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地区北齐墓葬陶俑首服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晋阳地区(今山西太原),考古工作者发掘整理了大批北齐时期的墓葬,诸如徐显秀墓、娄睿墓、张海翼墓、贺拔昌墓以及厍狄回洛墓等都是其中较为知名的。在这些墓葬随葬品中所占比例极大的陶俑为我们窥探北齐时期人们的衣冠服饰、风俗习惯提供了可能。仅仅存在二十余年的北齐政权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其上承北魏,下接隋唐,是华夷杂糅、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
  北齐作为北魏的文化承接者,不仅继承了鲜卑民族豪放洒脱、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更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三十余年的成就中汲取汉文化的精华内容,这从晋阳地区出土的北齐墓葬陶俑首服类型便可窥一斑。陶俑不仅穿戴有翻耳扇护颈长裙风帽、无沿翻耳扇风帽、三棱风帽、厚卷边圆顶风帽及其他类型的鲜卑传统胡帽,亦出现了小冠、笼冠、幞头和头巾等中原汉族常戴之首服。此外,扎有辫发的陶俑亦有发现。这些丰富多彩、华夷杂糅的首服类型说明了这一时期汉文化与鲜卑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不断融合,正因如此,北齐为后世隋唐注入了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文化因子。
  帽
  作为塞北游牧民族,鲜卑人时常面临风沙、严寒的侵扰,为了保护头颈等重要部位,在日常着装中鲜卑人对帽有着特殊需要。同时代南朝王融在《上疏请给虏书》中对鲜卑人有以下描述:“冠方帽则犯沙陵雪,服左衽则风骧鸟逝。”
  晉阳地区出土的北齐穿戴风帽陶俑多将避风防雪的耳扇翻起,垂裙的材质也显轻薄,可见其入主中原后,鲜卑风帽的外形等虽然保留,但其装饰性已大于实用性。关于帽的形制,《隋书》中有云:“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晋阳地区所见北齐风帽主要有下列几类。
  翻耳扇护颈长裙风帽
  这种风帽圆顶高耸,两侧紧扎成两个鼓包,像“山”字形。帽顶前部中央有缝,后部是无缝圆弧状,帽裙披垂,遮挡后脑与头部两侧,略有卷边。翻耳扇护颈长裙风帽以娄睿墓出土陶俑为典型范例,陶俑为红陶模制加彩,在帽顶处还以细密的圆点来体现皮质外翻的细节,帽沿位置有一根系带扎束发髻根部,用以固定风帽,并将泛起的耳扇勒叠于系带内。从娄睿墓、徐显秀墓、厍狄回洛墓出土陶俑情况看,执盾武士俑、击鼓骑俑、吹筚篥骑俑等都穿戴这种风帽,它与三棱风帽皆为北齐时晋阳地区最常见的首服。
  无沿翻耳扇风帽
  这种风帽四周无帽檐,脑后亦无帽裙或披幅,两侧耳扇翻起。其保暖及防护效果不及其他风帽,或不是骑马行军时所着戴。从娄睿墓、张海翼墓出土此类陶俑的情况看,无沿翻耳扇风帽当分两类,一类帽沿位置有系带扎束发髻,另一类则无系扎。
  三棱风帽
  三棱风帽帽顶较小,作三棱山峰状,脑后披拂长幅,少数在帽顶根部以一根细带扎束,扎束处当为发髻根部,巧妙地攀绕帽屋起到固定作用,并于脑后打结下垂。从帽屋呈现棱角分明的“山”形推测,这种风帽顶部的制作材料似乎较为硬实,或如唐人之法于内部添加支撑物。


  厚卷边圆顶风帽
  戴厚卷边圆顶风帽的多为骑马俑,戴此帽者皆穿厚圆领襦,以娄睿墓标本606、611为代表。骑士所戴帽主要保护头顶及后脑,露出两颊,帽边极为厚实,当为皮毛制成,帽顶处以一根细带扎束,扎束处当为发髻根部,很好地将帽、发髻牢牢固定,并使帽屋呈现出圆顶的效果。


