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豌豆粉的热爱,是从幼年时代开始的。
奶奶家的老房子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下段,老一辈人称那里作鸡市口。以前的人民路不是现在的样子,没有文青的调调,也没有小资的咖啡馆与妖娆的酒吧。
每逢街子天,人民路上挤满了做买卖和赶街的人,而卖的东西大都是粮食,品种不同的大米、包谷、糯米粉,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夹杂在这些买卖当中的,就是最受大理本地人喜爱的豌豆粉。豌豆粉,顾名思义,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煮成糊,边煮边用铁铲铲动锅底,将锅巴翻出,防止糊底,直到稠浓。等到锅巴与糊浆各占一半时,盛入瓦盆冷却凝固后,盖上湿纱布,最后倒扣在圆形筲箕里。经刀工打成细条或者切成块状,加以芫荽、姜、蒜、醋、酱油、芝麻油、花椒油、味精、盐、胡椒面、辣子油等,配料的多寡则是各随喜好的。
记得那时来人民路赶街做买卖的人,很多是穿着传统白族服装的中年女性,她们几乎都带着方形的铝制饭盒,里面是雪白的米饭,然后三五成群地坐在出售豌豆粉的摊子前,买上一碗,拌着饭盒里冷的米饭,此时的豌豆粉,是最好的下饭菜。黄灿灿的豌豆粉,白花花的米饭,红彤彤的辣子油混合在一起,甚是漂亮。
朴实、平凡、微不足道,这就是豌豆粉的基本特征,像极了当时在人民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但对于钟爱豌豆粉的人来说,它微黄的色泽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咬上一口,甘美丰实的口感中散发着细腻的豆香,这时候再配合着来一口蘸满佐料的白萝卜丝,那滋味可以让味蕾飞升至天堂。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家门前那个豌豆粉摊子,是整条人民路生意最好的。原因是,卖豌豆粉的那个大婶,常常在装豌豆粉的碗里摆上一些新鲜的白萝卜丝和翠绿的芥菜叶,还会在食客吃完豌豆粉之后,送上一碗甘甜的井水,让大家解渴。因此,她的摊子即使不是街天也生意兴隆。
说来好玩,那个大婶切萝卜丝的刨丝器,以及装井水的那只大桶,一直是找我奶奶借的。而每次她借走这两样东西之后,都会送来一大碗的豌豆粉。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奶奶和那个大婶维持友谊的方式,反正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最心驰神往的,就是每次回奶奶家,吃到的那一大碗豌豆粉。
那碗豌豆粉之所以吸引我,绝不仅仅是大婶的手艺,而是加上了奶奶亲手做的卤子。所谓卤子,是大理本地的土话,就是把水烧开,然后加上酱油与小粉做成的粘稠液体,类似做菜时候的勾芡。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搭配,恰如其分地把豌豆粉与其它佐料和在一起,滑嫩鲜香,美味无比。小时不解,为何每次吃豌豆粉,奶奶总能拿出做好的卤子为我加上,现在想来,必是她事先特地备下的。在我狼吞虎咽消灭豌豆粉的时候,奶奶总会笑吟吟地看着我,不曾从嘴里说出过看到我的欢喜,也甚少用肢体的拥抱与亲吻来表达她对我的爱,而那一碗每次都吃上的豌豆粉,以及淋在豌豆粉上的卤子,就是她表达爱的方式。
我的奶奶不善言辞,朋友不多,她是命运中身不由己的默默承受者,爷爷的过早离世,让她从三十岁起便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她不识字,也没有念过学,做过小买卖,缝过衣服,最困难的那段时期,还去有钱人家里当过保姆。被时代和命运拨弄,充满悲剧性的而又坚定的人性力量,有一种不能言说的哀伤。但她有一双灵巧的手,简单裁剪,就能缝制出漂亮的衣服裤子,不用画样,就能在衣服帽子上绣出花朵。她还能用米面,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食品来,卤子,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奶奶来说,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总是在为生计奔忙。待到伯父、姑姑与我的父亲一一长成,她依旧保持着年轻时候的勤劳与节俭,不愿意增加儿女的负担,加上不擅长人际交流,她总是选择一个人独自居住在大理古城的老房子里。
