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流通过度的时代,所有菜系之间的壁垒都被打通,然而有一些气质是无论如何也打通不了的,这就如同老舍与张爱玲的区别一样。
在北京,能吃到不少有名有姓的上海菜,然而调子已经为着北京而改变,都是一派花样年华,似乎每一家都穿着旗袍,把长安街都当成外滩,婀娜着,菜的份量一小碟一小碟,前菜是烤麸、糟钵斗、熏青鱼和草头,少不了一份晶莹颤微微的海派红烧肉,如果是螃蟹季,定然会有大闸蟹,主食则是蟹粉小笼、生煎和葱油面,经理往往也是上海人,打扮的有点老克拉,西服领带,笑语盈盈,服务员虽然是北方人为主,却也调教的温婉细腻,恍如江南。
这却并非我所理解的上海菜。在一个流通过度的时代,所有菜系之间的壁垒都被打通,然而有一些气质是无论如何也打通不了的,这就如同老舍与张爱玲的区别一样。
上海菜中有一种“过小日子”的精巧,张爱玲这么写上海吃食:“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着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
而北京菜则有一种“什么都不吝”的大气,汪曾祺这么写北京烤肉:“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蹬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
北京的美食没有严格的“时令感”,这是由于气候和物产决定的。上海则还好,刚出了正月,是春笋和蚕豆,以此为原料的必然是腌笃鲜,所谓“腌”就是咸肉,而“鲜”自然是鲜肉,“笃”则是上海话里—个特有的说法,意思是“小火慢炖”。三月里就是各种蔬菜,典型的是水中八仙:茭白、莲藕、南芡、茨菰、荸荠、水芹、红菱、莼菜:四月清明前后是江鲜,河豚、刀鱼、鲥鱼,尽管这些鱼往往江苏境内产的最佳,但是上海人对河鲜的感情也如奶汤河豚的奶汤一般深厚;五月端午则是大黄鱼,六月有虾子和六月黄,八月大闸蟹,冬天就是各类煲菜。
我每每去上海,也会找一些小弄堂里的小菜馆,最经常去的阿山和保罗,都是家常小菜,也会排队去吃小杨生煎和南翔小笼,最市井的往往最真切,那是肉贴着肉的快感。而在北京的上海馆子里乖巧的点菜,感觉隔着一层内衣,外面还有外套,还有棉衣。即便都是连锁,在北京的上海菜也往往改了做法,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变得清淡,在上海,不少菜都是用菜籽油,这样油香浓重,在北京也难做到这一点。
默默变化的菜品还有许多,为了符合北方人的口味,炒菜里默默地增加了大葱,煎鱼默默裹上了面粉,腌笃鲜里默默地出现了莴笋,草头默默换成了鸡毛菜,该用老抽的地方默默换了酱油的牌子,原本改用两勺糖默默地改成了一勺。
我最喜欢的上海菜是草头圈子,这道菜我在北京没有吃过,只在上海尝过。如果刨根问底,这才是最草根的上海菜代表作(另外一个是虾子大乌参)。所谓圈子,就是指肥肠,并且特指肛门附近的部位,如同陕西话中的葫芦头。这道菜成名于老正兴,圈子与草头,就如同绿肥红瘦,就如同红袖添香,端的是互相搭配,一个油腻,一个吸油。许多人对这道菜不感冒,但是好吃。北京菜中与此相对应是卤煮小肠,异曲同工。
一个地方的美食只有融入当地的市井生活,才觉得有趣。如果是在上海,弄堂里有细致的中年女人,手里菜篮里有鲜得金黄的小黄鱼,如果小黄鱼够大,就清蒸了吃,小黄鱼太小,就油炸了吃;有碧绿青菜,如果蚕豆上市,还有一小把蚕豆;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蹄膀,加入一小把黄豆,再加入喜爱的咸肉(如果有火腿就更好了),拿砂锅炖成一锅蹄膀汤……菜香味在里弄里传来,而我们坐在弄堂里的小馆子里,夹起一口草头圈子,配上一点温好的黄酒。
