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中国式电影“大片”的前世今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狼来了”到“狼真的来了”,当代中国电影业自20纪90年代以来始终生存在一种焦虑与困惑之中。时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大片”早已经进入了国人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形,中国电影人经历了一个从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到逐渐了解、有所作为的过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也开始创作自己的大片,开始以自身民族电影的鸿篇巨制为有力武器,展开与好莱坞电影这匹“狼”的斗争,“与狼共舞”的局面于是便得以形成。
  【关键词】大片 好莱坞模式 中国电影
  
  一、“大片”一词的由来与其中国化
  
  “大片”一词,并没有科学的定义及准确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一般把投入大资金、营造大场面、拥有大明星的电影称为‘大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格里菲斯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大片”了。大片并不是一下新概念,“20世纪30年代,美国米高梅公司投拍的《乱世佳人》,制作周期长达3年,经过四次发行,引起全社会轰动,该片首次获得‘大片’之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电影的领军者好莱坞对于大片的界定又有了新的发展:“从那时起,好莱坞审时度势调整运营策略,‘钱是靠巨片赚来的’(money ismade on hits)——这一理念导致资金集中流向大片。自1995年起,每年约有lO部票房上亿的商业大片问世。”
  无独有偶,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也肇始于1993年。从那时起,国家决定每年从国外引进10部“代表世界电影艺术与技术最高成就”的影片。好莱坞高成本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的登陆,不仅使广大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萎靡已久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重获生机。国人被好莱坞大片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精美细腻的电影画面所深深吸引,传统国产片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失去了大量观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电影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探索,以张艺谋导演作品《英雄》(2002)为代表,一系列中国大片系数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手机》、《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夜宴》、《无极》……2005年可以看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转折点:《无极》在年度电影排行榜中打破数年来外国电影独占鳌头的状况,位列第一,正所谓“从十年前面对好莱坞大片惊呼‘狼来了’的恐惧,到如今中国式大片的崛起,夺回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努力拓展了国际市场,大片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中国化的大片可谓继承了好莱坞大片的全部衣钵,无论是从发行制作,还是影片上映前期后期的宣传,电影届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不可谓不到家。而从影片的题材类型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也具有自身之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特点:古装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从《英雄》的开创,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古装大片一路走来,不仅重新激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片的兴趣,也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断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在肯定民族电影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同时,笔者认为人们更应该看清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单一古装大片“一枝独秀”现象的深层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但想达到这些目标,首先还应该从对中国式大片的基因进行分析开始。
  
  二、中国式大片基因分析
  
  中国式大片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对于这样宏大的问题笔者自然不敢妄下结论,窃以为,对于此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两个层面进行把握。宏观层面,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民族赶超情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微观层面的考察,可以从阐述《英雄》等具体电影的代表作品的题材、内容以及发行、宣传、制作来得出答案。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近代以来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使得国人心中始终存有一种赶超情结,这种情结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国家政治制度到民俗衣着服饰,中国人始终在不断追求世界潮流,以期达到民族自立自强的目的。这种情结对于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大。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以来,国产电影的持续低靡使得中国的专业知识分子、电影投资制作商都在苦苦寻求出路。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统治地位,使有志于振兴民族电影事业的中国人开始仔细研究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模式和成功原因。如前所述,彼时的好莱坞电影正处于向巨片时代发展的开端,他人高投人有高产出的事实使得我们自己也萌生了“大片救市”的理想。
  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中国的民族电影能够取得像好莱坞电影那样称雄于世的光辉业绩,让国产电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而从电影发行制作商的角度来说,资本的逐利性,外国大片所取得的巨额利润,使得惨淡经营的中国电影公司看到了生机与希望:要想扭亏为盈,必须转变思想、转变方式。另外,中国人希望得到西方社会的了解与肯定,也是中国式大片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想为被人所接纳就要学会效仿别人。中国式大片之所以以古装片居多,就是因为古装电影至少在外部特征上是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形式的,形式上的民族性使得中国电影能够以独特的姿态走向世界,尤其是走向西方主流社会。但是,笔者并不认为凡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题材的电影就一定表达出了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相反,笔者认为对于中国文化,中国式思维方式表达的无力与不到位,是国产大片缺乏思想内涵的最主要原因,而想要分析这个问题,则需转到微观层面上来。
  从微观层而上来讲,中国式大片在包装制作宣传上学习好莱坞模式已经初她成效、初步成功之后,是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譬如说,近年来影评界开始对国产大片,尤其是古装大片的生产制作过程进行反思:“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所实行的一直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有决定剧本修改和改拍的权利,他们往往更加追求影片在艺术上的高水平,缺乏必要的商业本领。”但是,自中国式大片诞生以来,这种模式逐渐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首先是导演的作用开始拓展,在有些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把主要的精力不是用于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而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电影前期融资或者后期制作上。与此相伴随的,是制片人地位的提升,南于制片人是导演进行融资的主要依靠对象,他们对影片的内容风格开始逐渐有发言权:“制片人往往是影片的核心人物,而导演则是剧组的雇佣者,往往不同程度地失去了主导权…如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尽管还没有被剥夺导演的权力,但也以转型的方式挥别了自己的电影理想,走上了和电影工业的‘共谋’之路……如果说,在《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中,我们还能看到张艺谋对地现实生活的一些感悟和思考的话,那么,在他与新画龙点睛面公司的合作之作的《英雄》中,那些思考和表达的冲动已经 完全被制作‘视觉盛宴’的渴望所抑制……所以被人讥讽为‘成功地把自己变回了摄影师,’”
  好莱坞大片的精神内涵在于表现美同精神和对美式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国产的大片想要表现的内在精神层面中有没有东方哲学、智慧式的思考蕴涵于其中呢?在这里不妨拿《赤壁(下)》作为例子,影片结尾周瑜对曹操感喟道:“这场战争,我们都是失败者。”有人认为这表现了中同人“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观念,也符合“和谐世界”的主题。但是笔者认为,与好莱坞电影相比,中国人在这方面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但想达到西方电影那种蕴说教于无形之中的水平,还需时日。
  
