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目前农村小学有些地方存在着口语交际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等现象,因此教师要改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把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常态化,让口语交际教学走出课堂,步入生活。开发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 口语交际教学 思考
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只有通过交际才使得个人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思想的交换,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通过表达与交际才能使人们了解彼此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勉。教学亦是学生、教师、与教材的触碰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速成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递功能,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口语交际课被当作一门课程,专设口语交际课,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及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交际性。口语交际教学课的设立,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有话说,要说话”的展示平台,对提高现代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1.口语交际课程安排重形式,轻落实。
口语交际课在课程表中一目了然,且1-6年级每周至少有2课时,但在课时分配上,学校将口语交际课程等同于语文课,虽把口语交际课时放置语文课中,但未能把口语交际课当作专设课程来施教,没有给口语交际课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缺少对口语交际课程的落实。
2.口语交际课被语文教师移花接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做到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课往往被语文课所取代,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有些教师甚至将口语交际课当作语文课时。虽有些教师在单元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有所关注,但对待这一环节时往往以点到面,蜻蜓点水,未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说的语言实践目的。
3.口语交际教学轻实践与表达。
口语交际是师生、生生间平等交流的过程,重表达心中的想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偏重师生间的问答式交流,没有交际过程。更有时,将讲解“如何交际”的理论知识替代了孩子们的交际实践。
4.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口语交际是在轻松而灵活的交际情境下进行,交际效果会受交际主体间的情感,态度,言语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敢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当学生遇到陌生的交际话题时,致使学生无话可说。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想法,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社会交往。海姆斯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逐步发展了一种使用语言能力——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或不该说话,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这种能力,海姆斯称之为口语交际能力。”
1.促进落实课程实践,健全保障机制。
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督促落实好口语交际课程的施教。完善口语交际的备课环节,让该课程如同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一样具有完整地教学过程。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理论到实践课堂设计,齐抓共管,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2.开创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方式。
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虽说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但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恰恰运用了“以学生成绩论英雄”这把尺子,进而引发了“唱素质教育之歌,做应试教育之事”的不良现象。拓展教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规范化的口语交际课程管理,把交际课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估纳入考核评价教师的一项指标。
3.创设情境,在实践中教学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語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堂内外多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在执教口语交际课《小白兔运南瓜》时,我采用场景模拟,角色互换,参与实践的方法。教师抛出问题——你们都是小白兔,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孩子们巧用教室里的扫把、跳绳、垃圾箩、塑料袋等资源,运南瓜的方式五花八门。之后说说自己这样运送的原因,这样的一次口语交际实践课,看了孩子们的表现,令我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4.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教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在执教《用多大的声音》这一口语交际课时,结合多媒体、场景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其义,更不能说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声音。
如何让孩子们懂得用多大的声音?一直困扰着我。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柳暗花明,口语交际教学应生活化。有一次,我和其他两位同事坐在教研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门,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班的阮俊莉同学,接着她便小声地说:“王老师,张涛的爸爸找您。”她一向是调皮而大胆的学生,怎么会用如此小的声音?我便问其故,“怕影响老师。”她的这一回答震惊了我,于是我把这种场景推广开来,在生活中捕捉每一个教学情境,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和不同的老师交流,感受交谈的乐趣,运用不同的声音。这样,孩子终于能从本质上体会《用多大的声音》这一口语交际内容的要领。
我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加入了育人的队伍,但因年轻又缺少经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也是我教学的难点,亦是弱点。要让口语交际课发挥实效性、实用性,我们需正确认识口语交际课程的重要性,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地问答式口语交际课堂。积极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以活动、表演、实践等多种方式践行。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把口语交际教学本土化,生活化,让口语交际课走出课堂涉入生活,潜移默化,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胡志海,徐俊华主编.小学生心理学[M]合肥:合肥肥工业大学出版,2011-8-1.
【3】苏霍姆林斯基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C]大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 口语交际教学 思考
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只有通过交际才使得个人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思想的交换,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通过表达与交际才能使人们了解彼此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勉。教学亦是学生、教师、与教材的触碰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速成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递功能,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口语交际课被当作一门课程,专设口语交际课,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及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交际性。口语交际教学课的设立,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有话说,要说话”的展示平台,对提高现代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一、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口语交际课程安排重形式,轻落实。
口语交际课在课程表中一目了然,且1-6年级每周至少有2课时,但在课时分配上,学校将口语交际课程等同于语文课,虽把口语交际课时放置语文课中,但未能把口语交际课当作专设课程来施教,没有给口语交际课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缺少对口语交际课程的落实。
2.口语交际课被语文教师移花接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做到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课往往被语文课所取代,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有些教师甚至将口语交际课当作语文课时。虽有些教师在单元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有所关注,但对待这一环节时往往以点到面,蜻蜓点水,未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说,让学生想说的语言实践目的。
3.口语交际教学轻实践与表达。
口语交际是师生、生生间平等交流的过程,重表达心中的想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偏重师生间的问答式交流,没有交际过程。更有时,将讲解“如何交际”的理论知识替代了孩子们的交际实践。
4.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口语交际是在轻松而灵活的交际情境下进行,交际效果会受交际主体间的情感,态度,言语等因素的影响。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敢大胆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当学生遇到陌生的交际话题时,致使学生无话可说。
二、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想法,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社会交往。海姆斯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逐步发展了一种使用语言能力——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或不该说话,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什么人讲些什么话,这种能力,海姆斯称之为口语交际能力。”
1.促进落实课程实践,健全保障机制。
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督促落实好口语交际课程的施教。完善口语交际的备课环节,让该课程如同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一样具有完整地教学过程。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理论到实践课堂设计,齐抓共管,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2.开创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方式。
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虽说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但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恰恰运用了“以学生成绩论英雄”这把尺子,进而引发了“唱素质教育之歌,做应试教育之事”的不良现象。拓展教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规范化的口语交际课程管理,把交际课程的实施及效果评估纳入考核评价教师的一项指标。
3.创设情境,在实践中教学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語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堂内外多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在执教口语交际课《小白兔运南瓜》时,我采用场景模拟,角色互换,参与实践的方法。教师抛出问题——你们都是小白兔,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孩子们巧用教室里的扫把、跳绳、垃圾箩、塑料袋等资源,运南瓜的方式五花八门。之后说说自己这样运送的原因,这样的一次口语交际实践课,看了孩子们的表现,令我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4.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教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在执教《用多大的声音》这一口语交际课时,结合多媒体、场景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其义,更不能说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声音。
如何让孩子们懂得用多大的声音?一直困扰着我。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柳暗花明,口语交际教学应生活化。有一次,我和其他两位同事坐在教研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听到有人在敲门,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班的阮俊莉同学,接着她便小声地说:“王老师,张涛的爸爸找您。”她一向是调皮而大胆的学生,怎么会用如此小的声音?我便问其故,“怕影响老师。”她的这一回答震惊了我,于是我把这种场景推广开来,在生活中捕捉每一个教学情境,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和不同的老师交流,感受交谈的乐趣,运用不同的声音。这样,孩子终于能从本质上体会《用多大的声音》这一口语交际内容的要领。
我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加入了育人的队伍,但因年轻又缺少经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也是我教学的难点,亦是弱点。要让口语交际课发挥实效性、实用性,我们需正确认识口语交际课程的重要性,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地问答式口语交际课堂。积极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以活动、表演、实践等多种方式践行。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把口语交际教学本土化,生活化,让口语交际课走出课堂涉入生活,潜移默化,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胡志海,徐俊华主编.小学生心理学[M]合肥:合肥肥工业大学出版,2011-8-1.
【3】苏霍姆林斯基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C]大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