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加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改革传统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改革探索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一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课,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厉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學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减少机械化教学程序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广泛采取激励措施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结束语: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电力供应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电力作为当前工业社会的通用能,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改善人们生活,丰富生活资方面都有
摘要: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材改革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我国小学数学人教版和北师版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对小学数学人教版和北师版教科书从教科书的内容、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教科书的例习题、教科书的特色、教科书的理念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教科书 人教版 北师版 比较研究  1.引言  近几十年来,数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数学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数学方
摘要:一、探索概念;二、形成概念;三、强化概念;四、应用概念。  关键词:探索 形成 内含和外延 区别与联系实例和反例 转换 正向和逆向  数学概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一切公式、法则、规律等的基础。在小学,概念主要出现在中高年级,但很多同学对概念判断却感到束手无策,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应当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探
实施课程改革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专家们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利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经过对教学实践的长期思考,发现运用以下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悟。  一、制造冲突贵在凝于一点  新的内容学习伊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关键词:预设 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当前对预设和生成关系的观点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更多的人能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学活动既要“预设”又要“生成”,问题是在操作上难以实现两者的融合,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的现象。能否实现“预设”而不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