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科特色,找准突破口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的特色,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进行。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紧扣教学环节,全面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想法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在教学中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既不能喧宾夺主,影响语文教学,但也不能走形式,一笔带过。因为语文教学毕竟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而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德育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通过揭示课题环节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呢?”学生经过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通过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紧扣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解文章内容、体栽等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如《丰碑》一课,赞扬了红军队伍中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我们从小就要向老红军学习,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胜利而努力奋斗。又如《古诗三首》含义深刻,分别写了梅、竹、石灰,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花——洁身自好、默默奉献;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顽强执着、不怕任何打击;石灰——不畏艰险、不怕磨练、勇于献身。“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告诉学生在这些诗歌语言生动精练、意境清新深远,自古到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我们要奋发有为,志向高远,人贵有志,志贵不移,“任尔东西南北风”,“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近、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因素:情与景,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四)通过体验生活中渗透德育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过程。作为学生,他們的生活范围不大,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壮美,由此萌发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对生活体验的结果,是可以通过写的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的。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在写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五)通过课外阅读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有选择性地观看电视、浏览网络知识,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在接受新知识中受到教育。
三、针对个性特点,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把握学科特色,找准突破口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的特色,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进行。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紧扣教学环节,全面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想法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在教学中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既不能喧宾夺主,影响语文教学,但也不能走形式,一笔带过。因为语文教学毕竟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而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德育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通过揭示课题环节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呢?”学生经过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通过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紧扣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解文章内容、体栽等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如《丰碑》一课,赞扬了红军队伍中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我们从小就要向老红军学习,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胜利而努力奋斗。又如《古诗三首》含义深刻,分别写了梅、竹、石灰,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花——洁身自好、默默奉献;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顽强执着、不怕任何打击;石灰——不畏艰险、不怕磨练、勇于献身。“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告诉学生在这些诗歌语言生动精练、意境清新深远,自古到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我们要奋发有为,志向高远,人贵有志,志贵不移,“任尔东西南北风”,“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近、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因素:情与景,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四)通过体验生活中渗透德育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过程。作为学生,他們的生活范围不大,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壮美,由此萌发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对生活体验的结果,是可以通过写的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的。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在写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五)通过课外阅读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有选择性地观看电视、浏览网络知识,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在接受新知识中受到教育。
三、针对个性特点,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摸透学生,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