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金融的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发展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繁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逐渐得以优化。中小型企业在短短的30年发展中,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到总企业数的99%,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六成,超过一半的国家税收来自中小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八成的就业岗位。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剧烈挑战。近来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表明了我国在处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作为企业经济链中重要的融资环节,仍然困扰着大多数中小企业,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难题便是融资问题。从何融资,以何种方式融资,融多少资成为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从何融资、以何种方式融资的问题上,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选择了银行信贷和民间金融借贷。而今,作为中小企业主要外部资金来源之一的银行信贷却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对民间金融资金的需求则越来越大。
   (一)相关金融机构的不完善
   我国现存的银行体系中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相关机构,导致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完善的服务体系,这大大增加了银行贷款业务的成本。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中小企业贷款的每笔业务平均金额仅大型企业的5%,而每笔贷款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远高于大型企业。另外,政府对民营金融发展的限制,导致民间金融的畸形发展。在限制比较宽松的浙江省,随着民间金融自身的发展壮大,在摸索中取得了较为成熟的运营机制,使得市场资源配置显得较为合理。
   (二)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较为关注,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在实践过程中,其效果不是很显著。例如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尽管各大银行相关数据显示了银行给中小企业的信贷比率有所上升,但其中数据虚假成分占有一定比重,且相比中小企业对于资金需求的增长来说,银行信贷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因此可以看出,尽管政府标明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但对于实际的实施细则缺乏科学、细致、全面的计划。而且中国政策执行环境又比较差,监督机制也不是很完善,导致政策无法及时准确地落实,这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又一道坎。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高,银行望而却步
   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时间比较短,技术含量比较低,创新水平有限,这必然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寿命普遍偏低。再加上现行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不透明,经营历史短,缺乏品牌价值,使得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一直处于高位。据相关统计,新增贷款中80%都集中在3A和2A信用评级类企业,而中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都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3B及以下。银行本可提高利率来确保自身的风险收益,但根据周兆生在其文章中提到的Stiglitz & weiss(1981)的模型表明:如果银行靠提高利率来挑选贷款对象,那么随着利率上涨,剩下来敢于继续申请贷款的将是那些平均风险更高的企业,因为债务合约的特征是项目风险越大,债权价值越低(债务成本越低)。这样,利率上涨为银行带来的好处,可能还弥补不了风险上升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相比之下,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投资者权益,从而拥有可靠的偿债能力,所以银行本能地会放弃一部分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转而借给财务风险较小,偿债能力更强的大型企业。
   二、民间金融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一)中小企业借款的简要分析
   在目前的中小企业中,借贷的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正规金融,二是民间金融。民间借贷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中两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由于其在借还款细节、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效用有所不同。现在假定a为民间金融的利率,b为正规金融的利率,C为企业平均能够负担的资金成本。X,Y分别是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借贷数量。即有线AB:C=X·(1+a)+Y·(1+b)
  
  
  
  
  