每逢春节,远在外地工作的伯父一家和姑姑一家回到古城,一大家子的团聚是奶奶一年最大的愿望也是过年的高潮。那个时候,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盛,过年的全部意义,似乎就在于制造一种富足感,水缸里养着大鱼,炉子上炖着老母鸡,酒坛里盛满美酒,橱柜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待客的菜肴,罐子里的糖果、花生、瓜子……至今我还记得对着正门摆放的那个黑色柜子,是爷爷在世时留下来的,经过岁月的打磨却并不陈旧,每次打开抽屉和柜门,那些铜做的扣饰互相敲击着叮叮作响。当时的我还太小,当然不懂得奶奶在这个遗物中倾注的深情,但这个黑色柜子对我们这些孩子而言,或多或少有点像美丽的魔法,里面总可以找到源源不断的零食……
老房子的厨房不算小,但没有自来水,洗菜要到离家不远的井边,井水不深但是很冷,冬天把手伸进去能冻到全身发抖。但奶奶用它来洗菜刷碗,虎虎生威,连眉头都不皱一下。一直记得她在炉灶前忙碌的身影,煎炒炸炖,大勺小勺,油盐酱醋,仿佛操持着一场千年不散的宴席。
从头盘到主菜,豌豆粉自然是不能少的,作为宴席的开胃先锋,要好看更要好吃,制作又不能太复杂,以免抢了主菜的威风。于是,凉拌、油炸依次过招。油炸过后,金灿灿的一条一条,外面酥脆里面绵软,比起凉拌又是另一番滋味啦。记得奶奶制作油炸豌豆粉还有一个特殊的步骤,就是把豌豆粉切做两厘米见方,然后把用料酒和鸡蛋腌制过的猪肉糜塞进去一并油炸,香极了,味道超好。
比起年饭桌上大人们的正襟危坐,作为小孩子,我和两个表姐一个堂妹更喜欢私底下跑来跑去地吃。闻到鸡肉香味了,就巴拉巴拉跑过来申请一块,泥鳅炸好上桌了,又跑过来抓上几条。这样一边玩一边吃,自然是吃不饱的,这个时候奶奶总会端出一盘切成大片的豌豆粉,我们小心翼翼把它捧在掌心里和着油辣椒一起下肚,美味的年夜饭才算有了完满的终结。
除了吃,最令我们雀跃的,就是在老房子那一间小小阁楼上玩耍。阁楼在堂屋顶上,从活动的木梯爬上去,是一个简陋的小房间,只有一张床,老旧的木地板踩上去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四个孩子吃饱喝足后就缩在床上,至今我仍很难想象,那张小床上,为什么能塞下四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们要么轮流讲故事,要么用枕头互相打闹,这样的相聚时光,在日渐长大之后已经不复存在。记得,当时有冬日的阳光从窗棱上照射进来,暖洋洋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已经停止,拯救我们不向命运的深渊继续滑下去。
2015,奶奶已经过世10年。那碗爱的豌豆粉,让我想起过去的许许多多。原来如我一般的人生,其实很紧张轰轰烈烈大块幸福的当头棒喝,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幸福而已,这样才觉得最心安、最踏实。
豌豆粉,一种再简单不过的食物,面对它或草率仓促或认真珍重,或炫耀亢奋或心虚柔长,或狼吞虎咽或优雅婉转。嘴巴有时就是我们的心,而食物所给予我们的礼物,就是从胃里到心里的那些暖。
编辑手记:
散文写作需要作者敞开心扉、完全融入自己的性情,以真实、朴素的叙述笔调来“对话”,这样的写作才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效果,让人心生亲切,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张礼彬的《清香的山谷》写了云龙的几个小山村、小城以及他在那些土地上的生活体验。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行文平淡,那些从清香的山谷中流淌出的文字也带着一种天然的幽香,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左中美的《赠我以莲花》虽然讲的都是一些细小的“花事”,然而在细腻、自然、静怡的讲述中,却处处跳动着作者那颗纯洁美好的心,于无声中浸润你我的心灵。《我在沙溪》写了沙溪的前世今生,没有走马观花和笼统概括,是耐着性子一点点将所感受到的沙溪写出来,字斟句酌却不事雕琢,时空的延伸感和生活的现实融合在一起,读来很有味道。杨红梅的《那爱的豌豆粉》语言娴熟、朴素,亲切的的细节刻画,真实的情感体验,寄托着作者浓浓的回忆和感恩,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幸福和美好。
