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慢的艺术。意思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等待。因为教学内容有难易、学生思维水平有差异,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适时的等待。
  何时等待,等待多久,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在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操作、需要内化时,教师应该耐心等待,有时哪怕是十几秒钟的时间,学生都有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等一等,让学生先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总想让孩子快些回答问题,他不管孩子怎么思考,还要不要思考,要的是立即说出答案并给他评价了事!”这句话显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关注学生思考过程的重要性。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要有一个等待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哪怕少数学生已经想出答案,也要给其他学生思考的时间。当数学问题有多种解法需要择优时,当学生理解某个问题有偏差需要纠正时,教师都应该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想。
  【案例1】
  新版教材把三年级上册的《有余数的除法》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且新增了一道例6。
  例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教师在抛出这一问题后,学生先分析“知道了什么”,此时已经有少部分学生想到了结果,但多数学生还在酝酿中。
  师:请小朋友们静静地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解答方法。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用到画图、文字表示与列式解答这三种方法解决问题,其中列除法算式解答的人最多,约占半数,用文字表示的人较少。因此教师在反馈时着重分析画图法与列除法算式这两种,而且除法算式各部分含义又可与图对应。
  通过展示部分学生的解答方法,共同分析,学生都能认识到用画图、文字表示的方法很形象,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小旗数量多就不适用了。从比较中不难看出列除法算式最简洁,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看余数。
  本课是《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问题的难度不大,如果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解答,差别只是方法的不同与做题速度的快慢。旧版的教材中,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都是安排在练习中,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直接就请列除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解答思路,其余学生听一听,说一说,对学困生而言较难理解并掌握。本案例中尽管在教师抛出这一问题后已有少数学生能直接解答,但教师依然耐心地等一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在反馈时沟通了每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结合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让学生自主感受各种方法的优劣,体会用除法解决问题最简洁。从图到算式之间有了过渡,这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帮助。
  二、等一等,让学生先交流
  课堂不应该只有教师的一家之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课堂上的交流当然不是毫无目的的谈天、闲聊,而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围绕教学主题及其相关问题,在“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解决”等方面,相互之间所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及沟通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案例2】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2:有多少个圆点,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还特别突出了数感的培养。整个例题分4个层次,以下是第二层次的教学过程——用计数单位“百”去圈(数数)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先呈现点子图和问题,学生感觉点子密而多,这个数应该较大。学生估计比100多。接着请学生圈、数,要求让人能一眼看清有多少个圆点。约三分之二学生的圈法如图1、图2,约三分之一学生的圈法如图3。
  教师在这里等一等,安排了同桌互相交流圈法的活动。
  师:先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圈的?有多少个圆点?
  学生都很热烈地与同桌交流圈法。
  在同桌间的交流结束后,接着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先一百一百地圈,再十个十个地圈,还剩下5个。一共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师:有几个一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生1:2个一百,3个十和5个一。
  生2:我也是先一百一百地圈,再圈30,剩下5个也圈起来。
  生3:我是十个一圈,剩下5个,合起来也是二百三十五。
  师:这三种圈(数)法,每种都能正确地数出圆点的个数,你们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4:我喜欢第一种圈法,因为能一下子就看清有多少个圆点。
  生5:我喜欢第二种圈法,圈起来快,看得清楚,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大多数学生表示赞成。
  师:刚才不少小朋友选择了第三种圈法,现在为什么喜欢的人变少了?
  生6:看过去眼睛很花,一下子看不清有多少个,还容易数错。
  生7:圈的次数太多了,我刚才就比别人数得慢很多。还是先一百一百地圈好。
  在这个案例中,例题第二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用计数单位“百”去圈(数数)的过程,意在巩固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为学习数的组成做铺垫。学生在估计出比100多以后,开始圈、数,结果有人数得又对又快,有人数得慢且错误多。教师为此特意安排两次交流。第一次是同桌交流怎样圈,互相了解各自的圈法。这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同桌的圈法与自己的相同还是不同,他是怎样想的,为全班交流、优化数法做好准备。第二次是全班交流怎样圈,让学生体会当圆点个数多于100,又不超过1000时,用“计数单位“百”去圈(数数)的方法好。通过两次交流、比较,突出了教学重点,效果较理想。   三、等一等,让学生先操作
  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可见操作对小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学的学习同样需要学生适时的动一动手。
  【案例3】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有趣的搭配”一课时,教师安排了如下操作环节。
  明明有5件衣服。黄衣、蓝衣两件上衣,粉裙、蓝裤、紫裙三件下装。明明问: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为一套,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并操作。
  师:先想一想,明明的衣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动一动手,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同桌间交流后,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来用教具进行演示。
  生1:我先选择了一件黄衣,分别和粉裙、蓝裤、紫裙三件下装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然后用蓝衣分别和三件下装搭配,也有3种搭配方法。3 3=6,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你问问小朋友们同不同意你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2:先选择一条粉裙和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再选择一条蓝裤和两件上衣搭配,也有2种搭配方法,最后用剩下的一条紫裙和两件上衣搭配,也有2种搭配方法。2 2 2=6。
  师:先确定上装再选择下装,或先确定下装再选择上装,这两种搭配方法虽然顺序不一样,但衣服搭配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6种,有没有7种、5种的?你喜欢这两种搭配方法吗?这样搭配有什么好处?
