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接受美学在跨文化文本研究中的重要性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le_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跨文化文本作为承载异文化的语句结合体,在译者解读与语言转换过程中最先实践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后又以读者为主体,不断建构起拥有期待视野的文学史观。以《百喻经》为例,在求那毗地将其译成齐文传入中国之后,后世对于该佛经的解读愈加丰富。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百喻经》仅作为静态研究对象存在,尚未被纳入系统的动态的接受史中,亟待研究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其“被接受”的过程。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跨文化 文本研究 《百喻经》
  文本一旦被公开,其关照的主体就不再局限于生产者,而是扩大为更广泛的读者群。一般来说,本文化的文本进入接受轨道之后,读者群体将较迅速地在同文化环境中对其进行解读,以此建构出线索较清晰的文本接受史。即便是在同文化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读者与文本生产者之间的话语联系也不会相去甚远,因其文化的核心内容相对较稳定。
  而跨文化文本作为承载异文化的、从一个语句到整本书的任何语句结合体①,其生产者与读者②、原文化与本文化之间的理解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本接受的断裂。因此,其接受过程必须以跨文化理解的历史性,理解者与原作者视域融合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理解中偏见的合法性作为依据,在此前提之下,双方的互动才可能使跨文化理解者得以摆脱以往的、视文本解读为一般操作方法的局限性,从而获得跨文化理解的一种新视界③。在此过程中,读者看似能够以统筹全局的视野关照跨文化文本,但其对于如何接受及这种接受对于文本兴衰浮沉的影响却并未深究,而姚斯所提出的“接受美学”恰能较有效解决文本接受的断裂问题,从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角度来阐述阅读活动、建构文本演进史④。笔者试以南朝时期传入中国且至今仍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的《百喻经》为例,浅谈接受美学在跨文化文本研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冀为当今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一、《百喻经》之概述
  《百喻经》原名《痴花鬘》,南朝梁武帝永明十年(492)秋时由求那毗地译出。这是一部通过寓言譬喻宣传义理的佛教文学作品,虽然学界对于《百喻经》在大小乘佛教之间的归属问题尚无定论,但与其他佛经相比,《百喻经》无疑是一本通俗的佛学入门典籍,同时,作为南朝佛教文化在建康(今南京)推陈出新的标志之一,其研究价值颇高。
  近三十五年来,相较于同时期传入的佛经,《百喻经》研究成果颇丰。在数量方面,笔者据中国知网统计,1985—2015年间主题与“百喻经”相关联的学术论文共计327篇,这仅仅是截止至2015年10月25日的学术论文数量,尚有不少国内论文集与学术专著、国外论文论著未收录其中。而“1980—2015年间《百喻经》学术论文研究分类与篇数一览表⑤”,则可有力证明《百喻经》研究内容的丰富。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百喻经》研究的侧重点各有千秋,且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目前,尚未有研究者对汉译《百喻经》在中国的动态接受过程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接受美学与《百喻经》之关联
  跨文化文本得以传播的首要步骤在于传译者对该文本的处理,主要体现在文本解读与语言转换两个方面。《开元释教录》载:“沙门求那毗地。齐言德进。中印度人。弱龄从道师事天竺大乘法师僧伽斯。……初僧伽斯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要切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武帝永明十年壬申秋九月。译为齐文即百喻经也。”由此可见,求那毗地在通晓义旨、传经译文方面颇得其师僧伽斯之意,不妨将此看做是《百喻经》在中国的接受史的开端。
  在求那毗地译出《百喻经》的同时期内,齐梁武帝便下令编纂《异相》,旨在采录零散的异相秘说,其中就选录了《百喻经》的五则故事,删其说教,简其故事,如《夫妇约不先语见偷取物夫能不言》等。日本学者大平幸代认为,如此删改“虽然失掉了原貌,但也可以说是梁武帝认识到譬喻经(包括《百喻经》)的价值而保存了它⑥。”而从跨文化文本接受的角度分析,首先,跨文化理解的历史性决定了《百喻经》在梁武帝时代被删去教义、保留故事的做法;其次,《百喻经》载录了一些与先秦寓言类似的故事,如《百喻经》“乘船失钵喻”与《吕氏春秋》“刻舟求剑”,则体现出梁武帝(理解者)与原作者⑦视域融合的不可或缺性;此外,《百喻经》的语言与内容较为通俗,而齐梁时代的文人因受玄学影响而着眼于佛教哲理,这就使得他们对《百喻经》的偏见有了合法性。
  此后数百年之间,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其对于文学体裁、形式、主题及语言的理解皆有所不同,因此《百喻经》文本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样的接受形式。今人可于《百喻经》故事的流变中窥见一斑。据学者刘守华考察,湖南石门县所广为流传的“一对懒夫妻”故事与《百喻经》之《夫妇食饼共为要喻》有着相似的内容⑧: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世人闻之无不嗤笑。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耽着嬉戏,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
  一对懒夫妻
  有两口子,都懒得不愿起早床,每天睡到中午过,饿极了才爬起来弄饭吃。有一天,两口子上床睡觉,堂客讲:“明日早晨哪个醒了先讲话,哪个起来烧早火弄饭吃,要不要得?”男人说:“要得。”第二天麻麻亮,他们屋里进去了个强盗,翻箱倒柜,弄得丁档响,两口子看到了,都不做声,让强盗把一包袱东西偷起跑了。堂客忍不住就讲:“亏你是个男人,屋里东西偷完了,都不做声!”“好好!今朝你弄早饭。”   相较之下,中国故事“除将就一个饼子打赌这一细节改变成就谁先起床做早饭来打赌之外,其他情节、细节乃至某些对话都十分一致,可以看出它是由《百喻经》故事脱胎而来⑨”。以上仅是《百喻经》在故事流变层面所体现出的“接受”,近年来亦有研究者开始尝试诸如比较文学⑩之类的研究,但仍只将《百喻经》作为静态研究对象,未破除前人研究的桎梏。
