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让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语文课堂上朗读的训练流于形式化的现象多。本真朗读,是落实学生朗读训练的保障。
  【关 键 词】 朗读;反思;本真;策略;效果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资源异彩纷层,人人都充溢着新课改的激情,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但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反思一下我们的新课改,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有失偏颇,笔者就教学中一些朗读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课堂朗读形式化的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有些教师在学习课程改革模式时出现了盲从现象,与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出现偏差,在落实观念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形式。课堂上朗读的训练流于形式化的现象仍然很多: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过于随心所欲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个教学理念的深入,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朗读。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这是许多教师在课改教学理念的冲击下都效仿的课堂流行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堂上,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难道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如默读和浏览。再者,过于随心所欲,也不利于全体层面学生的朗读训练得以落实到位,如不自觉的学生没有开声读,教师无法掌握到全体学生是否完成老师布置读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把握好契机,适时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避免一味地倡导用喜欢的方式读。
  2. “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这一课堂教学的方式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不就乱套了吗?文本读起来不变成了杂乱无章了吗?
  3. “请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小学生对语文文本赏析能力还不高,如何选择文本中的好句好段来读,这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低中年段的文本较短,要真的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他们会找到哪些来读呢?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吗?高年段的文本有的篇幅较长,所有学生能找到文章的重点语句或段落来读吗?如果不,那没抓住文中的重点读,那不等于舍本求末了吗?这样的方式读有何效果呢?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过多充斥课堂
  读是学习语文的四门必备功课之一,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朗读,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朗读兴趣的确有很大帮助。但是把课文朗读成了看画面听录音,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屏幕上的画面上,学生对范读的语气、语调反而不大注意了,从而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不能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范读,而丢弃本人范读。是否使用多媒体还要视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决定。多媒体课件只有合理地加以利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综观以上现状,我们在新课改中要做到不但要实践与反思并在,而且需要回归本真的朗读,才能收到实效。
  二、回归本真的朗读,让训练真正落实
  本真朗读,就是不需要太多的媒体辅助,不需要太花俏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落实朗读训练,使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使训练有所成效。
  (一)本真朗读训练的策略
  1. 教师感情范读
  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教师范读一是可以引领着学生怎样读书,教会了读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模仿;二是可以让学生一下把握住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从而产生想读的欲望。
  2. 入情入境地读
  在课堂中,反复、单调的齐读、自由读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昏昏欲睡,并产生厌读情绪。这样就很难达到朗读训练的预期目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角色读、表演读、问答式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假如要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时,要根据文中不同角色的个性,揣摩出人物语言和动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并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就会特别高涨。
  分角色朗读是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的一种,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能体验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文章,可以让老师或学生饰演、模拟文中角色,将其对话的语言还原,以个性化、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读,逼真地再现了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些课文如人教版第六册《西门豹》、人教版第八册《渔夫的故事》等。   3. 花样竞读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好表现,都想争当能手,因此,变换花样的竞读活动,会使他们爱读、乐读。如小组之间的赛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很强,谁也不甘心输给对方,读得特卖力,也有感情;男女同学的赛读也很激烈,双方各不相让,都尽量发挥最好的朗读技巧超越对方;争夺“朗读小能手”的赛读热情更高涨,一个读得比一个卖力,都为争当这个“小能手”而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朗读能力发挥出来了。
  (二)本真朗读训练的效果
  1. 自读——自悟情感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自读。对学生来说,自读让其容易把握朗读的语调,各自发挥其朗读的情感,既照顾了优生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的训练及感知的领悟,也照顾了朗读能力不及优生而需要自我消化空间的中下生,避免了齐读时互相要兼顾而不能使朗读训练得到有效提高的情况。
  2. 品读——体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感人故事。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感受父爱的伟大。如“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些句子的朗读指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悟,使父亲的形象越来越大,内容的解读和情感的升华得到同步发展。
  3. 美读——升华情感
  美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有一句话说得好“唯真情,才能使人怒;唯真情,才能使人怜;唯真情,才能使人笑;唯真情,才能令人叹服”。可见,融入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能增加朗读的效果、作品的内涵和神韵,拓展作品的诱人魅力,它是朗读的精髓所在。如在教学《狮子和鹿》时,教师让学生把握住鹿在池塘边看到自己美丽的身影倒映在水面上和鹿赞美自己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出鹿对自己的喜爱和赞美感情基调,接着把握住鹿看到清风吹过,池水泛起波纹后的腿无精打采和鹿抱怨自己的腿时,指导学生朗读出鹿对自己腿的不满意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对人文精华、文化底蕴的深刻体会和感悟,从而去感染自己和其他听众,让“美”读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对于语调的明快、节奏的和谐、逻辑的重音、感情色彩等几方面较难掌握的典型的内容进行示范性地 “美” 读,也是显得很有必要。对于样本的选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典型的句段。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句子或段落表达的语气都很典型,这些句子便可以当作样本。朗读时从断句、重音、情感等方面重点地指导,可以为学生学会朗读打好基础。
  (2)典型的篇章。朗读的内容通常要以篇章为基本单位,选择典型的篇章作样本,重点指导,可使学生立足于篇章总体上的把握技能技巧。学生都能读好的话,就为以后学习许多文章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便于学生举一反三。
  新课改对于每位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磨练和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在课改下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断摸索,优化自己的朗读教学,但是不能丢弃本真朗读,我们要本真朗读回归学生、落实到位、发挥功效,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夏明坚. 语感培养浅谈[J]. 肇庆教育研究,2012(5).
