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遗忘,在事迹与心迹之间找到平衡点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 要: 陈默先生所著的《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一书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重视角讨论口述史学问题,指出口述历史需从上述诸学科中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多学科的检测鉴定,进而为上述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通过阅讀这本书,作者对口述历史学概念、口述历史价值有了新的理解,对个人记忆的价值、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潜力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多学科与口述史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会。
  关键词: 口述史学 多学科 教学价值
  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至今日,无论是历史还是档案专业的研究学者都将口述史材料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或档案。随着口述历史逐步得到重视及口述史实践逐渐增多,一批与口述历史项目相关的成果相继出版,包括陈默老师在2013年根据自己参与的“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所编写的《口述历史门径》。这类成果更像一本口述史的工具书,指导读者“可以这样做”,偏重于方法指导。而两年后陈默老师的这本《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则与前者不同,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讨论口述史学问题,指出口述历史须从上述诸学科中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多学科检测与鉴定,进而为上述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作者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在经验与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口述史学的学科专业理论,使口述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辅助工具,抑或某个学科的附庸。
  这本书由一系列专题论文组成,但作者在研究开始时便已形成一个大致的整体构想,随后按照各个专题去做,最后才集结成书。因此整本书的脉络比较清晰,分为口述历史与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七个章节,与书名中“多学科视角”相呼应,令人一目了然。同时,这本书的各章节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研究与讨论,使整本书既不偏离主题,又使作者拥有更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每个章节,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笔者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对口述史学概念、口述历史价值的新理解
  读这本书之前,口述历史的概念在笔者心中一直是模糊的,它到底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抑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引言便从口述历史的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价值潜力等三个方面澄清有关口述史学的概念误解,并且认为口述史学是一门研究口述历史本身的独立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学科。
  首先,作者认为口述历史实践活动广泛分布在社会学、文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而口述历史实践也需要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或者学者。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在之前参与的口述历史项目中,笔者发现仅仅依靠档案专业的老师与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仅以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口述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后期整理就非常吃力,即使完成了任务也很难保证较高的质量。因此,在口述史项目中,我们需要一个拥有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团队,这样才能保证口述史项目的效率与质量。
  其次,作者对若在大学里开设口述史学专业学科,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进行了设想。例如需要新闻学的采访技巧,社会学的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档案馆的编目与保管方法等。笔者认为作者对口述史学学科理论的设想与设计,虽然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需要多种学术研究典范案例的验证,但实质上这种设想是从实践出发,紧密结合口述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需求,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可行性的。
  最后,作者还对口述历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口述历史除了历史学价值以外,还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和人学等价值。的确,现在大多口述历史项目的实践目的是收集新史料,弥补传统档案史料的空白、残缺和不足,例如笔者所参与的“昆山之路”口述历史项目是出于地方编史修志的目的。其实口述历史还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价值,例如口述历史中令历史学家头痛的不真实信息,其实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学价值。因为无论是出于某种利害关系而形成的还是由于个人“角色扮演”造成的不真实记忆或表述都是一种社会心理信息,都具有社会信息价值,值得社会学家研究。
  二、对个人记忆的价值、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潜力的新认识
  作者认为口述历史其实是采访人对受访者个人记忆的挖掘和记录。个人记忆除了提供公共历史信息之外,还能提供个人生活、情感经历、社会关系乃至记忆方式、表述方式等多方面人类生活数据与信息,是包括历史信息在内的广义的人文资源,是尚未被认知、未被勘探、未经确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笔者认为作者对于个人记忆价值与地位的再次着重强调其实是由于目前口述历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口述历史存在“精英化”的极端,历史是要人和名人的历史,而非普通人的历史,这种精英化的历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采访者还是受访者都会自然地、本能地认为普通人只能成为无名化的“沉默的大多数”。的确,在一些口述历史项目中,有的受访人觉得自己并非重要人物,也未做过什么要事,因此没有采访价值而拒绝采访。第二,在有些口述历史的后期整理分析利用过程中,操作者会对其严加控制,有时候过于窄化,从而使口述史形态面目全非。例如唐德刚先生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便将李宗仁所说的凡是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全给他“箍”掉了,再就可靠的史料进行改写补充。第三,口述历史研究缺少人性角度。每一份个人记忆其实都是一份独一无二的人性档案,而目前口述历史研究很难在事迹和心迹中找到平衡点,忽视来自受访者内心的声音。
  虽然能够理解作者的用心,但是怎样在口述历史实践中寻找适合的受访者,怎样使得口述历史的叙述方式更加合理,怎样使得对口述历史的分析更为全面?作者提出一个人类个体记忆库的概念。无疑,这个概念是美好的,口述历史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普通个体的生平记忆都可以采集、收藏,这些记忆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概念时,出于档案学的基本知识,便觉得这个概念虽然很美好但是很遥远,也很难实现,因为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即使相比而言数量少得多的档案材料,虽然国家、学界一直在强调档案电子化,但目前大多档案还是实行“双份制”,不能完全抛弃纸质载体。所以即使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但人类个体数据库的建立仍任重且道远。当然,作者提出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对人类个体记忆的多学科资源价值的强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做好这些资源的积累,留待后人去开发。   三、对多学科与口述史学之间关系的新体会
