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武器不太“冷”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战争,大家不禁会想到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场面。自打有人类文明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每次大规模战争的背后,留给人们的总是失去亲人的心灵创伤,以及满目疮痍的家园。因此,人们对战争的概念就是——毁灭,好像只有消灭敌人,除掉对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战争。但是今天,随着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都希望杜绝流血事件的发生,而非致命武器恰恰有可能满足我们美好的希望。
  古人就会使用
  说到非致命武器,你不要以为它们是近年来才出现的高科技武器,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使用它们了。当时最有名的“非致命武器”非蒙汗药莫属,不论是在小说还是影视剧里,蒙汗药大多都是歹人惯用的伎俩,然而它的效果和当今非致命武器的定义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巧合——非致命武器又称“失能武器”,是一种使人和武器失去作战能力,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死亡和永久性伤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财产和环境不良损害的武器。
  除了蒙汗药,古人还发明了许多非致命武器:绊马索、抛网……这些阻挡对方却不会致命的武器,都在失能武器的范畴内。
  对付骚乱的利器
  到了现代,真正让非致命武器走上兵器舞台的人来自美国,名叫安东尼·辛尼。当时,他作为军事指挥参与了美军在索马里的军事行动,然而行动并不顺利,因为美军面临的是各种抗议、抢劫和骚乱的普通民众,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美军士兵手中的常规武器显然派不上用场。
  于是,安东尼·辛尼搜罗了一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非致命执法利器。“粘连泡沫”,是一种能将嫌疑人粘到地上的喷射物质,令对方丧失行动能力;“带刺手榴弹”,爆炸后形成橡胶碎片,带来威慑的同时却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蒺藜”,一种带刺的物体,能够刺穿轮胎阻止车辆强行通过……正是由于这些杀伤力极低的“小玩意儿”,美国国会最终启动了一项计划——“非致命武器联合开发计划”。
  从化学到食物
  在美国大力发展非致命武器的同时,世界各国也在加紧研制,这使得非致命武器的种类和材料变得更加多样起来。就拿催泪弹来举例,你可能压根儿想不到它的制作材料有多丰富。
  催泪弹最开始使用的材料是一种化学物质——CN(苯氯乙酮),它不仅能够引起人的上呼吸道产生刺激,还会造成皮肤表面的刺激,接触到它的人会感到刺痛难忍。然而这种痛苦的感觉只能持续3分钟,不足以让暴乱的人群丧失破坏行动力。军械师接下来又将催泪弹的材料换成了CS(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它能使人的失能时间延长到10分钟,足以保证反恐部队疏散人群,制服暴徒的了。不过CS也并没有在催泪弹的宝座上坐多久,因为使用CS之后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不小的污染,这可违背了非致命武器的基本要求。
  最终,卧薪尝胆的军械师研制出了一种非化学催泪弹OC——它是辣椒油树脂的缩写,通俗点说就是辣椒面儿。OC和水或油混合后便成为了当下最常用的催泪武器。
  只会打疼人的子弹
  面对骚乱的人群,催泪弹的确能发挥不小的作用,不过一旦遇到持有武器的恐怖分子,催泪弹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时,我们只能通过远程打击武器来对付目标,这一类武器被称作是动能打击武器,借助子弹发射带来的动能使恐怖分子失去反抗能力。在反恐队员手中常见的动能打击武器是橡皮子弹和塑料子弹。
  不过,随着这类子弹的使用,军械师们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使用橡皮或塑料子弹的时候,对于距离的要求十分苛刻。一旦射击距离过近,动能打击武器就会彻底变成杀伤性武器。于是,军械师又研制了一种不会造成伤亡的动能打击武器——环翼射弹。这种武器的形状看起来就像甜甜圈,配上专用的发射装置,它打击到人体的时候只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却绝对不会致命。那种感觉就像是沙包打在人的身上,让你只想躲开。据说,在非常近的距离用环翼射弹打击人的头部,也不会造成伤亡。
  “电”不只是家用
  电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能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却又常常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触电的伤害。军械师正是利用了它的第二个特点研制出了非致命武器——电击枪,就是我们提到过很多次的泰瑟枪。激发时,泰瑟枪利用压缩气体弹匣发射2个钩形电极,当电极遇到人体目标时,会通过神经系统闭合2个电极之间的电路,形成电压。这样就能使目标丧失活动能力了。
  失能武器也玩高科技
  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在武器界中更加炙手可热的,是那些以往只能在科幻片中见到的激光炮和粒子炮等定向能武器。说到这里,你不要错误地把这些武器同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混为一谈,军械师们更愿意把它们应用在非致命作战上。其中,炫目激光器便是最好的代表。
  军械师将激光的能量控制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只利用它产生的炫目、闪光等效果,造成目标的暂时性视力减弱,丧失移动和武器瞄准等能力,从而被制服。
  定向能武器
  定向能武器利用激光、粒子、微波等能量,产生高温、电离、辐射、声波等综合效应,采取束的形式向一定方向发射,用瞬间的高强度能量来摧毁或损伤目标。
  尽管现在主导世界战争的武器仍然是杀伤性武器,但我们相信,随着非致命武器的发展和进步,未来战争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战场上的伤亡也会越来越少。
其他文献
【导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种战斗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不少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有一款战斗机,或许很多人对驾驶过它的“飞虎队”有所了解,却对其本身却不了解。但是,在二战早期,这个家伙可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战斗机”,在盟军同法西斯的对抗中功不可没,它就是P-40。  【小贴士】飞虎队  这里说的飞虎队是二战时期来自美国的一支队伍,是由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在1941年成立的空军部队。因为成
期刊
嘿,我知道你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军迷,你对每一样超级武器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不过,对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这个疯狂的机构,你了解多少?它都有哪些疯狂计划?作为骨灰级军迷的你,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些了吧。  。  神秘机构真相  高级研究计划局?没听说过,试飞过B-2隐形轰炸机的51区倒是如雷贯耳!咳咳,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喽,要是没有高级研究计划局,就根本没有什么先进武器被拉到51区进行试验!
