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 积累 导练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16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漫长的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内容由浅入深,主题由单一向多元推进,文章从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指导练习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以使学生在宽严适度、持之以恒的练习中,逐步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从而爱上写作,终身受益。
  关键词: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指导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8-0040-02
  一、培养作文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学习的经验,对作文而言,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他不仅指出了儿童的学习心理,也说明了施教的途径,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极好借鉴。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在兴趣中观察、发现、思考。其次,让学生乐于参与,增强知识,强化记忆。最后,感知成功,受到激励,激发情趣。
  (1)多媒体激趣。学生因生活限于家庭、学校,生活閱历和知识面很有限。而多媒体电化教学,集声、光、电于一体,信息量大,传递快捷,为学生体察自然、感悟人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它内容新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调动学生口、耳、目、脑的参与,使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提升了认知能力,激发了想象思维。
  (2)说话激趣。坚持课前口语训练是学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书写能力的最佳途径。口语训练的内容可以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同学朋友中的事以及新闻报道中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生活中观察到的山川美景、报纸书籍中阅读到的轶闻趣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利用三五分钟,畅所欲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用口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评改激趣。作文的批阅指导和修改是指导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讲究方法,注重实际,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的批改以字词句是否顺畅、篇章段是否完整、中心表达是否准确为基础,指导学生细心修改,最终满意后给学生高度的认可和鼓励,并多渠道联系积极投稿,让学生品尝到辛苦后的喜悦与甘甜,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与此同时,及时找出学困生的薄弱之处,逐句逐段耐心修改,及时肯定。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是评价参与者,通过自评和互评,在借鉴他人的优点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4)作品激趣。如果想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就得时常关注能够发表学生优秀作品的渠道,为他们的习作找到展示的平台。①定期选编优秀作文。让每一位学生挑选自己最好的作文经过认真修改后自荐,互评修改,编成优秀作文选;认真修改自己写的作文,编成“作品集”,在同学间交流。②鼓励学生办手抄报,提高作文兴趣。学生通过采访、报道、设计栏目等,在说、写、画、思多方面得到锻炼,从而大大提高作文兴趣。
  二、在阅读中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多读诗书的同时,还要结合真实的现实生活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更多见识,开阔眼界,发展语言,借鉴写法,受到情感陶冶。
  (1)激发阅读兴趣,多读熟读。①延伸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多读。虽然课文内容丰富,但学生如果仅仅围绕课文进行学习还是有些单薄。教师还需以课文内容为中心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例如学完《枫桥夜泊》,推荐朗读《暮江吟》《出塞》后讨论:“同样是写明月,三首诗的异同在哪里?”再如引导学生读《荷塘月色》《走月亮》等课文,再对比《月亮的自述》。学一篇,带多篇,在读书中积累词语,学习写作方法。②丰富班队活动,促进学生多读。开展有益的活动,促进学生读书,达到积累的目的。开展知识竞赛,进行主题演讲、讲故事、小记者活动等,使学生切实体会读书有用武之地,感受读书的乐趣。通过熟读背诵乃至记读书笔记等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和写作经验。
  (2)借鉴表达技巧。①在读书中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获取知识、收集信息,作文素材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并且在读书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同样是写小动物,《小虾》一课,作者用的是抓特点、围绕中心句详细写的方法,而《松鼠》《带刺的朋友》则利用侧重活动范围来写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观察方法,并在阅读中掌握积累。②在读书中学习列写提纲。列写提纲是根据写作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安排详略的参照,把想到的内容编织成完整的框架,按照这个框架组织材料,有目的地进行写作,才能写得正确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种迅速高效的写作方法。③在读书中学习选材。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思想选材,在读懂课文的同时,掌握选材方法,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积累读物的选材特点,学生的选材能力就会很快提高。④在读书中学习遣词造句。遣词造句是小学生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要求学生通过对比,选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尤其在课外阅读中,用换词法比较,用类比法比较,感悟用词的正确。
  (3)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方面,①积累的语言材料必须是自己理解的,如果不理解,即使因为新奇暂时记住了,但历时一久,也会忘记。②积累作者的惊人妙笔、令读者深深叹服的,一读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语句。如蕴含哲理的警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作者精锐目力的警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刻舟求剑”,诗句中的惊人之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另一方面,熟读课文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许多好词佳句、优美片段、精辟论述,熟读记忆,才能成为自己的语言储备,待作文、说话时自然涌出。想要使读的内容真正留在记忆中,必须做读书卡片:①按照字词句和写作种类分类编制成读书卡。②写读书心得,从读和感两方面写出自己读书的体会。③富有创意地编集卡片。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分类摘抄,如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生活常识、名言诗句等。为自己的摘抄起名,如浪花、繁星、春雨、飞翔等,精美的笔记和动听的名字可以开拓作文的崭新天地,使学生满腔热情。   三、指导练写,稳步提升
  (1)引导学生进行续写训练。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布局谋篇能力。续写要注意:①读懂原文,深入理解,这是写好续写作文的基础。②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因为续写内容有很大的空间,既需要和前文有延续部分,又要有自己的想象发挥部分,可以在自己见过的事情上加以想象,使续写文章内容丰富又有创新。③续写还要注意语言的衔接,一方面同原文要有对接,另一方面要有自然过渡。这样,文章才能更加顺畅。
  (2)引导学生进行缩写训练。缩写同原文相比,有“两变”“五不变”,即文章的长短和语句变了,但题目不变,中心思想不变,主要内容不变,详略安排不变,主要人物不变。遵循以上原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中心,总结段落大意,区分重点与非重点。②围绕中心正确去留:抓主干,去枝叶,抓关键,去铺陈,变细写为简述,变长句为短句。③不改变记叙文要素,忠实原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得有任何改变。
  (3)引导学生进行扩写。扩写会使原文具体充实、内容丰富。进行这种训练,可使学生增强对原文的理解,开阔思路,发展想象,提高思维,巩固表达。扩写要求不改变原文中心和内容,抓住扩写点展开合理想象。
  (4)引导学生进行改写。改写练习应以原文中心内容和原文的结构及写法为主。通常可改变体裁,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
  (5)引导学生养成日記习惯。日记的特点是主动自由、贴近生活,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意愿,展示个性,表现情趣,训练记录心灵的本领。日记无题,但有头有尾有中心,有利于学生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得到训练。坚持写日记,对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首先,写日记,是将学生的听、说、看、想、悟、感集于一身的练习。它能为学生积累许多素材。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情感丰满充沛,范围广泛,空间多彩,信手拈来,皆可入文。