  [2] 温儒敏.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陆国代. 有效利用语境进行文本解读[J]. 小学语文,2011(7).
  [4] 徐凤辉. 《桥》一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 小学语文2011(1-2).
其他文献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理想信念生生不息。深刻感悟百年大党的责任与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也用自己的方式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我唱:少年之情 歌声传递  2021年年初,在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和成都电视台同步播出的“2021牛气冲天少儿春晚”中,“公益小唱将”罗诗琦献唱了振奋人心的原唱单曲《红领巾心向党》,通过歌声传递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面貌。  小编相信,光看歌词,你已经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了。乐感
时令已是秋天,西府花园的秋色是从石榴树开始显现的。这些石榴树,有的种在花坛里,有的种在草丛深处。越到深秋,石榴的果实越红,散发出一种甜甜的香,使整个西府花园都充满了甜蜜的气息。  清晨,晶莹的水珠在石榴树的叶子上闪耀着,仿佛一粒粒晶莹璨璨的钻石,散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芒。太阳出来了,石榴上的露珠渐渐消失。  正午,太阳炫耀着自己的光芒,给每幢楼房都戴上了一顶黄色的安全帽。阳光照射在池塘上,池塘像一面反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开展小学语文个性阅读教学的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个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主要表现为单一化、教条化的特征,教学过程中个性少、共性多,具有极强的指向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兴趣、个性的发展。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应当避免将教学的研究分析拿来替代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
摘 要: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英语现状;调查;提高  一、调查的目的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改变教学方法之前,清楚地了解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为了
翻开这本绘本,我们就看到了可爱的熊猫妹妹红豆,她头戴粉色小花,身穿红色背带裙,她似乎就和我们的孩子一样,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朋友,她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烦恼,都想长高长高再长高。一开始,她认为吃巧克力就能长高,央求妈妈给她吃巧克力,这样她就可以长高了。可谁知道妈妈却告诉她,巧克力被老鼠偷走了!  每个孩子都梦想着自己可以快快长高、长大,大家都喜欢自己可以长得又高又瘦,可以打篮球,当赛跑健将,鹤立鸡群,引
昵称:鹿鹿、鹿校草、鹿曼联、傻狍子  身高:178cm  体重:52kg  星座:白羊座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90年4月20日  性格:谦虚、低调、有礼貌、温和、活泼  爱好:耍宝、玩游戏、听音乐、玩魔方、踢足球  代表作品:电影《重返20岁》《我是证人》,单曲《请到长城来滑雪》《我们的明天》《甜蜜蜜》  喜欢的运动:足球、篮球、橄榄球、游泳  喜欢的饮料:奶茶、红茶、咖啡  喜欢的歌
·主持人语·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形式、最重要的载体。教师一方面认识到它很重要,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收获不大。那么,作為教师合作教研的最小平台的集体备课该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立场?怎样使集体备课成为“以学定教”的重要保障?  集体备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聚集起来,为教学做准备的研究活动。它不仅是形式上教师聚在一起共同为实际教学做准备的行为,更是教师通过群体智慧的碰撞和共享
【摘 要】 正确地解读历史,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意,也是人生成长的需要。历史材料需要解读,历史事件需要解读,历史人物的活动也需要解读。历史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解读历史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  【关 键 词】 历史教学;解读历史;初中教学  为何要培养解读历史的能力呢?这源于好友相聚,茶余饭后,人们喜欢谈论历史。  人们醉心于谈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为什么广受大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关注的热点,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演”“展”“理”三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表演;梳理;展示;有效性  一、“演”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一)“演”在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探究。  如“植树问题”教学
【摘 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班主任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学生,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勇于承认错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对学生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在生活的小事中,以真心、尊重、关爱的态度去当好班主任的角色。  【关 键 词】 问题学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