  三、《百喻经》接受史探究之我见
  文学史就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既然是以消费为主体的历史,就必须拥有较广阔的接受背景。除了外在、横向的背景以外,文学史还有纵向的、内在的背景。对《百喻经》而言,外在的背景体现在故事流变等方式上,而内在背景就着重于读者的主观意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理解,构成作品的存在,读者每一次具体的阅读都可以看做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有意识的调节。《百喻经》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本土的文学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影响并且将之与本土文学结合的便是读者本人。倘若没有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即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百喻经》的价值将难以实现,而对这部佛学典籍在中国的文学接受史的探究也正是依托于各个时期的“接受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学史就是文学接受史。
  如姚斯所言:“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因此,要探究《百喻经》在中国的接受史,就必须把握文本“被接受”时所处的不同的时代及其特征,始终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开放式图式结构,而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接受者”可对此作出不同解释,这些解释可以因人而异,也可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但保持动态平衡的是其对于所处时代的应然性意义。
  文本一经流传,其开放层面便增加了不少。一方面,从跨文化文本出发,可分为两种情况,同一个跨文化文本于相同历史时期:结合本土或时代特色文化的文本再创造,如《百喻经》与《异相》之比较;同一个跨文化文本于不同历史时期:基于原文本的源流考据,如《百喻经》分卷流变考论。另一方面,从受到“跨文化文本”影响的本土文化文本出发,也可分为两类,同一类本土文化文本于相同历史时期:同类内部的研究,如唐传奇篇目中与《百喻经》相关的内容考察;不同类本土文化文本于相应历史时期:不同类之间的比较研究,如宋元话本与元曲中与《百喻经》相关的内容比较。其中,“同一个跨文化文本于相同历史时期”、“同一类本土文化文本于相同历史时期”属于横向研究,“同一个跨文化文本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本土文化文本于相应历史时期”属于纵向研究,可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来解读。
  姚斯认为共时性是“截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时性的瞬时截面,按对等、对立和分层的结构来排列大量不同性质的同代作品,从而在文学发展的一个特定时刻中发现一个横贯的关系系统。”而历时性则着重于探究影响重大以至能够改变观察旧形式的视角的历史时刻。最终,“我们可以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之间的一系列任意交叉点来描述处在这样一些系统的历史连续之中的文学。同时,只要文学史家发现了交叉点并且把那些表现了‘文学演进’中历史形成时刻和时代中断时刻的作品揭示出来,在传统主义和实证主义中丧失的文学的历史层面,它的事件性连续就能获得恢复。”由此可见,接受美学对于解决跨文化文本接受史的断裂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跨文化文本研究随着历史时期的演进而愈加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接受知识的方式有关。以《百喻经》为例,考察近三十五年来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语料研究在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中所占比例最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百喻经》是公认的中古时期比较接近口语的文献,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另一方面,基于求那毗地翻译的原文本对语言进行的考察,相对来说是较为具体、务实的。在语料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者才开始转向《百喻经》譬喻手法、文学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将《百喻经》一书独立放置于时代背景之中。此外,将《百喻经》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研究的不少成果也于近年面世,述要、译注的撰写与南朝佛教的研究概要更进一步拓展了《百喻经》的研究领域。
  纵观近三十五年的《百喻经》研究,务实的语料考察、相对抽象的文学性探讨及比较文学的发展等一系列成果无一不彰显人类智慧的光芒,而接受美学的视野更使得《百喻经》研究升华到理论角度,鼓励研究者从更高起点出发,用系统的文学接受史观帮助《百喻经》历史发展事件性连续获得一定恢复。因此,以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文学演变这三者为主要概念的接受美学无疑是跨文化文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目前,跨文化文本接受与文本流变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国际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笔者在运用接受美学解读跨文化文本的同时,亦以冀为此类跨文化交流提供新思路。
  注释:
  ①见郑溟,李海平.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诠释学视域[J].东北师大学报,2003(6):31-35.
  ②此处特指与文本生产者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读者,即跨文化解读者.
  ③同①.
  ④见王鍾陵.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2(3):174-182.
