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kffdkjk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指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角色,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不要做学生的权威,不要强加给学生观点,不要统一学生的认识,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演员、老师、节目主持人、嘉宾,这样,多样的课堂角色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才能成为知识的实践者、探索者。然而,在大多数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仍然还只是“学生”,他们仍一味地苦读圣贤书,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不是“书生”,而是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问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是存在两种不良心理:一是自卑心理;二是惰性心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帮助学生消除这两种不良的心理。
  目前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严肃有余,亲切不足,学生岂敢质疑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创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或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即使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有的甚至荒诞,也要加以鼓励表扬。因为任何人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都是从低质量的问题开始的。教师要杜绝在语言上、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其实,一个好教师常常是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只要教师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许多学生对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惰性心理较强。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当“收音机”,不想在课堂上开动脑筋,主动提问题。对这种现象,教师一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名人、伟人、科学家有关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提问题对学习、成长的重要作用。如讲述“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的故事。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有利时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想问“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问。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在出示课题,初读课文后,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比赛“谁提的问题最多,谁提的问题最好?”对问题提得多、提得好的同學给予表扬鼓励,对提了问题的学生也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慢慢地有了提问题的兴趣,渐渐地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二、培养双心,让学生多问
  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生发疑问,引发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对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好奇心。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学生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来源于“怀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忌讳因循守旧,要崇尚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怀疑、反驳、否定别人的理论,这样往往导致新问题的发现与突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怀疑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如一次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过程中,一个学生突然提出疑问:“我记得一点小火星都把我烫得叫苦连天,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却能不挪动一寸地方,不发出一声呻吟。这怎么可能?”这个问题着实令我吃了一惊,有点措手不及。但我没有责怪学生,而是当场表扬他敢于对课文内容生发疑问。经过一番思考后,我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黄继光、刘胡兰、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们是怎么做的?”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有了一定的共识:“正是他们做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所以他们才称得上伟大。”诸如此类的质疑,不仅能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教学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学生问“问题”是以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让学生会问“问题”。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引导学生提出求异性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在小学语文课文里,有许多讲述人们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逆向性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一种具体体现。引导学生提出逆向性问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逆向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它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它集中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不循常规,勇于创新,它常以联想、转换、引申
受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我就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人选推荐工作,作两点简要说明。一、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人员变动情况省地方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产生以后,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写好规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学好其他科目,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所以,教师必须提高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加强写字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进而让他们真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关键词】写字榜样 写字姿势 写字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正】很多朋友都喜欢使用iPad在线观看影视,但我们并不能保证iPad时时处于在线环境,其实,如果你的计算机上已经有现成的视频文件,那么只要iPad与计算机处于同一局域网,就可
党的建设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现实课题,是党凝聚力量、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法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进入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新兴势力或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S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随机选择PCOS患者50例,选择体检正常的妇女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空腹及
水利人才培养应把握人才规律,实施人才战略,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
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六条指出:“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笔者认为,这是对
江苏自古以来是天下粮仓,鱼米之乡,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流通大省、产业大省。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3423.0万吨,比上年增产50.5万吨,实现建国以来十连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