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新大纲强调了古诗的阅读与鉴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词教学,扩大中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进行美的古诗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美的感受能力,美的创造能力,我觉得是目前从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挣脱出来的一条必然途径。
一、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
古人常以画法入诗,读诗就如看画,而诗人的情意,既是融注于形象中,而并非特别说出来的。如崔颢的《黄鹤楼》一开始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鹤去楼空只留下天际浮云,千载悠悠,飘忽不定。读者好像看到诗人独立楼头、凭栏远眺的身影。诗人在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笔,镜头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身世之慨、思乡之情由然而生,非常自然地把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面之中了。再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从画面的结构来说,看起来非常和谐。作者把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很像西洋画法技艺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如茵的青草、矮小的茅屋、茂盛的豆苗都和谐地排列在两边,显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画面展示给学生的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进入诗人所描绘的诗歌画面之中,去体会这种美,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图画中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作者却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
常言“诗如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么清幽静谧。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还常让学生画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想象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艘小船顺风而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长空……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以情动人,把握诗歌的情理美
《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中蕴涵着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其千百年来之所以传承不衰的关键所在。我们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古诗中饱含的情感,从而体察人生,愉悦心志。
同样是送别的诗,高适在他的那首《别董大》里就一扫传统离别诗歌凄凉悲怆的离愁别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通过古诗词教学,我们应该把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发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其意义是无可否认的。但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期望通过潜移默化,使中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受到情感的熏染、人性的陶冶,获得对人生的一些感悟。
三、想象联想,感受诗歌的空白美
《诗品·含蓄》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古诗的语言特别含蓄,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的“空白”。深入挖掘这些空白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順应各个角度,加工创造。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到什么呢——秦始皇筑长城、汉卫边关……为了戍守边境,这边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连年不断……学生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象,“反创”文本。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创”,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的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许多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人口的生活消费……“反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的积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古诗文的作者对话,与古诗文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追求美好的理想。
古诗文教学融入想象创新作文,既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诗歌的阅读要借助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才能把握诗歌中的形象,领会其中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古诗的魅力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她集多种审美感受于一身。在古诗教学中使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影响学生情感和思想,塑造他们美的心灵,以达到今后创造美的最终目的,我想,这也是审美的终极意义所在。
一、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
古人常以画法入诗,读诗就如看画,而诗人的情意,既是融注于形象中,而并非特别说出来的。如崔颢的《黄鹤楼》一开始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鹤去楼空只留下天际浮云,千载悠悠,飘忽不定。读者好像看到诗人独立楼头、凭栏远眺的身影。诗人在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笔,镜头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身世之慨、思乡之情由然而生,非常自然地把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面之中了。再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从画面的结构来说,看起来非常和谐。作者把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很像西洋画法技艺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如茵的青草、矮小的茅屋、茂盛的豆苗都和谐地排列在两边,显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画面展示给学生的话,不仅有助于学生进入诗人所描绘的诗歌画面之中,去体会这种美,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图画中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作者却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
常言“诗如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么清幽静谧。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大特点,我在教学中还常让学生画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想象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的兴奋,异常的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艘小船顺风而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长空……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以情动人,把握诗歌的情理美
《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中蕴涵着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其千百年来之所以传承不衰的关键所在。我们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古诗中饱含的情感,从而体察人生,愉悦心志。
同样是送别的诗,高适在他的那首《别董大》里就一扫传统离别诗歌凄凉悲怆的离愁别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通过古诗词教学,我们应该把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发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其意义是无可否认的。但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期望通过潜移默化,使中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受到情感的熏染、人性的陶冶,获得对人生的一些感悟。
三、想象联想,感受诗歌的空白美
《诗品·含蓄》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古诗的语言特别含蓄,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的“空白”。深入挖掘这些空白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順应各个角度,加工创造。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到什么呢——秦始皇筑长城、汉卫边关……为了戍守边境,这边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连年不断……学生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象,“反创”文本。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创”,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的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许多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人口的生活消费……“反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的积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古诗文的作者对话,与古诗文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追求美好的理想。
古诗文教学融入想象创新作文,既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诗歌的阅读要借助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才能把握诗歌中的形象,领会其中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古诗的魅力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她集多种审美感受于一身。在古诗教学中使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影响学生情感和思想,塑造他们美的心灵,以达到今后创造美的最终目的,我想,这也是审美的终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