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性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我国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其实质就是要改变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把今后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内在效率的提高上。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颇为艰难。
  关键词: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艰巨性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标志着我国不仅重视增长速度问题,而且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里第一次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词语的变化折射出经济发展内涵的重大变化。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朱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表明,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除非有力的政策干预,否则上述矛盾的持续和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最终导致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因此,只有在宏观上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调控,才能实现和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即高质量)又快(即高速度)地发展。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第一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虽然是很多国家的“富国之路”,但是,这条路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而言,已经不可持续。
  1 传统工业化依靠消耗大量的资源,维持规模经济,推动经济增长,而现有资源无法满足经济进一步扩展的需要。相应地。重化工业化明显被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目标,这种不仅对资本要求很高而且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产业。已经不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条件。
  2 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既受到供给的约束,也受到需求的约束。资源耗竭与资源供给的国际依靠约束了可持续增长,同时从需求方面讲,工业化的最终需求是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需求的增长空间减小。从而使需求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3 传统工业化形成的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生了传统制造业特别是资源消耗型、环境消耗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却被发达国家所控制。这种格局造成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再一次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国际利益向发达国家倾斜,而产业的空心化,使发达国家不得不依靠金融手段维持其资金的和经济运转,可以说这种非均衡发展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4 信息化是工业化后的新的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经济史上又一次巨大的革命。由于在新的经济时代中主导要素富裕度的差异,以工业化要素为主的经济已经处于相对不利地位。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注重的是工业化,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信息化的挑战。
  
  (三)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它们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二者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上存在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其次,二者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切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最后,二者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上存在内在统一性。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目前的发展要求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的目标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精神。
  
  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多元复合转型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历史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在激烈地碰撞。充分认识我国经济转型的复杂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应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是多元复合型,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浓缩了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也浓缩了发达国家在其经济社会转型中的问题与矛盾。这些转型包括:
  
  (一)农业社会快速向城市社会转型——城市化
  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近9亿的农村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无论从其规模和速度看,都将是史无前例的。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还有激烈的思想碰撞、观念更新,会引发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与安全、公共服务等问题。
  
  (二)加速工业化,并向信息社会跨越——工业化并信息化
  中国正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型的时期,工业体系基本建立,有着非常强大的制造能力,2009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15.6%,居世界第二。从总体上说,我国工业存在制造业结构轻型化、附加值低端化、核心技术外来化的特点。占优势的工业偏重于加工制造业,在市场相对过剩的供求关系下,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非常紧迫的。
  (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进入攻坚期——市场化
  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比如,政府的过多干预、市场的不开放、不公平和不透明、少数战略性资源价格的非市场化、行政性干预过度、国有垄断现象比较严重,等等。虽然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保持了平稳和有效,但是未完成市场化进程的领域几乎都是涉及根本制度性的领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到了攻坚期。
  
  (四)封闭内卷社会正转变为开放外拓社会——全球化
  中国曾经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制度内,不仅农业的内卷化倾向非常突出,而且,工业发展中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消耗、政府保护的增长模式也在自我强化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但是彻底改变内卷化的社会结构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五)产业追随到产业原创,先导产业决定国力——原创化
  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缺乏产业的核心技术。现有的产业基础大部分是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形成的。由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核心标志之一是产业的引领力和控制力。为此。由追随型产业到原创型产业的转变迫在眉睫,
  
  (六)线性经济转变为循环经济——循环化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种转变要求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意识的改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一)改变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
  妥善处理发展与转变、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关系,在确保经济即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切实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提升。为此,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发展。
  
  (二)改变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模式,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战略重点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需求结构。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着力优化区域城乡结构,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培养有可能、有潜力形成中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是以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为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研发设计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集群发展特征突出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二是以劳动密集和产业配套优势为基础。同时具有较大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等竞争优势提升空间的产业:三是具有显著的市场和生产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具备技术、管理和经营上的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四是由于技术重大突破或全球范围打破技术瓶颈,形成新的技术平台和发展机遇的产业,以及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由国家直接大量投入支撑的产业。对这样一些产业,增加政府在共性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强化政府整合科技资源和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作用,加快构筑基础性、共用性的技术平台,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中高端的竞争力,构建我国产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
  以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切实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挖掘基本保障拉动消费的潜力,应重点解决基本保障覆盖面窄和地区间、职业间待遇不公平的问题,应优先保证五项“人人享有”,即免费的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少量收费的基本卫生保健、适当的住房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安排。
  
  (四)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根本动力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制度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新模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从这个意义上看,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层次的提高,而且标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迈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其他文献
摘要:产业集群治理是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跨区”行为,各主体对产业集群进行的管理、指导和服务要求不同行政区域协调一致,因此“跨区联动”是其重要选择。本文对产业集群“跨区联动”治理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和梳理,明确了建立“跨区联动”的视角与关键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 跨区联动模式 综述    一、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评述    (一)古典区位理论对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
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趋紧,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日趋恶化,通过金融、贸易等多种传导机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企业效益、财
化学是在初三年级才开设的一门理科学科,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就是学习化学的概念和内涵。在高中阶段,学生才开始真正深入了解化学,并且逐渐学会在实验的基础上来研究和分析化学
一、2008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支援抗灾保煤、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趋紧的形势下,全区经济总体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2008年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继续较快增长  2008年我区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明显的
摘要: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排球比赛对双方队员身高、力量、弹跳和技战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二传手作为比赛中进攻战术的主要组织者,是全队的核心,其所具备的专项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排球队战术水平的高低和战术质量的优略。少年作为我国排球运动的重要后备力量,决定了我国排球运动的未来。因此对少年二传手应具备的专项素质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少年;二传手;专
目的:探讨和研究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过程和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总有效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但仍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价值难以实现、土地承包权流转有待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混乱、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紊乱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产权改革    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
一、改革开放以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产业结构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改革的深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逐渐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可能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思想认识和政策方面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例如,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摘 要】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科目教学的地位逐渐上升,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对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开展好中职计算机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好这门技术,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反思的内容。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