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的父亲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公园》《推手》《东京物语》海报

  一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叫《公园》的电影。一个从小地方来的已退休的父亲,到大城市找他快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女儿。父亲来了,开始多方位介入女儿的生活,吃穿住用行,关怀无微不至。但女儿有自己的想法,两个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少不了争执。最让女儿头痛难受的,是父亲干涉自己的爱情,并在公园里给她安排相亲。
  父亲进城来,带着他们那一代的習惯和观念,这往往跟儿女的处世法则不相容,于是冲突频现,进而发生碰撞,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五味杂陈的,李安的《推手》并非简单地讲述中西文化对照。来到纽约的北京人老朱跟儿子同住,他每天打坐,写毛笔字,用筷子吃炒得热乎的中式饭菜;他的外国儿媳则在外面跑步,用电脑写作,拿刀叉吃冷的沙拉。对两个人做这样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设定,是为了让角色的矛盾更突出。
  《推手》是李安的琐碎生活经,父辈和子辈的关系是影片重点经营的一环。在老朱和儿媳的战火中,受伤害最大的是夹在他们中间的儿子。为此儿子气恼、掀桌子、深夜买醉,老朱则叹息、想不开、离家出走。
  老朱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这个繁华的城市,渴望的是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他擅长太极,手上功夫刚柔相济,却不能将家庭“推拿”得和和顺顺。他追求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却跳不开现实的一地鸡毛。他那传统的亲子之梦,在异国他乡一度幻灭。他不得不租房别住,好保留住亲情的温度。
  梦想没能照进现实,老朱有他的同路人。《东京物语》中从小城出来的平山夫妇,决定在一个美好的时间,带着笑容,带着心愿,到东京的儿女家中看看,但结果有些令他们失望。
  平山和老伴坐了一天的火车,随后迎接他们的是陌生的东京和冷漠的儿女。大儿子没时间陪他们,时常不见踪影,难得周末带他们出去转一转,结果还被人叫去看病。他们的大女儿是一间小美容店的掌柜,便宜的饼干在她看来已是对父母的款待,价格高一些的糕点他们好像不配享用。她叫来大儿子,两个人商量如何打发父母,好让他们不至于整天待在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于是平山夫妇接受他们的安排,开始了一段在儿女看来费用非常划算的旅行。
  目的地到了,这里的大海优美宁静,他们住的廉价旅馆却十分嘈杂,年轻人的歌声和打牌声让老夫妻无法入睡。第二天,在海边,平山决定离开东京,返回家乡。这时的他,对儿女心有不满,就像眼前海面轻微的波澜,但对孩子的爱,又像大海般宽广,愿意包容他们。
  《东京物语》讲的是市井百姓的家长里短,说的是烟火人生的多般滋味。老一辈和新一辈,传统和现代,古老的亲情观念和都市生存方式,在影片中交错显现。这样的故事,放在今天依然鲜活,类似的戏码,经常在现实中上演。
  老朱和平山都是东方人物,西方的父亲也会“粉墨登场”,来城市看望自己的儿女。意大利电影《甜蜜的生活》由松散的段落组成,其中有一段是男主角马切洛的父亲进城来找他。导演费里尼的镜头流畅,不过十来分钟,就清楚自然地交代出父亲的性格和经历:住在没有夜生活的小镇,从镇上坐火车来罗马要四个多小时;年轻时是个不知归家的男人,擅长对女人献殷勤,掌握一些开香槟和跳舞的技巧。这样的人,跟沉稳得近乎沉默的东方父亲不同。
  儿子带他去夜总会,喝威士忌酒,看歌伎跳舞,听小丑吹奏,这比进城来的老朱和平山的生活要灯红酒绿、丰富多彩。
  影片中,来到罗马的父亲一直笑声爽朗、高谈阔论,但到了后来,他突感身体不适,情绪大转。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中,父辈们似乎都有些迷茫。面对纽约,老朱虽有教堂的塔尖做指引,但还是走着走着迷了路;面对东京,平山不清楚儿子住在市中心还是城郊;面对罗马,在黎明快到来时,马切洛的父亲突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变得不安。这个一直在路上的人,瞬间就忘记了刚过去的快乐的夜晚,他只想赶上五点半的火车,回到小镇,回到家中。或许,父亲的这一晚正是马切洛生活的写照和预演,后者整日声色犬马,到头来不免走向落寞和空虚。
  看起来,电影里进城的父亲大都有些遗憾,不无失落。城市是年轻一代打拼的地方,父辈们更多的是在其边缘行走的人。他们背着不同的往事,带着各自的心事,来到儿女的城市,面对的是意想不到也不想看到的现实。
  (月亮狗摘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那是1945年年初,我们没有任何战场上的消息,也不知道美国人登陆后是否继续推进,不知道苏联人是朝我们挺进还是撤回。我们被困在漫天大雪中,忍受着没有尽头的冬天。  我的衰弱可以从自己身上体会到,也可以从与我同时到达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彼得身上看到。这个既高大又壮实的男孩现在变得老鼠般四肢纤瘦、面色灰白、轮廓僵硬、眼窝凹陷。他就是我的镜子。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干瘪的人还保留着一副洁白的好牙齿。我常常温柔
