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扩容 教师成长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我校作为苏州城市初中名校,正式启动了“名校+新校”的“一校两区”办学模式。2016年9月,随着第三个校区的投入使用,我校教育集团快速扩容。根据我校所处的苏州高新区政府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就会从一校三区走向一校四区。依托名校打造教育集团,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以期破解“择校热”的难题,是各地政府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必由之路。其实,名校之“名”,名在名师,“择校”之“择”,择的也是名师。在学校快速扩容的大背景下,要想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保持稳定,甚至稳中有升,就必须既要“供血”,又要“造血”。
  “供血”——合理配置名师资源。
  众所周知,名师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稀缺的教育资源。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其实就是要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合理配置现有名师资源,是集团在快速扩容背景下,短期内得到社会认可的保证。我校教育集团属于同质紧密关系型,实行总校大校长负责制,集团内的人、财、物由校长统一调配。这样就为集团内部的行政管理、名师配置和教师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行政管理的合理设计
  我们教育集团校级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校长的办公场所不固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天的办公地点,四个副校长分管集团的人事和党建、德育和安全、教学和科研、总务和后勤。副校长的办公地点相对固定在某一个校区。这四名副校长既要负责集团的分管条线的工作,又要代行校长之职负责所在校区的全盘工作。同样,在中层岗位设计上也是这个思路,就是每个校区配齐所有科室,并至少安排一个副主任长期坐镇。定点在某个校区的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既要负责集团的部门分管工作,也要负责所在校区的部门整体工作。这样,就使得集团内部管理具有网络化和标准化的特点,保证了快速扩容而不走样,也使得新校区的发展实现了“电梯式”。
  班主任的合理配置
  如果说中层干部是学校的支柱,那么班主任无疑就是学校的基石。面对学校的快速扩容,我们更加意识到了班主任的重要性。只要我們的班主任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我们的集团化办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就一定会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为此,我们打破了班主任选拔任用的常规:不仅从教师中选拔,也从干部中选拔;不仅从老教师中选拔,也从年轻教师中选拔;不仅从“主科”老师中选拔,也从“副科”老师中选拔。这样既保证了教育工作的稳定,也保持了班主任队伍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参照大学的辅导员制,不承担学科教学照样担任班主任,比如,地理、生物等学科,初三没有,那么到了初三,这些学科的班主任就只负责班级管理。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学校最优秀的教师都成为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在班主任的任用上,我们也打破了“终身制”。一旦发现有班主任不能胜任,就及时调整。
  我们在评价考核方面也努力追求深度融合,增强集团发展原动力。我们不仅打破了“铁饭碗”,也打破了“大锅饭”,就是在评价考核方面实行按劳分配,甚至不惜出现“马太效应”,拉开收入差距。为此,我们把班主任津贴由以前的每月6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月800元。有些教师一专多能,身兼多职,那么收入必然就高。在评优评先中,我们也向班主任倾斜,特别是毕业班班主任。我们这么做,就是要让最优秀的最辛苦的教师得到高回报。这样的评价考核制度在学校快速扩容过程中起到了诊断、研判、引领、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很多老师从以前“要我做班主任”转变到“我要做班主任”。
  教师的合理流动
  教育的均衡说到底就是教师的均衡,特别是名师的均衡。集团化办学不能仅仅是名称与校牌的统一与融合,更应当是师资队伍的深度融合。所以,建立专任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轮转机制,实现教育集团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学校快速扩容的必然选择。因为我校教师同属“一校”,流动到不同校区,但始终还是在同一个单位,所以教师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教育集团内部,工作安排、管理制度及福利待遇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就为教师的合理流动创造了足够的条件与可能。由于这种特殊性,我校的教师流动已经变成了正常工作安排。每年的开学前,我们都根据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新老比例等,定期实现不同层次教师的流动,为优质师资共享打开了绿色通道。2016年中考,全市700分以上的学生有8人,我校独占4人,被外界戏称为“神话”。第二个校区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事实证明,集团化办学不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扩容反而拉长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链。我们的集团化办学没有“削峰填谷”,反而“填谷造峰”,基本实现了区政府期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造血”——加强优秀师资培养。
