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冲击下,教师将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比较严峻的挑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弄潮儿,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行为,扮演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形势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那么,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呢?
一、用新教育教学理念做行动的指导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有无职业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区别。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后,便可高度自觉地富有责任感的去进行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
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这轮课改的意义时,深深的感受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而是教育思想的一系列改革和转变。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这样课堂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也逐渐转化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发展的过程。教者也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将被代替,教学过程不再是那样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从调动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课程变得多样二丰富。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潜在思维,新课程理念提倡情感教学,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也要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研究等认识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其次,教师要会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法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理念上的更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改变才能带动教学的改变,才能带动学生的改变,进一步带来教学效果的改变。
二、用高尚的人格素养感染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一形象的比喻.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用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导学生
作为教师更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这门职业尤为重要,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新课程下的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方面又有了更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量,在课堂上才会做到“问不倒”,才会处于不败之地。老师一定要自信、从容、大胆地走进新课程的课堂,学习新课程理论,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
四、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
新课程下的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使教学发生了四大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尽快适应这些转变,教得出高质量的新课出来。那么,学生乐于接受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
1、教学过程充满趣味
如果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记得有位优秀教师示范课,讲《明月几时有》课堂上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情绪十分紧张。这位教师讲了自己的一段小经历。别开生面的开场白,把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2、教学过程饱含情味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教学时,我们应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语,情意盎然的教学过程,而且还应有情味袅袅、似品香茗、如咀甘果的收尾,课结束而情犹存。
教学实践还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一杯白开水,而融进了情味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拔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3、教学过程具有韵味
法国作家梅里美说得好,“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由读者自己去补充,从而分享创作之乐,品尝诗的真味。”教师讲课也只能讲到七分,其余三分应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教学经验还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有韵味,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不能太直露,更不能首先就全盘托出。就是提出疑问,启发诱导学生认真钻研课文,用心思索,领悟作品的精髓
五、用娴熟的科研素质提高自身
张宪愧教授曾这样说过:“新课程下的教师,不搞教育科研就不能进行教学”。因为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总结和归纳,形成系统和规律,才能产生高水平的教师。教书匠能否上升为好教师和大教师,关键在于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归纳、总结和升华。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科研素质。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只有不断学习,改变观念,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要勇于向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挑战,向自己挑战。早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做个永不倒的弄潮儿。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冲击下,教师将面临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比较严峻的挑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弄潮儿,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行为,扮演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形势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那么,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呢?
一、用新教育教学理念做行动的指导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有无职业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区别。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后,便可高度自觉地富有责任感的去进行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
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这轮课改的意义时,深深的感受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而是教育思想的一系列改革和转变。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这样课堂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也逐渐转化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发展的过程。教者也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将被代替,教学过程不再是那样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从调动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课程变得多样二丰富。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潜在思维,新课程理念提倡情感教学,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也要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研究等认识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其次,教师要会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法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理念上的更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改变才能带动教学的改变,才能带动学生的改变,进一步带来教学效果的改变。
二、用高尚的人格素养感染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一形象的比喻.向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用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导学生
作为教师更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这门职业尤为重要,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新课程下的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方面又有了更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量,在课堂上才会做到“问不倒”,才会处于不败之地。老师一定要自信、从容、大胆地走进新课程的课堂,学习新课程理论,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
四、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
新课程下的教师要具备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使教学发生了四大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尽快适应这些转变,教得出高质量的新课出来。那么,学生乐于接受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
1、教学过程充满趣味
如果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记得有位优秀教师示范课,讲《明月几时有》课堂上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情绪十分紧张。这位教师讲了自己的一段小经历。别开生面的开场白,把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2、教学过程饱含情味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教学时,我们应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语,情意盎然的教学过程,而且还应有情味袅袅、似品香茗、如咀甘果的收尾,课结束而情犹存。
教学实践还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一杯白开水,而融进了情味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拔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3、教学过程具有韵味
法国作家梅里美说得好,“作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由读者自己去补充,从而分享创作之乐,品尝诗的真味。”教师讲课也只能讲到七分,其余三分应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教学经验还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有韵味,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不能太直露,更不能首先就全盘托出。就是提出疑问,启发诱导学生认真钻研课文,用心思索,领悟作品的精髓
五、用娴熟的科研素质提高自身
张宪愧教授曾这样说过:“新课程下的教师,不搞教育科研就不能进行教学”。因为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总结和归纳,形成系统和规律,才能产生高水平的教师。教书匠能否上升为好教师和大教师,关键在于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归纳、总结和升华。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科研素质。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只有不断学习,改变观念,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要勇于向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挑战,向自己挑战。早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做个永不倒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