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审题立意中的两种对立倾向的解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ybgt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应兼顾抓住最佳和不放弃正确的原则。要区分开错误、正确、最佳的含义,在确定正确、错误的前提下,再讨论最佳的角度和立意。
  【关键词】作文 审题 角度 立意
  审题、立意之于作文,正如方向之于前行,计划之于作战;没有这个步骤,前行必然迷失,作战必然迷茫,一切都无从谈起,什么都难以建立起来。以往的作文教学,不能说对此不重视,但一些不良的现象却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两种对立的倾向。
  一、审题的“滥竽充数”倾向
  有不少学生审题时秉承“审题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方针,只要挨边,立意就算过关。教师在批改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则,事实上鼓励了审题上的漫无边际的倾向。审题的筛选性和精准性,都被忽略了,这一过程没有体现思维的差异性,使一些高明的立意并没有被发掘出来,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立意大行其道,造成了“滥竽充数”的局面;最后“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终于无法避免。我们知道,一个作文的审题方向虽然可能有多个,但每个方向上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立意,其他的立意与最佳之间总会有差异。这个最佳立意一定要首先被找出来。这应该是审题的第一要义,即如何说服自己舍弃最佳以外的立意。
  材料一:解放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有次来中国讲学,一上讲台就提出了一个问题:“2 2=?”结果竟无一人作答,最后罗素说:“2 2=4嘛!”
  材料通俗易懂,可到底要揭示什么主题呢?学生也许很容易想到两个角度:①罗素故弄玄虚;②不可崇洋媚外。然细加分析,这两个角度均有偏差。为此,我们不妨作如下思考:2 2=?这本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却难住了一批学者专家?原来,在他们看来,罗素是大哲学家,所提问题定含奥妙,故而慑于罗素的声名,置客观事实于不顾,不敢应声。可见盲目崇拜权威、迷信权威乃是此场面出现的症结。
  所以,以上思考都不是最佳立意,没有揭示材料的本质含义。最佳立意应是:不可迷信权威,要尊重事实。可见最佳立意,揭示了材料的本质,体现了审题的最高要求,决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首先抓住。
  二、审题的“关门主义”倾向
  在发现最佳立意之后,就万事大吉,对其他立意视而不见,坚决扼杀。如果在批改中贯彻这样的原则,那么必然产生很多跑题作文,作文对思维的考察便呈现出绝对化的倾向。而这绝不是作文考察的初衷。找出最佳,并不意味着审题、立意的终结。不是最佳,也可能正确;同是正确,还有高下之分。要实现对学生作文的多维考察,就必须把立意分出层次,满足学生不同思维层次的需要。正确,需要说明;错误,也需要理由。要依据对题目或材料的分析,对审题精益求精,对立意字斟句酌。
  材料二:蚕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献给人们的是晶亮的丝;一只工蜂只能活六个月,但献给人们的是香甜的蜜,而它们对人类的索求却极小。试以《“吐丝”“酿蜜”说》为题写篇议论文。
  经过审题,可以思考的几个角度:
  ①赞为人民而奉献一生的高尚情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给人甚多,而索取甚少: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③埋头苦干、辛勤劳作。
  ④作学问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来加工。
  ⑤古人曾叹:为谁辛苦为谁甜——驳中有立:应树立高尚的精操。
  分析:吐丝的蚕、酿蜜的蜂,其共同点是生命短暂,为人类献出自己的一切,①的角度正确;②这个角度与①角度相似,其区别在于它除了给予外,尚谈及所求甚少这一问题,这一“给”一“取”体现的正是一种“牺牲”精神,所以②更好。⑤虽是从蜜蜂引出,但春蚕亦有此类特点,故亦可算切题。但③④均只考虑了一个方面,故非最佳角度。所以最佳立意是②。
  审题有艰难,立意总接近,但差别总会有的。审题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去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立意,确定正确的立意,选出最佳的立意。
  材料三:砸破水缸,放水救人,历来被称为明智之举;往树洞灌水,让滚入洞内的球浮起来,也堪称机智的做法。读书碰到难懂的句子,删去枝蔓,则顿时领悟;解繁难的几何题却往往要加“辅助线”,才能豁然开朗。
  此材料分为四个内容:
  对于同样的东西——水,有时要放,有时要灌,且都处理得很好,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还是一个场合问题。像春天,下雨在北方是及时雨,在南方并不见得讨人喜欢。长句子表意严谨,但过多的修饰也可能影响语意的表达。对于简单的几何问题,“辅助线”是多余的,但在繁难的几何题中,它却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中辩证思维的意味很重,也很容易被忽略。可见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不可一概以好坏论之。这样,最佳立意就确定了。
