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风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历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7-0037-04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高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由此可见,高校大力抓好学风建设,既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当前独立学院学风现状
  为了解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状况,科学地提出解决方案,本文对湖南某高校的学风建设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整体学风状况、学习目的、学习状况、课程设置,学生对教学条件、日常管理与教育的评价等。本次调查中,研究团队面向1000名独立学院学生开展学风调研,涉及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0份,回收率为96%。
  整体来说,当前独立学院学生自我评价学风总体情况良好。学生认为学风很好的占比12%,较好的45%,而认为较差的只有5%;独立学院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目标较为明确和切合实际,67%的学生选择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也为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打下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有48%的学生抱有顺利拿证的目的,也有少数同学是基于家长的意愿或者身边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进一步激发的[2]。
  从学生的专业兴趣来看,60%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尚有34%的同学选择“一般”,以及6%的同学不感兴趣;学生对专业充满信心的只占1/4,还有19%的同学认为专业前景渺茫或者没有任何想法。这对考生专业选择性较为灵活的独立学院来说,意味着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专业观念,高校在专业介绍、专业导学等方面还需要加强。专业兴趣的激发以及专业信心的树立,对加强学风建设应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状况方面,22%的学生没有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时长超过2小时的只有19%;在课堂上,只有19%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讲做笔记,53%的学生能基本集中注意力,23%的学生经常心不在焉;65%的学生能做到不缺课,24%的学生平均一周要缺1—2节课。可以看出,同学们的空闲时间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到学习当中,上课的状态也不佳,缺课的学生比例相当大,小部分同学缺课的节次较多。
  在学生对部分教学情况的评价方面,有66%的同学认为开设的课程较难,只有6%的同学认为课程很难;在教学条件上,13%认为很好,43%认为较好,而认为一般和不好的所占比例为44%;在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方面,只有17%的同学认为很好,52%的同学认为较好,28%的同学认为一般。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难度比较合理,而在教学条件和教师教学水平方面,高校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群体能解决的,需要在政策设计、教师管理、课堂管理、思想引领、教育引导等诸多方面共同发力。当前学风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抓学风重点不突出;二是全员育人机制尚需健全;三是学术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学生“好学”“乐学”的局面没有形成。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制度还需进一步规范完善。一直以来,独立学院出于对学校声誉、安全稳定、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在课业设计、课堂管理、学生毕业等方面显得有心无力。高校可在建立健全课堂管理办法、教师评价办法、严把学生毕业关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二是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灌输式的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出现无所适从、放松要求的现象,自然做不到主动学习。当然,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树立,也取决于高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包括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三观等[3]。
  (一)坚持德育为先,以德育端正学风
  高校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好党团组织和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示范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生党建带动学风建设,将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学生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助理班主任制度与学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各院系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將其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表现放到突出位置重点考察。此外,高校应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严格自律,笃信诚实,营造“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二)深化教学改革,以制度引导学风
  高校应严格实行取消毕业前补考、重修等制度,严格落实学籍预警机制,科学修订学生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办法、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学生综合考评办法、学生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高校还应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指导、校内系统学习与校外社会学习、专业学习与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教材选用以及教学进度安排时,教师要形成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生的课程实习、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依托教师队伍,以教风带动学风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将管理督促的“被动”方式,转变为教育引导的“主动”方式;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做到分类教育引导,因材施教,要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按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课堂纪律管理,严格考勤,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严肃批评,确保课堂教学秩序正常进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就业指导等形式,引导学生合理、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切实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增强主动学习意识[4]。
  (四)加强日常管理,以管理促进学风
  高校应严格制定学生请批假规定及学生旷课处理规定,对未经批准免听而不到课、擅自离开学校或实习地点的、超假等旷课行为的学生,按规定严格处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以提高课堂出勤率为切入点,建立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工勤老师五级课堂监督网络,加强对学风建设的检查指导;要严抓考风,以考风促学风,认真做好考纪巡视及考务管理巡视工作,加大对考场的巡视和检查力度,同时做好监考人员选拔和培训,防范考场违纪和舞弊现象发生。
  (五)营造有利环境,以氛围孕育学风
  高校应通过加强班级建设,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大力开展班级学习帮扶活动、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等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班级活动,以优良班风促进学风建设,通过调动各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创新实践和文体活动,成立英语学习小组、考研小组、文学阅读小组等各类学习小组,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5];通过开展“优良学风寝室”评比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舒适的寝室环境。高校还应利用校园文化引领学风,大力开展各类学术科技和人文讲座,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活品位。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以专业、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等活动,着力构筑丰富的学生学习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应建立学院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学院领导担任学生班级班主任或指导学生党支部,指导学风建设,经常与上课教师保持联系,深入学生寝室和课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建立评估体系,以典型示范学风
  高校应将学风建设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工作考核体系,通过学生早自习出勤率、到课率、内务卫生合格率、考研率、课程及格率、英语通过率、就业率、考试违纪率、日常违纪率等指标定性定量地评价学风建设情况,营造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学习环境。学院应着力推出一批思想健康向上、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优良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广交流经验,使其产生榜样、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学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评先评优活动。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通过开展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挂牌等措施,增强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榜样作用、工作上的表率作用,带领本班全体同学做优良学风的建设者、推动者、受益者。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现要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作为考核和提拔干部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5):4-10.