  
  图1
   曲线U代表的是相同效用下民间金融资金数量和正规金融资金数量之间的不同组合的曲线。企业可承担资金成本和资金的价格既定,现在把线AB置于曲线U中(图1),可得到线AB与曲线U1相交于CD两点,当CD两点移动到E点处时,企业获得了它追求的最大效用。即民间金融资金量为X1正规金融资金量为Y1时,企业能取得最大效用。但在正规金融中,贷款的数量并不像民间金融那样是由企业来自己决定的,而且我国在现阶段正处于货币紧缩期,信贷数量本来就不是很大,加上银行向大企业倾斜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能得到的正规金融资金只有X2,此时,假如企业还想获得E点时相同的效用,那么,就不得不把民间金融的资金提高到Y2,但此时已经超出了企业平均所能负担的资金成本。对于短时间的资金流转来说,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很严重,但长期的高成本资金使用就会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
   (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概况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其资金需求也愈加强烈。正规金融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慎贷”、“惜贷”,造成了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取足够资金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民间金融机构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据对浙江、广东等地产业集群的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创办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和亲友借贷约占了资金总额的50%-60%,来源于民间借贷的资金,占30%左右;而来源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只占很小的比例。就是说我国中小企业40%的资金来源于外部,民间融资占了其中的50%以上。区域内民间资金的供求状况是决定其利率的重要因素。这种所谓的经过博弈的市场化利率给众多中小企业设下了巨大的融资障碍,而且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市场选择的方式。这种市场选择中小企业的结果,往往违背了发展中小企业宗旨,并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的温州民企老板集体出逃事件,就是反应了民间金融高利率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
   (三)民间金融对不同类型、时期的中小企业的影响
   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方向上有不同的选择,则他们的融资情况也不尽相同。
   1.制造业型中小企业。此类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资金需求是比较多样和复杂的。企业购买能源、支付工资、购买设备、建设厂房抑或销售费用,垫付资金都需要外界金融的支持。制造业由于自身运营的特点,常常需要的资金量较大,资金运转周期较长,涉及资金的方面较宽,其风险自然相对较大。对于这类企业根据上述分析来讲,选择长期民间高利率借款,无疑资金成本显得过高,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
   2.服务业型中小企业。服务业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面较窄,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上的经营性开支借款。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它中小企业较小,这种数量小、频率高、周期短、随机性大的贷款使得中小企业对资金成本承受能力较强。民间金融也就顺应成为服务业型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民间金融同时也比较青睐于此类企业,因此服务型中小企业较易通过民间金融获益。
   3.高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体前景不明朗,企业盈利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民间金融对于此类企业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有部分民间金融愿意冒风险给予这类企业贷款,但其中大部分民间金融要求企业转移部分股份权益作为偿贷的一部分,这就有点类似风险投资了。总体来说,此类中小企业并不适应现阶段高利率的民间金融。
   4.社区型中小企业。社区型中小企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因此,比较容易获得政府的扶持性资金。所以在融资方面不存在太大问题,也并不需要借助民间金融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营。
   三、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政府渐渐松手,适当发展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作为一个严格按照资金供需关系存在的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是无法被忽略和排除在金融体制之外的。政府应当加速民间金融合法化的进程,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民间金融经营模式、在金融市场的权利等进行明确规定。一旦民间金融透明化,政府就容易统一管理和监督,减少民间金融崩溃的风险,有助于稳定资金供给,保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稳定
   (二)政府应建立相关部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务
   例如,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联邦政府机构,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不仅专设政府主管部,还设有专门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比如日本3家由政府直接控制和出资的小企业金融机构,德国的合作银行、储蓄银行和国民银行等小企业银行,专门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此类政府专设机构还可起到监督的作用,可以迅速了解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情况,监控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信贷发放情况,以确保政府政策的落实。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等级制度。
   (三)改革现有正规金融
   目前各地区都有相应的地方银行和信用社,可以用政策引导,使其服务对象,主要向中小企业转变。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熟悉的优势,改组为中小企业银行,明确界定贷款的服务对象和相应的贷款比例。国有商业银行也应作相应的结构调整,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组建中小企业服务部,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主要目的是为了起到平衡稳定信贷利率,避免信贷利率过高引起的信贷危机。
   (四)中小企业自身顺应时代发展,改变老旧的贷款的融资观念
   可以进行变相的融资,例如设备厂房的租用。在改变融资观念的同时,加强自身财务风险的控制,从企业制度方面着手,尽可能启用有限责任公司制,提高自身偿债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其他文献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南开大学4家权威机构联合成立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课题组,自2007年4月成立以来(南开大学2010年加入课题组),已经系统地发表了2008、2009、2010和2011四届年度报告。《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课题组自2011年起,每月发布省级卫视网络影响力报告及排行榜,对32家省级卫视进行排名,这就使得该项报告的研究进一步从年度报告提升为月度
期刊
呼伦贝尔市森林资源是内蒙古乃至全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1.75亿亩,占自治区有林地面积的83.7%,活立木总蓄积占自治区活立木总蓄积的93.6%,约占全国的10%。呼伦贝尔市的森林资源分别由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兴安盟林业局管辖。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管辖13个旗市林业局和免渡河、乌奴耳、巴林、南木、柴河、红花尔基6个林业局(简称林业六局),共
期刊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对于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实现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201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2001-2008年按HS编码细分四位数水平的1149种进出口商品数据,将其归为五大类商品。在此基础上运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和国际专业化水平(LFI)指标,对我国2001-2008年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测度;同时计算了各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通过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的不同变动趋势,考察我国目前外贸行业结构特征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行业调整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显
期刊
【编者按】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改变内蒙古水利建设长期以来受制于资金短缺、水利建设事业发展缓慢的状况,2005年,内蒙古水利厅在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引下,大力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水利建设投融资模式,整合厅属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组
期刊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引入、成长、成熟、分化四个阶段。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探讨了合作社引入阶段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及介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甘肃省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政府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政府介入 甘肃省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也有所不同。甘肃省农民专业
期刊
推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也是兰州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结合政策咨询研究和工作实践,现就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一、推进“三产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优化调整兰州经济结构的战略选择   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
期刊
“十一五”以来,鄂尔多斯市主要经济指标领先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中上游行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的民间财富迅速累积,民间融资日趋活跃,对盘活民间资本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近年,其组织机构、运作模式中蕴含的问题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为深入了解鄂尔多斯市民间融资的主要风险,内蒙古发展研究中组织调研组对鄂尔多斯民间融资情况进行
期刊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全球产业结构开始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最终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就开始进入产业加速升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当前,南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正处于这种发展转型的新起点。因此
期刊
商务部:外贸增幅或缩水15%,明年仍可能回落  总结2011年的外贸成绩单,人们会发现中国可能无法复制2010年的高增长。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预计,2011年中国外贸增长20%左右,这一数字与2010年中国外贸34.7%的增长相比,缩水近15%。报告同时称,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仍可能有所回落,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报告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