  其他胡帽
  除风帽外,晋阳北齐墓葬中零星可见式样新奇、极具异域风格的胡帽,如娄睿墓中出土的三件役夫俑,皆头戴圆顶毡帽,左手握拳向上高举,似牵拉骆驼马匹状,其面目似西域人,形态生动逼真。再如贺拔昌墓出土杂技俑,头戴大三棱帽,头发卷曲,深目高鼻,也当属西域人形象。再如厍狄回洛墓伎乐俑头戴尖顶帽,神情诙谐,动作滑稽。这些奇装异服的胡人于5世纪来往于并州及西域之间,促进了贸易的繁荣,丰富了贵族的生活,成为北齐社会上一抹新鲜的亮色。




  冠
  冠是用于固定发髻的首服,一般由冠圈、冠梁两部分组成,为典型的传统汉族首服。《释名》中解释冠为“贯也,所以贯韬发也”。最初时成年男子多在挽起发髻后直接戴冠,后来在戴冠时先用“纚”包裹发髻,以笄贯穿固定冠和发髻后再将冠圈两旁的系带在颔下打结,进一步将冠固定。根据考古发掘可知北齐时山西地区最为常见的冠为小冠和笼冠两种。
  小冠
  小冠又名平巾帻,为古时平上帻演变而来,头顶前部低平,与其雏形平上帻相比,平巾帻后部明显呈坡面状高耸,但高度、广度皆逊于一般的冠,着戴时不能包裹整个头部,仅能束罩发髻。《晋书·舆服志》云:“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幘也。始时各随所宜,遂因冠为别。介帻服文吏,平上帻服武官也。”《宋书·五行志》云:“晋末皆冠小冠,而衣裳博大,风流相倣,舆台成俗。”可见两晋南朝将平巾帻作为官服、常服着戴。娄睿墓、徐显秀墓、张海翼墓、厍狄回洛墓等皆出土着小冠武官俑,从服饰组合形式来看,着小冠者皆穿广袖褶衣,大口及地缚袴,是典型的北朝军戎服饰——袴褶服。厍狄回洛墓中亦有见戴小冠、着袴褶的伎乐陶俑。










  籠冠
  笼冠是北朝时极具特色的首服,虽有汉晋传统汉服的影子,但却被时人归于胡服之列。褚緭曾戏称其为:“帽上著笼冠,裤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王国维称其为:“胡服之冠”,其《胡服考》云:“其制,冠则惠文……胡服之冠,汉世谓之武弁,又谓之繁冠……晋宋以后又谓之建冠,又谓之笼冠,盖比余冠为高大矣。”从形制上来看,笼冠内着平巾帻,外罩笼状物,冠身较高,上部为圆顶,顶面呈长椭圆形,左右两侧向下微外弧,遮住双耳。其内衬的平巾帻大部分被笼冠罩盖,仅于额上露出颜题,脑后露出帻耳下部。从《胡服考》中所提到的武冠、武弁等名称看,笼冠最初时或为军戎服饰,但从考古发现的北魏、北齐陶俑来看,戴笼冠者多穿传统的汉式广袖长衣,丰颐阔面,神情肃穆,仪态端庄,全无武者骁勇之态。娄睿墓、厍狄回洛墓等多座墓葬中皆有发现女子戴笼冠者,河北磁县湾漳大墓还有伎乐人员头戴笼冠,可知北齐时笼冠适用范围较广,已不仅仅限于官服体系之中。
  巾幞
  幞头
  娄睿墓和徐显秀墓壁画中部分人物头顶梳发髻,外包裹幞头,帽裙下垂至肩部,可以很好地避免在骑行时受到风沙雨雪侵袭。《梁书·诸夷传》提到鲜卑族“河南王者,其先出自鲜卑慕容氏……四时恒有冰雪,唯六七月雨雹甚盛;若晴则风飘沙砾,常蔽光景”,为抵御这种极端天气,鲜卑族人多“着小袖袍、小口袴、大头长裙帽”,娄睿墓及徐显秀墓中的长裙幞头或许便是文献中记载的长裙帽。至于此类幞头的颜色,文献记载与壁画所见皆相印证,《魏书》称其为“垂裙皂帽”,《梁书·诸夷传》提到北方胡人“着乌皂骑突帽”,《二仪实录》云“古以皂罗三尺裹头,号头巾”,皆与徐显秀墓、娄睿墓壁画中所见人物着戴黑色幞头相互印证。从娄睿墓壁画看,一些马上骑士所戴的黑色幞头的长裙在纵马驰骋之时帽裙随风扬起,显然其材质当为轻薄的丝织物,虽然呈现出潇洒飘逸的视觉效果,但与其他类型风帽相比,巾幞垂裙的实用功能大大降低,装饰性却略有增强。


