇、语法、修辞、语用、文化、翻译、跨学科研究等,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领域——语言单位对比研究。从结构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英汉对比的基础是
许多人认为超现实主义作家利用自动写作总是创作些稀奇古怪甚至让人费解的东西,这一点也许并没有错,但这并不足以概括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的所有特征,布勒东曾经说过,用自动写
卫生院中药计量不准确,患者可否要求卫生院承担责任?rn律师同志:rn某患者到卫生院检查治疗,医生经过诊断给他开具了中药处方.他到卫生院药房配药时,却发现药房的工作人员没有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为中原强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后期,赵国经济在国际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商业十分繁荣,是战国社会商品经济发达的典型代表。赵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繁荣的原因何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一、赵国商业的繁荣受到战国时期国际背景的影响和国内政策的保证    赵国商业的欣欣向荣同战国时期的时代大背景是不可分的。正如傅筑夫先生所说,“特别是到战国年间,随着经济的变
肥胖分为增生性肥胖和肥大性肥胖,从致胖原因分析,前者以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为主,后者以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
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文化身份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文化失衡的背景下,相对弱势的文化在翻译策略通常上面临一种困局:在译者(或来自强势文化、或来自弱势文化)或“归化”或“异化”的抉择中,弱势文化被改写甚至歪曲;而强势文化的地位却被不切实际地拔高。这反过来又加剧文化失衡的局面。本文从弱势文化(尤其是来自弱势文化的译者)角度出发,讨论这一困局相应的对策。      一、困局    当今世界,文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