  如果只看到后两句话,好像在谈简单的可贵,方法和外力的重要。那样就没有从整体上理解材料,没有看出材料在说什么了,也就忽略了最佳立意的寻找了。
  总之,第一种倾向,模糊了立意间的差别,不承认最佳的存在,是不折不扣的“滥竽充数”;第二种倾向,只认可最佳立意,否认了以外的一切可能,是名符其实的“关门主义”。两种倾向尖锐对立,不利于审题立意训练的健康进行,必须予以摒弃。
  三、解决两种倾向对立的方法
  要区分开错误、正确、最佳的含义,在确定正确、错误的前提下,再讨论最佳的问题。角度有最佳的问题,立意也有最佳的问题。选对角度,多方选择;选定立意,绝不动摇。由于材料的差别,最佳可能会有多个,它们的区别可能在于角度的新旧与否。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1.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确定最佳立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几个角度都有最佳立意的存在,切不可发现一个便草草收兵;如何选择,还有一个角度新颖与否的问题。
  2.从抓住材料的关键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确定最佳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两次说话的情景不同,但心态是一样的。这种异同当然是审题的重点,立意的关键了。
  3.从辨明关系入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再看一则材料: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总之,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应兼顾抓住最佳和不放弃正确的原则,明确审题的艰难,相信立意的多元,既要抓住关键,优先确定最佳立意,又要注意其他正确立意的存在,区分不同层次的思维;既肯定先进的高明,也不否定执着的可贵。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一○三中学。
其他文献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盐酸替利唪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应用C18柱,于血浆沉淀蛋白一直接进样分析,平均回收弦90.1%。线性范围40.0~1200ng/ml,最低检测限1.2ng.8名健康受试者口
由于Ⅱ型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受体相关受体(IRR)的配体将对这些病人上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构建了以IRR为筛选靶位的诱饵质粒,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初步筛选,在筛选过程中
采用MCM方法对普通525号硅酸水泥进行研磨得到超细水泥,这种水泥不但保留了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各种优良性质,还大大提高了浆液的可灌怀,是一种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新型灌浆材料,在超细水泥
黑龙江省委在《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和农民进入市场讨论的意见》中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泛开展一场国有企业和农民进入市场的大讨论。文件指出: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体,重视学生的学,并不是不重
江垭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全断面RCC筑坝技术,为了保证大坝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规范对RCC性能的要求,本工程采取:(1)由大坝安全评审组(CSRP)适时地实施监督、指导和评审工作;(2)实行工程施工监理;(3)建立质量保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推进民族聚居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黑龙江省民委副主任关立卓同志们:全省民族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开了两天。马淑洁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舒景祥主任就全
【摘 要】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通过一读把握音韵、平仄、节奏,二读把握作品中抒发的情感,三读通晓作品的内容的诵读三法,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诗歌 诵读 方法     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叫因声求气。因声求气之说早已有之,韩愈、柳宗元、苏询等人都有这方面的阐述。清代刘大魁提出的因声求气说最有影响。他提出了因声求
基于管灌系统自身特点,通过借鉴给水管网管径计算的技术经济及界限流量思想,提出了管灌系统最优管径的技术经济法及界限流量法,并探讨了与这两种方法相关的管网系数的计算问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