  看到书名时,笔者便从自己的知识层次上猜想了这本书要讲述的大概内容,觉得无外乎是分析各个学科在口述史学中发挥的作用,或者从各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借鉴经验研究口述史学。但是通过阅读,笔者发现其实这只是一个层面。作者提到除了利用这些学科的学习方法与经验,接受这些学科的检测鉴定之外,还提出口述史学,进而为这些学科研究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口述历史与教育学”。人类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历史悠久得多,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父母长辈那里听到过家族的历史、父母的人生故事、工作生活经验等,这种自然形态的口述历史影响个体成长,是一种最自然、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家庭长辈喋喋不休的讲述,其实是人类史上延绵不断的口述传承,这种传承大多数随风而逝,只有极少数被后人记录下来。所以我们将口述历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使家风得以传承,又可为教育学家提供相关可挖掘资源。另外,将口述历史引入中小学,成为把学童的个人活动与社会生活连接起来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既可培养锻炼其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又可培养锻炼其倾听观察能力。总之,通过联姻,口述史学与其他学科可以共同进步与发展。
  这三个方面其实是这本书的重点,该书从口述历史的概念、价值、人类个人记忆库的可行性说明口述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口述历史的实践、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说明口述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多视角分析对口述史学的地位提升与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使笔者对口述史学的学科价值、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由于涉及多学科视角,书中每一章写作对于作者而言几乎都属于“越界飞行”,作者怀着对口述历史的热情与期许,从口述历史实践出发,阅读了大量各学科相关书籍,请教了国内外各学科专家,花费了相当大的工夫。
  非洲諺语说道:“一个老人去世,如同一座图书馆被毁灭。”记忆是我们的内聚力,是我们的理性,是我们的情感,是我们的财产,然而忙碌生活中的我们大多会习惯性地慢慢遗忘这些记忆。历史学家汤比因说过:“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思想,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辩护。”我们需要抗拒遗忘,而口述史学正是一条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抗拒遗忘的求知路径。作为历史研究生,在口述历史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伪、误、虚、隐等各种“罗生门”现象,或许新时代的我们可以转换思路,在口述历史研究中融合多学科元素,增加人性维度,从而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源,更好地了解与理解人类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陈默.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山东 胶州 266300)  摘 要: 针对既不勤学又不守纪的“后进生”,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尊重和赏识,是让“孙悟空”信服的前提;严格要求,是促使“孙悟空”养成良好习惯的法宝;让“孙悟空”去取经,是让“孙悟空”健康成长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尊重 赏识 心灵教育 后进生转化  在班级中,学生大约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品学兼优,属放心型;第二類学习成绩一般或后进,但兢兢业业、勤
摘 要: 为实现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已成为必要手段之一,我国双语教学虽然已经实施了十几年,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海洋生物学为例,总结了双语教学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英语能力、教材使用、课堂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自己在英国的留学经历,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本文对推动我国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海洋生物 探索对策建议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为实现国际化而进行的一
摘 要: 古诗朗诵作为高师口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当今国学复兴的背景下。纵观高师口语教学课堂,学生常常呈现出诗自诗、诵归诵的状态。这是朗诵内化不足的体现。梳理古诗内容、寻找原发情感、尽可能还原古诗意境、把握文体特点、利用语势等都是完成古诗朗诵内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内化 朗诵能力 古诗朗诵  一、古诗朗诵现状  古诗朗诵作为高师口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
摘 要: 近年来,扬州大学大力推进“规模大校”向“内涵强校”、“改革名校”向“质量名校”的转变,作为内涵建设当中重要一环的后勤保障,如何随着学校总体的发展战略而序时推进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后勤保障处紧紧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全方位多举措地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有效促进后勤管理理念、精神面貌和工作特色的提档升级。  关键词: 高校后勤工作 后勤文化建新 高校
摘 要: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中的一朵奇葩,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化思想常说常新,仍然具有当下性。近年来,鲁迅对当代作家的影响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从“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到精神内质、生命体验,鲁迅的文化对当代作家的影响十分深刻。洞悉作家之间一脉相承的思想特质与技巧策略,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厘清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张承志是明确表达过对鲁迅礼赞之情的当代作家,其散文直抒对鲁迅的崇敬,小说多处与鲁迅
摘 要: 跨文化文本作为承载异文化的语句结合体,在译者解读与语言转换过程中最先实践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后又以读者为主体,不断建构起拥有期待视野的文学史观。以《百喻经》为例,在求那毗地将其译成齐文传入中国之后,后世对于该佛经的解读愈加丰富。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百喻经》仅作为静态研究对象存在,尚未被纳入系统的动态的接受史中,亟待研究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其“被接受”的过程。  关键词: 接受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根据麦格克效应的视觉与听觉的相互作用,以及奥斯特里多的语言与触觉的联系,第二语言习得者如果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在完成基本发音和基础词汇的学习后,以视听结合并尽量创造以实际情境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代替传统的听、说、读、写分离的专项训练为主的学习模式,或许更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摘要: 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成为校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学校如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则有助于加速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本文结合河南工业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工作实际,就学校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方法进行探析,务求探索出更多、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摘 要: 自媒体对青年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微博、微信典型自媒体为分析对象,针对典型热点话题,就转发和评论的情况展开研究,分析自媒体对青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表现在:有利于青年的价值选择和自我认同,丰富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拓展价值认知空间;消极影响表现在:审美偏离、价值认知、偏差。  关键词: 自媒体 青年价值观 观察法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模糊了文化边界和价值判断。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在网络
摘 要: 高校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实际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使得其共存共荣,这将是地域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对二者文化共融模式及途径的研究及实践,结成更加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更广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 融合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