  有人把教育集团比作“航空母舰”,其意在“大”。大,是集团化办学的显著特点。像我们学校,三个校区,校区与校区之间的距离均在10公里以上;每个年级都有30多个班,每个班都有40多人。大,有大的烦恼;大,也有大的好处。如何扬长避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快速培养新的名师,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
  “升级”教研活动
  截止目前,我校教职工总人数已经突破了200人。对资源的利用效益,人数少的学校肯定不如人数多的高。在这种情况下,规模效应就能产生降低成本、避免无效投入和提高资源活力的作用。人多力量大,教师队伍的庞大可以使教研活动更成气候,单是一次开课,来听课的教师就会把教室挤满。众人拾柴火焰高,单是一次评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观点不同,更可以掀起头脑风暴,从而催生创造性成果。
  考虑到三个校区之间空间障碍和时间限制,我们在办公中引进了钉钉系统,取消了QQ和微信。QQ和微信只是作为聊天工具,允许存在,但是所有的工作信息必须通过钉钉传送。在钉钉“联系人”里,我们设置了功能齐全的组别,有行政组和年级组,也有教研组和备课组,有班主任组和班级组,也有骨干教师组和青年教师组。这样,所有的消息发送就实现“定点”投放,避免出现一个消息多地投放的“扰民”情况。钉钉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DING”的功能。有特别重要的消息,需要发送的对象必须看到,这个消息就会发送到对象的手机上,成为手机短信,并能提供语音提示。在后台,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哪些人看过了,哪些人还没看过。所有的教学资源也必须通过钉钉实现资源共享、教学同步。这样,就实现了管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发展的现代化。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视频会议系统。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2015年,我们教育集团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这不仅解决了教职工会议和行政会议的难以集中的难题,也解决了常规的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难以开展的问题。很多的会议如果不方便集中,可以借助视频会议系统同时进行,确保了集团工作部署的一个声音。一个校区老师开课,另两个校区的老师在指定的室场就可以足不出户地“现场”听课、“面对面”评课。视频会议系统既有直播功能,也有录播功能,又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这就便利了教务部门对教研活动的督查,防止教研活动“走过场”。这个系统让我们集团化办学中的教研活动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加强。它更让无法开展的校本培训也成为可能。我们在一个校区开展一次讲座,另外两个校区也可以同步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化解了工学矛盾。
  “更新”青年教师
  近几年,随着我校的快速扩容,年轻教师对原有的优秀师资队伍必然会造成“稀释”效应。所以,我们必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我们应该看到,年轻教师有年轻教师的优点,他们有干劲,有想法。他们最大的不足主要在于经验的欠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揽子的青蓝工程。一是为每一位年轻教师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师父”,明确了师徒职责。在教師流动中,我们不仅考虑了管理和教学的需要,也考虑到了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是搞简单的教师轮岗,而是安排真正的教学骨干一边教学一边带队伍。为了避免师徒的貌合神离和师徒结对有名无实,我们让师徒形成“利益共同体”,即在考核上对师徒实行“捆绑式”考核,“搭台子、压担子、促尖子”。二是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发展论坛,通过沙龙的形式,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这样,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成长周期。三是开展师徒共读、师徒共教活动。特别是师徒共教,师父和徒弟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同上一节课,形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举措充分发挥了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经济实惠,成效显著,大大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熟周期,基本实现了“一学期站稳讲台,一学年独当一面”的培养目标。
  在钉钉的“工作”区里,我们为每个老师都建立了成长档案。教师的公开课、论文、教案获奖或发表、专业竞赛情况等都可以在这里记录。这样,教师的每一点成长都留下了痕迹。我们根据教师的成长情况,每一年度都会更新数据并整理。这些数据就会作为我们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比如,青年教师,我们推向区教学能手。对于发展比较好的教学能手,我们又会进一步推向区学科带头人。再从这些区带头人中发现佼佼者,进一步冲击市学科带头人。这样就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
  “重装”成长模式
  体量大,有体量大的好处,正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员领航计划,就是让所有党员老师跟“学生干部”结对子,同时刺激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这个活动,实验精神得到了有效传承,教师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二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业务竞赛。我们先在各个校区进行“常规赛”,最后由三个校区各自的第一名选手进行“总决赛”。一次活动就搞得风生水起,极大地唤醒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也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我们都是三个校区同时进行,每个校区的冠军最后在集团总部“一站到底”。三是课题引领。在课题方面,我们除了申报省、市、区三级课题以外,还特别设置了校级课题。