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教育质量文化是高校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以及质量制度和规范等的综合。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对高校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为特色学校以及品牌学校的创建提供助力,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研究出发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进行了简单的剖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路径;策略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步伐。在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走什么样的建设路径、实施什么样的建设策略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
激活高校自身与质量相关的特殊的文化因子和文化建设最终受益者——教师和学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为高校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还能够引导学生提高质量意识,增加其获得文化的自觉,并高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最终形成以重塑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大学组织模式单一化、趋同化是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各高校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质量文化,与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学理念相背离。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应该着重于高校内生型教育质量文化和外发内生型教育质量文化的结合。二者结合的有效性依赖于高校自反性功能、质量制度以及质量行为的合理。高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价值质量的价值取向为前提条件,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和特色,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改进,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使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得以充分的发挥,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大学生的建设,当大学生认同的质量理念得以在大学组织成员中间渗透,并在成员之间根深蒂固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会成为一种自发性行为。
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依赖于制度文化,是在制度文化的前提下开展的。制度文化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制度文化主要以文本等为表达形式,隐性制度文化则指制度创建和执行过程中的态度。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规范行为就会转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进而升华成为一种文化。每一项制度的建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明显的不足,目前的管理模式仍旧停留在控制的层面上,还没有实现控制和自治的结合,而且属于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而非自发性的自律机制,没有实现内生型的管理机制。以高效教学质量评估为例,其从本质上讲是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这种评估模式的主体是专家,特别容易形成“霸权”现象。想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应该建设以教师为主体的质量文化,形成自治的管理模式,变约束为自发、自觉的行为。
二、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策略
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实现内生型和外发内生型的统一,有效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的内生型或者外发内生型,而是需要对其理念、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长期的建设。
1.树立卓越的文化理念
卓越的文化理念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为质量文化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实际上,高校教育理念问题在于高校质量标准的制度存在一定的遁惰性,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偏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轨道。质量文化的改变是解决高校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该树立卓越的文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说,卓越的文化理念就是顾客满意的理念,这是形成自发性控制的有效手段,能够打破外部控制的尴尬局面,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2.提升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创建高质量的组织
高质量组织的建立是文化建设的重点。高质量领导能力的形成一是重视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将其视为成员力量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某一个领导角色。
(1)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养,促进领导力的提升。领导者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及强大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质量的建设。领导者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采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上。
(2)卓越组织的创建。卓越组织的构建应该将质量的提高作为构建的核心,尽量打破科层或层级的界限,还应该注意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建设。卓越组织将顾客作为中心,其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且拥有与高校发展策略相匹配的质量计划。
总之,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树立卓越的质量理念,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创建卓越的组织,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龙雯雯.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2]张鹏.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路径;策略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步伐。在教育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走什么样的建设路径、实施什么样的建设策略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
激活高校自身与质量相关的特殊的文化因子和文化建设最终受益者——教师和学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为高校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还能够引导学生提高质量意识,增加其获得文化的自觉,并高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最终形成以重塑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大学组织模式单一化、趋同化是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各高校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质量文化,与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教学理念相背离。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质量文化的建设,应该着重于高校内生型教育质量文化和外发内生型教育质量文化的结合。二者结合的有效性依赖于高校自反性功能、质量制度以及质量行为的合理。高校应该以培养人才价值质量的价值取向为前提条件,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和特色,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改进,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使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得以充分的发挥,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大学生的建设,当大学生认同的质量理念得以在大学组织成员中间渗透,并在成员之间根深蒂固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会成为一种自发性行为。
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依赖于制度文化,是在制度文化的前提下开展的。制度文化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制度文化主要以文本等为表达形式,隐性制度文化则指制度创建和执行过程中的态度。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规范行为就会转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进而升华成为一种文化。每一项制度的建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明显的不足,目前的管理模式仍旧停留在控制的层面上,还没有实现控制和自治的结合,而且属于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而非自发性的自律机制,没有实现内生型的管理机制。以高效教学质量评估为例,其从本质上讲是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这种评估模式的主体是专家,特别容易形成“霸权”现象。想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应该建设以教师为主体的质量文化,形成自治的管理模式,变约束为自发、自觉的行为。
二、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策略
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实现内生型和外发内生型的统一,有效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的内生型或者外发内生型,而是需要对其理念、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长期的建设。
1.树立卓越的文化理念
卓越的文化理念对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为质量文化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实际上,高校教育理念问题在于高校质量标准的制度存在一定的遁惰性,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偏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轨道。质量文化的改变是解决高校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该树立卓越的文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说,卓越的文化理念就是顾客满意的理念,这是形成自发性控制的有效手段,能够打破外部控制的尴尬局面,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2.提升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创建高质量的组织
高质量组织的建立是文化建设的重点。高质量领导能力的形成一是重视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将其视为成员力量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某一个领导角色。
(1)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养,促进领导力的提升。领导者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及强大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质量的建设。领导者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采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上。
(2)卓越组织的创建。卓越组织的构建应该将质量的提高作为构建的核心,尽量打破科层或层级的界限,还应该注意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建设。卓越组织将顾客作为中心,其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且拥有与高校发展策略相匹配的质量计划。
总之,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树立卓越的质量理念,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创建卓越的组织,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龙雯雯.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2]张鹏.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