  其次,日记能够培养学生选取材料的能力。学生可通过写日记逐步积累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初步的人生观。
  最后,日记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头脑中构思好了作文的写作过程,但往往一落笔,就出现许多毛病,而记日记会使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渐提高。
  日记的种类可分为:①观察日记。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记叙,每次观察,要注意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还要长时间反复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截取一个侧面,这样,既能积累素材,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②活动日记。活动包括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如参观、影视、娱乐、体育、卫生、科技、绘画等。学生只要仔细挖掘,记录所见所闻,写出真情实感,就会逐渐拓宽视野。③兴趣爱好日记。每个学生的天性禀赋和后天因素各异,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爱体育,有的钟情音乐,有的擅长书法,有的热衷绘画。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投其所好,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源泉,实现由特写到多写到常写的飞跃。④实验日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映入学生眼帘的景物无比丰沛: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戈壁、花草树木。天空中、草丛里、大海上,到处都有吸引学生眼球的景物。这些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具有好奇心的学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坚持不懈地观察、采集、吸吮,从而写出集科学与幻想于一体的佳作,包括发明制作、科普童话、教学实验等。
  从以上训练的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艰辛而又细致入微、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地逐个或分类指导,按一定规律循循善诱,适时褒奖,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多看多写,持之以恒,就会有丰硕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 英.开展综合实践,提升语文素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45.
  [2]赵爱荣.改变作文评改方式 提升学生写作素养[J].甘肃教育,2019(1):125.
  [3]张宝林.精心写好作文评语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J].教书育人,2017(12):5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在的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更加强调对小学生品行道德的培养,更加强调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开展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并把这种知识充分地运用到生活之中。文章聚焦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索,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来自生活,并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本内容生活化、将授
摘 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发展“三格工程”师资培训的路径,采用“菜单式”“交互式”“多样式”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活教师成长的内驱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教师培训;三格工程;青蓝工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洪塘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中国“静文化”基因,围绕“立心”“立性”“立能”三大工程,涵养学校静文化,培养师生独特的集体人格和精神气质。文章亦希望通过学校“静文化”建设,进一步认清教育的本质,用传统文化滋养当代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静文化”;立心;立性;立能;教育本源  中
摘 要:“先学后教”是近十年深受广大教师喜欢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学习,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文章基于作者教学经验,以“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教学为例,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技术,利用课件问题(内容)进行课前预学,课中深度学习,课后巩固学习,以期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
摘 要: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重要环节。好的细节描写可以真实地展现人物形象、景物特点,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传达出真挚动人的情感。本文作者力图根据学生记叙文细节描写中的不足指导学生精雕细琢传神描写细节的方法。  关键词:记叙文;细节描写;方法  作家刘真说过:“作品中的细节就像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当中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节部分决定的。”所以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时就要在细
摘 要:初小衔接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阶段,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意味着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小学与初中均缺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导致初小衔接工作被忽视。作者通过对实践的思考与总结,阐述了初小衔接的责任主体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探索出了一条使小学与中学语文的教与学有效衔接之路。  关键词:初小衔接;小学教师;小学语文;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1.由扶到放,进行序列渗透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所写的一件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还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的,然后仿照课文练习写一段话。写作时不要强求内容的多少,关键是抓住按事情发展顺序来仿写的训练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2)按照总起分述顺序写。“总起—举例—小结”或“总起—分述”,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段落结构形式。
摘 要: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如何促使个体从自由散漫走向自律自觉,需要文化的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没有定例、很难统一的艰难工程。文章以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探究为例,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出发,重点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以期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
摘 要: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小学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作为一项基本要求。为了改善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培训效果,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促进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和思想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意识淡薄  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学校为了使得数学教师专业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应该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然而部分小学对
摘 要: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理性”渐渐地与“致用为上”的思想分离,对物质性思维的超越以及高度化的概括,更彰显出其内涵高级的实用性。可以说,思辨是数学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数学知识的一种内在需求,思辨让数学思维方式更加多样。数学教师应当以数学的致用性为基础,向思辨靠拢,让学生朝更深层次去想,让学生发展更长远。  关键词:思辨;数学思维;价值;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