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因此,应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所谓的情境已经成为许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 (出示汉字“吞”“呆”) :你们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呆”字调换部首是“杏”字。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客上天然居!
生:居然天上客!
师:人过大佛寺!
生:寺佛大过人!
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板书课题)
……
上述教学案例,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但这一情境中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将“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应该说是教学思维的误导。因此,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数学问题要多一些,思考价值要高一些。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动手操作了,可思考、感悟却少了。
案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然而,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问题正确作答,大多数学生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对此作出必要的论证,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去量一量来验证结论,并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猜想。
上述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深度的引导,导致学生对问题缺少深入的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
案例:“ 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
师: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有1亿个细菌吧。
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
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
案例中,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空泛,引导没有思维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具有思维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
四、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
案例:“三角形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为6厘米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先计算出三角形的高,然后画出三角形,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这个案例中,练习的设计本身是好的,但由于教师预设后面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当学生画好教师评价后就结束了,而没有对学生所画的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得出等底等高的特征。这样的练习设计再多、再新,也只是“蜻蜓点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责编黄海)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所谓的情境已经成为许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 (出示汉字“吞”“呆”) :你们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呆”字调换部首是“杏”字。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客上天然居!
生:居然天上客!
师:人过大佛寺!
生:寺佛大过人!
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板书课题)
……
上述教学案例,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但这一情境中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将“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应该说是教学思维的误导。因此,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数学问题要多一些,思考价值要高一些。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动手操作了,可思考、感悟却少了。
案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然而,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问题正确作答,大多数学生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对此作出必要的论证,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去量一量来验证结论,并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猜想。
上述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深度的引导,导致学生对问题缺少深入的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
案例:“ 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
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
师: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有1亿个细菌吧。
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
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
案例中,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空泛,引导没有思维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具有思维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
四、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
案例:“三角形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为6厘米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先计算出三角形的高,然后画出三角形,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这个案例中,练习的设计本身是好的,但由于教师预设后面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当学生画好教师评价后就结束了,而没有对学生所画的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得出等底等高的特征。这样的练习设计再多、再新,也只是“蜻蜓点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责编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