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指出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应从三方面着手,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专业特点为依据,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操作技能为重点,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该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后,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虽然较全面,但不专不精,导致他们无法在本行业就业,不得不改行从事其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作,这就违背了专业培养的初衷。因此,对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培养出社会认可、企业需求的人才,已是迫在眉睫。根据技工院校的特点及目前市场的需求,笔者经过调查、访谈及分析所在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实践,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1.专业设置
  首先,计算机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与市场的需要,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目前,计算机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的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网络管理员、图形图像等中级技术人才及广告制作、动漫制作等高级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很好。
  其次,由于计算机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设置不能过于宽泛,应尽量避免“顾及了大而全,却忽略了专而精”的现象,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不精。但专业细化后,在招生上很可能会出现各专业招生人数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分专业,按行政班级进行教学,主要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与爱好,划分专业班,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阶段,主要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到企业、公司实际锻炼,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专业素质。
  再次,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要选择操作性强、理论不太深奥的专业。特别是对中级工,应尽量避免设置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这样的专业。在培养宗旨上应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研究开发为辅。
  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也在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计算机新型专业的开发。可考虑把计算机技术和其他技术融合起来,形成新的复合型专业,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也掌握了其他的专业技术,拓宽了就业面,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2.课程设置
  虽然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但也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技能素质以及综合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要为学生毕业以后的继续教育提供知识储备。因此,技工院校应开设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不应偏废语文、数学、道德、礼仪等课程。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应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理论的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可一成不变,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随时变更、调整。为了保证专业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校要及时与计算机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要密切跟踪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际,及时调整专业课程。
  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构建,以“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应大胆舍弃重理论、深分析的传统课程,开设面向市场、以实践和动手操作为主的岗位课程,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以专业特点为依据,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素质高、操作技能高、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的“短、平、快”人才更受企业的青睐。因此,对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技工院校来讲,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市场的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合作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1)师师合作。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较快,使得不同年龄段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即使教授同一专业课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如果教师之间有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机制,那么教师之间的相互启发对专业教学、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将非常有效。通过教师间的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生合作。教学是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过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师生合作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如此一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合作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师生合作的结果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激励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3)生生合作。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接收知识的个体,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都是学生个体努力的结果。在生生合作方式下,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像课外活动那样有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又通过互相关心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把生生合作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并能极大地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同时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能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到工作中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它,对学生学习来说很有针对性。特别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中的任务驱动法、案例法、项目法等方法似乎是为计算机专业教学量身定做的,这些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加强实训学习,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的同时,又能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并可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学习,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以操作技能为重点,进行实践环节改革
  1.采用多媒体,实施一体化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传统的以“教室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特别是Windows环境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这就更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变了传统的讲课与上机练习异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的局面,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奠定了基础。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一体化工作站,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计算机专业课程需要多练才能掌握技能。由于教学投入的缺乏,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严重不足;一些必要的课程无法开设或学生无从实践,缺乏系统的计算机操作实践。因此,必须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建立一体化工作站。在工作站的建设形式上也要创新,以有利于新教学方法的实现。如:为了采用合作学习以及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把计算机摆放成U字形、六角形、橄榄形等,以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全面互动;还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单向教学、全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有些知识无法在学校的教室里掌握,而需要在大量的可操作环境中和实践中才能掌握。所以学校要和本地或外地的计算机企业强强联合,组建多家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外练习场所,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
  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变化”是其唯一不变的特征。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的优势,进行创新改革。当然,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才能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才能让学生在就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黄陈容,袁宗福,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5).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作业的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即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全面、细致、深入地理解作业的新内涵。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注重作业模式的多元化
摘 要:笔者结合学校PLC与变频器一体化教学设备的设计开发,探讨如何利用该设备采用技能岛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训融为一体,通过新的教学和管理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技能工作岛 积极性  一、开发一体化教学设备的基本原则  根据广东省“人社厅发[2009]8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以及人社部“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
提升社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实现技能培训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通过培训前准备、设计制定培训方案以及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摘 要:高职在行业性、区域性发展办学过程中要表现出特色,其关键在于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通过预测、分析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变革和产业发展的趋势,高度重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挖掘并利用好专业资源,使良好的专业成为吸引生源的金字招牌和聚集教学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酵器。  关键词:高职 行业性 区域性 专业设置  课 题: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行业性、
采用水相sol-gel法制备了TiO2薄膜,以TG,DTA,FTIR,XRD和SEM等方法研究了成膜过程中薄膜的结构变化,经350-450℃处理的薄膜为锐钛矿相结构 ,「204」择优取向。经一次旋涂所得的薄膜在150℃处理1h后,厚度为50nm;在循环伏安特性测试中
过渡语语用学既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研究范畴,亦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过渡语与翻译语言的相似性分析,探讨过渡语语用学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探讨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方法,从文献检索、选题、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及进展汇报等方面对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验进行指导。实践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实施实
摘 要:本文探讨了技工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度的具体实践,尝试总结一些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或成功经验。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冠名培养 现代学徒制  近几年来,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学校针对当地校企合作的现状,尝试通过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度,有效整合职业学校和企业行业有限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
摘 要:技工院校的育人宗旨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与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性质大致相同,但由于技工院校的职业性特点明显,需要对学生的体能有更特殊的要求。如果在体育课中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身体部位进行职业体能的专门训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体能,使体育课更加切合技工院校专业教学的实际。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弥漫着强烈的互文意识。在其多部小说中,汤亭亭通过后现代互文意义上的拼接,解构中国经典著作,再造华裔美国文学新传统,把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