奶奶家的老房子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下段,老一辈人称那里作鸡市口。以前的人民路不是现在的样子,没有文青的调调,也没有小资的咖啡馆与妖娆的酒吧。
每逢街子天,人民路上挤满了做买卖和赶街的人,而卖的东西大都是粮食,品种不同的大米、包谷、糯米粉,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夹杂在这些买卖当中的,就是最受大理本地人喜爱的豌豆粉。豌豆粉,顾名思义,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煮成糊,边煮边用铁铲铲动锅底,将锅巴翻出,防止糊底,直到稠浓。等到锅巴与糊浆各占一半时,盛入瓦盆冷却凝固后,盖上湿纱布,最后倒扣在圆形筲箕里。经刀工打成细条或者切成块状,加以芫荽、姜、蒜、醋、酱油、芝麻油、花椒油、味精、盐、胡椒面、辣子油等,配料的多寡则是各随喜好的。
记得那时来人民路赶街做买卖的人,很多是穿着传统白族服装的中年女性,她们几乎都带着方形的铝制饭盒,里面是雪白的米饭,然后三五成群地坐在出售豌豆粉的摊子前,买上一碗,拌着饭盒里冷的米饭,此时的豌豆粉,是最好的下饭菜。黄灿灿的豌豆粉,白花花的米饭,红彤彤的辣子油混合在一起,甚是漂亮。
朴实、平凡、微不足道,这就是豌豆粉的基本特征,像极了当时在人民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但对于钟爱豌豆粉的人来说,它微黄的色泽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咬上一口,甘美丰实的口感中散发着细腻的豆香,这时候再配合着来一口蘸满佐料的白萝卜丝,那滋味可以让味蕾飞升至天堂。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家门前那个豌豆粉摊子,是整条人民路生意最好的。原因是,卖豌豆粉的那个大婶,常常在装豌豆粉的碗里摆上一些新鲜的白萝卜丝和翠绿的芥菜叶,还会在食客吃完豌豆粉之后,送上一碗甘甜的井水,让大家解渴。因此,她的摊子即使不是街天也生意兴隆。
说来好玩,那个大婶切萝卜丝的刨丝器,以及装井水的那只大桶,一直是找我奶奶借的。而每次她借走这两样东西之后,都会送来一大碗的豌豆粉。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奶奶和那个大婶维持友谊的方式,反正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最心驰神往的,就是每次回奶奶家,吃到的那一大碗豌豆粉。
那碗豌豆粉之所以吸引我,绝不仅仅是大婶的手艺,而是加上了奶奶亲手做的卤子。所谓卤子,是大理本地的土话,就是把水烧开,然后加上酱油与小粉做成的粘稠液体,类似做菜时候的勾芡。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搭配,恰如其分地把豌豆粉与其它佐料和在一起,滑嫩鲜香,美味无比。小时不解,为何每次吃豌豆粉,奶奶总能拿出做好的卤子为我加上,现在想来,必是她事先特地备下的。在我狼吞虎咽消灭豌豆粉的时候,奶奶总会笑吟吟地看着我,不曾从嘴里说出过看到我的欢喜,也甚少用肢体的拥抱与亲吻来表达她对我的爱,而那一碗每次都吃上的豌豆粉,以及淋在豌豆粉上的卤子,就是她表达爱的方式。
我的奶奶不善言辞,朋友不多,她是命运中身不由己的默默承受者,爷爷的过早离世,让她从三十岁起便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她不识字,也没有念过学,做过小买卖,缝过衣服,最困难的那段时期,还去有钱人家里当过保姆。被时代和命运拨弄,充满悲剧性的而又坚定的人性力量,有一种不能言说的哀伤。但她有一双灵巧的手,简单裁剪,就能缝制出漂亮的衣服裤子,不用画样,就能在衣服帽子上绣出花朵。她还能用米面,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食品来,卤子,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奶奶来说,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总是在为生计奔忙。待到伯父、姑姑与我的父亲一一长成,她依旧保持着年轻时候的勤劳与节俭,不愿意增加儿女的负担,加上不擅长人际交流,她总是选择一个人独自居住在大理古城的老房子里。