  生:只要我们按一定的顺序去搭配,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先思考明明的衣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动手用学具来摆一摆,然后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解说,每位学生都经历想、摆、说的过程。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经过思考、操作,厘清思路,先确定什么再确定什么,理解能力弱的学生也找到了方法。同时为后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各种搭配方法记录下来做好铺垫。虽然费一些时间,但思考、操作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与思考的过程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这是教师满堂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样的等待显然是值得的。
  四、等一等,让学生先更正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妨先等一等,给学生有一个自行更正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试着自己改正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
  【案例4】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不少学生喜欢用(长 宽)×2这种方法计算周长,因为计算方便,但经常有学生会把小括号漏掉,其实他们仍然先算长加宽的和,只是觉得“( )”加与不加都没关系。也就是学生对四则运算的顺序的理解还不到位。于是在碰到类似的判断题时——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6 4×2——部分学生就会毫不犹豫地打“√”。
  师先问打“√”的学生: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6 4=10,再乘2等于20。
  教师没有马上否定这个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请其他学生发表看法。
  生2:这个算式应该先算4×2=8,再算6 8=14。所以是错的。
  不少学生赞同他的看法。
  师:6 4×2算出的是什么?谁能试着用画图来解释?
  生3:算出的是两条宽与一条长的和,还少一条长,6 4×2不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4:要么给6 4添上括号,要么再加6,这个算式就对了。
  学生表示理解。
  案例中教师通过等一等,把四则运算顺序渗透在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既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意义的理解,又加深学生对“先算小括号里的”这一运算顺序的理解。可见,在面对学生做错的题时,等一等,不仅能从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且最终的效果,较之直接讲评更是事半而功倍。
  人的成熟和成长是个过程,过程的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就是要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一些与人合作交流的机会。当然教师在等待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等”出学生学习的乐趣,“等”出教师教学的精彩。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 315400)
其他文献
<正> 我屡用民间验方收鸡草(又名铺地蜈蚣Lycop-odium cernnum L.)治疗烧、烫伤,效果良好。用法:用鲜收鸡草250克,煎水温洗患处,每天2~3次。另用鲜收鸡草放瓦上烧炭,研末,若创
期刊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是制约宿迁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宿迁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强化企业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全体员
本报讯(记者王发枝张朝晖15日福州报道)今天是福建“两会”结束的第一天,福建省政府召开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省长习近平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做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论述,他强
报纸
<正> 笔者应用先师之验方,治疗汗斑数例,方法简便,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一、药物组成:硼砂、硇砂适量(研末备用),鲜黄瓜蒂数个。二、用法:用鲜黄瓜蒂蘸硼砂、硇砂粉末擦患处
目的 探讨喉罩在小儿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50例2014年6~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吸入麻醉+喉罩)和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教学与学科群,却日益显现出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学理纵深性差、就业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本文从梳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历
<正> 腹诊属于中医切诊法之一,又称切腹或按腹。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医家的腹诊经验,并通过亲身实践,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将腹诊法与辨证论治密切结合,大大丰富和
<正> 漆性皮炎,中医称为“漆疮”。笔者采用民间验方治疗9例,分别在2~5天内治愈。药物及用法: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后,煮沸取滤液待稍凉后,用毛巾蘸药液浸
期刊
文化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筑文化史课堂,促使学生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应通过引入多元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文化史问题、鼓励学生触
调味品酱油已被广泛使用,其生产厂家多位于亚洲地区。我国的年产量已超过500万吨,人均消费3.7kg,但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低。欧美地区多喜欢日本的高盐稀态酱油,因此我国酱油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