  三、大片现象利弊分析
  
  对于大片现象的利弊分析,就是对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学习好莱坞模式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
  由于好莱坞模式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是中国人学习模仿它的主要动因,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容否定的,它们的出现无疑是对中同电影市场的一剂强心针,是对好莱坞电影统治中国观众局面的一次有力反抗。
  但是,在习得这种模式以后,中国人就不能满足于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正如从电影既是商品又是艺术那样,兼顾艺术性也是中国电影不得不追求的目标。从电影思想艺术、电影产业发展等角度来看,大片独领风骚的局面也存有弊端。首先,古装电影一枝独秀,并不是一利,好现象,“文化进化的原理告诉我们,多元化文化形态共存以及各种形态之问的竞争和交融不仅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更是单一文化形态生存的前提……如果古装武侠大片像恐龙独霸几千年前的地球生物圈那样独霸中国商业电影世界,那么我们真该担忧,有一天中国商业电影的‘生物圈’连同‘古装武侠大片’这一恐龙物种会不会一起消亡?”在这一点上,好莱坞与我们可截然相反,美国电影的类型片种类多样,反映现实生活的不在少数;其次,古装大片的盛行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一种渴望走向世界,为西方所认可的情绪在起着主导作用。《英雄》等电影的获奖证明西方电影界已经初步肯定了我们,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不仅西方观众可能会腻味,更重要的是这种电影精神本质的贫困不利于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如果张艺谋陈凯歌们还仍然是一种符号,一个代表身价的数字,还不能做出回归过去的姿态、毫无各自风格之言,那么这种扼杀个体思想的电影生产体制还能走多远还只能是个未知数。
  
