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景物描写在文中大显身手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物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等进行的描写。而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则通常是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描写,目的是使读者身临其境。具体表现如下:
   一、为人物活动营造典型环境
   通常情况下,典型环境可以彰显人物的性格、命运。要想营造这样的典型环境,就要进行相关的景物描写。
   众所周知,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原本衣食无忧,却偏偏被父亲贾政整天逼着读书,以求光宗耀祖。但你看他生活的环境,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物的整体命运了。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中,对贾府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街北蹲着两个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些文字不仅体现了贾府的宏伟气势,更重要的是为贾宝玉等人物营造出了一个典型的社会环境——享受着封建王朝恩赐的贾家,怎能不希望贾宝玉金榜题名,延续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怎能不讲究门当户对?
   二、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写记叙文,要善于用绿叶配红花。红花,指作文的主人公;绿叶,就是用来烘托主人公的次要人物及景物描写。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除了对其进行正面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外,还可以通过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来进行有力的烘托。
   我们仍以《红楼梦》为例。作者在写贾母的住处时,云“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仅用了十几个字,就显示出了这位贾府老祖宗尊贵的地位——不管实事,自寻其乐;写贾政的“小正房”,云“桌上垒着书籍茶具”,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显示了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假正”性格;写林黛玉的潇湘馆,描画出了千百根临风玉立、斑如“泪迹”的修竹,烘托出林黛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冰清玉洁,敏感自傲。
   三、为揭示主题张本铺垫
   揭示主题的方法有很多,一是直接揭示,如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二是间接暗示,如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等。而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既可以增强作文的意境美,又能为揭示主题而张本、铺垫,可谓一箭双雕。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是这样开头的:
   “传说中有一只鳥儿,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但那歌声比一切生灵的歌声都优美动听。从离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荒蛮的枝条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声响彻云霄,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结尾是这样写的: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它被不知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间,它没有意识到死亡将临。它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为止。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作者在小说的首尾把焦点集中在“荆棘鸟”上,暗示了小说的主旨——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你看,揭示主题的方法,多么含蓄,多么深刻!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可以借鉴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的写作技巧,调动各种感官,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征,从而彰显景物形神兼备的立体感、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及动静结合的状态感等。
  文题设计
  请以“我获奖了,怀揣奖状回家”为情境,写一段环境描写来衬托“我”此时的喜悦心情;或以月考(考试)失败了,回家见父母前的心理为前提,写一段环境描写,烘托“我”烦躁、悲观、失落、懊悔的心境。要求:进行景物描写时,至少要写出两种感官感受。
   思路点拨:景物描写能起到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写作时,要注意到人物喜悦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景物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举止上会有什么特点。伤感的时候,看到相同的景物,感受还会是一样的吗?其实,不是景物变了,而是我们看景物的眼光变了,内心的情感变了,因此而看到的景物状态自然不一样。
  普希金的掌声
   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诗人,但他的数学很不好。读书时,他的数学考试几乎全是零分。所以每次考试,老师都会摇着头对他说:“写你的诗吧,反正你考数学总是得零分。”
   所幸的是,数学不好并没有妨碍普希金成为大诗人。他成名后,千千万万的人成了他的仰慕者,甚至连他的着装和发型也被争相模仿。对此,普希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有一次,他在莫斯科的一个广场上演讲,观众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齐声高喊着普希金的名字。普希金决心要借这个机会做点什么,便把一个10多岁的少年邀请到台上,让他在身后的墙上写一道数学题。那个少年想了想,写了一道四位数减法算式:“5487-3699=?”普希金皱着眉头算了半天,最终无法确认答案,只能在“=”的后面写了一个“0”。