在北京,能吃到不少有名有姓的上海菜,然而调子已经为着北京而改变,都是一派花样年华,似乎每一家都穿着旗袍,把长安街都当成外滩,婀娜着,菜的份量一小碟一小碟,前菜是烤麸、糟钵斗、熏青鱼和草头,少不了一份晶莹颤微微的海派红烧肉,如果是螃蟹季,定然会有大闸蟹,主食则是蟹粉小笼、生煎和葱油面,经理往往也是上海人,打扮的有点老克拉,西服领带,笑语盈盈,服务员虽然是北方人为主,却也调教的温婉细腻,恍如江南。
这却并非我所理解的上海菜。在一个流通过度的时代,所有菜系之间的壁垒都被打通,然而有一些气质是无论如何也打通不了的,这就如同老舍与张爱玲的区别一样。
上海菜中有一种“过小日子”的精巧,张爱玲这么写上海吃食:“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着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
而北京菜则有一种“什么都不吝”的大气,汪曾祺这么写北京烤肉:“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蹬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
北京的美食没有严格的“时令感”,这是由于气候和物产决定的。上海则还好,刚出了正月,是春笋和蚕豆,以此为原料的必然是腌笃鲜,所谓“腌”就是咸肉,而“鲜”自然是鲜肉,“笃”则是上海话里—个特有的说法,意思是“小火慢炖”。三月里就是各种蔬菜,典型的是水中八仙:茭白、莲藕、南芡、茨菰、荸荠、水芹、红菱、莼菜:四月清明前后是江鲜,河豚、刀鱼、鲥鱼,尽管这些鱼往往江苏境内产的最佳,但是上海人对河鲜的感情也如奶汤河豚的奶汤一般深厚;五月端午则是大黄鱼,六月有虾子和六月黄,八月大闸蟹,冬天就是各类煲菜。
我每每去上海,也会找一些小弄堂里的小菜馆,最经常去的阿山和保罗,都是家常小菜,也会排队去吃小杨生煎和南翔小笼,最市井的往往最真切,那是肉贴着肉的快感。而在北京的上海馆子里乖巧的点菜,感觉隔着一层内衣,外面还有外套,还有棉衣。即便都是连锁,在北京的上海菜也往往改了做法,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变得清淡,在上海,不少菜都是用菜籽油,这样油香浓重,在北京也难做到这一点。
默默变化的菜品还有许多,为了符合北方人的口味,炒菜里默默地增加了大葱,煎鱼默默裹上了面粉,腌笃鲜里默默地出现了莴笋,草头默默换成了鸡毛菜,该用老抽的地方默默换了酱油的牌子,原本改用两勺糖默默地改成了一勺。
我最喜欢的上海菜是草头圈子,这道菜我在北京没有吃过,只在上海尝过。如果刨根问底,这才是最草根的上海菜代表作(另外一个是虾子大乌参)。所谓圈子,就是指肥肠,并且特指肛门附近的部位,如同陕西话中的葫芦头。这道菜成名于老正兴,圈子与草头,就如同绿肥红瘦,就如同红袖添香,端的是互相搭配,一个油腻,一个吸油。许多人对这道菜不感冒,但是好吃。北京菜中与此相对应是卤煮小肠,异曲同工。
一个地方的美食只有融入当地的市井生活,才觉得有趣。如果是在上海,弄堂里有细致的中年女人,手里菜篮里有鲜得金黄的小黄鱼,如果小黄鱼够大,就清蒸了吃,小黄鱼太小,就油炸了吃;有碧绿青菜,如果蚕豆上市,还有一小把蚕豆;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蹄膀,加入一小把黄豆,再加入喜爱的咸肉(如果有火腿就更好了),拿砂锅炖成一锅蹄膀汤……菜香味在里弄里传来,而我们坐在弄堂里的小馆子里,夹起一口草头圈子,配上一点温好的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