每逢春节,远在外地工作的伯父一家和姑姑一家回到古城,一大家子的团聚是奶奶一年最大的愿望也是过年的高潮。那个时候,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盛,过年的全部意义,似乎就在于制造一种富足感,水缸里养着大鱼,炉子上炖着老母鸡,酒坛里盛满美酒,橱柜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待客的菜肴,罐子里的糖果、花生、瓜子……至今我还记得对着正门摆放的那个黑色柜子,是爷爷在世时留下来的,经过岁月的打磨却并不陈旧,每次打开抽屉和柜门,那些铜做的扣饰互相敲击着叮叮作响。当时的我还太小,当然不懂得奶奶在这个遗物中倾注的深情,但这个黑色柜子对我们这些孩子而言,或多或少有点像美丽的魔法,里面总可以找到源源不断的零食……
老房子的厨房不算小,但没有自来水,洗菜要到离家不远的井边,井水不深但是很冷,冬天把手伸进去能冻到全身发抖。但奶奶用它来洗菜刷碗,虎虎生威,连眉头都不皱一下。一直记得她在炉灶前忙碌的身影,煎炒炸炖,大勺小勺,油盐酱醋,仿佛操持着一场千年不散的宴席。
从头盘到主菜,豌豆粉自然是不能少的,作为宴席的开胃先锋,要好看更要好吃,制作又不能太复杂,以免抢了主菜的威风。于是,凉拌、油炸依次过招。油炸过后,金灿灿的一条一条,外面酥脆里面绵软,比起凉拌又是另一番滋味啦。记得奶奶制作油炸豌豆粉还有一个特殊的步骤,就是把豌豆粉切做两厘米见方,然后把用料酒和鸡蛋腌制过的猪肉糜塞进去一并油炸,香极了,味道超好。
比起年饭桌上大人们的正襟危坐,作为小孩子,我和两个表姐一个堂妹更喜欢私底下跑来跑去地吃。闻到鸡肉香味了,就巴拉巴拉跑过来申请一块,泥鳅炸好上桌了,又跑过来抓上几条。这样一边玩一边吃,自然是吃不饱的,这个时候奶奶总会端出一盘切成大片的豌豆粉,我们小心翼翼把它捧在掌心里和着油辣椒一起下肚,美味的年夜饭才算有了完满的终结。
除了吃,最令我们雀跃的,就是在老房子那一间小小阁楼上玩耍。阁楼在堂屋顶上,从活动的木梯爬上去,是一个简陋的小房间,只有一张床,老旧的木地板踩上去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四个孩子吃饱喝足后就缩在床上,至今我仍很难想象,那张小床上,为什么能塞下四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们要么轮流讲故事,要么用枕头互相打闹,这样的相聚时光,在日渐长大之后已经不复存在。记得,当时有冬日的阳光从窗棱上照射进来,暖洋洋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已经停止,拯救我们不向命运的深渊继续滑下去。
2015,奶奶已经过世10年。那碗爱的豌豆粉,让我想起过去的许许多多。原来如我一般的人生,其实很紧张轰轰烈烈大块幸福的当头棒喝,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幸福而已,这样才觉得最心安、最踏实。
豌豆粉,一种再简单不过的食物,面对它或草率仓促或认真珍重,或炫耀亢奋或心虚柔长,或狼吞虎咽或优雅婉转。嘴巴有时就是我们的心,而食物所给予我们的礼物,就是从胃里到心里的那些暖。
编辑手记:
散文写作需要作者敞开心扉、完全融入自己的性情,以真实、朴素的叙述笔调来“对话”,这样的写作才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效果,让人心生亲切,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张礼彬的《清香的山谷》写了云龙的几个小山村、小城以及他在那些土地上的生活体验。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行文平淡,那些从清香的山谷中流淌出的文字也带着一种天然的幽香,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左中美的《赠我以莲花》虽然讲的都是一些细小的“花事”,然而在细腻、自然、静怡的讲述中,却处处跳动着作者那颗纯洁美好的心,于无声中浸润你我的心灵。《我在沙溪》写了沙溪的前世今生,没有走马观花和笼统概括,是耐着性子一点点将所感受到的沙溪写出来,字斟句酌却不事雕琢,时空的延伸感和生活的现实融合在一起,读来很有味道。杨红梅的《那爱的豌豆粉》语言娴熟、朴素,亲切的的细节刻画,真实的情感体验,寄托着作者浓浓的回忆和感恩,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