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日华:进一步是天堂,退一步是地狱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1月18日,当宝洁成为中央电视台2005年的标王时,当隆力奇、上海家化等本土军团在央视招标现场频频举牌时,广东日化的老板部在干什么?
  虽然之前有传闻称,广东的几个日化品牌也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都在跟央视广告部洽谈合作,但现象显示,广东几个日化品牌在CCTV招标会上收获不大。
  广东的日化品牌,难道就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永远走不出广东?
  面对从地方性品牌到全国性品牌的跨越,他们到底缺点什么?
  宝洁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区站稳了脚跟,加上对二三级城市和农村有极大影响力的央视广告的推波助澜,它确实有可能把势力延伸到中国市场的最深处。
  2005年的标王为广东日化的未来敲响警钟:现在是你们走出广东的最后时刻!错过了这个时刻,留给你们的将是一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广东日化品牌:
  错过最佳发展时机
  
  2003年,我国日化行业销售总额超过700亿元,跃居世界第8位、亚洲第 2位,企业的数量达到3000多家。其中,粤系洗涤用品和化妆品企业占了2/3。应该说,广东日化在早期曾拥有过很强的优势,也曾有过一个无与伦比的称霸全国的机会。
  上个世纪入世之前,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大鳄虽然有很强大的实力,但中国市场当时并未完全开放,这就给他们的进入造成了障碍。毗邻港澳、最早接触海外消费形势的广东老板们很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市场。他们盯住了宝洁的空白点,有人做沐浴露,有人做洗发水,很快就起来了。最早的这一批广东日化企业,以宝洁为假想敌和启蒙老师,利用本土的渠道优势开始走向日化市场。由于广东良好的经济生态和对曰化产品巨大的需求,这批企业快速成长,并迅速地完成从卖产品、卖概念到卖品牌的转变。
  2001年到2002年间,原本聚集在潮汕地区的日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造牌运动”。它们果断地把总部迁到华南中心城市广州,并以此为辐射点,广告拉动和渠道驱动双管齐下,不遗余力地拷贝宝洁、丝宝等成功模式,在广东市场取得了战略优势,并在2002年发起了“北伐”。这个时期的广东日化,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它们拥有四大优势:
  1.相对于跨国大鳄,它们拥有本土优势。
  2.相对于内地大部分企业,广东日化企业是盯着宝洁成长起来的,从产品质量到品牌形象,广东日化企业远比内地企业走得更远。
  3.广东日化企业的第三个优势,是有先天肥沃的市场作后盾——即广东市场作为他们的大后方。广东市场的洗礼不仅为日化老板们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
  4.广东日化的第四个优势,是日化类营销人才充足。日化类产品是一个难以用技术参数考核优劣的产品,它更多地依赖于消费者的感观和印象,因此营销就成了关键。改革先行的余萌让广东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营销人才,加上在广东这个残酷的市场上的历练,造就了大批能够胜任全国性营销的精英,因此在当时广东不存在人才问题。
  这几大因素,构成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广东的日化企业如果抓住了这个时机,就有可能在全国市场垒起一道铜墙铁壁!在宝洁调整它的市场策略以前占据这个市场。很可惜,一切并渴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
  
  老板的心病:全国性品牌的投入产出比太小
  
  但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广东日化企业并没有走出去。迄今为止,广东日化仍未出现一个全国性的强势品牌。著名营销专家李锦魁认为,既然产品没出现问题,市场没出现问题,人才没出现问题,渠道没出现问题,那就是企业本身出现了问题!
  而企业出现的问题,最终是企业最高决策人一一老板的问题。业内有一种说法:“不是企业不能走出广东,而是老板不愿意走出广东。”为什么呢?一位在日化行业很资深的经理人说:“因为有钱赚了。”
  李锦魁说:“在广东把生意做顺了以后,老板通常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这时候由于在广东这一块已经运作得十分成熟,基本上不用追加投资就有钱赚了。但在北方的话,则还要追加很大的投资,风险也比较大。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由于经济环境、自然气候和生活消费习惯的差异,广东市场对日化产品的消费力要比内地强大许多。以洗发水为例,一年四季天天冲凉的广东人,对洗发水的人均消费量就比北方地区高出3- 5倍。“因此同样在城市繁华地带的超市中的一个柜台,在广东可以卖到5万的月销售额,在湖南可能只能卖到2万,东北地区更少。”但是相应的宣传和渠道铺设的费用并不见少,由于走出“地头”,在渠道建设上的费用甚至比在广东要高得多。这样一笔帐算下来,许多老板便会认为走出去不值。
  