做到人人有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充分发挥课题引领作用,让教师的专业成长走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的快速扩容对于当地政府而言,是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对于学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集团化办学毕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家校有效互动,开拓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将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无论如何,我们正在快速扩容的变革与创新之路上砥砺前行着。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本书于1693年问世,至今已有324年,这位作者不知长眠了多少年了,但他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还在被一代代的人们所使用。正如一首诗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最终都会死亡,身体发肤生会带来,死亦会带去,唯一可以留下去的东西是人的思想。就像约翰·洛克,虽然他已死了那么多年,但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活在全世界的人心中。  本书中篇谈的是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有几种观点我感悟很
期刊
学校简介:  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城楚州,与一代伟人周恩来纪念馆毗邻,是一所现代化民办寄宿制学校 。她是全国十大著名教育品牌——翔宇教育集团的发祥地。校区占地60余亩,拥有54个全日制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持“志存高远,领先时代”的办学理念,以“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宗旨,坚持“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在开齐
期刊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哪个老师最好?”  “陈老师。”  “哪个老师最凶?”  “陈老师。”  全班学生回答得异口同声,脱口而出,连思考过程都免了。童声的语调有些夸张,句号或叹号都不太合适,或许破折号更能准确表示延长的尾音。期末的教师民主测评,每个学校做法不尽相同,有口答有问卷,由教导处主导或德育处担纲。目的一致,一则积累管理资料,二则了解教师工作。这一招,在领导层面属例行公事,老师却有些恐慌。小学
期刊
一    三辆警车亮着红灯,鸣着警笛,停到新竹市香山区的一栋别墅前,警员训练有素地备枪,下车,冲入大门,侧边水池畔的大理石上躺着一名少女,头骨破裂,脑浆和着血溢出,旁边有一个摔坏的黑色手提箱,沾满血迹的百元纸钞散乱一地,三名警员往尸体那儿走去,其余的由陈警官带队,跟着屋主林大原进入别墅。  走进一楼玄关,林大原踟蹰一下脚步,这时楼上传来阵阵哀嚎和另外两种人声,陈警官认出一个是他外甥小兽的声音,最惊
期刊
黄龙山,位于丁蜀镇西北,与之并排地斜卧着蜿蜒的青龙山。据说这是天上的青龙和黄龙双双打斗,战卧变为。黄龙山因盛产珍稀的紫砂原料而名满天下。当年的矿料采掘,当地称之为“做宕”,有露天开采和坑道凿岩开采。《阳羡茗壶系》载述:“砠宕,凿 ,宛掘井兮千寻,攻岩有 ,若渊兮百仞之上。”这便是黄龙山脚下“大水潭”的由来。  ——题记  小时候住在黄龙山脚下。  家是山,山是家。我家好大。  头庄村。炊烟袅袅好温
期刊
一所幼儿园,不仅是每个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学园”,更是他们快乐成长的“家园”。在这个“家”里,被关注的应该不只是教给幼儿多少知识和技能,还有幼儿的身心是否健康,能否体验到幸福和关爱,以及它的教育文化是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深深印记。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幼儿园就是这样一所关注儿童幸福、关注幼儿成长的特色幼儿园。  走进幼儿园,记者立刻被一种别致而温馨的氛围所感染。园内环境优美,文化丰盈,所有的设计简约而
期刊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尊重,令人羡慕。作为共产党员的教师,更应为人师表,自觉维护教师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同行的表率、社会的表率。笔者认为,党员教师,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紧跟党走”——党员教师的政治修养。  “紧跟党走”,是党员教师的本。党员教师不同于普通教师,“紧跟党走”是最主要的表现。作为党员教师,应该从以下几
期刊
无号码的电话来电    我是杰。二十五岁,摩羯座,有一个一见如故的女友,靖。我和她的感情进展非常神速,很奇妙的是,对我的一切,她很快就十分熟悉了,仿佛认识了我很久很久似的,我总是打趣地问她,“喂,你该不会是我以前的朋友去整型吧?”她笑了笑什么都没回答。  有天,我还在公司加班忙得焦头烂额时,大学同学汉意外地来了个电话,“阿杰,你最近有没有碰到什么怪事?”  “怪事?什么怪事?”  “譬如说接到怪电
期刊
人总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经常以感情的好恶来评价周遭。这种泾渭分明的态度也投射到我们的汉字上,最常见的就是词语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在诸多汉字中,“差”常常组词为差劲、差评、差错等。在教育上有了关联之后,一个令绝大多数人避之不及的词语就出现了——“差生”。  与“差生”相对的则是另一个教育上的高频词“优秀生”,而两种词语形成情感上的对立完全取决于词语制造的主体——教师。可是,学生都是一样的学生,怎么就别
期刊
有时觉得,书就是一支魔法棒,随时都会将我从低迷中拉回,变得头脑清醒起来。  说来话长,正儿八经整本整本地读大部头的书并不多。大学期间喜欢书,更多地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杂志。小书闲书生智慧,可也没见出自己多智慧。走出象牙塔,从先前教初中语文,整日与书本、考试刊物打交道,写了一些辅导文章,发表了一些豆腐块,后来被评上“教师读书之星”,一路走来,有点小确幸的感觉。后来辗转到小学任教,起初的不适应到后来发现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