期刊
我对茶情有独钟,深感里面有中国韵味的成分多;对咖啡一直不敢高攀,觉得那是马克思和巴尔扎克们喝的,只有执鹅管笔,一边写《资本论》和《人间喜剧》,才算相得益彰。自己又没有留那一把好胡子,更不配去喝。  后来想想,这是吝啬心理在作怪,主要原因可能是咖啡太贵,一瓶乌黑的细末要上百元,足够我买一刀宣纸、两袋面粉。  话说我有一瓶速溶咖啡,猴年马月买的,忘记喝了。时间一长,咖啡过期结块了。  那天,我画松树。
期刊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人们抱有这样的烦恼: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工作没有价值,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与同事关系不和……原因各不相同,总之大家都感觉很痛苦。  不过,我希望大家先想想,人原本是为了什么而工作的呢?  也许有人说“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有人说“是为了实现梦想”。  我认为,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的。这个道理,亘古未变。  为了养活自己
期刊
最近重读了一遍《西游记》,读的是叶昼托名李贽(卓吾先生)的评点本。读过原著的都晓得,本书插科打诨、游戏笔墨处俯拾即是,八戒开口,十句有八句足可令人笑,这大概是古典小说中最富有幽默感的一部。所以这次重读很愉快,但在末尾处,却冷不防被孙悟空和唐僧的一段对话深深打动,泪流满面。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终于抵达西行的终点灵山福地,却要过凌云渡——一座独木桥。为何
期刊
兵器谱上,剑为至尊。实际上,剑从来不是士兵的常规配备,它属于将军和君王,是权力的象征。  名剑多产于吴越。铸剑如写诗,是高度个人化的事业,我们不知是谁铸造了那些编钟、巨鼎,但我们记得干将、镆铘,还有他们的儿子眉间尺,这是一个神话般的工匠家族。宝剑超越了古代冶炼技术的极限,在极限之外,最有经验的工匠也只能将成败托于命运,铜与锡凭着绝对的偶然在烈火中炼成明如秋水、削金断玉的利器。这是神秘的、孤独焦虑的
期刊
我们常常遇到这种争论。你和一群朋友去附近电影院观看最新的大片,但每个人对座位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可以预订,大家仍然会对订哪一排争论不休。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深入挖掘了电影院座位背后的科学道理,来帮你在下次争论时获得胜利。  我们有好几种方法可用来决定电影院里的最佳座位。最佳座位的主要标准是有良好的視野,这完全由你的视线所决定。所幸,现代阶梯影院的座位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你在影院的大部分座位上都可以
期刊
某天,狐狸感到非常无聊,甚至有点忧郁,而且身上又没有钱,于是它决定成为一位作家。它说做就做。因为它最痛恨的就是那种经常说要做这件事或那件事,但是从未去实现的人。  它写的第一本书反响很好,得到很高的评价,所有人都向它表示祝贺,并且书很快被译成数种语言——虽然有些地方译得不是很好。  第二本书的反响比第一本的更好。在那段时间里,美国学术界许多知名的教授纷纷热情地撰文吹捧,他们甚至出专著来评论狐狸的书
期刊
有人说,时间能够平息  时间从不曾平息  真正的痛苦不斷增强  像精力追随年纪  时间,考验烦恼  却不是疗治的药品  如果证明能治,也就证明  世上,本来无病  (唐丽光摘)
期刊
犹太裔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松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将持续终生,总共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积极地解决危机就是该阶段的任务。  1.婴儿期(0~2岁):对父母等养育者或初次遇到的外部世界产生“不信任感”是这一阶段的危机。建立“信任感”是这一时期的任务。  2.儿童期(3~4岁):因失败而感到“羞耻”是这一时期的危机。通过练习自己上厕所而养成良好习惯之类的成功体验,从而获得“我也能做到”的
期刊
在与袁绍刀兵相见一决雌雄之前,曹操取得了三个阶段性成果:擒吕布,败袁术,降张绣。  张绣是盘踞在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小军阀,也是曹操第一个要捏的软柿子。事情开始时十分顺利。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大军刚到宛城,张绣立即投降。实施“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策不到半年,就兵不血刃大获全胜,曹操不免有些飘飘然。  结果是什么呢?  张绣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把他打得落荒而逃。曹操最中意的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