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中的理性与感性思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个不太提得上桌面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学生总会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生成一些与文章主题不一致的想法。这些想法常常会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有时还会影响营造得很好的课堂气氛;但是,有一点笔者还是很清醒的,那就是遇到学生生成的这类问题时,不要轻易责怪学生的奇谈怪论,而是要深入思考学生此类思维背后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带着这样的思路,有时在教学中还真的有所突破。
  《囚绿记》课文的主题在这里不赘述,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的“古怪”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几次三番被不同届的学生提及:“囚绿”是不是不人道(作者都说自己自私了)?绿色是生命吗?
  不能说学生的思考没有理由,我们不妨来捋一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古怪”问题背后的理性思考
  笔者起初听到这些问题时,颇感意外,同时又反思为什么以前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反思的结果还是令人欣喜的,因为笔者发现这是自己教学理念进步的结果——如果课堂上过于专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与发言的机会,还能听到学生的这些古怪的问题吗?同时,笔者发现,这也是令人沮丧的——这么一篇富有寓意的文章,怎么就读出了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也太理性了吧?因为学生是这么说的:
  作者自己“囚绿”为题,说明他的动机就不纯,而在文本中看到了常青藤被拉进房间后还向外生长,这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嘛,有必要老是往里面拉吗?而且看作者的意思,其实就是满足自己的观感,为了排解自己的郁闷,才不惜将常青藤拉离它的生长环境,这不是自私又是什么?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观点是:文学描述中常常将绿色象征成生命,可是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接受到的教育却不是这样,因为科学老师说了,植物是因为不喜欢绿色,才将太阳光中的绿色反射走的,植物生命所需要的是除了绿色之外的其它颜色。那为什么说绿色象征着生命呢?
  结果笔者发现,自己可以认为学生的问题太古怪,但又不得不承认学生说得有道理。再深入思考,真正的问题才浮现了: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应当充满着感性的认识的,为什么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此时却如此的明显?这背后是不是存在着教学设计与实践方面的什么问题呢?一想到这里,笔者感觉就不得不认真面对了,因为笔者发现这背后可能有能够促进自己成长的某些机会。
  二、理性思考背后的情境问题
  学生没有象自己所想的那样感性,而是让理性思维在文学文本解读中占据了思维的一部分,这怪不得学生。那是不是教学设计出了问题呢?笔者感觉还是有这种可能的,因为学生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本,入境是关键,走不进文本的情境,就不可能解读出课文的本义。本课题为“囚绿”,文中作者自己也说了“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那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去从“我”的角度去创设情境而实施教学呢?于是笔者作了一次尝试。思路并不复杂,就是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最为郁闷的情形(隐喻课文当中的“不快的记忆”);二是让学生思考在无助的情况下遇到一抹绿色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隐喻课文当中的“孤独而陌生”)。
  这两个问题是逐一呈现的,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郁闷事情,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因为即使不谈生活,也有学习上的郁闷情形。如果学生的感觉不够强烈,不妨让学生想像自己虽未遇到但可能遇到的事情,以营造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学生的回忆结果如何,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上看出来,教师要做的就是确保课堂气氛安静而凝重,等到学生走入自己所营造的心境之后,再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相当无助的情形下,对象征着生命的事物产生一种感情依托。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这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教学思路的一种深入,因为通常所强调的情境创设,关键还是为了营造一种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心境。学生提出了“理性”的问题,导致他们走不进课文这一“感性”的世界,使得文本的解读偏离了预设的轨道,这或许反证了情境的创设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改进,而改进的依据就是学生认知特点,知道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理性思考,而设计出相应的感性情境,或许是教学的一种策略。
  三、教学引导是面对生成的关键
  但是,在教学中还会出现教师所不愿意看见的情形,因为情境并非万能的。如果情境解决不了学生理性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导了。
  其实,认为作者因“自私”而“囚绿”并非不对,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很显性的逻辑。这里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思考人是不是总有自私的一面,而本文中的自私所导致的,也就是将常青藤的一缕绿叶拉向了自己,而目的却只是认为自己“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只是希望“它也了解我的语言”罢了。这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一种互动呢?
  又如绿色是否表现着生命,这其实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描述并不是一个科学问题,文学不同于科学,文学的意义在于将人类的一种愿景赋予到不同的事物上,于是科学上阴冷的月亮变成古今多少文人的诗意栖居之所,就是这个道理。
  有此思路,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理性问题,都可以成为引导的契机。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新形势下,要增强大学生新闻写作能力,需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字素养,不断去探索与学习如何提高新闻质量,对于大学生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大学生新闻写作现状与问题入手,探寻如何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小说、一般记叙文等.绝大多数是情理俱佳之作,这些作品中的描写、叙述句充满浓郁的趣味.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包含着许许多多和写作有关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创作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同时它又高于生活。写作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更好
一 热爱与历练。也许我缺少伟大的理想,没有做过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的梦,但我从小就艳羡教师,渴望成为一名有威信、学生信服的老师。受父母敬重文化和当时社会的影响,
从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卷10年间累计7次,选用小说类文本作为文学类阅读的材料。
本文提出的“名师”,特指教育界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智慧型教师,他们或是某种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或为某种独特的教育理念的追求者和探索者。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本文遴选的“八位名师”,可谓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或创立了特色语文,自成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一、名师教学艺术风格  教学艺术风格,指的是名师教育教学艺术的风格
在一个热烈讨论核心素养的语境里,笔者更关心的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途径,而关于这两者,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一线学校,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任何一个理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泊来到内化,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参与者的视角不同,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更愿意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并寻求有效的实现途径。在此,笔者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总结
1 发病情况  岫岩县兴隆镇二道河村张姓村民,养殖当地育肥牛9头。2017年6月,因饲喂自家地里种植的牧草,而发生牛瘤胃臌气。当时发病牛5头,重症牛2头,发病率达56%。  2 临床症状  牛采食牧草后不久,突然发病,腹围增大,特别是左腹部增大,烦躁不安,采食、反刍停止,常回顾左腹部,摇尾踢腹。触诊左腹部有弹性,叩诊呈鼓音。口内流涎,黏膜呈蓝紫色。  3 诊断  依据发病情況及临床症状,这起牛病诊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李仁甫的新著《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突出实践性、操作性,跟作者此前的理论性专著《课堂的风景与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问题教学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