  四、结论与对策
  
  国产大片可以视作是好莱坞模式对中同电影业的最新影响,国产大片是个“混血儿”,是好莱坞模式中国电影产业之现状相结合的产物,是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化”。而好莱坞模式到底如何为我所用应成为中国电影界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限于行文的重点,笔者主要从宏观层面、从电影思想内容之转变的角度粗浅地提出两点对于解决中国式大片现存问题的对策:
  第一,如何有效改变单一类型片是国产大片亟待解决的问题,罗素说: “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多种多样的类型电影各领风骚的局面,是中同电影努力的方向。古装大片运作模式之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用到其他类型片,尤其是反映现实的类型片的制作上来。最近两年来,《叶问》、《南京!南京!》、《风声》等非古装大片的成功体现出了影视人的努力,但是和好莱坞的类型片比起来,中国的类型电影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在拥有了向美国西部片那样的独特类型化模式之后,还应该学会试着用电影来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思考方式。如果国产大片只是徒具古装外壳,那么即使大片中的主角们身着汉服,口出文言,依然还是停留在对西方电影低层次的模仿上。毋庸讳言,这将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它或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因为好莱坞电影的长期统治地位已经于无形中塑造了全世界观众的观影理念,心理期待,而这些理念、期待的本质则是一种强调个人奋斗、团结友爱等“美国精神”(笔者姑目,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中西文化差异巨大,自不必说。中国电影怎样才能真jE拥有一颗“中国心”,怎样才能为广大观众接受理解、进而重塑好莱坞统治时代观众所形成的认识、理念?这项任务,真正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摘要]NBA是世界顶尖的篮球体育赛事,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NBA具有了多重复杂意义,也在世界范围内制造泡沫和幻景。它借助媒介的平台,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建构独特的文化现象,消解了意义的深度与理性;与商业和市场共谋,创造消费奇观。在各地球迷为赛场上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呼过瘾时,NBA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驻扎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NBA 媒介 文化
[摘要]电影《青蛇》堤徐克的经典电影作品之一,对经典神话传说进行了现代意义的解读。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性与人间真爱的探索发人深思。  [关键词]《青蛇》 色 爱    《青蛇》是徐克的经典电影作品之一,画面清丽,意蕴悠远,情节曲折,不落窠臼,令人观后难以释怀。影片讲述了一个悲凄哀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徐克运用玄幻的神话想象和细腻的影视语言透露了现代人的本能欲望和内心焦虑,诸多具有浓烈象征意义的
[摘要]笔者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主体问题研究(上)中已经详细地论述谁应该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以及对现在流行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家主体说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本文中,作者将从反面进一步论述谁应该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著作权 主体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社会群体,如一个民族、一个部落、一个地区的若干民族等,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劳动中集体
[摘要]由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自2006年公映以来,引起了众多评述。大多评论者把它理解为一个邪恶的杀人犯阴森诡秘的谋杀故事,若以此来定论,我们很难对全片有一个通融的解释。通过细读电影,结合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我们发现,电影《香水》以“丧失——追寻——复归”的叙事结构,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现代人类对渐已失去的美好人性艰难追寻的故事。  [关键词]《香水
[摘要] 摄影在数字时代中所运用的器材与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DR摄影是数码摄影利用其便捷的数字化处理手段与技术出现的新新摄影手法。数字化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摄影本身的表现能力不断加强。HDR摄影也必将会更加多地运用于平面作品中、甚至可能运用于视频作品中,使得艺术家的创作手法越来越丰富,更加完美地呈现出惊艳的作品。  [关键词] 摄影 数码摄影 HDR图像 HDR摄影  [DOI]10.
[摘要]《功夫熊猫》是继《花木兰》之后又一部原料产自中国的美国动画大片。早在十年前,美国制造的《花木兰》就席卷了三亿四百万美元的票房。如今,同是美国制作的《功夫熊猫》似乎更胜一筹,截止2008年8月5日,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三亿六千四百多万美元。然而,在《功夫熊猫》大获成功的同时,这种“中国材料,美国制造”的现象也悄然达到高峰,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文化侵略和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创作等问题。  [关键词]《
[摘要]今世界是一个物化的世界。这个物化的世界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巴黎拜金女》中有着淋漓尽致的呈现。以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影片进行分析,从而反思当今社会中人们被物质/时尚大潮所挟裹的无奈。  [关键词]物化世界 拜物 价值观    一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是一个物化的世界。我们的生活离物质很近,离精神越来越远。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讲究品位,迪奥、古奇、L
[摘要]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探险悬疑小说显然在作品的深度、厚重与永恒的价值性等方面还不及前者,但其开创了一种特有的类型小说的先河,建立一种典型的叙事结构。不同于国外的探险题材作品,它更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它知识结构宽广,贴近大众,有庞大的读者群,它的传播与阅读方式更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与特点。新的形式、新的模式、新的视角必然带来新的改变,也唯如此网络探险小说才可以继续发展,长盛不衰。  [关键词
【摘要】中国都市电影在表现人与都市的关系时,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都市电影重在表现的是都市人的艰难生存,而八、九十年代之后的都市电影重在表现的就是人与都市的矛盾,比如物质与精神的断裂、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这在都市电影对家庭的表现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人与都市既有矛盾冲突,又彼此不可或缺,都市充分尊重个人的隐私与个体的价值,其包容性超越了乡村的单一与苍白,是更适合于现代人生存
[摘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其中小说人物郭靖得到广大阅读者的喜爱,学界对其研究不少,其中的争议也颇多。在这两部小说中,金庸没有像其他武侠小说家那样宣扬尚武精神,而是从人性、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考察人物的人格理想、精神在人生遭际中的嬗变和完善。细读文本,会发现在人物郭靖身上有很深的“孝”与“义”的传统伦理胎记,且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孝与义在人物内心也有纠结和嬗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