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一种较特殊的教育活动,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在从事着的常态工作。然而,“熟悉并不一定出真知”。在经验的惯性推动下,我日复一日地在辛勤劳作,以下是我对大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關键词:“教”与“学”
  数学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字组成的。
  (一)数学教学活动中“教”的强势与“学”的弱势。
  (二)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学”。
  (三)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性与伦理性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的强势与“学”的弱势。
  数学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字组成的。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原为“敩”,觉悟也;觉悟互训。可以说,“教”侧重于传授和接受的行为,“学”偏重于内心感受和所得。今天,我国学术界对于数学教学的基本认识为:数学教学,即教师教学生认识、理解、应用数概念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1]可见,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只能叫“自学”;而教师的教没有对象,充其量只能叫“说课”。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数学教学系统不是由单一的主客体之间组成的实践的简单系统或单一系统,而是包含教师的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实践在内的复合型实践。这一复合实践,包含两个层面,首要的或高一级的层面是学校与教学的关系,其次的或低一级的层面是学习的内部关系与教学的内部关系。【2】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是主体间的关系性行为,教师和学生各为教与学的主体。数学教学可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在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成就了学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因此从本质上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占优势地位的是教师的“教”,而学生的“学”则被矮小化、边缘化了。“尊师爱生”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教”的强势与“学”的弱势,把师生摆在了不平等的地位上。传统数学教学包括现实的主流教学,大多重教轻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叫“教室”,幼儿园内称为“活动室”,数学教学使用的文字材料被称作“数学教材”。当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被简约为“教书”时,就只能见物不见人了。有关数学教学的书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是备“书”—吃透教材;上课是讲“书”—讲述教材;评课是“评教”、“评讲”,主要看教师的讲或教是否清楚、明白。教师的教过多地代替了学生的学,以教代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一般认为:我不教,学生就什么也学不到;教的东西越多,学的东西就越多。这种把“教的价值”代替“学的价值”的观点,其初衷是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但结果却背道而驰,同时也造成了幼儿将学习视为教师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
  好的教师,应该是教得到位而不是越位,应该打破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构建起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新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之一,是“一学习者为中心,把教学的过程从仅仅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变到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5】本真的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数学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在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既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归宿。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学”。
  毫无疑问,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方向和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就等于学生的“学”。图1是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形象表达。图中的蒙面人暗喻教师,被吊起者暗喻学生。教师用烙铁一遍遍地在学生肚皮上烙着正确答案,显示出“教”掌控着“学”,“教”与“学”之间是线形的简单连接与强化关系。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性与伦理性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界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地有效数学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一个基本趋同的理解就是:通过提高效率,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6】
  现代教育之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指出了该书的主要写作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数、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华南师范大学的孙延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而郭思乐教授为了实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建构了“生本教育体系”,其理念为:一切为了学生(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行为观)。生本教育改革所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少干预的原则,即“教少学多”。
  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也是一个价值层面的选择问题。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学生变得“会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得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获得幸福感,享受学习即“乐学”。
  合乎伦理的有效数学的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教学的完善应当以学生为本,教学效率与教学公平相结合,教学效果与教学伦理相统筹,教学效益与人的发展相兼顾。【9】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完成特殊认知的活动,更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学不能忽视自身“成人,成为人”的功能,应该充满人性的光辉与人文的情怀。所以在幼儿数学同级区域活动中,我们既是让孩子学会数学的各种知识,更让孩子快乐地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归纳整理自己的玩具、学习中去,让孩子终身受益。下图是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级组的数学区域活动,让孩子主动与学具、环境、同伴、老师的交往中,不断学习与提高,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而教师则发展和丰富幼儿教育理论的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的数学教学的能手。
其他文献
一、小学校长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  一个小学校长,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左右着学校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一举一动都对全体师生产生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的品质修养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校风、教风和学风,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良好的品质修养在校长的一切素质中居首要地位。  二、小学校长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事物、分析问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虽然没有直接写出“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但这种思想理念是有渗透于其中的。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第一点就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他学科也有同样的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 师生平等 沟通交流 师生情感 鼓励促进  当前,仍有较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
期刊
阅读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起着核心支撑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农村小学生阅读情况的问卷调
期刊
吾任教小学三年级语文,在进行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任凭老师怎样买力地讲,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似乎“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大部分学生都无动于衷,每次都以抄袭例文来应付。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便是老师一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技巧和深厚的词句功底。而三年级学生是习作的转折阶段,他们在写文章时不像高年级那样得心应手。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呢?吾认为可从以下几个
期刊
摘要:培养初中生语感能力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要求之一,教师不仅要在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能力形成过程,掌握语感训练的程序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感训练的策略,而且要长期坚持深挖教材,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语感 培养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
期刊
我是中途接任三年级班主任,该班是一个普通班,纪律非常涣散,也没有一点良好的行为习惯,接一个这样的“放牛班”,我的心里很不踏实,甚至害怕,担心班主任的权威树不起来,压不住阵脚,下不来台。在政教赵主任的帮助下,我挑起了这个担子,但是我想:大不了,我跟班勤快点。结果从去年九月份以来,我不仅成功地拿下了这个班,班级还经常获得流动红旗。我不仅得到学生的喜欢,我还从学生那里得到许多快乐。现在,我的每一天都是轻
期刊
随着我区均衡发展的验收,上级领导给我们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该设备集图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给过去生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学中运用自制的课件进行教学,那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堂实践,谈谈我个人对“班班通”设备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期刊
“校本”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这里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阅读培养目标而选择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及其
期刊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屡次表现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指出了语文学科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基本特点,所以实践能力如何,越来越被认为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得到突显,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语文材料、生活实践、艺术享受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进步,而非用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语文知识束缚学生。在这种认知前提下,我们非常有必要做好语言、文化、思维等
期刊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力量,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用到网络和手机通讯等,属于高新科技领域,它也为我国教育教学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产业链和市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学习教育方式。随着新课题改革的推进,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从而突破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贫乏的教育资源,拓宽了时空的概念,通过多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