  ⑤该表数据来自中国知网与独秀网站。截止至2015年10月25日,篇名(标题)包含“百喻经”的学术论文共计101篇,除可清楚辨明类别的学术论文之外,诸如宣传普及类的文章皆收入“其他”类。
  ⑥见(日)大平幸代.齐梁文人如何接受佛教——以《百喻经》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4):95-101.
  ⑦此处不将僧伽斯与原作者等同,是因为《百喻经》故事抄自于修多罗藏十二部经.
  ⑧见刘守华.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J].佛学研究.1998(7)该文中“一对懒夫妻”之故事由刘守华先生引自贾国辉《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省石门县资料本》第478页,石门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6年编印.   ⑨见刘守华.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J].佛学研究,1998(7).
  ⑩见朴龙杰.《百喻经》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见(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09:26.
  见(德)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A].见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05:173.
  同③:44.
  见(德)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A].见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05:176.
  见汪维辉.《百喻经》与《世说新语》词汇比较研究(上)[J].汉语史学报(十).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德]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A].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05.
  [3][日]大平幸代.齐梁文人如何接受佛教——以《百喻经》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04):95-101.
  [4]刘守华.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J].佛学研究,1998(00):188-196.
  [5]郑溟,李海平.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诠释学视域[J].东北师大学报,2003(06):31-35.
  [6]朴龙杰.《百喻经》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07.
  [7]汪维辉.《百喻经》与《世说新语》词汇比较研究(上)[J].汉语史学报,2010(00):279-304.
  [8]王鍾陵.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174-182.
  课题资助:“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10319089X。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走出去,对学生掌握学科前沿、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高校应进行出国出境交流资助政策改革,建立针对不国国家和地区的动态资助体系和成本分担机制;应把国际交流合作放到“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位置,针对能源与动力类学生签署更多联合培养协议,满足有出国意愿学生的需要;应帮助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把考研作为唯一目标,选择适合学生个体成长的发展路径,营造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
摘 要: 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及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以数据驱动的英语词汇教学为例,着重探讨了科研对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文章回顾了“数据驱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并演示了数据驱动的词汇教学在四个方面的应用:词汇、词组在不同语境中的确切用法;词汇搭配与类联接;近义词的比较与辨析;课堂练习的设计。研究表明:数
摘 要: 与走读制学校相比,寄宿制学校承担了更多的培养学生和家庭教育的责任。初一是中学生涯的初始阶段,也是从小学适应中学的重要阶段,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精神和行为都有非常重要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在寄宿制学校初一阶段,教师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利用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寄宿制 初一班级文化 光高初中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背景 
摘 要: 儿童美术教育是与儿童的经验密切联系的教育。儿童经验在生活中获得,最终目的是让儿童进行自我调整、自我肯定、勇于创造、完善人格,构建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的的人性化的美术素质教育。现象学美术教育中的经验适应当代生活的美术教育观念,对儿童而言,让生活保持体验的状态,才能够使他们在经验中生长,这对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美术素质教育 儿童经验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杜
(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山东 胶州 266300)  摘 要: 针对既不勤学又不守纪的“后进生”,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尊重和赏识,是让“孙悟空”信服的前提;严格要求,是促使“孙悟空”养成良好习惯的法宝;让“孙悟空”去取经,是让“孙悟空”健康成长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尊重 赏识 心灵教育 后进生转化  在班级中,学生大约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品学兼优,属放心型;第二類学习成绩一般或后进,但兢兢业业、勤
摘 要: 为实现教育国际化,双语教学已成为必要手段之一,我国双语教学虽然已经实施了十几年,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海洋生物学为例,总结了双语教学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英语能力、教材使用、课堂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自己在英国的留学经历,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本文对推动我国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海洋生物 探索对策建议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为实现国际化而进行的一
摘 要: 古诗朗诵作为高师口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当今国学复兴的背景下。纵观高师口语教学课堂,学生常常呈现出诗自诗、诵归诵的状态。这是朗诵内化不足的体现。梳理古诗内容、寻找原发情感、尽可能还原古诗意境、把握文体特点、利用语势等都是完成古诗朗诵内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内化 朗诵能力 古诗朗诵  一、古诗朗诵现状  古诗朗诵作为高师口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
摘 要: 近年来,扬州大学大力推进“规模大校”向“内涵强校”、“改革名校”向“质量名校”的转变,作为内涵建设当中重要一环的后勤保障,如何随着学校总体的发展战略而序时推进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后勤保障处紧紧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全方位多举措地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有效促进后勤管理理念、精神面貌和工作特色的提档升级。  关键词: 高校后勤工作 后勤文化建新 高校
摘 要: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中的一朵奇葩,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化思想常说常新,仍然具有当下性。近年来,鲁迅对当代作家的影响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从“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到精神内质、生命体验,鲁迅的文化对当代作家的影响十分深刻。洞悉作家之间一脉相承的思想特质与技巧策略,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厘清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张承志是明确表达过对鲁迅礼赞之情的当代作家,其散文直抒对鲁迅的崇敬,小说多处与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