期刊
奥运村我们都熟悉,可是有谁知道阅兵村?又有谁听过阅兵村里的精彩故事?这个国庆虽然没有阅兵,但小编决定带大家穿越回去,一起扒一扒阅兵村里发生的那些事儿。  【小标题】神秘集结地  为了庆祝国庆日或战争纪念日,世界各国都有阅兵的惯例,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要是有什么新装备或者新组建的部队,也会接机露个脸。可是这么多受阅的军队和装备,人住哪,装备放哪?另外,都说中国的阅兵是最整齐最壮观的,他们到底是在哪里练
期刊
【引言】  一提到狙击步枪,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巴雷特”这种威猛粗壮,尽显硬汉本色的重型狙击步枪。很显然,射程与威力并重的“大狙”正是当前狙击步枪的主流。不过,一个刚出道的枪界新手却想反其道而行之,从另一个角度去挑战“狙击枪王”的宝座。  独辟蹊径的“山猫”  这个想要成为新“狙击枪王”的“初生牛犊”,是来自匈牙利的GM6“山猫”,它2010年才在武器展上第一次与世人见面。虽然“山猫”的口径也
期刊
【引言】  一场海战结束,敌军仓皇逃窜,这正是乘胜追击,将敌人一网打尽的大好时机。  可是,如果偏偏这个时候舰队的燃油即将耗尽,弹药所剩无几,就连食物也支撑不了几天,那该怎么办?莫非调头返回军港补给,放弃大好战机?  别急,“救星”马上就到!你很快就会看到,舰队在一个神秘小伙伴的支援下,会怎样原地“满血复活”!  要问这个小伙伴是谁?它就是舰队的移动补“血”站——补给舰。  补给舰早年那些事  补
期刊
破门要用霰弹枪,执行城市作战的特种兵都知道这个道理。在过去,执行任务的特种小分队中总会委派一个人专门携带霰弹枪,在需要配合时,这名士兵就要冲到障碍物前,彰显霰弹枪的威力。尽管多带一支枪也不算太大的负担,可使用起来麻烦,对团队配合的要求也比较高。现在,有了M26模块化霰弹枪系统,问题就简单多了。  新生代新创意  M26模块化霰弹枪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一个并不缺少霰弹枪的年代。那时候的雷明顿、A
期刊
飞机打仗射激光?这恐怕是《变形金刚》里“红蜘蛛”才有的本事吧。不过,随着各国对激光技术越来越重视,已经有不少战术激光武器走下图纸,来到军队中一试身手了。这不,长着一只“大鼻子”的YAL-1A导弹拦截机就自豪地宣称:“发射激光这种事情,咱也会!”  看它这架势,科幻电影中激光对射的场面是不是用不了几年就会在现实中上演了?  出身“平民”不平凡  YAL-1A是美国空军机载激光项目(简称ABL)的试验
期刊
坦克号称“陆战之王”,而履带就是“王者”的双腿。有了履带这样可以无限循环的轨道,不论是松软的沙地,还是崎岖的山路,坦克都能稳稳当当地一往无前。但是,履带作为坦克的软肋,也是敌人最想攻击的部位。万一履带断了,坦克就会失去良好的机动性,它有什么办法可以逃出生天吗?接下来,小编将为你揭开坦克战伤自救的秘密。  倒霉的履带  履带像一条柔软的铁轨包囊在轮胎外,一门心思为坦克传递动力,四处开路。但它自身却不
期刊
2007年9月一个平静的午后,在俄罗斯境内一片荒废多年的郊区上空,刚刚掠过的轰炸机还没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一声震耳的巨响便轰然传来。大地开始颤抖,爆炸产生的气焰像蘑菇一般在空中盛开,随之一座4层高的楼房在火光中顺势倒下。  这其实只是一枚新型常规炸弹的空投试验,可当摄像机将这一幕播放出去之后,那朵只有在核爆才能见到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而那枚尚未透漏型号的常规炸弹也因此得了一个霸气的名字——“炸
期刊
1997年6月,一款新概念手枪在美国战略协会轻武器年会上劲爆亮相,轰动全场。不过,它的“劲爆”并不在于什么奇特花哨的外观,而是——它的射速居然高达每分钟4.5万发!  专家们面对这支手枪制造出的惊人弹幕,忍不住送给它一个绰号:“金属风暴”!没过多久,这场“风暴”便吹遍武器界,悄然引发了一场枪械理念的革命。  一只乌贼引发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当时,澳大利亚枪械爱好者迈克·奥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