  广东日化业“企业家”
  
  寥寥可数
  
  因此,许多老板对手挺进全国兴趣不大,很多企业遇到一些阻滞之后就缩了回来,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广东,在日化产品做到接近饱和的时候,就利用原有的渠道,把资金转入其它行业,最终形成了区域内多元化的格局。
  如美晨,交口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口腔护理品、食品添加剂、化妆洗涤品、现代中药、高新分离技术设备为主要产业,集工、贸、科研以及经营房产物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新科技型企业。
  据一个业内人士透露:广东日化企业的老板没几个不炒房地产的。2004年初,广州日化龙头企业立白集团更是高格调地进入房地产,专门成立了负责房地产发展的子公司,投入可3亿元自有资金作为启动基金,前期购买所有的地块都是一次性缴清地价。据称,在开发前期,立白集团的总体资金投入预计达到了10亿元。
  对老板而言,区域内多元化投资比把日化品牌推向全国似乎要“安全得多”。但对企业而言,区域内多元化不但分流了经营者的精力,也分流了拓展全国市场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从做老板的角度,他们的得失很难论说;但从做企业家的角度,他们在这一点上则是非常失败的!
  
  五年之后,广东日化品牌
  
  向农村大逃亡
  
  2004年以来,宝洁投放广告的规模开始日益加大。11月央视招标会上更一举成为“标王”。央视对于中国的二三级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宝洁成为标王透露了这样第一个信息:这只巨鳄开始要“上山下乡”了!
  “今年为什么宝洁投这么多钱?因为它要把市场做深了。”李锦魁说,“宝洁以前的策略是在不同的区域一个个做起来。但它现在很明晰已经改变了策略,要深入到二三级城市,甚至农村。”
  李锦魁在叹息广东日化痛失当初的良机之余,仍然鼓励它们继续未竟的北伐大业,因为再不走出去,将不是能否占领全国市场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的问题:“我很肯定地说一句:不走出去就是往死里走,情况不可能好起来,甚至无法保持现状!别人不会因为你不走出去,而不进来。消费者的选择是多元化的,因此对手总能找到你的盲点,你也总有守不住的地方,从而分流掉你的部分市场。因为你的市场在广东已经做到很饱和了,所以死抱着这个市场就意味着你将一块块地放弃掉。”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一度在广东中心城市占据优势的广东日化品牌开始在宝洁强大的压力下节节败退,在广州、深圳失去了市场主导的地位。但是直至目前为止,广东日化品牌在二三级市场依然占据优势。但专家认为,这种优势不是它们本身强大得能把宝洁挤出去,而是宝洁在渠道上下不去。一旦宝洁、联合利华等打开了一个渠道缺口,广东日化企业就面临很大的危机。一旦宝洁攻下了二线市场,广东企业就只有退守农村了!广东日化!你们还有多少步可以退?
  李锦魁断言:“广东的日化企业再过五年就只剩下寥寥无几了!”
其他文献
为了保持高速增长,很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以地市和县级城市为主的三级市场。然而,企业大举进军三级市场的成绩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硕果累累,有的却铩羽而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常见病一  病症部位:市场开发策略  症状:好大喜功,遍地开花  这是企业在三级市场开发时的一种常见病。很多企业在制定三级市场的开发政策时,喜欢制定一个全面开发的计划,一旦政策实施,就全而向三级市场进军,妄想在
期刊
窜货长期以来被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谈“窜”色变。偶尔见到有说窜货好处的文章,也是将窜货视为权宜之计:或是为了完成任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是为了“报复”经销商,策动窜货。总体来说,人们对窜货都没有好印象,对其恨之入骨,大有灭之而后快的必要。  其实,窜货是商品的一种常态,无论什么产品,只要是分区域销售,窜货就可能出现,它是由商品的流动特性决定的。窜货虽然违背了厂商希望的商品流向,破坏
期刊