  头巾
  头巾,形状类似长帕,汉初常为卑位执事者所用。汉元帝额头有壮发,所以戴头巾遮挡,群臣吏民竞相效仿,竟成时俗,头巾遂渐成为男子主要首服。娄睿墓、徐显秀墓壁画中均绘有以巾裹发的男子形象,其中尤以徐显秀墓壁画人物戴巾者数量最多且典型,墓道东西两壁壁画对称,所绘人物均头戴紫巾,系带于颔下,墓室壁画所绘男侍者也多有头戴幅巾者。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魏晋北朝巾幅时说:“汉、晋之际,或因为经济贫乏,或出于礼制解体,人多就便处理衣着,终于转成风气,武将文臣,名士高人,着巾子自出心裁,有种种不同名目。”
  辫发
  古代文献中不乏鲜卑族“辫”的记载,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条曰:“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据文献记载,除鲜卑拓跋部外,鲜卑秃发部皆辫发,柔然、肃慎亦辫发,可见辫发之风为魏晋时北方民族常见的发式。北魏孝文帝大力革除鲜卑旧俗,极力推行汉化,索头辫发之俗也遭废除,《南齐书·魏虏传》云:“宏制衣冠与之,询窃毁裂,解发为编,服左衽。”这里的“编”即为辫发,元询反对孝文帝汉化改革,因此依旧编发左衽,以示抗议。北齐一朝大力推行鲜卑化,大量北魏迁洛后废除的旧俗生机重启,由《北齐书》所载“帝拔俨带刀环乱筑,辫头,良久乃释之”,可见其一斑。
  晋阳及周边地区考古发掘所见辫发形象最为典型的是徐显秀墓中出土的辫发俑,此俑面颊丰润,头发分十二辫,左右两侧各一辫系于脑后,余者披于肩背处,身着窄袖圆领袍,佩剑携箭,纵马前行,足见精悍野蛮之风。再如贺拔昌墓所出辫发俑,额前头发似被剃去一部分,余发作扇形拢于背部,长发分为十三辫,中间一辫较细小,其余十二辫皆有月牙形小印,当为表现辫上小结,辫发下端以红绳系结,垂于腰间。由此可见鲜卑人辫发亦有多种不同形式,且非常注重装饰性,打理得井井有条,整洁细致。


  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文中写到:“所谓(北)魏、(北)齐之源者,凡江左承袭汉、魏、西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南齐其间所发展变迁,而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摹仿采用,传至北齐成一大结集者是也。”千年潮未落,扬帆再起航。通过研究晋阳地区北齐墓葬陶俑首服,我们可以回溯波澜壮阔、民族融合的历史故事,探索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密码。
  (作者高丁丁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车环宇为太原市博物馆助理馆员)