  [2] 张涛.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國成人教育,2009(11):44-45.
  [3] 孟庆铂.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原因分析及教学改革方略[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73.
  [4] 王艳.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7.
  [5] 孟皓. 对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社会学思考——以津桥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例[J]. 价值工程,2015(03):327-329.
  (荐稿人:田美玲,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大自然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延续的基础与保障,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新冠肺炎疫情将大众的视线再次拉回到人与自然何以相处的传统命题上。本文试图从英国人类学家英格尔德提出的“栖居视角”出发,以生物与环境的动态协同弥合自然与文化的分裂阻隔,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背景下,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期刊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由专业转向专业群的变化,本文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为例,探讨了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建群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举措。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通过不断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對外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发挥侨乡优势,探索出具有侨乡特色的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既是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检测,也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助力器,更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的加速器。本文在阅读大量关于模块化教学文献的基础上,理解模块化教学的内涵,根据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要求,对旅游英语视听说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探析,从而为高职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和参赛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基于多个乡村的田野考察,回答在当下乡村主体外流、共识虚浮且媒介乡村化的条件下,共同体建构的可能性。本文认为,根据情感传播与乡村共同体建构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面对面的乡村共同体自然形成、主体外流条件下共同体衰落以及媒介化乡村共同体的重塑。文化唤醒、平台建构和形象建构是乡村“弥散性受众”重塑共同体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弥散受众;情感传播;乡村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学贫困生群体考研动机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江苏大学贫困生群体为分析样本,通过调研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掌握翔实数据,展开对江苏大学贫困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将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严密的归纳论证,指出当前大学贫困生群体的考研动机,并就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大学贫困生群体的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大学贫困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的探索需要提高普惠性资源的供给效率与保教质量并举。本文通过跟踪调研的方法实证分析西安市15所三等级普惠性幼儿园的保教状况,总结得出西安市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目前存在教师互动质量不高、幼儿主动性发挥有限的特点。社会支持力量是西安普惠性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建立良性运行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社会支持合力推进新时代儿童保教质量的提升;利用新时代“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云助力、人
期刊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出现了难以适应城市生活、难以胜任岗位要求、难以实现自我提升,幸福感相对偏低的“三难一低”现象。广州开放大学(原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下称“学校”)以教学改革为依托,以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多方协同机制下开展面向新时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四方联动,双证融通,能力学历双提升”的继续教育模式,是全国开展农民工
期刊
摘 要:安徽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传统的财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育人环节,始终突出诚信教育主题,不断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引导树立诚信理念,自觉提升诚信品质,不断涵养诚信修养,培养出了许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优秀财经人才。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以南疆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医学院校——新疆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100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778人,男生225人;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测试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发现,样本中男生BMI指数总体高于女生,女生低体重人数比例较大;肺活量方面男、女差异不大;50m跑女生总体好于男生;从800m/
期刊
摘 要:因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购买力也随之增长,导致了大量物品闲置。为缓解大学生闲置物品较多、缺乏再利用途径的问题,开发“闲置易享平台”,可实现物品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及挖掘物品资源的二次价值,从而达到物品资源利用最大化。针对现有的二手交易平台存在交易率低、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目标用户为大学生的二手交易平台——“工师闲置易享”平台,阐述创建平台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