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市场环境的急速变化,使得曾有“流通领域脊梁”之称但却如终步履蹒跚的个体经销商被甩到营销队伍的最后面,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很难再跟上同行者的步伐。    处处被动挨打    1.信息塞闭。  许多经销商信息来源有限,能给经销商提供充足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尤其是那些与当前生意有密切关系的行业资料资讯。由于每天的生意都要亲自照看,读书看报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的就更少了。最
期刊
买卖和买卖还真不一样    我本人曾在消费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做过几家知名食品企业的营业代表、销售经理,最后到全国销售总监。后来自己经商,做一些名牌产品的区域代理和经销。我一向认为,以我在消费品领域多年的经验和资源,经营个小小的贸易公司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但事实远比想象的艰难。  有一段时间,我遭遇了与其他经销商同行一样的窘境:资金周转不畅,人员流动频繁,公司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总经理每天为了维持公
期刊
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会永远将开发商机、丰富自己的漏斗作为第一要务,只有一个丰富的漏斗才能保障销售人员制定出合理的销售策略。  前几天,网上一个网友问我:“一般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他一个月下来,其时间在不同的项目阶段应该如何分配的,比如打项目、打合作伙伴、建立认同、接待、出方案,比例一般是多少,或者还有哪些更要紧的事要做?我的时间应该如何分配呢?”  还有很多销售人员在困惑,我如何在月初做计划的时
期刊
所谓流通模式,通俗地说,是指制造商将产品卖出去的方式,即通路的设计和安排。  流通模式通常分为三类:一是直销:制造商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二是直营(又称直供):制造商跨越分销商,直接供货给零售商;三是分销,制造商通过中间商(即分销商)将产品传递至零售商。  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各有适合的市场环境。那么制造商选择流通模式时应考量哪些变量呢?这是非常重要的营销策略问题。    产品
期刊
打磨售点的细节    形象、咨询、产品、服务是考察涂料售点是否专业的四大要素,而且每个要素的分值将直接影响成交率和利润点。  形象  毫无疑问,良好的形象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促成消费者进店参观(增加接触点),交易成功率也相应增加。目前涂料售点多为专卖店和专柜,此类售点应严格按企业VIS(或《专卖店手册》)进行装饰。  1.统一:涂料属于特殊消费品,极少出现跨地区购买的情况。因而在同一销售区域内,
期刊
[编者按]烽雅精英伞顾司(超市人)执行副总裁唐韶娟,最近在一次公开课上阐述了她对超市盈利模式的看法。她认为超市目前主要有三种盈利模式,即分别获取商品毛利、商业毛利和财务毛利的模式。  获取商品毛利,就是赚取商品销售差价;获取商业毛利,主要指收取通道费用;获取财务毛利则更为复杂和精细,一般的做法是利用“周转天数和账期天数之差”来赢得现金流的财务收益,但更精细的财务收益来自:财务部门、采购和营运部门对
期刊
在调研中,调查者访问了大江南北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快速消费品供应商,有制造商,也有经销商,有全国品,也有区域总代理——他们能够比顾客提出更多专业性的评价。  最终人们发现,在被访问的销售管理者眼中,零售商各方面的表现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在帮助供应商达成销售目标和品牌建设方面,综合表现最好的十家零售企业见表1。(该表及以下各表中所有数据代表“100位销售经理中有多少位认同:此项目符合该零售商的实际情况
期刊
“娃哈哈很奇特。”在前往杭州采访娃哈哈集团之前,一位从事企业战略研究的朋友对记者说。“娃哈哈这个品牌在中国可以说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这个品牌背后的企业却让很多人迷惑不解。无论是娃哈哈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是宗庆后的个人风格,都很难用经典的企业管理理论进行阐释。”  “然而,娃哈哈的确非常成功。娃哈哈简直就是一个谜。”这位朋友说道。    高调的品牌低调的企业    如果需要设计一个关于娃哈哈的调查问
期刊