其他文献
2019年2月21日—3月17日,在武汉大学考古系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三方学术项目合作背景下,我受柬埔寨皇家艺术大学邀请,赴柬埔寨马德望省莱昂斯宾(Laang Spean)旧石器洞穴遗址参加发掘与整理工作。此次发掘项目的负责人是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贝篇·弗里斯蒂(Hubert Forestier)教授和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副部长恒·苏巴帝(Heng Sophady)先生,我是工地
期刊
世界遗产明孝陵陵宫区中门东侧墙角下有一块清末竖立的“特别告示”碑,碑文使用日、英、法、德、意、俄六种文字镌刻,其“国际范”比今日景区展示牌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碑文大意如下:  特别告示  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受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游人越栏参观或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  两江洋务总局道台□  江宁府知府□  1909年6月  
期刊
怀俄明州位于美国中西部洛基山区,是全美人口最少的州。该州气候干燥寒冷,全年有七八个月处于冬季,州内几乎无耕作业,畜牧业较发达。怀俄明大学(以下简称怀大)人类学系一般只在每年夏季6—8月进行考古发掘,此时气候干燥、气温舒适,适合考古工作。美国历史时期遗址较少,怀俄明州境内绝大多数考古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此次怀大人类学系考古学师生参与了旧石器时代皮埃尔遗址(La Prele Mammoth Site)
期刊
郢城遗址位于湖北荆州郢城村,南距荆州古城约2.12公里,西北距楚纪南故城约2.61公里。郢城平面呈方形,城垣由土夯筑,高于城内外地表,其西南角早年遭毁坏,其他均保存较好,城垣周长5.56千米,面积约191.8万平方米。城内的文化堆积以汉代为主,最早为战国时期文化层,但分布较为零散且堆积较薄。在汉代文化层之上,局部地方还堆积有清代、明代文化层。  郢城布局  根据明代涂嘉会、杨景淳修纂的《荆州志》卷
期刊
八角形遗址  丸都山城位于吉林集安市北2.5公里处高山上,利用自然山势围成的环形峰岭筑成山城,向南敞开门户,通沟河环绕山脚。其南2.5公里为国内城遗址,两者共为高句丽中期都城。丸都山城北部地势较高,城墙筑于东、西、北三面山脊处,南北最大落差440米,南部地势多见平缓台地,依照自然冲积沟分为东、西大坡。其宫殿位于南部东大坡台地上,东高西低,落差13米,由西向东分为连续的四层台基。宫殿整体呈周长332
期刊
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孙策立足江东并开始实际控制江南地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六朝时期。苏州地区作为孙氏集团早期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重要,直至公元280年,孙吴政权被西晋所灭,苏州一直都是其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城市之一。20世纪后半叶开始,苏州地区发现了大量六朝早期墓葬。  从兴平二年到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前后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名义上这段时间属于东汉。曹魏黄初三年(222年
期刊
首题类型  墓志首题相当于墓志的“名字”,是一篇墓志的首要内容,一篇完整详实的墓志首题可以视为志主的“人物简介”。与文字冗长、信息丰富的男性士人墓志首题相比,士家女眷墓志首题在文字和信息上要简略很多,较完整的女眷墓志首题一般包括女性志主所处朝代、夫(子)姓氏、官职与爵位、女性诰命与姓氏、郡望等内容。依照其包含的人物信息,可分为三类:包含志主丈夫信息的附夫首题、包含志主儿子信息的附子首题、只有女性志
期刊
柳格庄墓群位于山东蓬莱柳格庄村西北,20世纪60年代因农田水利建设而陆续被发掘,目前9座墓葬已有发掘简报,时间跨度为春秋至战国。其中M6的规格很高,由于缺乏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实物和文字资料,无法确言墓主人是谁,但从其墓葬规格、随葬物品等可以揭示出该墓主人的社会阶层。  墓葬形制  柳格庄M6为竖穴土坑墓,墓圹东西长6米,南北宽4.4米,深6.2米。东周时期,齐鲁地区的墓葬有竖穴土坑墓、積石墓、洞室墓
期刊
一提到“印度”,中国人最难以割舍的情结可能就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了。可对大部分不熟悉古代“印度”文明史的人来说,这一故事里却暗藏着诸多“玄机”。首先,此“印度”并不是现在的印度;其次,此“印度”与中国的接触和交往也不是从唐代才开始;再次,此“印度”与中国的交往也不仅有“西去”一条路线;最后,此“印度”的文明史更为久远和丰富多彩,佛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已。  借着参加印度河流域古代遗址考古发掘
期刊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发掘了四五百座东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墓葬,出土物中有几件难得的纸画,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其中有一件珍贵的习作纸画,是中原和西域文化交流的见证。  纸画内容  该纸画可分为5个部分:图一为休憩图,位于图像上半部分,展现的是带冠贵族在室内行乐休憩的场面,上部为悬挂起的帷帐,有绶带自然下垂,一带髭男子跽坐在四足榻上,当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