   这个答案让人们笑得前仰后合,但普希金却镇定地说:“大家不要怀疑,这就是我的数学水平。我想告诉大家,普希金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有很多不明白的东西、不了解的知识、不擅长的领域,他在很多方面甚至都比不上你们大多数人。”
   最后,普希金又说:“我讲完这段话后,希望你们不要为我鼓掌,因为那样的掌声又是一种盲目的崇拜。与其把掌声送给我,不如把掌声带回家。直到你们对自己说‘普希金只是一个可笑的数学盲’的时候,再把掌声送给自己。因为那时,你们就找回自己了,这是最值得鼓掌的。”
   普希金的话音落下,全场一片安静,真的没有一个人鼓掌。良久,普希金自己却鼓起了掌,他一边鼓掌一边对观众们说:“我这掌声不是送给自己的,而是送给所有没有鼓掌的人的。”
   (作者李克军,选自《生命时报》2017年6月20日)
其他文献
人生中的一件件小事,当时我们未必能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但在深思熟虑后,才能逐渐咀嚼出其中的大道理。   暑假的一天,我早早就写完了作业。吃过晚饭,无所事事的我与奶奶一起散步。抬头仰望夜空,一轮圆月从东边的树林探出头来。我和奶奶边走边聊。不知什么时候,一朵云挡住了月亮娇羞的脸,周围变得漆黑寂静。前行的路变窄了,路灯在黑暗中竭尽所能地发着光。柔和的光照着前方的路,我心头不由得涌上了一股暖意。   走着
期刊
所谓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通常情况下,拟人手法的运用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把非生物拟人化。如: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2.把生物拟人化。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把抽象概念拟人化。如:真理从来不会弯腰。  【左读名家经典】  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微风撞了个满怀。早晨,好清爽!  
期刊
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指大火星西行,最终逐渐离开天际的状态,古人以此作为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的标志。  古代的七月,自然不是现在的公历,而是夏历的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九月份。这个时候,天气虽然还有点热,但显然已经过了巅峰。“流火”,“流”
期刊
【作家名片】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高兴》《带灯》等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曾荣获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其作品多次被翻译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出版,并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话剧等20余种。  2019年
期刊
儿时,外婆家是我的乐园,那里有着找不完的乐子和吃不完的美食,其中,最让我流连的还是汤圆。   外婆有一双神奇的手。腊月里,家家户户备起了年货,外婆从来都是亲力亲为。案板上放着和好的糯米粉和半锅芝麻馅,外婆戴上护袖,围上一条蓝底印花围裙,洗净双手,就准备开始包汤圆。我和外婆一人一张木板凳,外婆开始给我“变戏法儿”。“瞧好喽。”外婆笑了笑,然后迅速揪下一块糯米面,碾成一张不薄不厚的面皮,放入一勺黑黑的
期刊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以小品文的笔调,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   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阅读科学小品文,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取科学信息。如组合重点段落、分散摘录信息等。   2.揣摩写作技巧。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有自己的特点,同学们要细心揣摩其写作
期刊
【作家名片】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1985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1999年,《秘密》获得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入围第120届直木奖;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四度入围直木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年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一并斩获。   其早期的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的笔锋越
期刊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很重视阅读这种学习形式,如今,要想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更应从阅读开始。然而,今天的阅读模式早已走出了纸质阅读一统天下的单一形式,数字阅读正以其容量大、方便快捷、形式多样化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比之下,纸质阅读似乎有种被遗忘在时光角落中的感觉。   那么,生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我们,是否还需要纸质阅读呢?  媒体关注   “中新网”(2020.1.16) “相对于
期刊
【文题亮相】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事情。只要你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快乐的事还是沮丧的事,都包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让你难以忘怀,受益匪浅……   请以“难忘的一件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叙事清楚,中心突出;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
期刊
雾霭浓重,我和同学坐公交回家。汽车像一匹负重的老马,一路缓缓前行,最终挣扎到一个站点,停了下来。“车子出了点问题,需要修理,愿意等的乘客可以在车里等,也可以考虑坐下一班车……”司机的解释声中夹杂着乘客们的抱怨声,让本就狭窄的空间变得更加嘈杂,拥挤。①  我们属于赖在车上的人。看着其他乘客或下车左顾右盼,寻找换乘的目标;或打定走回去的主意,消失在茫茫雾色中;或站在车旁,抽一根烟过把瘾。②  这时,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